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968章

作者:中秋月明

只要能付首付的都被绑上这辆车,那些买不起房的穷人住笼屋谁在乎呢。

不够努力的贱民,有香甜的空气给你们闻就不错了。

加上油尖旺往北靠近鹏圳的地块,占了整个HK七成面积的“农村”,早就被大嘤卖给了农民搞丁权。

也就是只要男丁从出生就自动获得一块宅基地。

搞得整个HK占大部分面积的农村地块支离破碎,很难被统一开发运用。

就像阿三的土地私有权分散,导致修条高速公路都很艰难一样,这也算是大嘤搅屎棍的传统艺能了。

老子得不到,也要给你下阴招搞分裂,总之没法凝聚成力做大事情。

于是那个年代的港片里面经常看到什么三叔公、族长、村长很牛逼,议员、开发商都要求着大地主,连带乡下仔从出生就能吃喝玩乐拿零花钱,全都是因为这个丁权制度。

外来户跟女性这时候不谈平等了。

但在潘家这种HK传统几大家族来说,他们能轻易压住这些乡绅。

也只有他们才能大量零散收购土地储备开发地块,整个HK几分之一的农地最后都被大家族囤在手里,而且必然还是那种有开发潜力而不是荒山野岭的优良地块。

所以哪怕极为复杂的农地、非农地块、可发展工业地块等区分,在实际上的大家族面前都是形同虚设。

荆小强这边故意拿捏着面沉如水的表情,斤斤计较的谈好这批生产线成本价格多少,算是我们文艺战线拼死拼活赚的外汇帮你们兜底了。

搞得那位带队的冀队长都不好意思得一个劲挠头,他算是多次跟荆小强负责心照不宣的对接,知道荆小强一次次自掏腰包接盘。

甭管这盘最后给盘成什么样,他给的时候都是烂摊子、烫手山芋。

其实荆小强哪里在乎这点钱,不过是每次都装着不乐意,免得有关方面用顺了手变成理所当然。

但这次这堆东西他觉得多半砸手里了。

洛杉矶的别墅宅子,拾掇拾掇按市场价买了当投资,未来肯定要涨。

鹏圳的烂尾楼在整个改开大发展的局势下,其实等于是解决了三角债能焕发艺术青春,更不用说鹏圳的地价涨幅比洛杉矶还大。

柬谱寨的投资从长远看,为国为己都是好买卖,只是得懂行的人来做。

航母就更不用说了,没有艺术家,这几万吨的巨兽只能被拆解,现在却成了周游世界的大花园。

我为祖国接大盘,最后盘成了万贯腰缠。

但这堆日产汽车生产线,荆小强真想不出能干嘛。

他实在是做不出来搞回国卖一辆车四五十万然后把大部分钱作为进口配件费用输送给小日子的恶心事。

这几年只有他从海外捞钱的份儿。

根子还是在国产化率做不好,这是个短时间内没法解决,长时间只能靠不断学习还必须要坚持做下去才能升级换代的工业能力。

荆小强只能在内心哀嚎,我是个艺术家啊,干这事儿我真的不专业啊,可我又拼命的想协助哪怕多一点点改变。

所以表情就摆得蛮难看。

其他那些应该主要是来景仰小强同志的身影,就更赧然。

好像他们做砸了事,害得其他同志补锅,接过没有合同协议的美元支票都是讪讪的。

有俩还想给荆小强敬礼,被冀队长拉住,充满感情的深深点头告别消失。

其实才一千多万美元,荆小强内心哂然,就这点?

他也是飘了。

当年和陈薇羽抖抖索索接盘鹏圳烂尾楼的近千万美元,差点把家底儿都掏空。

现在不谈股票、互联网产业,也不谈奈克、嗦尼的相关收益,更不用说美日两家演艺公司事务所的商演、唱片收入,光是和HK有关,能轻易把资金收回来这里的电影收益,都是好几亿美金。

荆小强恨不得接盘更多点。

真是应了那句穷的时候能把自己过好就不错了,有钱就该多考虑苍生天下,这辈子才有意义嘛。

哪怕中年人的世故,让他一直在避免成为有关单位的钱袋子,也知道这么大个国家胃口会很恐怖,但现在一年多少个美元小目标,不这么花都堆着也没用啊。

特别是这部分已经游弋回HK的资金,不敢随随便便全都弄回国,难道真拿来在这个房价已经炒起来的时候当洋葱头买房吗?

心里稍微咿咿呀呀的唱了几句就当买了个寂寞安慰自己,实则内心有点得意,潘云燕还悄悄帮他拍了张照片。

转头两人正笑着探讨构图神情,潘诗颖已经收了自己的手机过来:“OK,待会儿所有货柜车都换到袁朗工业区去,我已经要求把这个工业区拿下来做厂区了。”

瓦特?!

