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276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好不容易撑到了医院,这是进了手术室吧。”

“应该是在手术室里连上了中央监护系统,把所有监护参数统统都上传了,以供专家分析。”

“可惜,就病人这状态,已经回天乏术了。”

“基本看完了,病人刚接到的时候,生命体征就很微弱了,然后路上又淋了雨,着了凉,体温下降,到了医院已经差不多嗝屁了。”

“我们能给他做完手术,完全是看在还剩最后一口气的份上,能不能好真的是看命大不大了。”

“很可惜,奇迹并没有发生,病人在ICU里续了一天的命,直接无了。”

石医生看完一路上的所有监护数据,做出了总结。

李学民点头表示赞同道:“这身体参数,神仙来了都救不了,我们医院也是仁至义尽了。”

“总不能看着病人还剩最后一口气,啥也不做吧,好歹也得给病人清理下内出血,缝合下伤口吧。”

“这监护数据拿出去,哪怕打官司走医疗鉴定,我们也不带怕的。”

“没错,本来我还担心一路上没有相关数据,证明病人病危,但有了这份详细数据,绝对不怕家属瞎闹了。”

“家属现在还情绪激动,等冷静下来再说,你说这人好端端地不待在家里,没事爬什么野山啊?把自己命给爬没了。唉~”

李学民摇着头,叹了口气,表示深深地不理解。

“谁知道啊,有些人可能就是喜欢刺激,无法忍受平淡的生活吧。”

“那让他来当医生好了,多刺激,天天见证生老病死,还有各种医闹,人生绝对不平淡。”

“呵呵,有道理。”

两人相视一笑,悬着的心顿时放了下来。

只要证明病人在到医院前已经没救了,不是院方的过错,那就没事了,医生也不会有麻烦。

哪怕家属实在闹得厉害,最后要调解的话,起码医生不会受处分了。

这就足够了。

此后事情的发展果然如两人所料,家属在看到详细的证据后,也无话可说,只得黯然接受了这个结果。

其实他们之前已经心里清楚,只是无法接受这样一个结果,现在面对证据,只好直面血淋漓的真相,接受了事实。

一般来说,像这种事情,如果没有证据的话,很容易陷入扯皮中,双方各持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无法说服谁。

但有了全程的监护数据,事实如何就很明显了。

医院轻轻松松地解决了一起医疗纠纷,发现了便携监护仪的新用途,顿时惊喜万分。

院长当即拍板,光速采购了一批便携监护仪,要求把每个病人都武装上。

其他医院听闻此事后,也都有些蠢蠢欲动。

毕竟不是每个医院做事都那么井井有条,遇到纠纷能像律师一样把所有证据拍在桌子上。

很多时候稍微一个疏忽,没有保留证据,就很容易被家属抓到把柄。

现在有了这个便携监护仪,配上无处不在的监控镜头,很容易就能追踪到病人的一举一动。

有任何问题都能迅速反应过来,采取措施应对。

同时还有充足的数据支持,简直就是一款神器啊。

总之,但凡试用过的医院,所有的医生和护士都对这款便携监护仪赞不绝口。

很快,大量订单就像雪片一样纷纷向三清飞过来。

第三百六十六章 医疗器械攻略

便携监护仪的一炮而红,也引起了其他医疗器械公司的注意。

之前三清研发出心电监测仪的时候,主要走民用智能手表路线,跟医院没有交集,功能也很单一,他们还能在外围看个热闹。

现在,全新的便携监护仪的问世,已经在医院打开了销路,这就由不得他们不重视了。

看着三清在医药领域的赫赫战绩,很多人都有了一种‘狼来了’的危机感。

医疗器械圈以后又要多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了。

当然,他们现在并不紧张,因为无论是国际巨头,还是国内龙头,都在医院深耕多年,关系盘根错节,要撼动他们的地位,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也不是一款两款产品的事。

