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从改变开始 第92章

作者:一白化贝

陈舟想了想,主动拨了过去:“喂,依依,吃饭去?”

杨依依:“哦哦,几点了?”

陈舟:“已经六点多了。”

杨依依:“啊?都六点多了……这么快……”

陈舟疑惑道:“你在干嘛呢?”

杨依依:“在整理课题资料呢。”

陈舟:“???”

挂断电话后,两人在宿舍楼前碰了面。

陈舟好奇的问道:“依依,你在做课题了?”

杨依依回道:“是啊。前两天,我们力学的孙平教授找到我,问我愿不愿意加入他的课题小组,提前接触科研,积累科研经验。我考虑到这对我来说,确实是提前接触科研的机会,便加入了孙教授的课题组。”

陈舟惊讶道:“前两天?”

杨依依点了点头:“是啊,前两天问我的。然后,今天孙教授已经把资料发给我了,我就是在整理这个资料。”

“呃……”陈舟微微迟疑,“我怎么都没听你提起过?”

听到陈舟的话,杨依依看着他,嘟着嘴说了句:“我跟你提过两次了……”

陈舟微微一愣,他一点印象都没有,这什么时候说的……

注意到陈舟的表情,杨依依继续说道:“你现在整天就是Clifford分析、正则函数、T算子之类的,这些名词,说的我都记住了……”

陈舟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他看着杨依依,眼神中带着一丝歉意:“依依,抱歉,是我的问题……”

杨依依抬头看着陈舟,轻轻摇了摇头:“我没有怪你啦……你并没有做错什么,努力做课题,本来就是应该的事情。如果是我,可能也会和你一样。只是……”

说到这,杨依依停顿了一下,她看到陈舟正专注的看着她,眼神清澈专注,一如对课题一般。

杨依依神情一松,露出一丝笑容,继续说道:“只是,课题之外,我希望你也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陈舟换换点了点头,柔声道:“我知道了……”

顿了顿,他伸出手摸了摸杨依依的脑袋,转而说道:“走吧,为了表示我的歉意,我请你吃最爱的冰激凌。”

瞬间,杨依依的脸颊爬上一抹欣喜:“真的?”

“嗯。”陈舟笑看着她,点了点头,“你忘了今天是什么节日了吗?”

杨依依微微皱眉,有些疑惑,旋即想了起来:“圣诞节!”

伴随着杨依依的话音落下,陈舟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串棒棒糖:“我没准备苹果,只是买了一根棒棒糖,呐,拿着。”

杨依依伸手去拿,然后拽出来一串棒棒糖,顿时一声低呼:“哇!怎么会这么多……”

陈舟笑看着她:“喜欢吗?”

杨依依用力的点了点头,眼神中神采熠熠。

再没有一丝因陈舟的忽略,而感到的不开心了。

这一幕,也吸引了不少宿舍楼进进出出的同学们的关注。

等到他们看清两人的面容,竟觉得有一丝面熟,但第一时间又想不起来。

直到有人喊了一声:“卧槽,新一代绝代双骄……”

他们才恍然大悟……

很快,一条“绝代双骄究竟做了什么,竟引起数院一栋宿舍楼同学不满”的帖子,在校园网上火速窜红,隐隐还有压过置顶帖的趋势。

直到置顶帖作者,再出续集……

晚饭后,陈舟和杨依依手牵手,在燕大校园里走着。

杨依依时不时的偏头看一眼身旁的男孩,原来他一直都是放在心上的……

顿觉心里有着一丝甜蜜。

陈舟看了一眼杨依依,提议道:“依依,我们去看场电影吧?”

杨依依微微诧异的看着他:“上次不算,这还是你第一次约我看电影……”

陈舟没说话,拉着她的手,就朝学校外走去。

两人的二人世界,自然不可能再去看什么热血动漫剧场版。

挑了个适合情侣观看,有益于感情培养,增强情侣关系的电影。

陈舟发现,把学习和课题放在一边,这样放松一下,不去想那些事事,其实挺不错的。

一直紧绷的神经,确实应该休息一下。

毕竟,做一个课题,是需要长时间高效的工作状态的。

可一个课题所需的时间,往往都很长,一个人是无法长时间保持这种精神状态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感到疲乏,然后慢慢降低工作效率。

这时候,良好的劳逸结合,就是极其有必要的了。

在这次和杨依依看完电影后,陈舟便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工作状态。

而且,他慢慢学会了区分学习和生活。

和杨依依在一起时,尽量抛开课堂学习的事。

杨依依也一样,两人达到了一种默契的状态。

时间,也缓慢的向前推进着。

第一百四十四章 金牌(0.1%)

2015年1月15日,星期四。

这场由米国物理学会和米国天文学会进行赞助,面向全世界大学本科生的物理学术竞赛的最终结果公布了。

陈舟是在杨依依提醒他之后,才登上官网查看了公布的信息。

“我们很高兴的宣布第五届大学物理竞赛的结果……在今年的比赛中,我们共收到1931支参赛队伍提交的评审文件。其中,917支队伍选择了‘问题A—环绕双星’,1014支队伍选择了‘问题B—喷泉’。”

