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从改变开始 第421章

作者:一白化贝

他想起来,在陈舟第一次加入弗里德曼的课题组,在第一次胶球实验之后。

他和陈舟,就是这么分工的。

陈舟负责数据处理,他……

好吧,他啥也没干……

看到克罗斯脸上的表情,陈舟顿时了然,他笑着解释道:“你放心吧,不会和之前一样的,你肯定有参与感。”

克罗斯:“……”

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学术交流结束后,陈舟和弗里德曼一行人的学术交流的活动,也就彻底宣告了结束。

陈舟原定的游学计划,至此也基本上算是完成了。

其后,也只剩下,CERN那边的实验参与了。

说到CERN的实验参与,CERN那边其实一直挺担心的。

尤其是陈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更是发自内心的担忧。

生怕陈舟以太忙为由,或者陈舟加入了其它实验室,进而婉拒了原本商议好的实验参与一事。

毕竟,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公布,直接使得陈舟成为了粒子物理学界的香饽饽。

全世界,各大高能物理实验室,都想着将这位至今去向成谜的年轻科学家,招入麾下。

当然,这得除了华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华国国内的舆论情况,也早已传到了国外。

这也导致,国外的诸多实验室,对陈舟的态度,更加热情。

就拿CERN来说,现在华国不待见陈舟,那他们的机会,就更大了。

因此,在和陈舟确认了实验参与一事不变的同时。

CERN这边,不仅放心了心中的担忧,还连带着开始准备后续的计划。

最终能不能留住是一回事,但做与不做,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陈舟和克罗斯与弗里德曼等人告别后,便再次登上了前往日内瓦的航班。

在陈舟和克罗斯走后,弗里德曼便返回了麻省理工。

这位粒子物理学领域的大牛,打算将之后的时光,都留给自己的教学工作。

而其余的研究人员,则依照各自的安排,准备于近期前往华国。

……

当再一次来到CERN时,陈舟明显地感觉到,这些人,似乎更热情了。

这次负责跟陈舟对接,安排相关实验参与事宜的,仍然是米彻·约翰斯通。

从他脸上热情洋溢的笑容,就知道,陈舟为什么会觉得这些人更热情了。

“陈舟博士,恭喜您,以出色的研究成果,将诺贝尔物理学奖收入囊中。”

前往CERN的路上,米彻·约翰斯通对陈舟恭喜道。

就连话里对陈舟的称呼,也由你,变为了您。

陈舟笑了笑,谦虚地表示:“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一个代表罢了。”

米彻·约翰斯通不赞同地说道:“如果没有你完善粒子基本理论,从理论上解决色禁闭的问题,然后又负责统筹实验安排,那么必然是不可能发现胶球的。”

“诺贝尔物理学奖嘉奖的是智慧的物理学大脑,绝不是一个人的辛劳!所以,陈舟博士,您的贡献是全方位的,是高于其他研究人员总和的。”

陈舟轻声笑了笑,却没有接这个话。

这话听着就好了,反正说的那么好听。

只要自己别当真就行。

如果没有SLAC的研究人员,为了最后实验计划,所付出的心血的和努力。

就算是他有再完善的理论,那也只是理论而已。

到最后,胶球到底会由谁发现,可就说不准了。

来到CERN的实验室之后,在正式隆重的介绍之后,他和克罗斯两人,加入了相关的实验课题组。

本来在陈舟的计划中,CERN这边,最精彩的对撞机实验,应该是在8月份。

而他在10月份过来,正好会错过,这部分精彩的实验。

却没想到,CERN调整了相应的实验计划。

陈舟这次来,正好赶上重中微子的搜索。

这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有趣的实验。

2012年,质量为125GeV的标量粒子被发现后,高能物理学家的心态就是矛盾的。

一方面,希望该粒子就是标准模型所预言的希格斯粒子。

另一方面,又渴望它不是标准模型所预言的粒子,而是某新物理的“类希格斯粒子”。

因此,CERN近些年来的实验计划中,基本上都有借助于LHC大型强制对撞机,进行精确测量标准模型参数,从而判定希格斯粒子,是否是标准模型粒子。

2017年,已经进行的实验,便是将LHC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对撞能量调整至13TeV,利用超环面仪器和紧凑渺子线圈两大探测器,采集对撞事例的数据。

