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566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即便在狭小的空间内,主刀医生也能操纵着三只机械手,完成一次精细的手术。

不用碰触到病人,甚至也无需直接看到病人。

3D影像技术让病人的手术部位,以及周围的情况纤毫毕现。

意味着以后主刀医生不在病人身边,也能操刀手术。

哪怕隔着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也能远程操控机器人,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手术。

想到这里,医生们心中齐齐一惊,瞬间有了一种严重的危机感。

毫无疑问,有了这样的表现,以后手术机器人势必大量普及,惠及广大病人。

偏远地区的病人,可以通过手术机器人,接受一线城市专家的手术。

同样的,这种模式的手术,对助手的要求也会降低,地方上水平不高的医护人员,也能很好地配合完成手术。

这样看来,如果他们不尽快学会操作手术机器人,以后肯定会相当难混了。

幸运的是,对于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来说,跟手术机器人的磨合过程应该不会太困难,学习曲线可能会相当短。

想到这里,每个人顿时变得迫切起来,纷纷抢着开口,争当下一个上机的主刀医生。

“手术完了就起来吧,别磨蹭了。”

“下一个是我,赶紧让开,让我来。”

“快点啊,让我也体验一下这种人机合一的感觉。”

“有了它,我一个人就能拯救全世界的病人。”

“只需要几根手指,再加上脚下踩着的踏板,手脚并用控制4根机械臂,完成一台高难度手术,光想想就美得浑身冒泡。”

“这才只是一根机械臂啊,这样的机械臂还有足足3根,我滴妈呀,4根机械臂,12只机械手,能干出什么来?我想都不敢想。”

第六百四十三章 临床医学?不,是临床现学

“手术机器人是外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有超放大视野,还有超越人手极限的精细稳定,并发症也很少,对医院提升医疗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接下来,我将为各位展示手术机器人的三大部件,外科医生操控台,机械臂系统,以及成像系统……”

宽敞的会议室里,王大力站在讲台上,卖力地讲解着ppt上的内容。

各科室的外科医生们则端坐台下,神情严肃,时不时还点头记录,在笔记本上圈下重点。

动物实验圆满结束后,医院就将各科室的骨干团队组织起来,进行手术机器人的培训。

先让医生们对手术机器人有一定的了解,再在后续的临床实验中上手实操。

这样就能在最短时间内,让医生们学会使用机器人做手术。

因为涉及的科室比较多,王大力和方院长都非常重视。

方院长尽可能地调配了全院的资源,给三清提供最大的方便。

王大力则亲自上台,给大家解答理论课和系统使用方面的疑问。

当然,除他之外,各大科室的主任们,也为主治医师们带来了机器人手术在心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中的应用等专题授课。

课后,医生们来到手术室,试驾体验手术机器人系统。

他们将系统地接受干性,湿性试验,缝合手术操作,以及机械臂的熟练使用,最后再进行分组训练。

经过两周的突击培训后,十来个科室,上百名外科医生,基本都在动物或水果上,体验到了手术机器人比较传统手术的优势所在。

他们一个个兴奋不已,摩拳擦掌,就等临床开启了。

而这一天,也来临得格外地快。

……

随着一阵急促的鸣笛声,白色的120救护车驶入医院,停在急诊楼下。

医护人员飞速跳下车,将车上的病人推入大楼。

急诊医生匆匆赶到,看了眼病人,立即拨打起骨科的电话。

“你好,我是急诊,这里有个病人,不小心从高处跌落。”

“轻伤,四肢能动,生命体征平稳,看起来没事,只是有点骨折,应该问题不大。”

“我这边没床位了,等会安排做个检查,就把病人给你们送过去。”

“行啊,那送过来吧。”骨科医生听说病情不严重,松了口气,答应下来。

没多久,病人转入骨科病房。

住院部的杜医生跑来一看,顿时气急败坏,不顾形象地破口大骂起来。

“你妹啊,急诊这帮骗子,十句里有九句都是假话,真是无法无天了。”

“左髋部疼痛,无法活动,这特么叫没事?”

“盆骨严重骨折,你管这叫问题不大?”

“卧槽,失血性休克了,妈的这也叫生命体征平稳?”

“赶快抢救!wcnm的急诊科!”

紧急抢救之下,病人的出血总算止住了。

苏医生擦了擦额头冷汗,给病人拍了个CT,瞬间喷出一口老血。

“我去,左侧髋臼骨折合并同侧分离移位骶骨骨折,这特么老子搞不定啊。”

“没办法了,关门,放主任!”

他立即掏出手机,呼叫救援。

“主任,我小苏啊,来了个病人,高处坠落,盆骨骨折,看了CT,要做盆骨骨折复位固定。”

“这手术难度太大,我搞不定,还得您出马。”

曹主任此刻正在手术室里围观一台胆囊息肉切除手术,看着手术机器人羡慕得直流口水。

闻言顿时精神一振:“来活了,那敢情好。”

他第一时间赶回骨科,仔细检查一番后,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要做盆骨骨折复位固定的话,这手术难度很大,是创伤骨科里最难的手术之一。”

“而且患者的盆骨骨折相当严重,还是不稳定性骨折,又经历过大出血,身体非常脆弱。”

“如果使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有可能会因为切口过大拉扯脏器,再次导致大出血。”

“这台手术手术不好做啊,对稳定性和精准度的要求都相当高,最好能使用微创手术方案,才能最大程度挽救患者。”

苏医生一听,顿时有点慌:“那怎么办?咱骨科都是帮糙汉大老爷们,电锯切骨头,那是贼拉顺手,要求手术精细度,那不是为难人吗?”

