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725章

作者:中秋月明

算是顺口表达吧。

结果随着电影热映,全国各地的观众都有点如梦方醒,好像上个月县里面在说集资建房?

听说市里面新修了一批住房在卖?

全国上下都以福利分房作为城里人有单位的骄傲资本之一,本来很难扭转的思维。

想想排队要排十几年,一家人挤在巴掌大的筒子楼,好像真的有房卖,买来就可以住新房了?

看看电影里面,女主角尽量支撑着自己即将崩溃的尊严,强颜欢笑的说我更喜欢沪海,可她爸说沪海有房,姑娘眼里的惊喜跟整个后顾之忧都轻松下来的观众感受,一下就不一样了!

当然这也造成好多华东地区地市县的群众,想方设法去沪海买房!

原来去沪海买了房,把孩子送过去学习工作,就能变成沪海宁!

可以可以,砸锅卖铁都行。

一时间沪海房价应声而涨……

沪海市民也幡然醒悟,再不买都要被周围的乡下人买光了!

滨江花园这一类吃了螃蟹的业主,一定会带着过来人的优越感使劲推广。

“连小强的电影里面都说了,买房才是有了自己的家,赶紧买!”

大学生们更是把毕业工作买房当成了头等大事。

早早的开始考虑这个事情。

这主观能动性就强多了。

也算是荆小强给这个时代加速的贡献吧。

当然《情归沪海》顺着在平京、沪海、鹏圳这三个前沿城市的首映,彻底打开了电影市场。

安宁只睡了荆小强一晚就赶紧去面对北方各省市电影公司老总。

连文哥都很是震撼的跟着她去参加了好几次洽谈。

可以说到这个时候,他们这帮人拍电影还有点为爱发电的意思,纯属兴趣爱好,要拍出牛逼的东西,至于市场接受,能尽量不亏本就好。

荆小强上次跟张导简单聊过几句市场化靠拢的意思,其实他知道跟这些真正的天才、神仙说这些东西没用,得他们自己去经历跌宕起伏之后发自内心的做出调整。

可安宁面对来自各省的经理甚至官员,娴熟的拿出沪海、鹏圳那边洽谈的范本,没错,价格都是可以谈的,譬如闽建省全省的放映权五万块就已经买走,但沪海付出了三十万。

两地的电影院数量、票价、观影人数肯定都有巨大的差别,您可以掂量下报个价我们再谈。

甚至谈不拢等等看也行,看看其他省放映之后的反响。

这也是时代造就。

整个内地电影市场还没形成那种大鳄盘踞的几条院线,各省市电影院自负盈亏,全都在摸索自己搞。

所以制片方跟电影院直接谈。

然后直接现款结算。

简单粗暴的就看见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的现金收回来!

这部电影当时是搭着《太平轮》、《沪海1920》的五千万港币投资间隙拍的,也就乔恩顺便拿了两百万港币的片酬,毕竟那时候连荆小强都不知道政策改得这么快。

然后其他费用基本没花,HK人手带沪戏学生现场体验,按天拿生活费而已,兰玲像个廉价童工似的拿了两万块,就这已经让邹珣啧啧啧,安宁去给张导当配角的时候,莉姐主演才六千。

现在唰唰的几百万到手,而且还仅仅是内地放映权,港台东南亚的麦培薇主持推销,然后最重要的是还会到国际上卖一波。

安宁说起这些已经滚瓜烂熟,我们家小强拍的不是一部两部电影,是在整合港片资源,全力冲击欧美市场。

文哥听得目瞪口呆。

本来他还有点傲气,这电影是不错,但讲的是什么玩意儿啊,有内涵有意义有情怀吗?

也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商业片。

安宁现在已经可以礼貌而不尴尬的呵呵了:“不然呢,只有赚了大钱才有资格谈文艺,钱都没有,穷哈哈的只能指望到国外影展上捞点残羹剩汤有什么意思?当外国人的狗么?”

这特么真不是荆小强太清楚的事情。

上辈子的安宁,就像她撬了荆小强的墙角这样,就是在拍阳光灿烂的时候撬走了文哥,而且还是从内地影坛大姐头的手中硬生生抢走。

只是惹恼了局面也没热乎好久,她又在拍《雪原谷》的时候爱上个外国演员,就抛下国内大好事业局面去看外国月亮了。

荆小强知道的仅仅就是最后这点。

平时没少调侃她崇洋媚外,但近朱者赤,安宁现在眼里只有自家那强壮男人,对国外也没那么稀罕了。

文哥大着舌头:“外国人的狗?怎么说?”

安宁才简单的描述下:“总之除了阿龙、杰哥这种功夫片巨星,所有华裔演员就别在欧美市场浪费时间了,乔恩不就是鲜活的例子,但我们可以用欧美大制作来打磨我们的班底跟导演、摄影……”

聪明如文哥,一听就明白荆小强这套把戏。

用港片的内核跟制作班底,搭配全部欧美演员讲欧美故事。

其实就是后来的中国制造电影版,用HK较低的制作成本去对标好莱坞,大量出品冲击市场。

这时候很多华人演员包括文哥这些内地演员,还梦想欧美市场是最自由公平的市场,只要你会讲故事就能出头。

可实际上包括双周一龙、杰哥还有大量亚洲演员耗费了二三十年时间努力之后,发现除了东方功夫片,欧美根本不需要东方文戏演员,刻板印象种族歧视整整消耗掉这一批演员最黄金的时间才被证明出来。