通过分析H→bb、μμ、ττ、γγ、H→ZZ*→4l、H→ZZ*等过程,以及ttH耦合常数,进而确定希格斯粒子的性质及与其他基本粒子的耦合常数。

虽然现在还无法确认该标量粒子,是否是标准模型所预言的粒子。

但随着数据的累计,上述测量的精度,会进一步提高。

除了这一和希格斯粒子有关的实验外,CERN所进行的实验,还有另一大重要任务。

那就是,直接寻找“新粒子”。

2017年,已进行的实验,就有对stop、slepton、W'、Z'、leptoquark、矢量型夸克、高维度粒子、复合粒子,甚至是暗物质粒子等的全方位搜索。

而重中微子,便是今年最后一个,还算精彩而有趣的搜索实验。

只不过,虽然烧了不少经费,也获得了不少的实验数据。

但是,上述“新粒子”存在的直接证据,却是完全没有找到的。

所以,今年最后的希望,也就被寄托在了重中微子的探测上。

当米彻·约翰斯通介绍完实验的情况后,陈舟忽的就有些不妙的感觉。

果然,一扭头,就看到了米彻·约翰斯通那谄媚的笑脸。

陈舟顿时心里一咯噔:“这人该不会以为,我能找到重中微子吧?”

当陈舟再一次来到CERN的消息,被传开了以后。

所有人都开始以为,陈舟最终选择的是CERN。

尤其是,当听到陈舟已经正式加入CERN的课题组,开始进行相关实验研究的时候。

这种猜测,更是平添了几分证据。

在这种情况下,华国国内的舆论,也在此暴躁起来。

付海天等人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开始把手中的“大招”,一个接一个放出来。

付海天更是做梦也没想到,陈舟会再回到CERN去,还加入了CERN的课题组。

这简直是自己把自己推到了舆论的对立面嘛……

一时间,华国国内,舆论哗然。

绝大部分的人,都开始跟随舆论大潮,指责起了陈舟。

全然不记得,前段时间,还因为陈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打破诺贝尔物理学奖历史一事,而全国兴奋呢。

只不过,就在付海天等人,以为陈舟这次死定了,再也没人能救。

他们已备好香槟,准备庆祝之时。

新闻联播率先以一则长达30秒的新闻,报道了陈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一事。

随后便是,华国科技部门发了一则公告。

公告内容,正是国家“万人计划”的课题说明。

其中,着重强调了一件事。

那就是,陈舟仍然是国家“万人计划”的人员。

他仍然在进行着国家“万人计划”的课题。

公告发出后,紧接着便是各大官媒的发声。

他们的主旨只有一个。

不信谣,不传谣!

坚决维护华国科学家基本信誉!

第五百三十章 练手之地

一下子,舆论的走向,被翻转了过来。

原本蹦的正嗨的自媒体,突然间哑火了。

许多自媒体都开始在平台上,为陈舟歌功颂德了起来。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所有的媒体平台,似乎一瞬间统一了口径。

把不信谣,不传谣,当做了宗旨。

最为有趣的是,某位一开始趁着舆论,骂陈舟骂的最欢的大V博主。

直接发表声明,开始述说陈舟的学术成就。

俨然为陈舟做起了个人自传。

而原本那些随大流,跟着舆论起哄的人,也开始噤声。

转而开始说起陈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事。

一时间,网上一片清平,全是陈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新闻。

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里。

王凯和张海峰两人,此刻正在付海天的办公室。

“付主任,现在怎么办,这……我们怎么搞?我们是不是惹到不该惹的人了?”

王凯有些着急,也有些后怕。

付海天沉默着,没有说话。

他现在也不确定,到底是什么情况。

明明陈舟的去向,还没有定论。

可为什么?

这完全不符合科学规律呀?

见付海天沉默着不说话,张海峰急道:“付主任,现在到底应该怎么办?现在舆论的方向,我们根本没有反转的空间了呀?要是这股趋势再不止住的话,我们所有的努力,可就全白费了呀……”

王凯同样急道:“付主任,你倒是拿个主意啊?这可都是你让我们这么干的啊?你肯定有办法,肯定还有后手,对不对?”

付海天抬起头,轻瞥了王凯和张海峰一眼:“急什么?天塌下来了吗?天塌下来,也是我顶着,你们上面的人顶着,你们慌什么?”

“更何况,现在天还没塌呢,事情也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你们倒好,先自乱阵脚了。”

王凯和张海峰两人对视了一眼,王凯还是急道:“付主任,您倒是说啊,咱们还有什么补救的办法?”

付海天听到这话,微微皱眉,他忽然有些后悔,怎么就带了这样一个猪队友?

他现在反而开始担心起了自己身边的人。

万一王凯和张海峰被约谈的话,他十分怀疑,这两人,是不是能够顶得住压力,而不把自己,不把背后的人给咬出来。

但现在,已经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了,他想撇开这两人,也已经撇不开了。

想了想,付海天说道:“你们别被报道吓破了胆,要知道,现在陈舟可是在欧洲呢,正做着CERN的高能物理实验,所以,我们有着大把的时间来反击。”

上一篇:华娱之我即是天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