再加上他们售卖的都是专业的医疗器械,主要由医护人员操作,比如验血,彩超,生化分析之类,都是医生操作设备,病人是完全插不上手的。

非医护人员,即便自己上手,也看不懂检查出来的各项参数,需要专业人员讲解,这就是一层厚厚的技术壁垒。

而三清器械目前的产品专注于个人医疗设备,跟器械公司的业务没有重合,暂时无法撼动他们的地位。

不过,有一家国内器械龙头,对便携监护仪的出现还是非常重视。

这就是被称为国产器械一哥,从自研监护仪开始起家的迈瑞医疗。

监护仪市场属于集成度比较高的领域,全球市占率前三的公司就是飞利浦,GE,和迈瑞。

但是在国内市场,迈瑞独占65%以上,可谓是一家独大。

尤其是迈瑞的高端监护仪发展迅猛,国内占比已经超过30%,将两大竞争对手远远抛在身后。

虽然迈瑞与跨国器械巨头的差距还是很大,海外市场也没什么起色,但作为头部企业,其在国内监护仪市场的地位还是举足轻重。

深市,迈瑞医疗总部。

“监护部门的迷你监护仪进展怎么样了?样品还没搞出来吗?”

迈瑞医疗老板李厅,坐在宽敞的皮沙发上,脸色有些阴沉地询问着。

监护部门负责人一脸为难地说道:“李总,这个迷你监护仪,从来没做过,难度很大,进展不太顺利。”

“从来没做过就做不出吗?不是给了你三清公司的样品了?自己搞不出来,照葫芦画瓢总会吧。”

李厅大发雷霆道:“一个个就这样的态度吗?还想不想干了?”

“三天时间,必须马上出可行性评估报告。”

“其实我们已经设计出了外观,李总您请看。”

不看还好,看了之后,李厅顿时怒了,破口大骂起来。

“这什么鬼?怎么这么大?这玩意你能戴在手上?你怎么不直接去设计手机得了?要不要我介绍你去菊为做个产品经理?啊?”

“说了要做得跟三清的便携监护仪一个样子,听不懂人话是吗?”

监护仪负责人默不作声地承受着这顿暴风骤雨,半响之后,抬起头来苦笑道。

“李总,这就是问题所在,我们的集成度做不了这么高,智能手表的空间非常局促,里面的传感器,还有散热,都达到了瓶颈。”

“要监控6大生命参数,还要GPRS,WIFI模块,还要防水防摔,抗颠簸,难度真不是一般的大。”

“就算硬件做到了,那个中央监控系统也很难做出来,我们是硬件公司,软件实在不是强项,本来这就是高端监护仪的功能,结果三清给结合到这里面了,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如果要短时间出成果,只能外包软件工作,这样一来,耗资巨大,时间很长,而且效果也难以达到预期。”

李厅顿时沉默了。

自家人知自家事,虽然迈瑞统治了国内监护仪市场,但这么小的便携监护仪,集成了那么多功能,哪怕是绕过专利进行仿制,也确实很难。

他们做监护仪起家二十多年,在这行怎么也算专家了,是他们从来没想过要把监护仪做小吗?

不是,是技术根本不允许。

如果做小就无法保证身体数据的准确度,只能沦为电子手表之类的业余产品。

而要起到监护功能,就没办法做得太小,集成度达不到要求。

更别说那个见鬼的中央监控系统了。

功能强大不说,还完美达成了软硬件的联合共通,使用起来体验比水果的电子产品还丝滑,简直了。

明明一个医药公司,怎么软件也做得这么好,真是让他想不通。

要不是三清的原研药实在太过牛逼,他都要以为这其实是一个被医药业务耽误的软件公司了。

三清的便携监护仪横空出世,毫无疑问让他们眼界大开,知道了监护仪原来真的可以做成这样,精准度和便携度合二为一。

但也同时将他们引以为豪的东西,一下子碾得粉碎。

好一会,他才问道:“那你有什么方案?如果体积做不小的话,跟我们现在的产品差别不大,根本没意义。”

技术是比不过,只能看看其他方面了。

监护仪负责人沉吟道:“如果减少可监控的参数,或许应该可以。血氧,血压,体温,这些都比较容易实现,心电难度比较大。”

“必须要上心电,没心电还能叫监护仪?”李厅瞪了他一眼,怒气又开始往上涌。

“好的,我会督促他们,尽量实现多一点的需求。”

“对了,如果我们的监控参数没那么多的话,价格也可以再降低一点。”

