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466章

作者:中秋月明

潘云燕马上得意的去翻看,差点把那盒驴打滚给吃了。

搞得邹珣很紧张,又不敢问。

以她过去的经历和见识,从平京的别墅开始她就啥都不敢问。

然后吃惊的扒拉车窗看大户人家木门滑开,露出电视里现在都还没公开宣扬过的洋楼人家。

目瞪口呆的看见新社会了,还有管家婆婆带着一堆新来的保姆司机鞠躬,欢迎先生回家。

罗妈还很示威的带着一群齐声喊太太。

估计是被这次带回来的狐狸精长相给惊到。

一个妖气,一个灵气。

都是万中无一的那种漂亮。

荆小强全程忍笑,看这俩可怜的少女被资产阶级差距毒打。

成玉玲则满脸的好气又好笑,我不过就大个肚子,你又从哪里找了一房小妾回来?!

还这么小!

话说安宁是演过一次电影里的小老婆丫鬟,有种对封建制度的本能压抑感。

邹珣则是从长相到身材,就天然是受气包小妾形象。

其实连荆小强自己脑海里的小妾概念,应该都是上一世看了这妮子演过的几个角色,才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

成玉玲也是心大或者说无奈,晚上航班回来都午夜了,索性留这俩在家里住一晚。

还有司机提前去买回来的草头圈子加罗妈做的夜宵。

她其实多依恋的,拿个团扇坐旁边给荆小强拂扇,说是看他吃,忍不住挟块驴打滚甜蜜又矜持的拿扇子遮住偷偷咬。

无意识的把少年夫妻那种恩爱劲儿,显摆得十成十。

邹珣肯定看出来这大肚子里的娃是荆小强的。

可能有点纳闷儿这也不漂亮啊,多半是家里背景不一般。

但主要是吃惊,居然在她知道的那些人名之外,这才是正主儿?!

所以她表现出来就是谨小慎微的小口吃东西不吭声。

潘云燕就大大咧咧,热情的给成小姐分享这次去平京小强又镇住了谁,别墅都收拾好了,环境真嘞齐整,俺那套怎么怎么,安宁那套又怎么怎么……

她可能习惯跟杜若兰这种闹心闺蜜在一起,根本不把荆小强的女朋友们当回事。

成玉玲当然知道孩子爸给这姑娘买房是报恩,所以还得赔笑是是是,好好好,你怎么都行。

邹珣那小脑瓜子运算得都要宕机了。

这个荡恰鬼怕不是斯骆臊!

罗妈就一直在旁边观察。

第二天才给太太汇报,这个江浙姑娘可以的,懂事又机灵,比那个北方狐狸精好多了!

成玉玲心中也开始哈哈哈大笑。

昨晚她也这么调侃荆小强,那家伙悻悻的说潘云燕是故意的,平时都不说豫南话,至于那个看似良善像个小松鼠的少女,真正的人小鬼大。

带回来,就是故意吓唬她们,别有什么心思,这次去平京算是见识到了各种投怀送抱,还要加强自身心理建设呀。

反正成玉玲就信了。

荆小强也确实是这么做的,直接把两位小美女分别送回剧组。

《转角遇见你》这种HK剧组最熟悉的都市小恋情,效率极高的已经拍摄过半,争取在九月前杀青。

《太平轮》则已经开始试妆定妆,大量的道具、场景正在“轮船”边搭建。

亟需监制回来参与工作。

这可是两边合起来超过五千万港币的投资。

荆小强在平京哪里呆得住。

立刻投入进去,还马上给邹珣在《太平轮》里安排了一个配角。

不重要,不抢镜的小配角,主要是给个参与露脸的机会。

顺带给她算份工钱。

见怪不怪的安宁送荆小强个白眼,但和颜悦色的搂住邹珣开始盘道儿。

杜若兰和罗莉,则得了潘云燕回去添油加醋的描述,晚上跟陈丹尼、黑仔他们组队过来看热闹。

很显然,邹珣骨子里那强烈的表演天赋开始萌芽。

荆小强不多说,除了安排化妆师定妆,观察了一天她的反应。

晚饭时候才问她自己感受:“你说你拍过电影,今天觉得怎么样?”

十八岁的少女,按照荆小强设计的形象,民国学生装,主要是妆容很出彩,干净清爽的把她五官之间气质彻底展现出来。

连乔恩和安宁看了都吃惊,导演更是给荆小强竖大拇指,称赞他有眼光会发掘人。

打扮成这样,就能看清那种灵气爆棚的璞玉感!

但邹珣也安静下来,跟昨天的追星少女差别有点大:“以前……我真的不太懂……”

她那种沙沙的嗓音听着是很特别的韵味,安宁形容有点像荆小强一样的少年老成感。

特别是她说普通话慢下来,就有种台词味儿,这就是天赋。

很多演员一辈子都没法把台词感说出来。

譬如李立群、王志文在这方面的天赋加功底,别人怎么都很难追上。

“我只拍过一次聊斋故事,以前都是拍照,当时我觉得好新鲜好了不起,可等电影上映之后,我看过HK拍的那部《倩女幽魂》,都是讲小倩的故事,怎么差别这么大呢?我当时就觉得好失望,直到今天看见你们的两个剧组,都是HK剧组,感觉跟我经历的完全不同。”

荆小强满意,这就是后天的感悟。

十七八岁的孩子,进剧组拍戏,有些人根本就是懵的,导演、前辈喊怎么做就怎么做,完全来不及思考。

拍完之后也尾巴翘上天,觉得自己多了不起。

这能出头的影后级人物,在幼苗的时候已经与众不同了:“区别主要在哪里?”