“另外,还有13支队伍,是在比赛结束后,才发来论文文件。我们经过评审之后,决定将他们列为‘有成就的竞争对手’。至于报名之后,未发来相关文件的60支队伍,将无缘任何奖项。”

“对于问题A,金牌得主团队是:413队,陈舟,杨依依和方结明。”

“机构:燕京大学。”

“指导老师:马南顿。”

“对于问题B……”

问题B的金牌得主团队,是不莱梅雅各布斯大学的一支参赛队伍。

和问题A一样,两个问题的金牌得主都只有一支队伍。

在之后,便是银牌的相关获奖信息。

陈舟找了一会,在银牌的列表里找到了“LILI”,应该就是李礼了。

便略过了其他人的信息,直接翻到了官网信息的最后,有一个整体获奖信息的总结。

“在2014年大学物理竞赛提交的1931篇论文中,有2个队(0.1%)被评为金牌获得者,76个队(3.9%)被评为银牌获得者,189个队(9.8%)被评为铜牌获得者,542个队(28%)被评为优秀选手……”

陈舟看完之后,只觉得,这尼玛,有点惨烈啊……

先前规则不是说2%的金牌,15%-20%的银牌吗?忽悠人的吧?

这金银铜加起来,都不到15%吧?

陈舟微微摇头,果然官方的话,都是不能信的。

估计就是为了吸引参赛队伍,才这么说的。

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能从世界上这么多支队伍里杀出来,成功摘金的难度有多大。

陈舟正打算关闭页面时,听到李礼的声音:“陈舟,你们队成果摘金了,厉害!”

听到李礼的话,赵琦琦和朱明理两人同时惊呼道:“啥?陈哥(舟)拿金牌了?”

李礼指了指自己的电脑:“你们看,问题A的金牌得主团队。”

和银牌铜牌优秀选手不同的是,金牌得主团队的照片是挂在官网的。

所以,赵琦琦和朱明理一扭头,就看到了照片上的陈舟。

两人齐声说了句:“卧槽,牛逼!”

随即,赵琦琦转头跟陈舟说道:“陈哥,你看我说的对吧?同等条件下,你们夺金的概率是不变的。这不,你就夺金……”

赵琦琦话没说完,就停了下来,转头问李礼:“那你呢,你没夺金吗?”

李礼回道:“没,我是银牌。两个题目的金牌得主都只有一支队伍……”

赵琦琦微微一愣,旋即皱眉道:“不对呀,这个竞赛不是说金牌的得奖率在2%左右吗?只有一支队伍的话,这金牌的得奖率怎么可能有2%?”

赵琦琦和陈舟一样,发现了这个官方的盲点。

朱明理则接话道:“估计是官方为了提高比赛的含金量,降低了得奖率。”

赵琦琦点点头:“应该是这样,否则的话,按我的等价换算,李礼你绝对也是金牌!”

本以为李礼也会叹口气,谴责官方为了提高含金量,没有按照规则来。

却没想到,李礼滑动鼠标,点出了一个页面。

页面上,正是UPC竞赛的那篇英文介绍。

李礼把页面拉到最后,是一段寄语“我们衷心希望大学生们能够抱有对物理学的极大热情!”

寄语后面是一个日期“November 1,2010”。

李礼指着这个日期说:“UPC竞赛才开始没几年,这个规则是第一届赛事制定的,在2010年11月1号发布的。第一届赛事的结果也和这规则没差多少,只有不到100支队伍参赛。两个问题各一个金牌,差不多就是2%。包括第二届,也是差不多一百多支队伍。”

“参赛队伍迅速扩大的事,也就是近两届才开始的。而且……”

说着,李礼又刷新了一个页面,那是13年的赛事结果。

问题A的金牌得主队伍,有两支。

赵琦琦和朱明理看到后,对视一眼,没有说话。

李礼则又说道:“不是赛事方没有按照规则来,只是我们这些参赛队伍,还达不到拿金牌的实力。”

顿了顿,李礼继续道:“其实,我看到陈舟拍的内部轨道的行星照片时,我就知道差不多是这个结果了。陈舟他们队能得到这个金牌,实至名归!”

说完,李礼看向陈舟,这场竞赛,陈舟拿到金牌,他是服气的。

尤其是,陈舟在他们队伍里做了多少工作,他也都是看的到的。

毕竟,都在一个机房里。

现在这个结果,他认为是对陈舟最好的褒奖。

赵琦琦也说道:“陈哥确实牛逼,第一次参加竞赛就是金牌!”

朱明理:“的确,实至名归!”

陈舟微微一笑:“我们队发挥的还行吧……”

李礼轻声笑了笑,没有说话。

赵琦琦和朱明理则又相互看了看。

UPC竞赛结果公布后,获奖队伍将获得相应的证书。

证书会邮寄到参赛队伍注册时,所使用的地址。

一般邮寄时间是1到3周。

证书的事,陈舟倒不是太在意了,反正结果已经出了,有没有证书也不是很重要。

他现在只想把这个等了20多天的问题,找杨院长问清楚。

只不过,他并没有杨院长的电话,也不知道杨院长的办公室在哪。

正准备打电话找杨依依询问时,杨依依再次打了电话过来。

“喂,依依?”

上一篇:华娱之我即是天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