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49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随着人类预期寿命的增加,全球每3秒就约有1人患阿尔茨海默症,预计到2050年全球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人群将以每20年递增1倍的速度增长至1.52亿,成为全球范围内亟待解决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

单就鹰国数据而言,2018年相关治疗花费可达1万亿美元,2030年将高达2万亿美元。

目前认为阿尔茨海默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增强大脑中的胆碱能神经传递并降低乙酰胆碱(ACh)水解;另外,保护神经细胞免受Aβ诱导的细胞损伤和凋亡,对预防及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但仍然没有药物可以针对发病机制进行彻底治愈,现有药物仅能减缓症状。

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研发几乎成为医学领域的一个死角,多年来没有新药获批,至今也没有能够彻底治愈的药物出现。

国内目前有一款针对性的药物已经上市,虽然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国产药物的空白,但是从全球来看,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研发形势依然严峻。

多年来,全球药企投入了巨大的经费进行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的研发,然而,大部分以失败告终。

此前有研究报告显示,1998—2017年期间,全球已有146个阿尔茨海默症药物在临床中失败,临床失败率高达97.3%。其中,有40%在早期临床(0期、Ⅰ期、Ⅰ/Ⅱ期)失败,39%的在中期临床(Ⅱ期、Ⅱ/Ⅲ期)失败,而18%的在后期临床失败。

包括辉瑞、强生、礼来、罗氏、默沙东、阿斯利康等在内的国际制药巨头纷纷在临床试验阶段遭遇失败。

目前全球各大公司的研发管线几乎都围绕“β-淀粉样蛋白假说”和“Tau蛋白假说”这两个理论基础进行通路开发,但由于失败案例实在太多,尤其是BACE和Aβ这两个靶点上的高失败率,使得从学术到临床到药物都对β一淀粉样蛋白假说不断提出质疑。

数年前,全球最大制药公司辉瑞就公开发表声明,宣布他们将结束目前进行中的阿尔茨海默症及帕金森症的早期临床试验,并彻底停止所有相关神经学类疾病的研究项目。

但即便辉瑞彻底退出,罗氏、强生、礼来、武田等公司也依然在坚持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的研发。

国内也有一些药企开启了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研发。

因为,在阿尔茨海默症的应对上,新药的成功研发意味着上万亿市值的巨大市场。

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药研发异常艰难,即便是研发能力卓著的国际巨头,也感到举步维艰,面对着快速攀升的研发成本,和毫无进展的进度,纷纷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毫无疑问,阿尔茨海默症将会成为所有药企将要面临的一块炼金石。

当那些制药巨头踟蹰不前时,只有表现出了无所畏惧的冒险精神,孤注一掷的新锐药企,才能挣出一片天地,坐上新的铁王座。

阿尔茨海默症并不仅仅是一种绝症,它对社会的影响也是极为巨大的。

因为绝大多数患者都无法自理,需要青壮年劳力进行照料,这对家庭和社会的拖累无疑是摧毁性的。

尤其是将来,人类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青壮年本就越来越少,还需要照顾家中的老人,如果老人患上阿尔茨海默症,那即将到来的长期照料,将比癌症还可怕许多。

卫康忽然想起数年前辉瑞宣布停止对此病症的研发项目一事。

结合陈以清在辉瑞的经历,他顿时明白了对方当初为什么在获得晋升后依然还要离开。

大概是对辉瑞这样的医药巨头彻底失望了吧。

想来也是,辉瑞之事当时着实轰动一时。

因为它的行为向社会提出了一个艰难的问题。

每一个药企,尤其是制药领域的绝对领军,都将面对一个社会性难题。

在一些难以治愈的疾病,或者罕见病药物的研发中,它们究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救世主或收割者?

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人能置身事外,每个药企都深处旋涡之中,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新局面。

那就是,新药研发不断上升的成本与日渐降低的成功率,它们之间的天平早已失衡。

人们默默思索着,开始寻求新的突破。

卫康对此也曾有过自己的思索。

他当时觉得,也许各大制药巨头应该将财力物力投入到也许注定沉默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去?

等到基础理论研究有了重大突破,没准阿尔茨海默症的解决也就水到渠成了。

历史上无数事例都曾证明过这样做的正确性。

不过当时他还只是个学生,这个念头在他心中不过一闪而逝。

他从未想过,若干年后,自己会坐在办公室,执掌着一家新兴制药巨头。

而公司未来的研发总监,会问出关于阿尔茨海默症的问题。

他又想起了陈以清后来的经历。

陈以清从辉瑞离职之后,旋即回国,参与一家国内药企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药研发项目中。

这家名叫绿色阳光的国内药企,后来在这个项目上有了重大突破,已经有新药上市进入医保。

虽然疗效还未得到广泛验证,但是起码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他不禁有些好奇,陈以清为什么会在前任公司研发出了新药以后,还继续问自己这么一个问题呢?

