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224章

作者:中秋月明

当然,樊国飞也忙不过来,拿到胶卷底片,就疯狂出图收钱。

这一波提成之后,还给荆小强输送了两百万现金。

辗转加上陆曦拿了四百万,音像社的八百万,这样荆成建筑有限公司的账上资金,就有三千四百万了。

音乐歌舞中心公园那边都用不到房地产公司的资金,虽然这个项目多半是荆成房地产给接了,但那边不是有自己的资金嘛,先用。

荆小强过来开会的时候,主题就是,这笔钱到底要投向哪里。

和每个人看见荆小强的反应都一样,陆松源跟成玉玲她二舅,都第一反应:“黑了好多,累着了吧?”

荆小强暗自庆幸在澳洲晒黑的皮肤掩盖了自己的黑眼圈:“还好还好,一人一块欧米茄,不是多贵的型号,算是个手信礼物,开工辛苦。”

成叔滋滋的坐在旁边把玩自己那块劳力士。

其实都是莫妮卡建议选的,她也给表行做过宣传,有折扣。

姑娘们都有斯沃琪手表,那个更便宜更讨喜欢。

还好荆小强名气大,就算被抓住也不会以为他是走私客。

陆松源更严谨些:“大剧院的图纸已经交给设计院在全面扩展成施工图,人海战术也要点时间,先动工教学楼校舍的各项进度都可以展开了。”

本来就是为着先搞定舞蹈系的校区扩张,而且莫妮卡最先画出来的,也就是大剧院设计图,校舍设计图这两部分,其他小剧场兼歌舞音乐文化展馆、礼品廊这两部分还没影子呢。

一百万港币哪里是那么好赚的。

好在美女设计师干劲十足,更要求甲方要么亲自过去收货,要么就送货上门。

嗯嗯嗯,具体的荆小强根本不插手,这里面审批报建的流程很多很复杂,还要获得戏剧学院等各方认可,是大工程。

两三年内才能看见眉目轮廓的大项目。

关键就在于建筑公司自己得赶紧做房地产短平快,商品房住宅楼。

修在哪里。

市区繁华地段修,成本高,风险大,基本都是各大区国字号背景的房管局公司在操盘。

哪怕成家的关系能出面去拿到点地块,这个钱不便宜,最关键还在于暴露了成家的动向。

沪海是多么人精荟萃的地方,每样有利可图的黄金地段都是多少人盯着的。

有心人一留意,慢慢就能咂摸出来背后成家跟荆小强的关系。

成叔差点把腿翘办公桌上,说了这么几句,继续专心玩手表。

要么也顺着国际社区周围去拿郊区的地?

实际上包括舞蹈学校和文工团大院那些靠近郊区的地段,再往外走点前两年还叫沪海县呢。

还有三四位项目经理工程师,都是满脸景仰的看着荆小强这大名人。

因为他们提出来的这些建议还是只能看大明星拍板。

沪海地图就挂在旁边,各种分析郊区西面靠苏南,南面靠江浙……

荆小强就好奇了:“为什么不发展东面,靠海呢。”

这下整个桌面都欢乐起来,连成叔都跟着抬头:“宁要蒲西一张床,不要蒲东一间房呀,那边都是烂泥沟谁去呀!”

呃,这就对了。

对于一个出国前从未来过沪海的人,荆小强对这块东方明珠的地形,都是这半年建立起来的概念。

到目前几乎从来没人给他提过蒲东这个词儿。

地图上也从来没有提醒过他。

但是,在不多的两次回国中,荆小强几乎都是从蒲东国际机场中转,然后飞回西南老家的。

哪怕没有到沪海市区云游,荆小强肯定听过“宁要蒲西一张床,不要蒲东一间房”这个段子,用来自嘲当年守着市中心不愿买蒲东房的市民,最后肠子都悔青了。

因为在寸土寸金的市区买房已经越来越不可能,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

其实是有一波改变命运的机会,直到零几年都还可以在蒲东以较低价格完成沪海买房的S级难度任务。

最后蒲东的房价也不比市区差多少了。

那就到蒲东建房去!

但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荆小强和在座所有人都不知道的偏差。

这时在座所有人嘴里的蒲东,几乎就是卢家嘴那一丢丢。

哪怕成叔说去年市里面刚刚宣布要开发蒲东,也是指的卢家嘴那一小块。

离开那一小块之外,大部分区域都是属于直辖市下面的一个县。

实际上要再过两三年,可能也算是这两年的尝试认可后,才正式划定整个江东区域都叫蒲东新区。

荆小强没概念啊,他知道蒲东未来会发展得很牛逼,现在绝对是逢低纳入。

如果这时候开放购房资格给他,他绝对会把钱拿去买蒲东的房,而不是老洋房。

在他看来,这种落差更赚钱吧?

结果不许买,那就只有当房地产商自己建咯。

荆小强拍板,在座所有人都苦谏:“真的不要去!那边太糟糕了,都是棚户区……”

荆小强宁死不屈:“哪里艰难糟糕,我们就去哪里!”