荆小强就是回避这个,投机取巧的既打响了港片的牌子,又不会让欧美市场抵触。

只要持续开工,港片就会越来越好,真正成为亚洲好莱坞基地。

这是个巨大的局面啊。

可能荆小强在酒吧里讲得太像开玩笑了。

更可能是大局面靠捧哏,还得换个人来描述。

特别是安宁摆事实讲道理的把最近几部戏的收益列出来,还不屑的表示这只是点漱口水,我们的主要利润都在国外市场,那部《雪原谷》在焦盆和欧洲就卖了两千多万美元吧。

安老板才二十一岁,说起两千多万美元的表情,跟荆小强如出一辙,却让可信度直线上升。

文哥有点激动:“我想跟强子好好谈谈……”

安宁忙得不可开交:“他马上就飞东京了,你跟他谈,我们分了区域的……”

激动的文哥没琢磨这句我们指谁。

他连拍《阳光灿烂》的三百多万经费,都是七拼八凑,主要靠那个影坛大姐头女友张罗来的。

也窘迫得不行!

强子,我想上你的床……哦,是上你的船!

第883章、我心善,见不得血

所以荆小强飞东京的队伍,又加一位。

因为既然有兴趣加盟,那就索性去焦盆看看我们的牌面。

国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藏着掖着呢。

文哥有一朋友,就给他写剧本的那个有关系,帮他迅速直接拿到了焦盆签证。

比李和信还快。

但李和信抢着买飞机票的动作比较快。

荆小强不争这点,到了东京让你们看看我中华の帝国浪子威风。

黄叔肯定有焦盆签证,那就顺便一起呗。

看看这四位男人的阵容。

相互都很看好未来。

李和信全程鞍前马后,一点不像千万富豪。

更在文哥心目中提升了荆小强的地位。

甭管他知道不知道李和信的真实身家,能让地道的平京爷们儿这么殷勤的小伙子,比高干子弟都还强。

荆小强只好跟白莲婷互丢白眼。

李和信这家伙是真能装。

兰玲真的还是没跟随同行,她决定全力跟随安宁去跑这些天的影院市场。

就因为首映式后大家总结谈到,按照惯例,演员去的影院现场越多,影响力跟票房就越好。

这执行力超强的姑娘就决定把所有能去的省,刷一遍!

再累,有在练功房看不到希望的孤独无助累?

再苦,有长争二万五苦?

荆小强内心超级佩服,只要你不想着上我床,一定会全力捧红这姑娘。

潘云燕也有点动心,我作为记者跟着全程跑一跑?

荆小强赶紧怂恿着一起去吧。

他自己则万万没想到文哥会主动要求加入进来,因为在他印象中,这帮人非常傲,从大院子弟那种作风开始就瞧不起这个那个。

但文哥的才华又是毋庸置疑的。

在航班上跟黄叔聊得很带劲。

荆小强跟李和信聊,原来那举着牌子绕行音乐报社楼下的美女们,就是他的销售导购队伍,百来人月工资都五千!

光这一个月开支就几十万。

当年商场开业登报招聘,呼啦啦的来了七八千美女随便挑!

所以李和信也算是见过大场面,哪里在乎夜总会的姿色。

说起来这招还是在《西游记》剧组学的,当年作为第一部全国选角儿的名著剧,走到哪里选到哪里,宗旨就是找出最美的仙女儿给全国人民看。

见多了绝色,还是积压了几十年没被发现的那种。

他也是按照空姐、模特的水准来优中选优,不光提升了商场档次,还直接炒作了名气。

光这几千姑娘传开的口碑就让商场人流如织。

哪个漂亮姑娘不喜欢漂亮衣裳呢。

相比之下,陆曦的花样儿就没这么多,全靠荆小强的产品有特色,再顺着他闯下的一系列名气水涨船高,才能在苏京路周围脱颖而出。

所以回国的时候,李和信很想去沪海跟同行交流下。

反正剧组还有些日子才正式开拍。

不过他得到的最新消息是外汇保证金业务已经被关闭了,有些国企损失比较大,嚷嚷着要赔钱。

这事儿就离谱,国际外汇交易哪有反悔不认账的,炒汇本来就是有赔有赚,肯定是被之前的好行情迷花了眼。

荆小强猜测HK来的那帮人也一个劲儿鼓吹炒汇就跟捡钱似的容易,才让好多人上了套。

李和信参与得早,又是自己从HK那边雇了经纪操作进出单,比较遵守游戏规则。

说起最离奇的是那位阳总回了HK就消失了。

荆小强脸颊有点抽抽,他知道啊。

这消息就得两边印证。

距离那个疯狂的夜晚一周多点时间吧。

陈薇羽、麦培薇和欧亚军都分别给他打过电话。

陈姐姐传递的是市面上有些传言,说皇廷娱乐集团的老总因为没有加入荆小强的港片大整合,被杀鸡儆猴,在平京投资上亿的业务直接被封杀。

荆小强当时就有种关我屁事!

你以为内地封闭,就像上次去中东炒汇翻身,就可以依样画葫芦的再来捞一把?

拉人入会的时候吹得天花乱坠,只谈收益不讲风险,穷疯了的人当然会不顾一切来参与。

现在吃不了兜着走,怪我咯?

麦培薇看到的就更全面:“从电影行业来说,我的确想把他手里的有些经纪约解脱出来,这些玩女星洗花钱的吸血鬼越少越好,想趁着他需要现金流之类的情况收购些优质资产,结果跟欧老板合计了下,他直接派人打上门去了……”

说起这个她也很无奈。

仅仅是荆小强提供了条线索,觉得是港片圈子里面的资金流大动向,当然要给自己的CEO提醒下。

上一篇:全世界只有我正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