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从改变开始 第416章

作者:一白化贝

对此,那个传说故事贴的作者,也表示很无奈。

只好发表说明,待他去跟陈舟打探一番再说。

在华国国内舆论变天的时刻,身处舆论中心的陈舟,此刻正在日国的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KEK,做着学术交流工作。

倒也有不少人给陈舟发来了消息,提醒他华国国内的舆论情况。

只不过,陈舟只是淡然回道:“留言而已,跳梁小丑。”

和他跟杨院长说的话,一模一样。

而且,此时的陈舟,也没有那个心思去理会这些琐事。

相比之下,日国的学术交流,他反而更感兴趣一些。

日国的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KEK的前身是日国高能物理研究所KEK。

12GeV的质子同步加速器是KEK的第一个大型设施。

之后在1997年,日国高能物理研究所和东都大学原子核科学研究所INS、东都大学理学院附属的介子科学实验室MSL合并,成立了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英文缩写仍沿用KEK。

这点和SLAC改组之后的缩写是一致的。

只不过,KEK在合并之后,其定位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以前是从事高能物理、核物理和加速器技术的研究。

现在是发展粒子加速器,并且利用它们,开展粒子物理、核物理和材料功能和结构的研究。

这也是整合重组之后,为了促进不同领域研究者的紧密合作,增强国际竞争地位,所做出的改变。

同时,在重组之后,KEK分别成立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研究所以及材料科学研究所。

利用各种先进的束流,像是同步辐射光、中子、介子,开展多学科的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在材料科学领域,KEK始终走在国际前列。

相比于其它的世界高能物理研究中心,KEK所拥有的大科学装置也不在少数。

质子同步加速器PS,脉冲散裂中子装置KENS,同步辐射装置-光子工厂PF、可转移对撞型储存环加速器TRISTAN、非对称正负电子对撞机KEKB(B介子工厂)等等等等。

相比之下,华国在大科学装置的配置上,就要薄弱了一些。

不过,光看设备,并不能说明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

KEK在B介子工厂继续做出具有世界水准的物理研究工作的同时,积极推进J-PARC散裂中子源和质子加速器的调试运行,加强光子工厂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并且,对于B介子工厂的未来,KEK还打算将其升级为超级B介子工厂。

更进一步利用自身的优势,结合国际资源,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对于陈舟和弗里德曼等人的到来,KEK也以最高规格的礼遇,接待了他们。

KEK给陈舟的感觉,也和先前的几个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不同。

KEK本身位于位于日国的筑波科学城。

筑波科学城位于东都东北方向,科学城加上环绕外围的技术园区,足有258.5平方公里。

而且日国约40%的主要科研机构、部分私人研究所和筑波大学在此集聚。

从事科学研究的总人数更是达到了两万多人!

根据KEK人员的介绍,日国研究机构全部预算的50%左右投资在这里。

这么些年以来,筑波科学城也形成了独特的产业布局。

有宇宙研究中心,拥有最先进的质子加速器。有工业试验研究中心,包括工业技术院的9个研究所。有农业科研实验中心,有研究人类的灵长类试验站,有高空气象台等等等等。

现在这里也已成为日国最大的科学中心和知识中心,是日国在先进科学技术方面,敢于向米国等大国挑战的重要支柱。

不得不说,在利用国外科技振兴本国科研事业,并且助力经济发展的方法上,日国有着独到的见解。

这也是陈舟除了学术交流以外,有着最深感触的地方。

第五百二十五章 万众期待的10月

在KEK的学术交流持续了有20天,近两周的时间。

尽管华国国内的舆论已经发酵到了一定程度,但对陈舟来说,在完全忽略的状态下,几乎是没有太大影响的。

在陈舟看来,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的自导自演。

这帮人,顶多趁着他进行游学计划的时间,稍微蹦跶一下。

在之后,他会用实际行动令这些人闭嘴。

唯一令陈舟有些意外的是,燕大校园网上,那位传说故事帖的作者,竟然找到了自己,想要“剧透一下”。

对此,陈舟既没拒绝,也没全部告知。

只是告诉这人,他有着自己的计划,往后会给所有人一个期待的答案。

至于计划的具体内容,就由他这位作者,根据实际情况,按照逻辑进行推测吧。

毕竟,传说故事帖总归是个故事,还是需要一些戏剧化的修饰的。

这位帖子作者倒也明白,随后便开始更新自己的帖子了。

帖子里,他把自己认为最大的可能当做素材,进行了艺术加工。

不得不说,这位作者编故事的能力,着实不错。

在他写完后,发给陈舟预先查看时,陈舟都觉得这作者的计划,简直比自己想的还要完美。

因为其中夹杂了八大高能物理实验研究中心的明争暗抢。

最后陈舟深明家国大义,选择了归国!