陆二哥最先扭转态度,肃然起敬的看了两秒妹夫,默默点头:“好,这确实是我们该做的事情。”

看看这没了领章的军装,实际上这个建筑公司的申请建立,更主要就靠这个基建处外挂的资质才拿到,另外几位项目经理、工程师也立刻意识到了企业高度。

悲壮点头。

成二舅叹气不吭声。

成叔嘛,既然小强下了决心,那就听他的咯。

他根本就不在乎,这表还不错……

于是这事儿实际上就是,到卢家嘴建房去。

但很显然,成老太知道了荆小强的决定之后,狠狠的把孙女婿夸了一顿!

这才是她的初心啊。

这些钱就应该用到最急需的地方去,去改变落后的地方。

所以得知这个以后,她极为罕见的亲自出面,去找市里面谈荆小强希望承担改变这片区域的决心跟态度。

从歌唱表演专辑等方面赚到的钱,投入到落后待开发地区的建设,而且不是为了赚大钱,而是要解决那些困难市民最急需的生活境况。

为此,成老太亲自给解释了荆小强在内部项目会上强调的重点。

修居民楼社区,包含超市、小吃街、运动设施、幼儿园等等配套的生活化小区。

这是荆小强结合他在国际社区观察到的大商超,觉得需要简化版配置的一系列思路。

花旗、澳洲那边那种地广人稀的模式肯定不适合。

但如果一个片区从超市到生活化都配齐点,生活幸福指数肯定更高。

其实他是没见过二十年后流行大江南北的商业中心地产模式。

毕竟回国都回小县城看父母,完美错过大城市的模板。

但恰恰是这种简单接地气的房地产规划,反而更容易获得各方认可。

成老太都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成家了,反复强调荆小强从捐了一千万给学校,也是给市里修建文化歌舞公园,其他的思路就是怎么才能让市民过得更好。

这孩子很质朴,没有想过自己生活物质享受,也不擅长表达跟各方打交道,就只会默默的做贡献……

对一个青歌会拿了金奖,还上春晚的歌唱家,说他不善言辞?

老人家真是溺爱到了盲目的地步。

第290章、不是所有拆迁都是巨富

一般人说时势造英雄。

荆小强不知道去年才有位老人提出要沪海做出更加国际化的开放姿态。

开发蒲东就是这种思路下的动作。

也是这位老人提出,鹏圳是面对HK的,朱海是面对马坎的,厦州是面对右岸的,而蒲东是面向世界的。

这才是英雄。

造时势的英雄。

荆小强充其量不过是踩在了时势浪潮上的冲浪选手。

但他也踩得太准了。

在并不知晓这一切大势的前提下,仅仅就因为听过那句话的段子。

就把这三千多万全部砸进(lu)蒲(jia)东(zui)。

而且他没概念,哪怕在地图上各位给他比划了蒲东是哪块,他也只是哦哦哦,只要是蒲东都可以。

哪怕是觉得好像很靠近那个什么外滩对面,他也没概念。

跟陆松源他们过去看现场地块,也毫无方位感。

他们甚至还能看到具有一定密级的航拍照片。

那又如何呢?

整个(lu)蒲(jia)东(zui)根本就是一片低矮的棚户区,围绕几家大厂房周围的大量低矮破旧民房。

但耗时近十年的江底隧道已经完工,实际上开车呼啦一下就过来了。

连陆松源都啧啧称赞:“蒲东蒲西的观念要改了呢,没这么远了!”

唯有懒洋洋靠在副驾驶的成叔不屑:“那还是蒲东!”

要是他妈看到,一定拿拐杖猛打不肖子。

如果不是成老太出面说道,肯定是市里面领导都要来看看荆小强这优秀的青年歌唱家了。

这么支持大局面,这么识大体。

现在勉强给压住层级,区领导接待,热情接待。

划定了三块区域,任选。

按照成老太提出的要求,把最难开发,最能改善市民生活条件的,交给这个为人民服务的孩子。

本来这里试行的是面向全球,海外投资商、华侨、港澳台实业家。

确实也来了,可这些商人都是奔着赚钱的饿狼,没准儿里面还夹杂了些包含其他心思的方面。

所以从去年到现在一年过去,轰轰烈烈的推动下,圈地不少但实际上落地动工的并不多。

而且临江好地块肯定被抢了不少,包括国内国企之类拿的也是好位置。

剩下的老大难不少。

居然还有家主动要求给困难地块的。

所以在其他方面支持得就比较狠。

地块基本算是免费给,象征性的收点费用,就要求能尽量解决好拆迁问题。

这是个目前所有人都挠头的事情。

可荆小强不觉得难。

他带着陆松源他们过来看现场,就是来估摸下情况的。

因为虽然没回来过,拆迁户这个二十年后特别时髦的词儿,他肯定从社交媒体上耳熟能详。

只要写上那个字就少奋斗两代人!

对这个年代开发商如同割肉一般的赔新房,荆小强简直觉得大便宜!

他选择的原则也很简单,尽量靠近大道,尽量靠近尖嘴,然后就无所谓了,整个片区拿下然后陆松源带队进驻谈拆迁吧。

还是要相信军民鱼水情,成单位的退伍军人们不会干那种丧尽天良的事情。

其实看过现场,荆小强心里就有底儿了。

上一篇:全世界只有我正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