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447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看起来还真不错,手感很好。”

“这个是3毫米的小口径血管吧,真够细的,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小的血管,真的跟静脉血管一模一样。”

“啧啧,竟然还有1毫米的血管,这纯属炫技吧。”

“等上市以后,迈柯唯和泰尔茂的脸要肿了。”

“呵呵,既然敢断货,就要承受客户寻找替代品的后果。”

“哈哈,这下再也不怕缺货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用到手术上了。”

“我有个要做心脏搭桥手术的患者,但是血管条件不好,正发愁手术方案呢,也许可以给患者换成这个。”

“透析室那些患者有救了。”唐医生小心翼翼地拿着一根3毫米人工血管,感受着那与人体血管相差无几的高仿生手感,兴奋得浑身发抖。

半个小时后,样品在众人手中传递了一圈,再次回到了冷藏箱中。

心外主任刷的站了起来,难掩内心激动地说道:“我手上攒了好几个要胸动脉置换的病人,都在苦苦等待人工血管到货,现在我终于给他们手术排期了。”

泌尿外科主任手握成拳,兴奋地锤着桌子道:“透析室好多老年人,有的做了十几年透析,那个血管早就破破烂烂,内闭得不行了,正需要你们的人工血管啊。”

血液科主任往后一靠,心情大好地催促道:“哟,你俩都急成这样了,那我们还等什么,赶紧开干吧。”

“哈哈哈~”众人相视一笑,会议室中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会议结束后,三清的人去做临床准备,其他人各回各的科室。

眼见天色渐晚,唐医生也跟在后面,朝着肾内科走去。

远远地路过透析中心,他往门口看了一眼,突然心中一动,转身走了进去。

透析室里依然是那么的安静,仿佛一个沉默的战场,每张床都在诉说着生命的顽强。

只有护士不停地行走在床位之间,一边监测机器运转,一边观察病人的状况。

透析患者们,面色苍白,身体浮肿,嘴唇干枯而龟裂,他们有的盯着天花板发呆,有的闭目养神,默默地等待着时间的流逝。

当肾脏失去排水功能后,他们无法多次少量地排尿,每2天的尿量,都要在4小时的透析中一次性全部脱去。

每一次脱水,都意味着全身血液陆续流出身体,进入透析机,滤器将毒素和水分分离后排出,剩下的血液再返回体内。

血液的每一次循环流动,血管从充盈到收缩,再到再次充盈,都是对血管和心脏的严峻考验。

水的摄入量越多,血压越容易发生高峰值波动,透析后会出现浑身无力,低血压,肌肉筋挛,心脏衰竭等反应的可能性就越大。

体内水和电解质长期处于紊乱状态,肌酐,尿毒等各种毒素长期积蓄在体内,这些都让透析患者们更容易口渴。

口渴却要控水,这就使得他们永远失去了喝水的快乐。

每个人的余生都要开始过一种精打细算的生活,一天的涨水量不能超过3%,两天不能超过5%,一个成年男人,2天内喝水不能超过3公斤。

3公斤的水大概只有6瓶常见矿泉水那么多,这其中还包括了早中晚饮食里面的水。

米饭,菜,水果里都有水,吃药也要喝水,除去这些,每天大概只能喝一瓶矿泉水,稍不留意就会超量。

于是,透析病人便长期处于干渴之中,他们的整个余生都像丢失水囊的旅人,行走在茫茫沙漠之中,口渴却喝不了水。

这种感觉不会让人像堵瘾发作时一样发狂,癫狂,反而更像是对精神的一种细碎而持续的折磨,就像拿着软刀子在慢慢地持久地割肉一样。

更残酷之处在于,血液透析每隔一两天就要前往医院待上4个小时,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极大地限制了自由。

这样一来,大多数患者都无法再正常上学和工作,年纪轻轻就沦为社会边缘人士,从家庭的希望和顶梁柱,一下子变成了负担和累赘。

透析就像一根无形的绳子拴住了患者,既没有健康,也没有自由,更没有希望。

唐医生一张张病床看过去,目光落在一张张熟悉而麻木的面孔上,本来愉悦的心情瞬间又变得低落。

好一会他才回复正常,走到病人中间,举起手“啪啪啪”拍了三下,扬声说道。

“大家好,我是肾内科的老唐,你们很多人都是我的病人,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消息。”

病人们的目光刷的一下,聚集在他身上,一个个充满着好奇和期待。

“还记得我说过的话吗?我曾经说过,不要沮丧,要拥抱现实,永远对未来充满希望。”

“现在社会变化飞快,科技每天日新月异,只要不断发展下去,奇迹迟早会发生在你们身上。”