“陈博士,你已经问了许多问题了,那么我在回答之前,想问你一个问题。”

陈以清瞬间恢复了冷静:“我知道你想问什么。如果是跟绿色阳光相关的话,看在我们聊得还算投机的份上,我可以透露一些信息,但是需要你保守秘密,因为我并不想引起任何麻烦。”

“这家企业当年聘请我进行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药研发,主要是借着我的名头,以我在辉瑞的权威身份背书,从而申请国家补助,拉来各方投资。”

“一开始,我确实认同他们的做法,也乐意为他们站台。”

“可是,后来我渐渐发现不对劲了,我慢慢地被排挤出这个项目,手下所有研发人员被调走,成立了其他的项目组。”

“而我对他们新项目的内容一无所知,我被闷在鼓中,对所有的研发事项失去了掌控。”

“呵呵,”陈以清惨然一笑:“到后来,当所谓的新药上市之后,我才发觉,自己活成了一个笑话。”

“我只能黯然离开,从此我就对所有的药企失去了信任,一直在家呆着。”

“如果不是三清发来邀请,我可能过段时间就会离开工业界了。”

“也许,在大学做做纯粹的实验,才是适合我的归宿吧。”他淡淡说道,神色间的不甘和悲伤一闪即逝。

他气质中的那股淡漠和疏离又回来了,眼中的光芒也黯淡了一些。

卫康看着他,心中叹了口气,他有一种冲动,想要告诉对方,三清愿意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感,走上这条赛道。

这并非是出于同情或者怜悯,而是来自多年前心中的一丝感触。

当年的一个想法,已经可以走入现实了。

现在他有钱有能力,将财力投入到也许注定沉默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去了。

现在他还缺人,才能投入到社会性难题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药研发中去。

不过在答应一切之前,他还有一个问题。

“陈博士,我可以给你答案,不过你需要告诉我一件事。”

“我想知道,让你如此执著于研发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是不是你所说的那个私人原因?”

第七十七章 自古忠孝难两全

陈以清沉默了。

他缓缓拿下眼镜,从口袋中掏出一块眼镜布,开始仔细地擦拭起来。

他动作轻柔无比,脸上流露出一股淡淡的悲伤,仿佛陷入了回忆之中。

过了半响,他长长叹了一口气,才开口说话,用低沉的声音讲述着深藏在心中的一段往事。

“其实原因很简单,我奶奶也曾经是一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

“她被确诊那一年,我刚上高三,阿尔茨海默症这个词就此进入我的生活,之后的二十年里,我就是为了它而活着。”

“奶奶当时已经七十岁了,其实之前几年她就已经表露出一些迹象,记忆力衰减得很快,经常忘记吃了什么,做了什么事,这已经是轻度认知损害阶段了。但她那时候还能认出家人,大家也并不懂这些,都以为只是老人年纪大了出现的自然现象。”

“等到她的记忆障碍开始影响到生活之后,我父亲带她去看病,才确诊了这个病例。这时候已经开始轻度痴呆了。由于我爷爷已经过世,我妈开始照顾她,我也亲眼目睹了她所经历的一切。”

“记忆衰退,性格大变,情绪失控,出门找不到家,等等,这些我都一一看在眼里,我知道她还会继续恶化下去,一直到彻底失去自理能力,再也不记得任何一个家人,最终被器官衰竭夺走生命。”

“当时,我就发誓要当一名医生,把她彻底治好。不过后来阴差阳错进了华清化学系,这条路其实更好,直指治疗药物这个终点,于是,我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研发出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来,让奶奶能够早日彻底康复。”

“可惜,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无比骨感,我越是疯狂地学习,越是了解到这种病症的可怕之处,也深深感受到自己的无力。多么可怕的恶魔,人类竟然找不到办法对付它。”

“我每年都会回家一趟,看望奶奶,每年她都会变得更加严重一点,这更加激发了我工作的欲望。”

“博士毕业之后,我婉拒了一些大学的科研职位,直接进入工业界,加入辉瑞的项目组,为研发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药而奋斗。”

“一开始,我对此抱有很大的期望,项目组也确实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这些努力在最终目标面前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几年下来,新药的研发依然遥遥无期,巨额投入让医药巨头也吃不消。最重要的是,我们始终未能找到关键性的节点,这让董事会彻底失望了。”

“后面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切,停止项目,发布公告,以及大裁员。”

“我当时真的是失望透顶,感觉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最大的希望都被夺走,昔日同事们一个个都黯然离开,每个人离职之前都摇头叹息着,每个人都在劝告我,陈,放弃吧,这条路是绝路,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暂时看不到任何希望。”

他的声音变得高亢,语气中流露出一丝嘲讽和愤慨。

“可笑的是,我当时不但没有被裁掉,还升职了,可能我拼命努力的样子,在高层的眼中算得上是一名优秀员工吧,呵呵,居然还让我去负责神经性肌肉萎缩的药物研发。”

“可惜他们不知道,我是为了研发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药而拼命,其他的药物研发,关我什么事?研发再成功,能救我奶奶的命吗?”

