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231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京城,国家专利局办公室。

邓局突然接到了一个直线电话,一开始很是惊讶,听了几句后,随即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什么?脑神经元细胞可以再生?论文发在Cell上了?”

“那就确定无误了,按照三清的效率,很可能已经有相关专利在申请了。”

“好,我明白,马上就去查看,有结果立即反馈给你。”

他挂上电话,来不及通知秘书,立马起身,步履匆忙地朝着楼下的医药发明审查部走去。

风风火火地冲进审查部,只见办公室里审查员们正盯着屏幕在认真工作。

他走到最近的一个审查员面前,敲了敲桌面,沉声道。

“你帮我查一下三清集团提交的医药专利,要最近一个月的,不,半年内的都要,看看里面有没有关于脑神经科学方面的专利。”

审查员抬头一看,顿时惊呆了,这不是局长大人吗?

条件发射般地点头说道:“好的,邓局……”

突然想起一件事,连忙补充道:“邓局,三清上个月刚提交了一份关于脑部神经干细胞的药物专利,正是由我进行初步审查的。”

邓局顿时两眼放光,急切问道:“保密审查没通过吧?”

一般来说,由于国内专利申请的保密制度,申请人在提交专利申请的同时,必须提交向外国申请专利的保密审查请求书。

只有通过保密审查,才能申请国外的专利。

这是世界各国都普遍采用的一种保密制度,为了保护本国利益,一开始就对专利申请进行保密审查来予以限制。

保密审查就是对专利进行初步的审查,看专利内容是否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

这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如果不提交保密审查,对应的专利申请就会无法获得授权或者直接被无效,所有为专利所做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时间,金钱成本遭受损失,技术点也得不到保护。

如果保密审查通过,三日内就会跟受理书一起发回。

如果没通过保密审查,就直接进入后续的实质审查程序。

实质审查通过的话,就会授予保密发明专利权。

保密专利指的是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需要保密的发明专利。

一般的发明专利会公布技术内容,如果是药物的话,会公布药物分子结构,多种晶型,以及制造过程。

有了这些资料,哪怕没有详细的制造步骤,其他药厂也能轻易地制造仿制药。

而保密专利仅仅公布专利号,申请日期和授权公告日期,并不会披露任何技术内容,起到了非常严格的保密作用。

通常来说,只有国防领域和一些重要的尖端科技,才会对最新发明严格保密。

即便研发成功,甚至上了新闻,也无法披露具体的名字。

这一切,正是为了保护国家的重大利益,因为保密专利的公开会极大地损害国家的政经利益,或者削弱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实力。

邓局既然这么问,难道是觉得三清的最新专利,影响到了国家的重大利益?

审查员想到这里,不由一怔,结结巴巴说道:“啊,邓局,我……我还没来得及……”

邓局焦急地打断他道:“你没通过吧?”

审查员表情有点不自然地点点头:“没有,我最近比较忙,只是刚登记了专利,还没来得及做保密审查。”

任谁划水摸鱼的事情被单位大领导发现,心里都会咯噔一下,忐忑不安。

不料邓局却猛地一拍手,大喜道:“忙一点好,忙一点好。”

他用赞赏的目光看了审查员桌上的铭牌:“小赵是吧,你干得不错,相当不错。”

“好了,现在你的头等大事,就是把三清的这份脑神经药物的专利找出来,马上进入实质审查程序,尽快做成保密专利,决不能泄露一丝一毫技术内容。”

“对了,以后三清所有的专利都要专门记录在案,然后把目录送到我这里来。”

邓局看了看审查员震惊的样子,忽然和蔼地笑了笑,拍了拍对方的肩膀道。

“不要多想,这是好事,越是保密,就越说明我国在医药技术方面的领先。”

他喟然长叹一声道:“这么多年,医药技术领域,我们终于有了不得的大杀器了。”

……

昆市,药监局。

谢局也接到了一个紧急来电,他在电脑上噼里啪啦一顿敲击后,看着上面的数据,非常肯定地回复道。

“没错,就在上个月,三清集团为一款新药申请了临床一期实验,正是刺激脑部神经再生的药物,名叫神经再生因子。”

“这属于创新药物,我们已经开通了绿色通道,通过了临床审批。”

“合作单位还是昆市的第一人民医院,因为临床一期的名额并不多,大概只有20人左右,所以……”

接下来的话他没有再说,但意思已经表达得很明显了。

如果对方有想要参加临床试验的人选,估计得抓紧报名了。

他想了想,又提醒了一句:“现在三清的临床试验都是在龙图APP上报名了,然后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病人,非常公正合理,旁人很难插手进去。”

对面传来一道爽朗的笑声:“你搞错了,我的病人们还没有到那一步,我现在是时刻保持关注,看看他究竟能走到哪一步。”

“不过你提醒了我,既然昆市的第一人民医院是三清的定点合作单位,看来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资源扶持。京城的一些医生们,也该活动一下筋骨,过去进修一下最新的技术。”

谢局越听越是心惊,听这位的口气,似乎卫康的一举一动都时刻牵动着他的注意力。

“幸好我一直都积极配合,从来没出过任何问题。”

“只不过,我的重视程度看来还远远不够啊。”

谢局擦了擦额头冷汗,有些暗自庆幸。

……

此刻,西方国家各大高校,以及科研机构。

神经科学领域的专家们,彻夜未眠,正忙得热火朝天。

全都在重复陈以清论文上的实验。

随着实验的不断成功,他们无不震惊万分。

原来神经干细胞真的存在于人类的大脑。

时至今日,终于被发现了,甚至还发现了相关的控制基因。

只不过……科学家们看着论文上的实验步骤,全都两眼发红,暴跳如雷。

“该死!实验步骤只证明了脑神经干细胞的存在,以及调控基因的存在,至于具体怎么调控的,就语焉不详了。真是气煞人也!”