“当然,奇迹不是一天建成,一蹴而就,而是慢慢发生,从量变到质变。”

“在医学上,也是如此,上一次我给你们带来的好消息是有了治疗慢性肾炎的药物,现在不到一年时间,我又给你们带来了另一个好消息。”

“三清集团研发成功小口径人工血管,能够替代你们自身的血管,进行动静脉内痿,现在临床三期试验正在我院进行。”

“你们年纪大一点的,经常发生血栓的,还有已经使用了人工血管进行内痿的,都可以去住院部旁边的临床楼,申请临床试验,使用他们的人工血管。”

“不要怕麻烦,试验是免费的,不花一分钱,但是会让你们的血管通路更加顺畅,不容易发生血栓。”

唐医生越说越是激动:“相信我,大家明天就去申请临床试验吧。”

“这就是科技带来的一次次量变,希望下一次我再给你们带来的好消息,会是尿毒症能够彻底被治愈的奇迹。”

病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开始有些愣神,但马上反应了过来,变得欣喜万分。

他们不能坐起来,只能一个个躺在床上,七嘴八舌地提问。

唐医生脸上浮现笑容,耐心地解惑。

病人们的疲惫一扫而空,身体里仿佛奇迹般地暂时拥有了力量,声音越来越大,脸上也有了光彩。

里面的响动引起了外面等待透析人群的注意,许多人站在门口,朝里面不住张望。

这里面同样有不少熟人,瞬间认出了唐医生,纷纷涌向他的身边。

唐医生笑容满面,朝着他们招招手,中气十足地开了口。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

……

华西医院并非唯一提前开启临床三期试验的医院。

羊城,京城,海市,沙城等一二线城市的知名三甲医院,也都纷纷行动起来。

他们之前都跟三清有过深入的临床合作,只要上级部门允许,三清自然求之不得。

很快,三清成功研发小口径人工血管,解决国际难题,填补产业空白一事,就铺天盖地地上了新闻,传得到处都是。

只不过,与大口径人工血管震惊了全国网友不同,这次震惊的是业内人士。

国内器械厂商都很兴奋,一个个都笑得合不拢嘴。

因为这表明了人工血管新的发展方向,生物材料无疑比旧款的涤纶材料更合适,更前景无量。

尤其是上游的涤纶材料,一直以来都被国外厂商所垄断,国内厂商很难突破专利封锁,自行研发出新的材料。

现在,三清给他们指明了一条生物蛋白材料的方向,证实了其可行性。

那么他们完全可以做一个追随者,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研发出新的材料来。

也许效果没有三清的那么出众,但可以走性价比路线,形成阶梯竞价,依然会很有钱途。

甚至还可以做三清的代工,或者供应商,只要在这条产业链上,或多或少都能够赚到钱。

毕竟每年四万条人工血管的需求量,以后还会越来越多,三清肯定没办法一个人吞下,全都自己生产,怎么着也得分润给诸多友商。

以前这几万条人工血管都是进口,他们一口汤都喝不到。

现在人工血管打破垄断,彻底国产化了,也就意味着大家都能上桌开席了。

这新鲜出炉的大蛋糕,他们怎么着也能分到一小块,比起以前只能看着干瞪眼,可要强太多。

与国产厂商的狂欢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心都凉透了的泰尔茂和迈柯唯。

他们面对这一现状,还都一个个手足无措,完全没办法应对。

一个新厂开了5年都没恢复产能,一个因质量问题被铁拳直接击倒。

两家全都是不作不死,咎由自取,长期处于优势,使得他们变得懈怠,各种失误,自己把市场拱手相让,实在怪不得别人。

更让他们恼火的是,这两家的拳头产品都是大中口径的人工血管。

小口径血管,他们也搞不定,只能看着三清的消息,恨得咬牙启齿,无能狂怒。

三清这一次研发出大口径和中口径的人工血管,本来就已经完成了对这两家的双杀。

等到6毫米以下小口径血管一出来,直接成了绝杀。

所有业内人士全都明白,等到三清的人工血管上市,整个行业将彻底洗牌,完成一波血洗。

国内市场进口血管是彻底完蛋了,被三清所取代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至于海外市场,一开始可能是三足鼎立,慢慢地,等到三清的小口径血管发威,再以国内销量带动海外市场,短短几年内,三清将完成逆袭,登上人工血管龙头企业的宝座。

“过几年,等三清也在多个领域占据50%以上的市场,达成垄断地位,那将是一幅多么美丽壮观的风景线。”