邹珣真的在竭力比较:“《倩女幽魂》是我初中时拍的,可我们去年拍的小倩,化妆、道具、服装还跟初中那会儿的西游记一样,拍出来看着跟……跟我们学校放的黄梅戏纪录片也差不多,那都是十多年前的东西了,但今天看着什么都不一样,具体是哪里我也说不出来。”

荆小强悉心教导:“服化道都是全面提升的,HK电影界虽然也是延续的戏班作风,但他们跟海外交流多,拍得又多,从灯光、摄影、演员都形成了非常完善的速成高效水平,整个国内电影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你有天赋又有专注力,碰上这个好时代,就一定能成为最闪耀的大明星……”

江浙少女吃惊的张开嘴,我?

旁边已经传来好清晰的几声哼哼哼!

又在拿这种话骗小姑娘了。

安宁带着杜若兰、潘云燕还有罗莉,满脸揶揄、鄙夷、调侃的围上来。

邹珣马上又回到了追星状态,哦哦哦,女主演我已经见过,这个小姐姐是电影里的,这个漂亮又身材出众的是谁呢?

她终于也自卑了下。

第554章、痴情还是种美德

两个剧组的外景地,都在蒲东,只是荆小强概念中的蒲东非常大。

从泊船位眺望对面的外滩,取景稍微注意点,九二年的这一段儿跟几十年前十里洋场没多大区别,所以太平轮启航的镜头就实地拍摄了。

当年已经宵禁的情形下,为了装更多物资,带更多达官贵人,还连夜偷航,不开航行灯才酿成大祸。

所以码头拍的就是夜景。

临时搭建的假码头,人头攒动的慌乱场面,在夜景下也就能得到很多掩护。

对岸的外滩灯火,居然也比几十年前差不了多少。

这本来就是改开后全国经济都最困难的阶段。

再说之前几十年,都不是以发展经济为主。

然后相当部分镜头是在船舱内部拍摄。

装修、道具工就在码头上随时修补改动。

真来个好莱坞剧组,可能会百般挑剔这道具、场景怎么这么水。

但HK剧组不就习惯了这样的因陋就简么。

挑剔的是荆小强,各种强调细节,强调画面质感。

欧老板那边也给力,除了已经开始张罗欧洲院线关系,提供了在HK能找到的最好设备过来支持拍摄。

前期在这边拍十来天,全体才转战到蒲东外海那边的岛屿上拍摄海难的场景。

其实整部戏基本都是夜景。

从某种意义上又降低了拍摄难度。

荆小强给整部戏的要求就是“形式花哨,主题简单”。

对比后世曾经也有人拍过这条船,总喜欢把注意力集中在市民多么悲苦,为了获得一张船票不惜卖身、交易,结果船难反而匆匆带过,表达一切追求都是空的宏大哲理。

在荆小强这里,没有。

就是极为简单的主题,富家女、穷小子分别上了船,王八绿豆看对眼勾搭成奸,然后在船体翻覆时候生离死别。

整个现实时长发生可能也就四五个小时,从这边上船,超载熄灯出海,然后在外海撞船沉没。

电影压缩到两小时。

这比荆小强对标的《泰坦尼克》更要求形式花哨。

人家那好歹是出航多少天才撞上冰山。

就在这几乎算是“实景实长拍摄纪录片”的两个小时中,如何体现情欲爱恋到了高潮,又在巨大灾难面前爱情胜过生存。

必须在各个环节花哨有看头。

这八个字,其实是好莱坞商业片的经典真言。

千万不要在主题上纠缠,普罗大众哪有那么多神仙时间和头脑去揣摩内涵。

就得简单粗暴的用画面冲击力去感官刺激。

所以荆小强这个监制的主导性就非常重要了。

他不插手具体的拍摄,但跟随电影摄像机捆绑的掌中宝摄像带给他回头看看,不行就重拍,还能给出非常精细的要求拍成什么样。

因为他确实清楚《泰坦尼克》那些经典镜头画面的效果。

上一世作为绘景师,他曾经在这上面下了大力气。

同样这八个字,也给予了《转角遇见你》。

把个笔友面基的简单故事,尽量拍得浪漫花哨、充满戏剧性即可。

不用夹杂太多大道理。

还把这八个字,也体现在了汪茜的歌舞剧《当我们年少》中。

荆小强的忙碌就可想而知了。

每天一早六七点陪成玉玲吃过早餐,先到舞蹈系练功房和汪茜排练切磋,算是健身,也是给歌舞剧最后整备。

八点过到街对面的国际社区那边陪陆曦和儿子再吃个运动餐。

回来接上也练功完毕的杜若兰、潘云燕去蒲东。

跟这边剧组探讨下昨天的进度,顺便检查下地产建设,中午左右再得去《太平轮》剧组。

这边往往是白天做准备,晚上抓紧拍。

所以晚饭前,荆小强还要到唱片公司去开开会。

最后尽量赶在七八点前下班回家照顾孕妇。

谁特么说一夫多妻制是封建制度的精华来着?

荆小强累得想把这人拽出来抽大嘴巴子!

《太平轮》开组以后就非常忙。

上一篇:全世界只有我正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