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3章

作者:中秋月明

所有在场师生都面面相觑,然后是学生们更加疯狂的尖叫!

十八九岁的少男少女们仿佛觉得自己从小到大的禁锢被打开了似的。

于是从此以后,高考日结束的那一天,总有些暗结情愫的小恋人,效仿前辈做出这个经典的女后仰男俯身亲吻动作!

逐渐还成了巴州中学的经典传统!

高考完毕就是一片片的MUA……

就像欧美国家的成年礼毕业舞会那么让高中生们无比期待!

有了期待,甚至能让少男少女们更加努力去学习拼搏。

很是创出来几个县里高考状元接吻的大八卦!

但对这一刻的荆小强来说,却只是给自己懵懂的高中生涯画上完满的句号。

他还认为对冯晓夏来说也是完美的吧。

最后熟练的把软面条扶正,抓了可要可不要的书包,嗖的就跑了!

脑海里居然想的是:看来人民群众还是喜欢激情动作戏嘛,卡农这么经典的乐曲,都没能让你们有打啵感觉激动。

剩下摇摇欲坠的冯晓夏,好半晌才从触电般的唇瓣感受中苏醒过来,茫然的看着周围几个使劲摇晃她的女同学:“小……强呢?”

女生们齐声起哄:“喊得好亲热呀!”

“才!不!是!平时不都是这么叫吗?”

“没有,没有,语气都完全不同,就是那种完全表达了所有权的宣誓啊!”

听闻那坏家伙已经跑掉,红透脸蛋的冯晓夏只能暗自跺脚,过几天填志愿的时候,好好收拾你!

谁知道过了几天全体返校填志愿的时候,荆小强已经无影无踪了。

他相熟的几个男生也说根本没见过他出来跟大家玩耍告别。

冯晓夏心里像塞了个烧饼似的又烫又噎得慌。

专门换的好看裙子,还涂了点口红,不来?

咬咬牙琢磨着填下以前跟荆小强讨论过的平京高校。

作为小县城比较罕见的艺考生,荆小强准备报考平京的电影学院或者戏剧学院舞台美术专业,这是她早就知道的事情。

好不容易跟同学们合影告别完毕,才循着找男生打听的荆小强家找过去。

结果这一找就是三五天,荆小强妈妈在县医院当医生,经常上夜班,爸爸是商业局的司机,也工作不定时。

害羞又锲而不舍的少女好不容易才在门口蹲到了荆妈妈。

却得到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那个狗东西居然临时变卦叫他爸代替去教育局填志愿报考沪海戏剧学院的舞美专业了!

而且从高考完毕那晚,荆小强找他爸妈要了五百块的路费,说自己去沪海把学费赚出来!

第二天就走了!

身材高挑、说话斯文的荆妈妈看着脸色剧变的清秀小姑娘,和儿子分别的失落都不见了。

强忍笑意:“我也很惊讶,小强忽然变了一个人似的,自信又独立,我和他爸给他准备了这几年的大学学费生活费,他都不要,很有底气的说自己能够养活自己,我想这就是男子汉的蜕变吧,希望你也能一同成长,才能不负十年寒窗……”

九十年代的高考,那可是考完还没出分就开始填志愿,全凭自己大概猜测,有些地方甚至是先填后考。

考得好也不一定能上好学校。

填志愿也只有一次机会。

难道就要这样天各一方了吗?

艰难告别,含泪回家的冯晓夏牙都咬紧了!

这叫什么不给青春留下遗憾!

简直就是管杀不管埋嘛!

对含苞待放的清纯少女来说,荆小强这种做法不亚于提起裤子不认人!

可对荆小强这样一个整整三十年都在外面闯荡,有二十来年都在异国他乡的中年男人来说。

打啵儿……哦,生存,是个多么简单的事情。

更何况他现在浑身都充满了对音乐的强烈激情。

演奏、歌唱、甚至舞蹈全方位的烧得慌。

在一个连钢琴都没有,更别谈交响乐队的西南小县城,什么天赋和能力都发挥不出来。

总不能把那台风琴搬到街头去卖艺吧。

更没什么消费群体。

所以读不读大学对他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顺着大学拿个文凭、得个户口,更容易生存发展而已。

对于熟悉国内影视戏剧院校成色的荆小强来说,上辈子他已经在平京呆腻了,沪海这座国际化的海派口岸大都市应该更适合他这种老海龟开局。

最重要的是,荆小强没什么远大志向,三十年后记得去拉一把朋友们就是远期目标。

尽快在沪海赚点钱买几套房整个人生就圆满了。

人生顺利进入躺平的财务自由状态。

春暖花开,面朝大海。

舒舒服服的唱唱歌弹弹琴,当个幸福的普通人。

就够了。

荆小强是这么想的。

第4章、卖艺嘛,不寒碜

荆小强当过奋斗逼。

上一世在平京读完四年舞美专业,成为最早的京漂。

因为人脉运气都平平,在各种剧组、舞台混了几年都没施展才华的挫折郁闷。

加上失恋失业,又拼命奋斗出国,想到百老汇这个歌舞剧最高殿堂去证明自己。

最终呢?