卫康坐在办公室内,想象着这一场景,嘴角登时止不住地上扬。

第五百三十六章 抓住AI诊断的风口

卫康翻阅着人工血管的临床试验报告,心情十分愉悦,嘴角始终保持着上扬。

没有什么比看到对手犯错,更让他高兴的事了。

要不是友商昏招迭出,使得市场出现短暂的空白,三清的人工血管也不会如此顺利地抢占市场。

他一边暗自庆幸,一边也心生警惕之心。

“看来企业做久了以后,都会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不断犯错,从而给对手可乘之机啊,三清应当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犯下同样的错误。”

“不过,三清好像成立也没多久吧,哦,那没事了。”

在卫康心里,三清是从自己掌舵开始蜕变,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所以其实算下来历史也没多久,满打满算也就七八年,属于非常年轻的新兴企业,整个集团都朝气蓬勃,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还没到沦为老古董的份上。

至于在他父母手中那数十年,则属于老三清,跟现在的三清完全不是一回事。

“人工血管项目差不多就这样了,如果没啥意外的话,今年可以完成临床试验上市。”

“除此之外,口服胰岛素,消辐宁,这些新药项目基本都处在临床三期阶段,离上市还有一段时间,但今年都能搞定,问题不大。”

让卫康感到意外的是,消辐宁在海外的临床进展竟然比国内要快许多,已经通过了FDA的审核,马上就要在海外上市了。

“可能是因为鹰国化学品泄漏事故太多了吧,什么核废水排河,毒列车脱轨,化工厂泄漏,简直是三天两头就有一起,实在过于频繁,还天天上新闻,让人想无视都不行。”

“这样一来,自然要让消辐宁尽快上市了,起码能安抚一下天天抗议,连矿泉水都抢不到的老百姓,让他们不至于产生恐慌情绪,闹出大事来。”

卫康想到这里,不由会心一笑,看来鹰国独有的维稳之道,怕是离不开消辐宁了。

幸运的是,华夏对这方面的管控非常严格,没有这么多化学品泄漏事故,核废水产生的影响也仅限于海洋水产,没有波及到大陆上,老百姓还能像往常一样安居乐业。

“鹰国也太会折腾了,好好的一块肥沃土地,偏偏整出这么多事故来,被释放的化学毒素都具有致畸致癌性,肯定会对当地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它们会沉降在河流,湖泊等低洼地带,进入当地水源,被人和家畜们饮用从而进入体内。”

“这种影响是非常长远的,而且很难消除,可能短期内看不出来,但他们继续这么搞下去,那块地方迟早会被严重污染,不利于人类生存。”

“哎,可怜的鹰国人民,实在太老实本分了,要是经历了红色精神的洗礼,肯定就会勇于反抗,争取自己的利益。”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提供治疗的药物,价格给的优惠一点,赚的不要太多,希望能多挽救一些生命吧,别的我也做不了,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想到这里,他不由摇了摇头,为鹰国百姓可以预见的未来而深感遗憾。

卫康继续查看其他项目的情况,当目光落在人工心脏项目上时,目光顿时一凝。

“这个项目进展似乎比我预想中的要慢,难道是技术难度太大的原因?”

“王大力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他的能力不差,又招聘了许多相关技术人员,按道理不应该啊。”

他再次翻看起了项目报告,这次看得格外仔细,全部看完后,终于明白了原因。

“人工心脏确实比我想象中要复杂,每个结构部分都有各自的技术难点,就算拿着技术资料照搬,要想一一实现,还是相当不容易。”

“人工心脏基本上由血泵,驱动装置,监控系统,能源四个部分构成,每个部分的结构都很复杂。”

“目前人工心脏血泵采用分膜式结构,高强度复合材料,这个技术比较成熟,王大力他们已经搞定。”

“其中心脏瓣膜是控制人工心脏血流的单向阀,构造与人工心脏的功能好坏有着密切关系,我们使用了高仿生瓣膜,材料是生物蛋白分子,结构非常优秀。”

“至于驱动装置,则使用了磁悬浮液压形式,属于非常前沿的科技,已经研究得差不多了。”

“目前进展卡在第三部分,也就是人工心脏监控系统,它要从血泵机能,驱动装置各项指标,以及血液循环生理参数变化三个方面进行监控,这需要有对心脏功能的深入研究,着急不来。”

“能源结构反倒是最简单的部分,因为有现成的无线充电方案,这部分已经有成果了。”

由于有智能办公系统的帮助,王大力的项目报告做得非常详尽,每周的进展都会事无巨细地进行汇报,所以很容易就能掌握项目的进度。

看完以后,卫康对人工心脏项目的各个节点了解得很清楚,瞬间放下心来。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