科学家们一边骂着,一边心痒难耐地在实验室里绞尽脑汁,继续做着实验。

既然华夏科学家能发现控制基因的存在,并揭示调控基本原理,那他们肯定也能。

要尽快把科研进度赶上去,早日彻底解开大脑的奥秘,并研发出能真正激发神经干细胞再生的药物。

想到这里,他们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一样,纷纷开启爆肝模式。

神经科学有了重大突破,这可是发科研论文的好机会!

爆肝!爆肝!再爆肝!

真正的科学家,一定要比社畜更能熬。

一个个都是全球最杰出的做题家,怎么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同行比下去。

跟在头羊身后,尽快吃上最新鲜热乎的肉汤,才是最佳选择。

第三百二十四章 躺平任嘲的跨国药企

鹰国,FDA总部。

负责人戴维斯也同样接到了一个神秘电话。

说了几句话后,他不由发出一声怪笑道。

“三清集团只是发表了一篇论文而已,就算突破也属于理论科研,离临床实验还远着呢,你用不着这么大惊小怪吧。”

电话里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语气十分不屑。

“愚蠢!我获得了内部消息,目前三清已经申请了脑神经再生因子的临床一期实验。”

戴维斯瞬间愣住了,仿佛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一般,大声嚷嚷道。

“什么?你不是开玩笑吧?”

“这才发了理论论文,怎么会这么快就有临床成果了?”

“呵呵,我骗你干嘛?你如果懂中文,大可自己去华夏药监局网站上搜索。”对方嗤笑道。

戴维斯声音顿时萎了下来,心脏跳动得厉害。

一方面是震撼,另一方面自然是慌张。

但他依然嘴硬道:“在没有证据之前,我还是无法相信。”

对方冷笑道:“我不是来说服你的,我是在给你下命令。”

“还记得AD特效药刚出来的时候,我们在脑科学领域的大笔投入吗?”

“各大药企简直就是一群废物,几亿美元砸进去,怎么说也该有点进展了吧,结果纹丝不动,反而又让三清走到了前面。呸!”

他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气,强硬无比地下达着命令。

“你马上联系辉瑞,罗氏,强生等,所有的药企负责人!”

“让他们第一时间赶过来,马上开始攻坚战,一定要尽快把刺激神经干细胞再生的药物研发出来!”

“现在三清已经给他们搞出理论来了,调控基因都写出来了,药物靶点都明摆着,后面的难度总不会比这还大吧。”

“希望你们这群废物,不要再让我失望了。”

啪嗒一声,电话挂断了。

戴维斯深吸一口气,激动地喊道:“让所有药企的混蛋们,第一时间赶过来,谁要是迟到了,那就给我滚蛋!别指望我们以后在药品的审批上,再给他们任何方便了。”

下属们看到老大发火,顿时不敢怠慢,第一时间就通知了鹰国境内,大大小小的药企们。

三个小时后。

FDA总部一件宽敞的会议室内。

来自强生,辉瑞,罗氏等,各大顶级药企的负责人,匆匆抵达会场。

戴维斯环顾四周,见人差不多都到齐了。

便直接开门见山,语气严厉地问道:“我想知道,你们各家药企,各大实验室,对这次脑神经干细胞再生的研究,有没有什么进展?”

一众药企负责人面面相觑,一个个愁眉苦脸。

“戴维斯先生!”来自辉瑞的负责人,语气有些激动地说道:“脑神经干细胞再生技术已经在华夏取得突破,但是很遗憾,我们的实验室却碰到了难题,至今无法突破技术壁垒,取得实质上的进展。”

“是啊,我们也是。”

看到辉瑞都认输了,其他负责人对视一眼,纷纷抱怨道。

“大脑的奥秘,实在太深奥。我们罗氏,自从三清AD特效药上市以来,就立刻组建了神经科学团队,近30名相关领域的专家,持续三年的研究工作,还是毫无进展。”

“我们甚至破解了AD特效药的具体成分,并研究出仿制方法,但这还远远不够。”

“事实给了我们狠狠一巴掌,我们所谓的努力,在三清的天才们面前,一文不值。苦苦研究多年,却连人家的尾气都摸不到。”

另外一位药企负责人,无奈地苦笑道。

一家家顶级药企的研发失败,瞬间就让整个会议室,陷入一种震惊和恐惧交织的氛围中。

戴维斯脸色变得苍白,失声道:“如果再给你们一些时间呢?”

“能不能在三清的论文基础上有所突破,研发出刺激脑神经再生的药物?”

“恐怕……很难,非常之难!”

罗氏的负责人,低下了头,不敢面对戴维斯的眼神。

“大家应该都知道,从理论突破,到临床上的突破,究竟有多难,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非常大,理论落入实践,往往需要至少10年以上的时间,就这已经算快的了。”

“而大脑又是生物学中最难啃的领域,哪怕投入数百人的研发团队,花上10年时间,也不一定能成功研发出药物。”

“花费如此无用功,对于企业而言,是致命的,现在大型药企都是商业驱动为主,没有哪个药企会干这种亏本买卖。这决议光董事会那边就通不过。”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