“李总,三清只卖三千块,已经是成本价了,我们要比他们低就亏本了。”

“知道了。没事的话就先这样吧。”

李厅心烦意乱地挥挥手,打发走了下属。

他敲打着桌面,陷入沉思之中。

“这个三清集团,在开发新产品方面还是很有能力的,给了我们一个新思路,完善了监护仪这条产品线,可以预想到以后这方面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势必成为监护仪产品不可或缺的一环。”

“果然,身在其中,有时候客户的需求看得就是没有外行透彻。以后他们有新产品出来,我们完全可以摸着三清过河嘛。”

“按照他们的尿性,以后研发新品,在国外绝对要卖高价,那我们完全可以抢占中低端市场啊,只要能达到60%以上的功能,那不是一片乱杀。”

“正好近几年海外市场下滑严重,这个便携监护仪给了我一个全新的机会啊,国内不跟三清争,咱去国外卖山寨,根本没利益冲突嘛,再说国内它也就一个产品,其他类型的监护仪市场还在我手里。”

“高端产品比不过,比中低端,我们怕谁?”

“呵呵,GE和飞利浦,以后高端器械的竞争,有你们好看的。”

“至于我嘛,跟在三清后头吃点汤汤水水也够了,反正中低端市场,我无敌呀,哈哈哈。”

想到这里,李厅莫名地有些兴奋,甚至心里隐隐多了一丝期待。

这几年,迈瑞医疗发展得特别好,监护产品销量节节高升,又进军体外诊断,生化检验,医疗影像等多个领域,同样获得了出色的成绩。

但是单论利润,还是监护产品提供的最多,是公司发展的基石,也是迈瑞能坐稳国内一哥宝座的原因所在。

以前得益于国内低廉的人工成本,以及蓬勃发展的器械市场,公司才能以低成本杀入市场,将国际巨头都打得落花流水,甚至也有了逐鹿高端和海外市场的野心。

现在,李厅敏锐地注意到了便携式监护仪的高科技含量,以及广泛的需求,如果能补全监护仪产品这最后一环,他的野心无疑将有了茁壮成长的土壤。

几家欢喜几家愁。

其他几家监护仪厂商,也在各自向上汇报。

GE医疗,亚太区总部。

监护部门经理齐亮开完视频会议后,神色变得有些沉重。

“怎么了?领导。”部门助理进门递送文件,好奇地问道。

齐亮叹了口气道:“我们这个部门,可能年底就要被裁掉了。”

“不会吧?”助理震惊地瞪大了眼睛:“总部已经决定了?”

“还没有定下来,不过这是明摆着的事了。”齐亮摇了摇头,说道。

“事实上,我们在华夏监护仪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少了,去年市占率只有3%,比不上迈瑞这种巨头也就罢了,二线的理邦和宝莱也都超过我们了。”

“你没发现吗?公司在监护仪上面的投入,越来越少了,这个部门已经彻底边缘化了。”

“而且,现在又横空出世了一个三清器械,便携监护仪现在可是爆款,哪个公司不跟在屁股后面赶着做个同款出来,飞利浦的人就跟我说他们在研发破解这玩意,可是你看我们公司,一点动静都没有。”

“我估计,上面是觉得这块业务太鸡肋了,准备专注发展海外业务,毕竟迈瑞在海外监护仪这块业绩挺不错的,给总部的压力很大。”

“我们研发部门肯定会被分拆,只留下销售和部分售后维护人员。你也早做打算吧。”

“那您怎么办?”助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关切地问道。

“看公司安排吧,大不了裁员,换个公司呗,你们还能转岗,我可没同级别的职位。”

齐亮满不在乎地挥了挥手,表面看起来云淡风轻,心里却为新工作开始犯愁。

外企就是这样,做事不留情面,觉得业务不挣钱了,就会马上将其剥离,至于员工,不管级别多高,如果没有别的安排,也会直接裁掉。

当然,钱肯定会给足的,齐亮这点倒不担心,他完全可以拿着大笔赔偿,换家公司继续干老本行。

只不过监护仪负责人这种职位,可能不太好找了,国内外器械企业有监护仪业务的就那么几家,一个萝卜一个坑,要重新找个坑哪有那么容易。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