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256章

作者:中秋月明

白莲婷嫌弃的去厨房盛碗汤和自己的饭碗出来:“没酒,爱吃不吃……”

可能觉得自己真有点褶裂,尽量温和些:“剧本的事情怎么样?”

荆小强点头:“剧本明天中午谈,简直特么争分夺秒,所有时间都没个跑。”

白莲婷给他夹菜:“你活该,喝口汤。”

荆小强真是睡意上涌赶着交代完:“那你明天跟老樊说说,广告尽量多接点这档拍了,拍电影要是定下来,就是个花大钱的事情,而且这明摆着是赚不到钱,唉,就当我们赚了点钱回馈社会吧。”

白莲婷看他放碗筷,就去看卫生间的热水器烧好没,可出来荆小强已经歪倒在沙发上睡着了。

她终于笑起来。

到卧室里拿了毛巾被出来给荆小强盖上,又帮大老爷们儿脱了鞋袜搬上沙发,收完碗筷关上大灯,只留了盏昏暗的落地灯在角落,她就蹲靠在沙发边,静静的看着男人轻微打鼾熟睡。

夏夜的晚上,居然有那么点居家的浪漫,就是有蚊子。

白莲婷伸手拿了张稿纸,折起来慢慢给扇风。

心满意足了。

等到第二天一早,荆小强睡饱了醒过来,发现姑娘坐在旁边单人沙发上歪靠着,手里还拿着那“纸扇”。

伸手抱进卧室去,惊醒的白莲婷哎哟哟浑身僵痛,睡得都拧巴了。

幸好夏天还不至于感冒生病。

那就舒活下筋骨练练,能治高原反应,也能治僵痛。

就像煎饼果子不光能摊双黄蛋,也能卷火腿肠。

太尽兴太热烈,白莲婷都差点迟到了。

荆小强就不急,从戏剧学院慢悠悠的过去文工团。

当初从这里走上青歌会的舞台,到处都是熟人,对他也极为亲近,敞开了让他选人。

老实说,全军文工团能混到平京,绝对个个都是高手。

天赋、能力、勤奋俱佳的那种高手。

而且经历过军队那种超级内卷的局面,个个都是绝对服从命令积极加倍又认真的标兵。

他们就差机会。

所以对荆小强来选人,据说好多人大清早就开始做准备了。

连歌舞演员都有不少眼巴巴的等着。

上回青歌会初选进了电视台,就有不少想给他伴歌伴舞,现在一个个精神风貌满分的哪怕去给摇滚乐队跳舞也行呀。

其实这就是个幌子,我们文工团、军艺也有专攻摇滚乐队的这一说,然后就有资格把事情统领起来。

荆小强顺便看了看,没发现那个他唯一有点印象的舞蹈女兵,好像是叫兰铃还是什么的,蛮有性格。

当然他也没问。

最后挑了十个人,八个男的,俩女的,基本都是吉他、风琴、笛子、唢呐、二胡、琵琶,反正常见乐器就没有玩不转的。

招呼他们自己带了擅长方便的家伙事,下午去军艺集合。

自己开车去电影制片厂,顺便还要买电吉他、电贝斯之类的乐器。

文工团擅长的,或者说整个国内歌舞团乐团在八十年代,都没怎么接触过带电的乐器。

没那条件。

老崔他们87、88年才开始作为先驱接触。

还好荆小强有办法,直接去平京音乐学院那边在校门口凭一张脸,就能让门卫立刻打电话把小毅他们几个找到。

不齐,就气喘吁吁的来了俩,荆小强也是跟他们通个气。

蓉都滚社他们没去,因为音乐学院的主流是嫌弃摇滚的,但他们绝对有资格参与。

点了几句,约好后天周日他们也去军艺碰头。

再带着荆小强去找琴行买了电吉他、电贝斯、电子琴、架子鼓全套。

夏利哪里装得下,最后只能把架子鼓拆了绑在车顶上。

颇为招摇的再去电影制片厂。

一定给制片厂的门卫留下了深刻印象。

安宁还专门跑出来欣赏了车顶上的架子鼓包装,然后围着车转了两圈:“买了些日子吧,她开的啊?昨天没见。”

她就爱关心这些细节。

还顺便嗅嗅嗅荆小强衣领:“又换洗了新衣裳,我觉得她比陆曦好像贤惠些。”

荆小强懒得废话,快步进去给冯导问好,提出歌舞剧版权换投资的要求。

冯导正把那歌舞剧剧本看得津津有味:“你这歌舞表达很成熟啊,电影里面的主题曲、配乐啥的也包含了吧。”

荆小强知道自己短板:“哎,这个您别找我省钱,我还想找人做歌舞剧曲目呢,我来唱没问题,词曲配器啥的还是找人吧,我知道平京这块儿能人多。”

冯导再问角色呢:“本来除了小安,其他人都还在物色,看你有什么意见。”

荆小强举贤不避亲:“女配我有两个可以推荐给您试试看,下次可以带到平京来见面,男配是老外,您物色,或者我从沪海……HK可以找到这方面的演员。”

冯导果然是小锅炒大菜的高手:“平京外国留学生不少,里面需要的外国龙套我主要从这里面找,便宜,就这个男配多花点心思吧,原则上我是同意这个版权换投资的方案,但这个电影审批还是要先探探口风,不要到时候拍出来不过审就麻烦大了。”

荆小强听出来:“有可能不过审?”

冯导愁眉苦脸:“之前有领导觉得改革开放了,还谈外国侵略者不合适,我得再问问。”

这就是九十年代的特点,真是朝令夕改。

前后几年时间,可能政策差异就很大。

而且大多数时候,领导一句话,可能带来的改变就很大。

好比荆小强这样个年轻人,只要大佬发话,他干什么都顺风顺水。

哪像二三十年后那么多程序规范。

算是有得有失吧。

荆小强异想天开:“如果我去找来HK电影公司合拍呢?”