“要不,把普外那帮人找来,一起会诊一下?”

曹主任淡淡一笑,胸有成足道:“无妨,你忘记院里不是新来了几台手术机器人吗?”

“小苏莫慌,有了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区区盆骨骨折又有何难?”

“要论手术精细度,我骨科也绝不弱于任何人。”

这番话听得苏医生两眼放光,一脸崇拜地看着自家主任,连呼牛逼。

曹主任挥了挥手,从容不迫地吩咐下去。

“你去跟家属说一下情况,争取他们的同意。”

“这算个大手术了,要使用最先进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按道理费用是比较贵的,但是可以申请临床试验,就能免费做了。”

“等家属签了同意书,事情就好办了。”

“你先把这事办了,我这就去申请机器人的手术时间。”

苏医生还有些犹豫:“主任,我不是杠啊,我对你很有信心,绝对不是怀疑你的手术水平。”

“就是这个,咱们才做过两次机器人骨科手术,一下就上这么大的手术,你能行吗?”

曹主任一双铜锣大的眼睛瞬间瞪了过去:“嘿,你这就说错了。”

“干了这么久的临床,连临床医学的真正奥秘都没搞明白吗?”

“临床医学,其实就是临床现学,你懂吗?”

苏医生顿时愣住了:“这话怎么说?”

曹主任摸了摸下巴上青青的胡茬,语重心长地说道。

“一名好的外科医生,对他来说,手术工具,手术技巧,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手术技巧只是肌肉技艺,任何人,包括屠夫,在无数次重复同一个动作以后都可以熟练掌握精髓,做出漂亮的手术。”

“外科在传统上,一开始就是理发师去做的,根本毫无难度。”

“但是,你知道为什么现在的外科医生,都需要上医学院吗?”

不等苏医生回答,他就大声说了出来。

“因为只有医学训练的大脑可以做出决定,切哪里,为什么,切多少,下面一层是什么,可能会遇到什么突发状况,如果发生应该会怎么做,会有什么影响,我的团队应该怎么调整,我需不需要帮忙……”

“这一系列的思考才是外科医生最重要的精髓。”

“技术说到底,最后都是脊髓反射,只有方案才是大脑反射。”

“一个受过训练的屠夫也可以学会外科的技巧,但只有我们医生才知道怎么做出最有利于患者的选择。”

“外科医生的功夫啊,其实全在手术台外。”

他伸出蒲扇般的大手,指了指自己的脑门,意味深长道。

“一般的外科医生,就是技师,唯手熟尔。”

“高明的外科医生,才懂得用脑子,找到最好的治疗方案。”

“那么,你觉得我这20多年,无数病例和知识堆出来的大脑,能否使用最先进的骨科机器人——”

“搞定一台做过成百上千次的盆骨复固手术,把病人从鬼门关前挽救回来呢?”

曹主任盯着对方,一字一句问道。

苏医生目光与之相交,被这犀利的眼神震得全身一颤,瞬间整个人都充满了信心,忙不迭地吹起了彩虹屁。

“主任,你已经悟出了外科之道的绝顶秘籍,区区一台盆骨复固手术而已,我相信你绝对能搞定!”

曹主任呵呵一笑,摆了摆手道:“你知道就好,去吧,别让我久等。”

苏医生一脸兴奋地点点头,转身出门而去。

在他的一番交流下,家属很快在同意书上签了字。

手术安排在次日下午。

时间一到,手术里再次挤满了人。

骨科排得上号的大手术啊,大家都想来见识见识。

不一会,曹主任穿上手术服,戴上头套口罩,昂首挺胸地走了进来。

他一米八出头,手臂肌肉高高凸起,身材雄壮得就跟一头熊一样,往控制台前一坐,瞬间就将整块屏幕全部遮挡住了。

还好手术室有另一台大屏幕,众人哗啦啦一声,齐齐围了过去。

手术开始了。

曹主任首先打开机械臂上的导航系统,拍下患者的盆骨图像,上传到机器人的成像系统中。

经过一番精密处理,骨折三维图像直观地呈现在他眼前。

曹主任根据3D图像,飞快地实时分析,进行手术规划,根据自己的丰富经验,没多久就在系统中定下来最佳的置钉通道。

手术方案规划完毕后,机器人的机械臂再次移动起来。

根据制订好的路线,机械先是精准地定位,在患者的腹部切出了3个仅1厘米的切口。

随后,将配置好的螺钉精准地一一打入狭长的耻骨及骶骨中。

置钉过程非常短,三根螺钉只花了不到5分钟。

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量极少,大约只有几ml,还不足一个瓶盖大小。

手术结束前,机械臂又对患者腹部进行扫描,再次确认螺钉的位置。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