以一腔热血,回报培养自己培养多年的祖国。

看完整个故事之后,陈舟瞬间也觉得自己形象高大了起来。

可真说起来,这也是事实嘛。

他拒绝了普林斯顿这个世界数学中心的邀请,又拒绝了母校麻省理工的挽留,再在其余七大高能物理实验研究中心的强烈邀请之下,最后选择了华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此外,通过这个故事,陈舟也意识到一件事。

那就是自己归国与否,是真的有着挺大干系的。

毫不夸张地说,他的去向,很有可能影响华国未来的人才战略。

当然,对国家战略的影响,并没有那么严重就是了。

从日国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KEK离开时,时间已经到了9月中旬。

这时候,整个物理学界的目光,也放在了一件事身上。

那就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公布。

因为,即将到来的10月,正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的月份。

而且具体公布的时间,一般是在10月初。

除了物理学界的目光,世界上各大媒体的双眼,也在盯着这件事。

毕竟,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很有可能就在今年诞生。

据有关机构的统计表明,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英国物理学家威廉·劳伦斯·布拉格。

在1915年,威廉·劳伦斯·布拉格因为通过对X射线谱的研究,提出了晶体衍射理论,建立了布拉格公式,并改进了X射线分光计,从而创立了一个极重要和极有意义的科学分支——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

因此,他和同样在这一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共同发布研究成果的,他的父亲,著名物理学家威廉·亨利·布拉格,共同获得了19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奖时,威廉·劳伦斯·布拉格才年仅25岁!

现在,唯一有希望打破这一记录的物理学家,便是陈舟了。

要知道,这可是大新闻。

年轻人常有,但能成为史上最年轻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人,却只有一个。

媒体之外,整个华国也都在期待着10月的到来。

归根结底,每位华国人都有着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虽说有不少华裔物理学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真正属于华国人的,却仍是空白。

这是不管多少华裔物理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都无法弥补的空白。

事实上,陈舟自己也挺期待的。

虽然说,他完善了胶球理论,解决了色紧闭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粒子物理的基本理论。

并且在当年就依据自己的理论,发现了量子色动力学所预言的胶球。

可以说是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绝对的研究成果,足以问鼎诺贝尔物理学奖。

但是,怎么说呢。

诺贝尔物理学奖,或者说诺贝尔奖,一直以来都有一种不成文的规定。

那就是排队。

毕竟,每年诞生的物理学研究成果,实在是太多了。

也就造成了,有许多的物理学家,都在排队等着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到来。

因此,当年所发现的研究成果,也就未必能在当年获奖。

不过,陈舟倒也不是很担心,就算是耽误他个两年时间。

那他一样会是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年轻,就是陈舟最大的资本。

也是整个物理学界,最看好陈舟的原因之一。

因此,金秋10月,可以说是一个万众期待的10月。

……

“弗里德曼教授,还有两站,我们这次的学术交流之旅,也就要结束了。”

飞往米国的飞机上,陈舟若有所思地跟弗里德曼说道。

弗里德曼看了陈舟一眼,笑着问道:“是不是想说,虽然是世界八大高能物理实验研究中心,但其实地域的不同,他们的研究方式,合作方式,也是不同的?”

陈舟轻轻点了点头:“这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确实给了我很深的感触。”

“不管是CERN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还是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研究人员的严谨态度,还是俄罗斯科学院布德克尔核物理研究所的包容与认真,亦或者是日国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的产业结合,布局未来。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还有SLAC这里,在时代脚步面前的妥协,是我感触最深的地方。”

听到陈舟的话,弗里德曼也有些唏嘘。

他想了想,说道:“如果不从世界八大高能物理实验研究中心的角度去看,转而放眼所有的高能物理实验室,你就会发现,不管哪所实验室,都有着其自身的特点,这是他们的立身之本。”

顿了顿,弗里德曼又说道:“其实,当你和我说了你的游学计划时,我就感觉到你的想法不一样。”

“学术绝对不是闭门造车的事情,这一点,在以前我不好跟你说,毕竟,你有属于自己的研究方式。”

“但是现在,我想不用我说,你也有了自己的感悟。有机会的话,还是需要多进行一些学术交流的,这对你有好处。”

“不管你以后在哪,从其它地方所吸取的经验,所增长的见识,都将是你最宝贵的财富。”

说到这,弗里德曼又看了陈舟一眼,换了种口气说道:“我不是说你的研究方式不好,我的意思是,你可以将你的优势扩大,或者说是结合。”

“你有着别人所没有的物理直觉和数学直觉,你对纸面化实验的推演,在这个世界上,甚至是所有物理学家中,最出色的一个。”

“所以,你应该更好地利用这一点,在学术交流的过程中,博采众家之长,发挥自己的优势,去取得不一样的研究成果。”

这是继灯塔交流之后,弗里德曼第二次以师长的身份,跟陈舟说这么多。

听得后座的克罗斯都有些惊讶。

要知道,弗里德曼可是很少这样对自己的学生的。

毫无疑问,弗里德曼是一位出色的老师。

但是弗里德曼的这种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却极少和学生去说。

饶是跟了弗里德曼这么久的克罗斯,和弗里德曼亦师亦友的身份,也没有听过这些话。

更多地,弗里德曼会直接告诉自己的学生,该怎么去做,如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