数风流人物 第1137章

作者:瑞根

  把自己身边是自己盟友,或者说能认同自己很多观点理念,再退一步说,能为己所用,甭管他所为何来,这几个圈层的合作者梳理一下,可以发现,其实并不算少,只不过自己以前囿于自己北地士人的身份,很多时候并没有刻意去经营结交。

  再看看内阁中其他几位,顾秉谦算是做得比较差一些的,但是仍然有江南籍尤其是南直隶士人以及倾向于帝党心理的一些士人云集在其身边。

  而官应震不用说湖广大佬,整个湖广士人都坚定地站在他身后。

  黄汝良则几乎全盘接受了叶向高的人脉以及方从哲遗留下的部分人脉,乔应甲差一些,但也基本上统合了山西籍士人的支持,正在京营北直隶和陕西、河南籍的士人群体。

  反观自己,在这方面的策略就有些模糊,主要还是集中在以自己青檀书院永隆五年这一科的同年为主,同时也拉拢了一帮自己在这么些年仕途上有所交织的官员。

  但总体来说,层次还是低了一些,联系的紧密程度还是差了一些,未能确立一个较为明晰的主线或者奋斗目标。

  没有奋斗目标,或者说没有一个明确政治理念的群体是狭隘的,或者说没有灵魂的,很难真正凝聚起核心圈层,也不会具有强大的战斗力。

  如果自己真的想要在未来有所作为,那么一方面需要明细目标,确定理念,强化本来已经有一些这方面意识的人内心的观念,同时有意识地持续向愿意向自己靠拢的群体进行灌输和宣传这些理念,让他们逐步理解和接受,也使得他们逐渐融入这个团体,成为其中一员。

  当然,这肯定有一个甄选机制,不是什么人都能相中,都能进入。

  一方面是在已经具备这方面意识的成员中加以培养,使其迅速成长,一方面是在那些已经有了一定仕途基础,但是有接受自己这些理念可能的官员中来加以宣传引导和灌输,使其成为中间一员。

  现在这个时代和前宋建立和汉末时代都不一样了,粗犷式的管理已经根本无法适应这个时代社会的需求。

  这需要一大批士林精英文官来管理,而且管理日益精细化,不是一帮武夫就能把偌大一个帝国撑起来的。

  正因为明白这一点,冯紫英才不会那么草率地去幻想单单依靠武夫来治国。

  自己日后最大的任务就是培养和聚拢起一帮志同道合或者利益集合起来的文官群体,组建起来一帮属于自己的士林文臣,而且这些人还能够在不同层面站住脚跟,一旦自己振臂一呼,他们能够为之附从,并且能够从各个层面支撑起整个帝国的日常管治架构。

  这个任务可不轻,哪怕之前自己已经有意识地开始作了一些准备工作,但是距离自己的目标依然相差甚远。

  冯紫英默默盘算,现在能够坚定不移站在自己身边的也就那么几个人。

  比如同学中的练国事和郑崇俭以及方有度,关系算是最亲近的且有一定基础的,但实事求是的说,郑崇俭和方有度都还弱了一点,层级略低了一些,只有练国事堪堪可用。

  杨嗣昌级别也不低了,经历了辽东几年的打磨,他已经踏入了正四品的兵部郎中,但在关系亲疏上却远不及练国事。

  像范景文、贺逢圣、吴甡、王应熊、薛文周这些同学关系也都不错,但是还是那句话,层级太低,几乎都是五品以下的官员,要想步入朝廷中枢,都还差一些火候,没有三五年的沉淀积累,根本不可能。

  如孙传庭、许其勋、贾环这些人,亲近度倒是没问题,但是才步入仕途,也许要十年之后才能派上大用场。

  还有一些略有关系,但是亲近度和层次都还差一些的,比如许獬、宋师襄、陈奇瑜、傅宗龙、马士英这些,还都需要花大力气来聚拢和引导。

  当然冯紫英也清楚,自己不能只局限于自己的这些同学亲友中,像原来建立起来的一些人脉关系,包括在历任辗转中结下的交情人脉,还有同乡,都可以用起来。

  比如现在在延安府当知府的耿如杞,既是自己乡人,性情也相投,观点也一致,这一次冯紫英也打算要力荐。

  还比如潘汝桢这个一直紧随自己的下属,现在已经担任陕西提刑按察使司,算是自己这一党中身份最高的了,实打实正三品,虽然只是地方上的正三品,还有陕西那一批如许俊阳、吴德贵、袁万泉等人,都可以考虑进来。