荆小强打算的是搞个汽车研究中心之类小规模的场所,少量出货保证设备运转就行。

他要养的不是汽车工人,而是能把汽车生产线吃透的技术专家,一茬茬往内地输送培育的技术人员,免得特么一条瓶装水的生产线都得找鬼子买,别提多心塞了。

这个思路还算可以吧。

作为一个戏剧学院出身的艺术家,荆小强觉得这已经算是超越时代的远见。

但大家族出生的富二代告诉他:“HK其实一直也在鼓励发展工业制造产业升级,可这里就靠在鹏圳、粤东这么大的工业制造区旁边,所有的工厂都宁愿到北面去开厂,无论规模、人工、税收甚至市场尊重度,每样都超越本港发展,所以是现实逼得HK只能发展金融业跟房地产,再说又有什么制造业赚钱有金融业跟房地产快呢,但终归需要点工业制造份额吧,划分好的工业区总得有点技术工种发展吧,我能拿到这方面的牌照,走这边……”

换句话说,就是不会影响到房价变化的事情,现代化汽车工厂,准确的说是个组装工厂占地面积不小却没多少环境污染,那就不会受到多强烈的社会舆论和当地民意反弹。

顺着潘诗颖指的方向,还是在这片袁朗农村,但离开这一带尽是二手车、废车旧车的工业仓储街道,转到一大片用铁丝网围起来的工厂模样地块,大片空地还有两栋工业楼宇。

很大!

建筑可能是二三十年前的老建筑,但高大坚固并不破败,只是空荡荡的诉说着曾经的工业制造忙碌。

荆小强颇有些目瞪口呆,这是他这么多次来到HK,第一次感到很宽阔的空旷!

但随着最近两年他手里各种工厂建起来,脑海里已经有个巨大的汽车工厂轮廓了。

难道真的要在寸土寸金的HK搞一家汽车工厂?

他知道这种车肯定不愁卖,但真的不想给小鬼子打工啊。

潘诗颖挺感慨:“听说六七十年代还有工厂做工,现在彻底没人开厂,全都去了内地,去年开始特别明显,我爸的朋友是这里区议员还有管理方,会很快把牌照办下来,这块地就算是我给莫妮卡的贺礼,祝贺她的电视转播公司红红火火。”

以她的地位牌面,都不稀罕名下再多什么合作的汽车厂,光是荆小强从游戏公司、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到表演船的项目给她带来的事业契机,就是多大的人情了。

索性把场面做个够,全都送给陈薇羽。

当然这些事情都是安排给下面人去完成,老板只需要安排好战略,等着看结果。

上车后还调侃要是荆小强敢把这汽车厂送给她三妹,她一定毫不客气的接手。

荆小强鄙视她:“我们还不够亲吗?”

潘诗颖简单直接:“联姻和亲是用物理方式强强联合,在所有一切都是尔虞我诈的商业行为中,这是唯一值得信任的相对保障了,几千年来都证明了这个定律。”

荆小强反问她:“那你亲身经历了联姻和亲的感受怎么样呢?”

潘诗颖终于不吭声了。

潘云燕之前听见又在推销潘家三妹,差点开口讽刺,这下又觉得荆小强是不是有点过分。

她就是这么个没多大主见,也没多少坏心眼儿的牙尖舌利善良美妞啊。

好一阵,造型独特的迈凯伦跑车都裹带好多路人的眼光快抵达九龙尖沙咀,潘诗颖才小声:“我想这就是身为家族子女的命运,得到了不一样的财富跟起点机会,就要承受不一样的责任。”

这个认识已经比好些富二代大气多了。

荆小强只想脱身,不跟仙女儿打架:“既然你已经承受过了,现在是不是有机会让妹妹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去获得自己的人生自由呢?”

这三妹在大老板的几房里面其实算老七了,但是潘诗颖唯一的亲妹妹,很疼爱的亲妹妹。

现在跟着焦漪从花旗到焦盆做演艺助理,累是累点,肯定也自由得随心所欲。

潘诗颖慢慢笑起来:“诗瑶如果喜欢你,觉得是自己的幸福,那我就要把这个厂找莫妮卡要回来,我另外拿生意补偿她。”

荆小强呸呸呸!

潘云燕反而不笑了,静静坐在自己那边的小边椅上思考。

原来在大家族里是这么看待小老婆关系的哦?

第1231章、强者恒强才是资本奥义

应该还是荆小强的光芒太耀眼。

作为整个生涯期都只生产了一百多辆的迈凯伦F1创始版本,这辆更是从隔壁邻居的研发车间买到手工试制款,造型独特还挂着伦敦牌照的银色跑车,穿行在HK城市道路上,已经是所有市民知道的超级明星跟顶级富豪。

跟后来那些影视明星打肿脸充胖子的买这种绝版豪车来彰显地位天壤之别。

荆小强只是觉得这车开着还算好玩有趣,然后最主要是这阶段的HK真的不太平,开辆这种车起码能保证真有事的时候跑得比子弹还快!

