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162章

作者:中秋月明

这不是什么奉承主旋律,而是在海外流荡过的华侨最切实感受。

那站在春晚上唱出中国心的声音,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所以现在表现出来无比真挚。

穆春雷可能都有点没想到整部剧的立意这么高,而且无可挑刺的爱国之心。

不涉及到对其他任何思路的批判,仅仅表达歌颂了最质朴的爱国心。

所以戏剧学院院长,带头站起来鼓掌,对合唱团鼓掌。

他原以为荆小强推出的是一幕主旋律,也想不到《祖国》这么大的题材,却用这么小的情节来展现。

仅仅就是几个留学生在站台的场景,甚至都谈不上多深刻的剧情。

但你说那些歌舞神剧,又有多复杂的剧情?

哪怕拉开多少年的跨度,其实在一台剧目里面体现的思想,大多都很浅显直白。

太内涵太深刻普通观众看不懂啊。

《茶馆》经典了那么多年,不也就是个茶馆以小见大的场景么。

这出戏就从思乡的孩子进入,再从现实叠加矛盾,歌舞展现之余加上点打戏,最后个人情感升华,群体意识升华,不挺好吗。

就是个标准适合市场的歌舞剧,十来首歌,一共演下来一个多点小时,跟看一部电影差不多。

周晴云无比满意的也站起来鼓掌了。

她最看重荆小强的这点就是没有好高骛远。

无数天才总想整个大的,动不动就是历史巨著,行业巨制,结果驾驭不了也没有市场支撑,还不是惨淡收场。

这孩子就是踏实,一个劲儿的给旁边音乐学院的领导表扬。

陆妈妈也站起来了,她这下拿定主意,转业吧。

哪怕花了几十年时间,才艰难的拿到这个文工团团长的职务,就当是为转业积累了级别吧。

她脑海里面已经开始琢磨更多因素。

还跟旁边的舞蹈学校庄校长笑着点头,共同认可这出戏可登大雅之堂。

汪茜看看这位四十多岁的军装美妇人,立刻明白这是谁。

却得了文工团团长多关注两眼,敏锐的察觉这个舞蹈气质的姑娘与众不同。

交响乐团领导更是起身鼓掌,这样的作品,出在交响乐团之手,终于可以扬眉吐气,改善地位了!

连凯蒂都满意的跟随全场起立鼓掌,不光看到了陈丹尼的气质蜕变,更看到曹晴雯的精彩演绎。

自己手下两位天才艺人,再加上荆小强展现出来的大将之风,她可能腾挪操作的空间就太多了!

这首结尾曲唱完之后,荆小强带着全体成员在台上鞠躬谢幕。

愣是能被要求回场再唱一遍。

没问题,荆小强这次站到台前,正儿八经的指挥全体成员演唱。

这种人声合唱的效果,让全场千余名戏剧学院师生和各位领导都参与进来。

交响乐团当初只是按照荆小强提供的曲谱录制伴奏带,没想到歌词具有这么强的感召力。

那位指挥都忍不住连连遗憾,该用乐团现场演奏,肯定更有激情!

身边的乐团同仁连忙说有机会。

大家都明白这出戏会被各方齐心协力的全方位推动!

因为对各方都有益!

甚至连电视台都有利。

本来荆小强是奔着陈丹尼来了,不露一把简直可惜,让袁学姐赶紧联络沪海电视台过来全程拍摄。

自己也给教务处提前张罗安排设备,记录下这种明星驾临的场面,到处都可以用来吹牛逼。

结果就成了,三架固定摄像机一架移动摄像机,全程记录了这台学生汇演级别的歌舞剧。

但所有环节绝对都是专业级,也就那“沪海戏剧学院1991年元旦汇演”的横幅比较拉胯吧。

演员不用说了,道具、化妆、服装、灯光、伴奏,无一不是精品!

第二遍回场的《祖国》引来全场合唱时候,所有的摄像机都记录下这种轰动热烈的场面。

然后当晚就在沪海电视台新闻节目里面播出,再连夜送往砖儿电视台作为重点推荐。

真的,就从这场表演完毕。

整个推广机器就像挂上了高速挡一样。

更像老虎机摇到了中奖标,叮叮当当的就不停滚出奖品来!