他忽然冷笑一声,重新将眼镜戴上,继续说道。

“以辉瑞的资源,其实可以继续研发下去,毕竟罗氏和强生他们也没有放弃,不是吗?”

“该死的资本家,鼠目寸光,急功近利,眼睛只能看到脚面这么远,完全看不到远处嗷嗷待救的数千万病人。”

“就在辉瑞放弃之后,我奶奶也在国内病逝了,就像我预想中的那样,死于器官衰竭引发的并发症。”

陈以清攥紧了拳头,指甲掐进肉中,却毫无知觉,只是继续说下去,语速却越来快,仿佛想要一口气将后面所有的事情全部说出来。

“她活了十六年,后面十年她已经彻底不认识我们了,生活也无法自理。”

“但其实她已经算幸运的了,能活这么久,因为大多数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都只有5-10年。”

“这十六年,多亏了我妈的辛劳付出,我妈整整照顾了她十六年,从四十多到六十多岁,全都花在照顾奶奶上面,人生又有多少个十六年?她们两个都为此吃了太多苦,而我却什么也做不了。”

“我甚至都无法在我妈身边,帮助她照顾奶奶,我只能呆在远远的大洋彼岸,每周打几个电话,除此之外,我帮不上一点忙,到了最后,更是一事无成。”

“我当时遭受双重打击,心灰意冷,希望破灭了,对国外的药企也彻底失望,就直接回国了。”

“但是,阿尔茨海默症彻底成为了我的心结,我仍然想要继续这方面的新药研发,虽然奶奶用不上了,但我知道这种病给一个家庭带来的毁灭性打击,我想让其他患者的家庭能够彻底从这种病痛中解脱出来。”

“国内新药研发倒是非常火热,市场上机会很多,我选择了一家看起来非常有诚意的初创企业,当时我想的很简单,既然国外巨头的研发项目,化学家们无法做主,那么我就要去一家创业公司,奋力拼搏一番,也只有创业公司才有这股锐气,能让我做主。”

“呵呵,我本以为对资本家已经足够了解了,没想到,回国之后,我发现自己还是高估了他们的底线。”

“接下来的事情我已经说过一遍,就不再赘叙了,总之,我不知道他们怎么研发出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药来的,这一切跟我无关,我也不会对任何疗效负责。”

“不过他们在金钱上还算对得起我,没有亏欠,所以我不好对他们的新药做出评价,毕竟都已经做完临床三期,进入医保上市了,想必或多或少也会有些效果吧。”

“当然,做人留一线,除非必要,我也不会公开说出这些事实。”

“反正我早就离开了,后续发生的一切也跟我毫无关系。”

陈以清终于说完了,他平复了一下心情,看向久久无语的卫康,轻轻问道。

“卫总,这就是我的个人原因。”

“怎么样?还满意吗?”

“该你了,告诉我你的答案吧。”

第七十八章 新药研发方向,阿尔茨海默症

“卫总,该你回答我的问题了。”

听到这句话,卫康笑了,他脸上的笑容坦诚而真切。

“陈博士,你可能还不了解三清,没关系,你会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它。”

“我会投入巨资研发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辉瑞不愿意做的事,我愿意去做。”

“这不是因为听你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而是为了全世界数千万患者,以及他们背后上亿的家人。”

“毕竟,全球老龄化趋势不可避免,你我都逃不过变老的那一天,研发这方面的新药,不仅仅是为了病人,也是为了整个社会,更是为了你我的未来。”

他忽然有些自嘲般地说道:“呵呵,没准等我七老八十的时候,也会得这个病呢,那么提早布局进行研发,在得病之前研发出能治疗的药物来,也是救了我自己一命呢。”

“好了,陈博士,如果你愿意的话,欢迎加入三清进行这方面的新药研究。”

陈以清的表情从期待变成惊讶,到后来已经掩饰不住脸上的喜悦了。

他惊喜交加地说道:“太好了,我这边安排一下家里的事情,就赶去昆市。”

卫康安慰道:“不着急,研发总监的位置我给你留着,你仔细想想有什么条件,都可以提出来,还有这方面如果有相熟的专家,也可以一起招揽过来。”

陈以清瞬间浑身都充满了干劲,连连点头:“没问题,谢谢卫总厚爱。”

他忽然有些坐不住了,整个人都跃跃欲试:“那卫总,我现在就去准备一份新药研发计划书。你那边还有什么别的事吗?”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