  还有如傅试这种一直忠心耿耿的角色,此番也势必要提拔起来。

  甚至像贾雨村这种左右逢源之辈,冯紫英都觉得未尝不能先用起来,壮大声势,若是日后走不拢,再慢慢将其排挤出去即可。

  这么一数下来,似乎自己可用之人,或者说牵扯得上关系的人还真不少,但是真正能发挥核心关键作用的,却寥寥无几。

  冯紫英默算了一下,能真正立即纳入中枢发挥作用的,可能就三人,一是潘汝桢,毕竟他已经是正三品了,哪怕是在地方上,运作一番,未必不能回来有一个好位置。

  还有就是练国事,毕竟练家是河南地方上的士人望族,而且又有永隆五年状元名头和翰林院身份,西安府知府奉调入京,也能有一个好安排,基本上不会受到如潘汝桢这种回京降一级使用的影响。

  耿如杞也不差,他在平定播州之乱时担任重庆府同知给朝廷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又到延安府当知府担当重任,朝廷也应当要考虑其功劳。

  这三位是冯紫英现在能考虑延揽入京作为自己帮手的屈指可数之人,其他如范景文、贺逢圣、方有度这些都还靠不上,或许三五年后看看有没有机会能发挥作用。

  ……

  冯紫英印象中自己还是第三次来官应震府上,同时也是入阁之后第一次来官应震府上。

  官应震是分管吏部和礼部的次辅。

  在新一届内阁中,官应震算是最大的获益者,作为次辅,也作为湖广士人的领袖,他和黄汝良达成了妥协,他分管吏部和礼部,而黄汝良分管户部和商部。

  当然最大的“受害者”应该是顾秉谦。

  内阁中的二号三号人物将人事权和财权瓜分,对首辅来说,如果是如叶向高或者齐永泰这样的首辅,你分管什么对于他们来说都无关大局,作为首辅他天然就是第一号人物,你次辅也好群辅也好,都难以对其构成挑战。

  但是作为一个根基不深底气不足且和其他阁臣关系一般的首辅,次辅和群辅却相对强势,这就有些尴尬了。

  所以哪怕和顾秉谦沟通好了,吏部尚书崔景荣那里也没有问题了,但要让潘汝桢、练国事和耿如杞入京,也还需要求得官应震的支持。

  “难得啊,紫英。”官应震打趣了自己这个弟子一句,“照理说,你都不该来我这里了。”

  “官师,那等外人闲言碎语,何须在意?”冯紫英毫不在意地捧起茶盏,用茶盏盖掀了掀茶沫,含笑道:“难道老师学生之间也不能往来,同僚之间有私谊也不能往来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阁臣一般不相互拜会,这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当然去首辅那里例外。

  既然是约定俗成,就没有明面上的禁令,只说是一般情况下不宜经常往来,避免结党营私。

  但这其实都是一个掩耳盗铃的借口,真要私下结交,又岂会这般大明其道地登门拜访。

  “呵呵,紫英,你现在倒是越发理直气壮了。”官应震笑了起来。

  “本来也是,弟子本来就是阁臣中的小字辈,登门去拜会你们几位,沟通往来,也都是理所当然之事,何必拘泥于这般小节?反倒落了窠臼。”冯紫英理直气壮。

  官应震也感觉到冯紫英似乎丝毫没有受到上一回大朝议遇挫的影响,一样风风火火地干着他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这倒是让官应震松了一口气。

  他很清楚,已经不能用昔日老眼光来看待这个弟子了。

  即便是自己,在很多时候,一样需要这个弟子来与顾秉谦、乔应甲等人来进行沟通。

  相比之下,冯紫英这个小字辈身份,现在在内阁中反而成为了一种优势,一份资源,可以没有多少顾忌地在几位阁臣中任意往来沟通联络。

  自己和黄汝良成为较为稳固的平衡,就算不是盟友,但也相对稳固,但和顾秉谦与乔应甲,这关系却没那么和睦了,这就需要人来协调缓和。

第七百四十八章 入手,入局

  絮絮叨叨说了不少军务上的情形,冯紫英也重点谈了陆军军官学校和水师军官学校的建设和下一步构想。

  作为次辅,听一听这方面的介绍也有必要,官应震也很乐意听取这些方面的情况。

  顾秉谦的表现不算太好,官应震不太看好。

  照这样的情形下去,官应震不认为顾秉谦能在这个首辅位置上干太久。

  黄汝良与顾秉谦的不睦也越发明显,在财赋使用上的不对路也由来已久,现在矛盾越发明显。

  这种矛盾一旦激化到难以弥合,那就只能一个人的走人为结果。

  顾秉谦也在不断地拉拢和笼络人,但他根基不牢,相比之下,赢得了叶向高和方从哲几乎大部分人脉资源的黄汝良就要稳健得多。

  当初让顾秉谦接班也是考虑到他担任次辅,与齐永泰关系也处得不错,加上原来永隆帝一直对顾秉谦很认可,所以才会这样安排,现在看来这样的安排应该是一个错误。

  只不过现在齐永泰已经致仕病退,再来说这个已经没有多大意义。

  一旦顾秉谦干不下去了,官应震认为自己理所当然该接任,但黄汝良会答应么?