最怕问初衷,幻梦皆成空。

年少立志三千里,踌躇百步无寸功。

庸碌尘世,半生懵懂。

醒来恍惚又入梦,屋依旧,高堂未白发,却皱纹悄然上眉梢。

只叹时光太匆忙了。

把理想都变成了理想化。

还不如踏踏实实的赚钱买房过轻松。

这一世肯定要让父母也早早过得舒服自在。

惭愧的他甚至都不敢面对爹妈。

抓紧时间前往沪海的火车上,才算是慢慢厘清思路。

他实际上也只依稀记得九十年代的国内状况。

98年出国以后都是隔着网络偶尔知晓碎片,他也不喜欢上网关心这些有的没的。

直到某音把短视频都刷到了大洋彼岸,才知道三十年后的翻天覆地变化。

所以荆小强能知道的也就是买房。

特别是在沪海这个房价飞升标杆地。

早一天来沪海,也许就能早一天解决财富自由。

天晓得房价什么时候开始涨起来呢。

所以从火车站出来,落地第一件事就是买了一叠报纸寻找上面的房地产信息。

“……今年一月,沪海住宅市场出售11000套住房,成交不到十分之一,栋栋楼房无人买,几十万平方米新住宅空空荡荡。”

“原因是价格昂贵,每平方米最高价已达2300元,令人咂舌。”

“一名大学生从参加工作起就日日缩衣节食,每月存储50元,已是最高极限,需一百年才能买上两居室。”

“百姓望楼兴叹,国家势在必控。”

嗯……很好,很满意。

别人一个月存五十块,我能一个月存五百!

一年就是六万了!

荆小强把一叠废报纸塞进垃圾桶里。

信步朝着最繁华的街道去寻找歌舞厅。

这年头公开卖肉的声色犬马夜场还极为罕见,除了背景极为深厚,抓住被枪毙都可能。

连歌舞厅,在过去十年间都经历了“取缔舞会”、“加强管理舞会”、“改进舞会管理”的一系列文化部政策变动。

著名的沪海洋场,除了极少数涉外的大酒店、饭店舞厅、爵士乐吧能一直保持小范围的营业。

对全民开放的舞厅、音乐茶座,也不过是到87年后才如雨后春笋般的猛然开放到几百家,这个数量在全国都排第一。

作为全国最时尚潮流的沪海人,这年头有多喜欢跳舞呢。

被称为下只角的洋浦区十七家普通舞厅,一年能有百万人次,两百万营业额!

这可是全民工资只有几十百来块的九十年代!

其实人民群众也就这点娱乐方式,大量的未婚青年全靠这个接触异性,当然婚后也不少。

所以氛围更加浓厚的市区中心简直不得了。

荆小强稍微一打听,沪海民间最好的几家歌舞厅都在市中心这一带。

有三十年代就开张的老牌宾馆歌舞厅,配备广播电视艺术团专业乐队;

有科技局下属的第三产业歌舞厅,主打针对科技、医疗系统职工;

教育系统的第三产业歌舞厅,那更是老师们最爱聚集的地方;

还有妖娆姑娘最多,老帮菜小混混也最多的剧场舞厅。

但恰逢七月盛夏,荆小强这种内行,多问得几家,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市交响乐团的舞厅。

不是因为交响乐团伴奏有多专业,而是这个舞厅就是他们自己的歌舞排练厅。

荆小强这种在歌舞剧院呆了几十年的,太懂了!

这年头的空调制冷效果远不如后世。

不少冷气效果不佳的舞厅这才夏季开始呢,哪怕在舞池四周摆上几台落地电扇吹风降温。

摩肩接踵的舞友一多起来,肉夹气、汗酸味那叫“飘香四溢”,令人大倒胃口!

看着各种条儿顺靓丽的妹子在练舞厅里面让人鸡动……

实际上里面充斥着浓厚的臭脚丫味儿!

所以任何专业级的练舞厅、排练厅,一定要通风、冷气做到最好。

荆小强抵达沪海的第一天,就在交响乐团舞厅坐到了散场。

文质彬彬的服务员开始清场,伴奏乐团也起身收拾乐器准备下班了。

荆小强混在其中帮忙搬东西整理桌椅。

人家也不奇怪,这种小年轻想跟着蹭脸熟,以后免门票的多了去。

所以老服务员看他做得差不多了才撵人:“小赤佬,走啦走啦……”

荆小强其实是蹭到了歌唱台边:“我有一首新的迪斯科舞曲,可以给你们提升业绩。”

十八岁的高三毕业生,还是那件皱巴巴的圆领T恤,两三天都没洗澡了,蓬乱头发下一看就是睡眠不足的青涩模样。

沪海交响乐团腾出几个人手轮流来给舞厅伴奏,这是什么专业水平?

上一篇:全世界只有我正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