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484章

作者:中秋月明

可曲老拿到陆续完整的歌词之后,立刻修改调整。

荆小强其实有点卖艺人的那种风格,也是百老汇或者脱口秀的意思,走到哪就用最新的梗加进去,把大家逗乐就行。

他能注意到不要流于庸俗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曲老却在里面妙笔生花的加了句“待到炮声响!成绩亮,二炮才是呱呱叫!”

一下就把个干啥啥不行,有点惫懒有点憨墩,却把所有注意力都用在业务水平上的军人形象提炼出来。

《少林寺》里面不也有弟子们偷狗烤肉吃的情节吗;

《高山下的花环》里面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不就是那位牢骚大王靳开来么。

这样的形象才鲜活真实,比那种伟光正的圣人更让人记得住。

其实每个部队里面,都有这样类似的人物。

可能是个炮长,可能是排长,也可能是副车长,他们才是后来老军士长的标准。

军事素质过硬,性格上不那么圆滑钻营,最关键是开得起玩笑。

荆小强都敢在全舰面前唱他了,换个脸皮薄的没准儿想跳海。

这种家伙一般都死猪不怕开水烫,还乐得再抽根烟嗷。

这个年代还没移动通讯的概念,文工系统联合砖儿台宣传荆小强这首歌,根本就不会通知他。

大哥大在野外也没用。

所以这快十来天下来,砖儿台上新闻说的是荆小强自编自唱,广受官兵好评,还有他在舰艇上表演的照片,用动态滑过屏幕,看起来就是视频了。

但正式流传唱的,都是各部队拿到下发的歌词曲谱。

文工团肯定找人唱了。

但到处都在喜笑颜开的问,荆小强唱的原版呢?

快点发给我们学习下!

而且这首歌吧,荆小强当初写的时候真是随手用了个二炮长这形象。

结果发出来之后,海军自然心领神会的喜欢,陆军却觉得这就是我们的炮长,最离谱的是还真有个叫二炮的部队,喜笑颜开的说这不就是我们嘛。

而这支伟大的部队,其实一直都是跟海陆空并存的独立资格。

于是除了荆小强的娘家空军不争,其他都觉得是自己的。

抢着要。

荆小强用一首歌就获得了三军喜爱。

等他回来,当然就是各方催着他赶紧把这首歌录出来。

连陆妈妈听了都笑得很:“以前老说自己写词不如英文强,你这下了基层,创作水平简直噌噌涨,看来要经常到一线去采风啊。”

可荆小强看了这阵仗,挠头!

这稍微红过了头啊,明摆着春晚只能唱这个了!

荆小强现在很清楚了,除非他这作风问题曝了光,基本上顺着文工这条线。

期期春晚他都不会落下。

春晚本来就是文工团队协助砖儿台操办出来的一出戏,基本骨架全都是文工团队提供,然后砖儿台出导演、摄像等厨子,再从外面找些石斑、帝王蟹、飞禽走兽的山珍海味来当主菜,其他锅碗瓢盆到配菜都是文工团的事儿。

这边上荆小强不是理所当然嘛。

啊,今年他还想多用点滚社的人手去老带新,帮大家开拓下市场呢。

这下看来小算盘落空了。

但也只能接受啊。

跟沪海交响乐团一起录歌,鬼子妹还认真的跟着随行呢。

还好没唱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她拿着曲谱在边上听得聚精会神,就是不知道词儿是什么意思。

但已经在拼命学汉语了,她还执意不要翻译来让自己懈怠。

结果这时候她的同胞抵达了,中森明莱直接带着人来到了沪海!

本来荆小强让须藤帮忙催促下中森,把亟需的电脑专家派过来看看拍摄现场,做出电脑特效方案。

中森其实是在办理自己的签证,然后颇有些出其不意的亲自带队过来。

要知道八九十年代的国内,对国外明星的认知,总有那么点慢半拍甚至好几拍。

因为获知渠道非常有限,只能从极少的影视剧中看见。

更因为审核跟配音的缘故,有些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作品。

譬如大家熟悉的《血疑》实际上是人家十来年前的热门电视剧,咱们才开始播出。

但在那个年代的内地,几乎每部进口影视剧都会让国人耳目一新,每部影视剧都会刮起一阵风。

所以中森明明在焦盆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在内地的印象中,她还是八十年代中期那个最顶尖的歌姬!

好多人都是听着她的歌进大学,进工厂,走上人生岗位。

甚至刚刚接触到她的歌曲!

比这个时期往来于两国之间的其他焦盆明星,都要高出一大截档次!

堪称八九十年代以来,到内地最大牌的焦盆明星。

甭管来不来,能比她高或者比肩的,也就山口百慧,高昌健这么寥寥两三人。

而且她还独霸歌坛第一的名头。

所以刚刚在沪海机场落地,整个沪海就炸了。

中森明莱到中国来,还是来找荆小强的?