  或许他会觉得有江南士人的支持,该是他来接任更合适,毕竟湖广士人与江南士人的影响力还是有相当差距的,而大周朝立国百年,也从未有过湖广士人担任首辅,首辅位置一直是在江南士人和北地士人之间轮转。

  这也是官应震最大的隐忧。

  上一轮是北地士人齐永泰接任首辅,顾秉谦作为江南士人接任如果没干满一任,那么也许黄汝良就觉得该他来继任了。

  这种情形下官应震也不得不考虑一旦出现这种局面,黄汝良要与其争夺这首辅之位,自己该如何应对。

  按照齐永泰致仕退隐之下立下的规则,首辅如无特殊情形,会在上一届内阁阁臣中遴选,确定一到二名候选人之后,再由重臣来投票确定。

  之所以会说是一到二名,就是考虑到如果有争议,在内阁中无法形成一致意见这种情形。

  如果内阁中形成了一致意见,那么就直接在重臣中投信任票。

  信任票过半,直接确定为首辅。

  信任票未过半,那肯定就不能为首辅,需要另行确定候选人。

  如果有两位候选人,那就是重臣投票,票多者胜出为首辅。

  官应震可以肯定,黄汝良肯定不会退出首辅的竞争,那么自己在未来首辅投票中必然面对黄汝良的挑战。

  江南士人在重臣中天然有着优势,像五寺卿、通政司通政使以及都察院的都御史、副都御使以及八部尚书和侍郎中,共计三十四人,再加上五名阁臣和顺天府尹,共计四十人,如果在二人票数相当的情况下,首辅一票可算二票。

  这其中江南士人数量不少,只有北地士人堪堪与其匹敌,而湖广士人只有区区五六人。

  如果只有湖广士人支持自己,官应震很清楚自己必定落败,但是如果能够赢得北地士人中一部分重臣支持,那么自己的把握就大了。

  除开北地、江南和湖广士人之外的西南以及岭南士人亦有两三人,这些士人历来对江南士人不太满意,这一份官应震有信心能拿到他们的支持,所以哪怕是北地士人不是全数支持自己,拿到一定数量支持,那也足够了。

  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冯紫英。

  乔应甲与官应震关系素来不睦,这是官应震也一大软肋。

  现在乔应甲和冯紫英资历太浅,很显然是难以争夺下一任首辅之位的,那么北地士人的选择就很关键了,他们支持哪一方,基本上就能决定谁胜出。

  而官应震不认为乔应甲就能决定冯紫英的态度,哪怕乔应甲的确算是冯紫英的恩主,但现在冯紫英已经不是几年前的冯紫英了。

  冯紫英有他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构想,这从考成法以及对军务上的见解就能看得出来。

  谁能更支持他的意愿,也许就能得到他的支持,在北地士人中如果意见出现分歧的话,乔应甲未必后就能压制得住冯紫英。

  正因为如此,官应震对冯紫英的登门造访是相当高兴和欢迎的,特别是冯紫英主动汇报军务这一块的事务,更让他心中舒坦。

  “紫英,军务这一块你和稚绳商量着办就是了,上一次大朝议上你的一些观点,可能还有不少人难以接受,他们认为你的观点太激进,会觉得人口固然在增长,但是水旱蝗灾几乎每年都来袭,不是南边儿就是北边儿,所以人口不可能增长那么快,也觉得你说的年龄增长更不现实,普通人活上五十岁就很少了,……”

  官应震也在选择着合适的话题来与自己这个弟子进一步巩固关系,“但的确如你所言,大家对从西夷引入的几种新作物还是很认可的,新设农部很有必要,培育选育产量更高的新作物是长久大计,须得要一直坚持下去,这方面子先(徐光启)的确很有造诣,……”