更不用说他现在前后保镖车里有阿拉伯王室护卫,有外交护照带枪的那种。

在薪乡、在伦敦他都不会单独用,内地更不会招人眼,但这次来HK特别注意。

成为著名的大富豪,同时也会成为天然的绑匪重犯的吸铁石。

穿过大厦口蹲守的一堆记者镜头,抵达地下车库都是安保确认之后才开门下车上电梯,潘诗颖疑惑他的小心,潘云燕鄙视她你不知道前几个月在平京差点被绑匪伤着了?

更别提她还在HK挨了枪子儿呢。

不过电梯没在之前楼层停留,到楼顶。

曹菲实现了自己的诺言,真的在陈薇羽楼上买了一整层。

当初荆小强买这十几套小公寓的八百多平米,花了五千万港币左右,本来后面又涨了一截。

可去年她回来搞《HK好声音》的时候,却刚好遇上回归移民潮叠加潘诗颖说的工业楼宇全面崩盘,据说房价跌了三成,工业楼宇能到四成半!

所以刚从环球巡演里面分了两千万美元的曹菲,去花旗养胎之前抓住机会买了改建。

三十几楼顶层可以望海看四方的气势,居然只要了六七百万美元。

很欢喜。

经过平京的四合院改建,她还是意识到设计能力的重要性,加上养胎去花旗和陈薇羽呆在洛杉矶的时间很多,主动请姐妹设计。

而且是改造成两人都在楼上住的双户。

这样楼下那层就彻底成了录音棚、健身房、工作间以及现在二三十号安保人员外加阿拉伯女仆、内地司机、菲佣的住所。

其实这还是大金毛的地产豪宅给了陈薇羽灵感。

以前HK富豪们都很少有这种在高楼大厦顶部做文章的爱好,他们更热衷于在风水宝地修个宅院。

但曼哈顿的街宠大金毛就习惯于住在宽街的繁华间,然后利用顶楼俯瞰人间,又四面八方都很开阔视野的特点,更在屋顶模拟出户外超大露台的两三层楼来,很有天上人间的气派。

这大半年改建装修出来的效果就非常美妙了。

已婚的潘诗颖居然喜欢得这几天都过来跟姐妹闺蜜住,还从自家物业里面也选了一栋高楼顶部,请陈薇羽设计改建。

大厦顶楼常见的那种塔楼,只有七八套公寓外加周围的大面积天台。

被申请改建之后,室内两层也不过五六百平米,还分成了左右两户,陈薇羽还特别把她这边分小点,只有一层角落百来平米。

复制了楼下那个小公寓格局,稍微多间儿童客房,含义很清晰,现在被潘诗颖住了,她这豪门大小姐也不嫌小。

特色当然就在推开原本的阳台门、厨房门、客厅门,反正原本的落地门窗都能进入两户共有的天台空间。

完全改造成充满禅意的那种绿荫假山、横板遮拦、遮阳伞、户外桌椅、泳池,精致又素雅。

随便容纳百来人开派对也没问题。

而曹菲自己那一层半的空间就外观落地玻璃通透时尚,里面却又两层挑空、白墙黑弧窗、木结构大厅支撑,非常有花旗复古风格。

绝对符合她爱玩又能把整个空间用来保证商业价值的特点,跟平京的四合院有异曲同工。

可尖沙咀高楼的四面风景无敌啊。

现在从花旗回来,平京那个四合院都不爱去了,带着女儿悄悄住楼上,的确有种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仙气。

荆小强开门就倒吸口气,孩子才几个月啊,又带着在外面晒太阳风这么大……

曹菲只对潘家大小姐点点头,拿天台边的大炮筒瞭望镜示意看那边公园搭建的舞台已经初见规模:“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我们就不用排练了吧?”

曼哈顿帝国大厦上的瞭望镜是观光项目,谁能想到这里居然每个方向都装两台,自家随时都能观光,可不比那皇城根下的四合院开阔多了。

感觉曹菲住进来之后,连心胸都开阔不少。

当然也可能是刚生娃的原因。

荆小强张罗着让保姆把孩子带进室内,才凑到瞭望镜看那边不到两公里外的滨海公园,其实是正在修建的西线海底隧道工地,本身更是人工填海的一牙半岛,荒秃秃的刚成型,站个几万人没问题:“都是熟手,轮流上去唱两首就交差收工呗,完了跟我去欧洲唱几首不?”

可能真是生了娃,曹菲有点变化:“今年不了,本来唱欧美市场就勉强,我还是在这边把好声音节目做起来,今天我们开会说要不要再加特蕾莎进来做导师,这样三男两女,分组规模更大,节目也更刺激,因为从东南亚、右岸招募的海选歌手太多了,可能会很激烈,那就索性把节目拖长点赚更多。”

荆小强只偷笑:“你们怎么不把丹尼哥喊到家里来开会?”

曹菲马上给他一脚:“都像你这么不要脸?!”

上一篇:全世界只有我正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