这年头大多数外国明星来内地,都是首选平京亮相,因为太多ZZ含义了。

但实际上焦盆明星真正喜欢熟悉的还是那个曾经打出抗战场面的沪海。

总之中森自己下飞机也惊呆。

从海关到机场出站,她已经被认出来,然后沪海群众当时就全场追星,堪比追荆小强。

不,比追荆小强更疯狂。

因为荆小强是自家人,知道他就在沪海,有酒吧,在学校,错过今天,明天还能见,甚至主动去沪戏看他的都不多,阿拉沪海宁还是很有逼格的,懂得把荆小强融为一体的感受。

可看中森就不同了,资格的沪海人都知道她,错过就是一辈子。

本想偷偷给荆小强个惊喜,没有通知他来接机的中森在机场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她已经好几年没享受到这样顶级大牌的待遇了。

最后是幸好带着七八个计算机宅男加她的助手拼命围成圈保护,机场保安、地勤最后把她护送上车,结果听了她问怎么去找荆小强。

这八卦顿时如潮水冲进钱塘湾那么瞬间传遍市区。

电视台、广播电台、各类报刊杂志,平时都很少这么包围荆小强的,根本不去追踪焦盆天后在哪,直接熟门熟路的来堵荆小强。

在交响乐团这边堵住他,荆小强还很懵逼。

就看见一辆机场的丰田考斯特滑过了来,更加懵逼还有点紧张的中森,带着终于看见你的狂喜跳下来直接蹦荆小强怀里!

可能以她经历过的场面,觉得现场就那么几支镜头,根本不算什么。

却未曾想这已经是沪海能迅速堆出来的最大场面。

也迅速把荆小强抱住焦盆天后的画面,传递给了全体市民乃至全国。

第二天好几份报刊的头条新闻跟图片都是荆小强抱着中森的姿态。

没一个人觉得荆小强有作风问题,全都觉得骄傲自豪无比……

那可是中森明莱!

报纸上说她住在八万人体育馆对面的五星级酒店,那就人山人海的站到酒店下面想等着看她一眼!

比二十年后科比访华万人空巷的场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美女怎么也比黑大个儿好看吧。

然后因为中森是偷偷离开焦盆的,她现在也不是顶流。

但她出现在沪海,受到巨大欢迎的消息,还是瞬间从沪海的焦盆人以及各种渠道传回焦盆。

然后无数焦盆记者才在第二天扛着各种各样的设备追过来。

说来也是遇巧,上次他们有不少人跟着宫泽追到HK去,就顺便办了到沪海的签证,采访看看绯闻男主角罗伯特的城市。

这下正好派上用场。

一时间中森明莱甩开宫泽理蕙和坂井清泉,单独飞到沪海去跟罗伯特约会的八卦,在焦盆也传得沸沸扬扬。

其实住在酒店的不过是中森带来的那些计算机人员和随从。

她当晚在卡丹餐厅公开亮相,和荆小强一起吃过饭之后,自然就悄悄的被带着入住费家宅院了。

成玉玲吃惊的看见外国大明星走进家里来,给荆小强说的就是:“那……还是把隔壁的隔壁那宅子给买了吧。”

第575章、做老爷的精髓

三位焦盆女神到HK之行,谁的收益最大?

毫无疑问是中森明莱。

坂井纯属崇拜老师,过去跟着上台唱几句都开心得很,更是觉得练了内功就有所得,喜滋滋的回焦盆。

宫泽真的还是个十九岁孩子,哪怕她已经在娱乐圈打滚快十年,有些东西没经历过就真的没体会。

再说她根本不是歌舞见长,跟荆小强稀里哗啦走的就是未来那种流量路线。

曝光率越高,她的话题性就越大。

然后从广告代言之类的上面找补回来。

唯有中森明莱,真正的从孽恋自杀中艰难抬头,真正的从顶尖明星跌入低谷又重新起身。

某种意义上来说她才是从内心都死过一回的女人。

从荆小强在焦盆唤醒了她骨子里本来就有的坚韧之后,非常清楚自己在干嘛。

上回去HK是她约的,这次来沪海更是自己就决定了。

毫无杂念的那种,知道荆小强会协助她重登演艺巅峰。

从HK回去带了自己和荆小强的双碟专辑回焦盆,投入市场发行这一个半月。

带来了丰厚的唱片销售业绩!

要知道整个八十年代的焦盆乐坛,女明星单年唱片销售冠军,中森明莱拿了四年!

然后两个第七,一个第二。

唱片销售过五十亿日元,是家常便饭!

只是那时候她长约在身,分不到多少钱,后来更是因为前男友自断前程,无心营业乱投资,三年前就已经在前十榜单上销声匿迹。

当然,也恰恰是在前男友怂恿下自立门户,这既是她被前公司抵制没了资源的原因,倒也让她摆脱了焦盆那些著名的卖身契。

所以这套专辑的发售,她和荆小强作为独立音乐人,自有公司的两位合伙人,刨掉所有成本之后可以拿到总价的四成二!

上市一个半月时间,这套被誉为昭和歌姬跟中华男儿的鸳鸯碟,在焦盆狂销八十七万套!

目前销售势头不减,行内预测到年底这套两张碟的男女腔专辑总销售应该会轻易突破一百二十万。

很可能会冲破七十年代创下的纪录。

过亿人口的焦盆,没有拷兄和盗版一说。

单曲一般是1000日元左右,这种标准的十来首专辑都是两三千日元。

而两人合出的这套专辑标价4500日元,不打折。

约合两百五一套吧。

焦盆的音像制品就有这么贵。

上一篇:全世界只有我正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