这会儿崇洋媚外嘛,挟洋自重也是最常见的招儿。

冯导连连摇头:“这是西影厂擅长的事情,可他们十部里面也就一两部精品,其他尽是噱头十足又毫无章法的cult电影!”

这年头在平京难得听见句散装英语,英语很好的荆小强还反应了下,还是安宁提醒:“就是非主流的低成本片……”

哦哦哦,荆小强反应过来,就是杀马特嘛。

算是这年头粗制滥造的商业片代名词。

张导就是在西影发迹的,可以说一堆烂片赚来的钱才养出好几部好口碑的获奖电影。

那帮人也算是奇才了。

荆小强说那就先准备着,冯导找领导问,自己也在HK看能不能牵线,毕竟HK文化中心那帮人还是有名头的。

直到草签协议,荆小强约定回头先拿二十万过来前期准备。

安宁跟他开车出来去军艺,这姑娘喜滋滋的捧着剧本忽然想到:“这英国侵略者的电影,HK公司敢接吗?”

荆小强愣了下:“HK不是拍了不少打洋鬼子的电影么,资本主义这点好,只要赚钱,骂女王都没事儿。”

安宁啧啧称赞欧美发达国家真棒,去HK那次,她都没赶上,下回她也要去。

之前排歌舞剧的时候,荆小强就发现这姑娘有点崇尚欧美,这年头这才是主流思想,他不也是顺着这思潮出国留学吗。

点头说好,这个简单,过些日子他要去HK收设计稿。

安宁更喜滋滋,说起张导的八卦:“当初他跟那大姑娘出名之后,拍了部武打片,就为了在外面相处,因为没房子住,多少又算是名人不敢去旅馆,就想找个地方避开外面亲热,还是你最灵光,搞到钱就先买房……”

荆小强啊的反应过来:“所以你也马上就想着买房?”

安宁满眼的嘿嘿嘿。

一看买房就不正经的那种。

搓手的样子就像在磨噶腰子的刀。

荆小强马上觉得腰疼。

结果还正是她,一下就把剧本给兜出去找到靠山了。

第329章、就问你给不给面儿

开车进军艺的时候,荆小强叫她离远点。

老子现在是大名人了:“你特么丑点身材差点也就罢了,你这么跟我走一起,谁看了也联想成老张和他那女主角一样,别来坑我啦!”

安宁对这种另类吹捧有点新鲜:“就要!”

她那宜喜宜嗔的神态,荆小强真是感觉酿吾心动啊。

恨不得一脚踹开点,挡住老子飞升了。

因为等在外面的文工团员,还有不少军艺的学员,哪怕不是音乐专业,肯定也带着追星的热烈。

安宁鄙夷的帮他看看:“没小杜小潘好看……”

荆小强笑骂呸!

但内心说你根本不懂什么叫制服加成。

他也端着表情下车,指挥上午刚认识的团员们把乐器搬进排练室组装排列。

这方面文工团确实有优势,他们很习惯小分队形式到各种基层营地做慰问演出。

现在对荆小强这等慰问标兵自然是当自己人。

看他在黑板上唰唰的写出《NUMB》的曲谱,那些挤在门窗边的女学员就整齐的发出感叹声!

安宁也想翻四白眼,最后忍住低头看手里剧本,荆小强把电影剧本还回去,歌舞剧剧本拿回来,还有大量关于歌曲谱写、舞蹈设计的工作要做。

这跟电影拍摄区别很大。

荆小强也是实际上的导演。

可是等到荆小强拿起贝斯,接上贝斯音箱开始做示范。

学员们已经把所有门窗都挤满,开始由衷的欢呼!

就像音乐旋律会打动人一样,似乎摇滚乐手拿着吉他、贝斯那种不羁的气质,天生就吸引异性。

荆小强一贯都是两侧推得很短,然后平时随意耷拉,上台表演随便抓点发蜡发油的前刺或者背头发型。

现在夏天肯定都是宽厚的大码T恤跟宽大运动束腿裤运动鞋。

这种接近布鲁克林区的嘻哈穿着风格,在九十年代的国内绝对充满时尚潮流味儿。

还很好学,每个单品都是很容易买到的便宜货。

但能不能穿出他这种洒脱劲儿就很难说了。

安宁都被周围的尖叫声吸引得抬头,也没法静心看剧本。

感觉荆小强就是在放电。

贝斯箱的声音很沉很浑厚,感觉他随手在琴弦上划过,带起一片奇妙的声响。

可能无数摇滚乐迷都是这样被吸引进来的。

文工团的多面手们转换电吉他难度不大,公认推了个吉他功底最好的,风琴钢琴功底最好的,操起电吉他和电键盘来照着黑板上的谱子尝试。

荆小强在旁边用贝斯烘托气氛。

两三个有鼓手基础的还在尝试这种爵士乐鼓的搭配。

稍微乱糟糟,但绝对亢奋热烈又鼓动人心的乐声就回荡在排练室!

乐手们很兴奋,这是他们以前没体验过的自由感觉。

就像王峰说过的,他练了快十年的小提琴,才终于体验到旋律当中的感情,可等他接触到摇滚乐、爵士乐,一下就被这种自由自在给迷住。

如果非要打个比方,就像是看惯了正剧、主旋律电影、各种复杂烧脑的大片,忽然变成某音那种简单轻松的短视频。

这种轻松感是难以抑制的向往。

上一篇:全世界只有我正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