  “子先公的确在这些方面经验丰富,但是这涉及到整个大周境内的农事推广和促进,须得要有一个在地方上有着丰富经验的人来做一些具体的工作,据我所知,陕西这几年做的很不错,土豆的推广尤为突出,在陕北延安府,原本是贫瘠不堪之地,几乎每年都会起流民和盗匪,但是这几年情况大为改观,这上边耿如杞做了大量实事,……”

  官应震明白过来了,冯紫英是来举荐耿如杞来了,他也知道耿如杞和冯紫英祖籍都是山东东昌府那边的,也算是乡人,关系也一直密切,且耿如杞也的确是个干才。

  “可耿如杞才正四品,要入中枢,就算是农部新设,只怕……,自强(崔景荣)那里态度如何?”官应震沉吟着道。

  “我和自强公谈过了,他觉得可以,毕竟农部这一块熟悉的人不多,而且楚材兄在重庆和延安都表现优异,理当重用,……”冯紫英一听有戏,立即应道。

第七百四十九章 夹缝,得益

  从官应震府邸出来,冯紫英也觉察到了很多变化,内心却少了许多先前的兴奋和得意。

  耿如杞、练国事以及潘汝桢都成了,官应震都没有反对,甚至直接给予了支持,原本以为还要很是花上一番口舌的,结果却是这般爽快利索。

  照理说自己该很高兴才对,但是冯紫英却从这位师尊的话语里听出了许多潜在之意。

  官应震不看好顾秉谦,认为顾秉谦在这两个月首辅表现很是让人失望,驾驭能力严重不足,甚至觉得顾秉谦已经不合适担任首辅了。

  其实这一点冯紫英更是心知肚明。

  顾秉谦本身才德有限,又是依靠永隆帝的支持才入阁,作为江南士人首领之一,却没有得到前任叶向高和方从哲的支持,天生就瘸了一条腿。

  加上出任过户部尚书的阁臣黄汝良相当强势,与其争夺江南士人的主导权,使得他相当被动。

  这种情形下,作为首辅其权威受到很大挑战,尤其是对吏部、户部两个最重要的部门的主导权大幅度丧失,这反过来也极大的影响了顾秉谦的威信。

  冯紫英和吏部尚书崔景荣、户部尚书柴恪也沟通过,崔景荣和柴恪也很是作难。

  面对两个相当强势的分管阁臣,顾秉谦要想插手吏部和户部的事务,经常与官应震、黄汝良意见相左,使得吏部和户部左右为难。

  这种作难难免会影响到吏部和户部的运作,许多官员的任免就要受到影响,而一些重大开支事项也会被拖延。

  对此冯紫英已经很是花了一番心思在几人之间帮忙牵线搭桥和斡旋圆转了,但一些事情可以帮助协调下来,但是有些事情却很难做到,还处于僵局。

  官应震很含蓄地提及现在顾秉谦的首辅之责未能真正履行,许多事情都流于形式,难以推行下去,这样下去难以为继,言外之意也就是顾秉谦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内阁的运作就会出现问题,执政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应该要考虑此事的处置方案了。

  这也让冯紫英心中有些不悦。

  顾秉谦固然才德有限,但若非官黄二人许多事情上设阻为难,也不至于到这种地步。

  有些事情上可能是顾秉谦考虑不周全,但是完全可以进行商榷协调之后完善,有些事情本来是合适的,但也被认为阻难,这才导致如此局面,现在却要以此为由来向顾秉谦发难,冯紫英不太认可。

  但他也不可能直接反对官应震的意见。

  一来官应震毕竟和他有师生之谊,二来顾秉谦有些事情上的确处置不妥,三来也还没有要必须表明态度那一步,如果可以圆转化解,勉强维持局面,冯紫英宁肯自己多花一些精神来斡旋。

  毕竟这才组阁三个月,就要说倒阁之事,未免太不合适,对内阁诸人的威信都是一种伤害。

  所以冯紫英也或明或暗地在话语里提醒了官应震,现在不是倒阁换首辅的合适时机,这对大家都会有很大负面影响,重臣们也未必都支持,最关键的是真要倒阁,官应震未必能成为胜利者。

  只有最后一条才能打动官应震。

  如果为黄汝良作嫁衣裳,那官应震宁肯不换顾秉谦。

  选择合适时机是冯紫英很隐晦的建议,而这个合适时机,冯紫英没有提,只说起码也应该一年以后再来考虑,现在大家还是应当相忍为国。

  冯紫英没有回家,而是在秦可卿处歇息的。

  丰腴妖娆的女人在身下呻吟呢喃,伴随着喘息声粗重起来,冯紫英终于跃马横戈,最后一刺,宛如击中了纷飞的天鹅,哀鸣一声,在身下颤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