真正的高潮,往往只需要用最平淡的方式展现。

当晚的沪海电视台已经把这誉为沪海大学生的艺术精品,重点播放了最后全场高歌《祖国》的场面。

看过的人,都会被打动,不然不是中国人。

第二天上午沪海最著名的兰花大剧院,1866年开业的老字号,也是市里面文宣部门、文化局、旅游局官方对外接待外宾的窗口单位,打电话过来要求1月1号当晚,全体演职员去演一场,市领导会亲自到场观看。

荆小强征求了陈丹尼和曹晴雯的意见,这俩都同意参演。

全体人员甚至都来不及庆功,第二天上午集中到音像社,根据之前录好的伴奏带合成,在录音棚一个个的单独录音合轨。

到这个时候荆小强依旧没跟大家说会有收益的事情。

所有人还沉浸在晚上就要登上市里面大舞台的激动情绪里。

更对录音棚录音觉得兴奋好玩!

等所有人集中前往兰花大剧院的时候,教务主任吴妈已经迫不及待的宣布,明天到沪海中国大戏院,为全市工商界爱国、先进积极人物表演,接着后天是为教育界和全市高校优秀干部表演,大后天……

全排上了,有津贴。

大家还欢呼,满足得不行。

当然陈丹尼和曹晴雯依旧答应可以再参演两天。

这真是完全看在荆小强的面子上。

凯蒂也觉得可以趁机了解下陈丹尼在沪海举办演唱会的可行性。

荆小强开车接送的这几位。

兰花大剧院的表现,完全没有问题。

甚至因为昨天排演过一遍,所有人表现更加出色。

这可全都是沪海各级官员领导作为观众啊。

肯定得到了一致好评。

全体演员都得到了市领导接见握手称赞。

陈丹尼和杵着拐杖的安宁特别得到了站在领导身边合影的殊荣。

荆小强想溜边没成功,被文宣口的领导反复介绍,最后站在二排中央,给杜若兰悄悄攥住手心。

两人挺胸正式的模样格外突出。

本来交响乐团想现场演奏的,却被穆春雷担心出差子阻挡了,明天,明天到中国大戏院现场演奏。

可中国大戏院这一场,荆小强就意外的看见成老太坐在前排,和成玉玲一起笑眯眯的欣赏。

这回没领导合影,但无数工商界的敬献花篮并邀请歌舞剧团到他们的企业去演出。

吴妈和余舒凡连忙承担起各种联系工作来。

实际上昨天凯蒂就跟文宣部门的领导谈妥会在三月举行陈丹尼到沪海一连四场的个人演唱会。

第三天教育界就爆棚了,因为大半都是年轻人,他们早就从师大传说里面见识到《祖国》这首歌的风范。

不少人更从各种渠道拿到了词曲,所以在现场居然引发了全场高歌!

最忙的估计就是摄影摄像师,原来这才是大学生们真正爱国的模样……

肯定要大力宣传!

高潮一波接一波的根本停不下来。

第211章、神仙的里程碑

本来这场完毕就是各家高校抢着要求歌舞剧团先到自己高校演出,把这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传递到大学生中间。

吴妈和余舒凡赶紧又出来承接联络工作。

但陈丹尼必须得返回沪海了,他这一趟已经来沪海前后呆了十来天,中旬过后他就必须要投入月底的演唱会准备。

荆小强赶紧承诺自己无论多忙都会赶过去上台。

亲自把陈丹尼和凯蒂送到机场,得了一个深深的拥抱,约好在HK见面。

但曹晴雯没走,因为荆小强他们已经得到通知,马上赶赴平京表演!

这才是歌舞剧进京……

用元旦一月一号砖儿电视台在新闻里官方说法是:“从青年歌手大奖赛走出来的优秀青年歌唱艺术家荆小强同志,在荣誉面前没有迷失,在掌声面前没有骄傲,在金钱面前没有拜倒,他拒绝了跟随各种演艺团体到全国表演的机会,却回到沪海戏剧学院,回到他学习起步的地方,跟沪海音乐学院、沪海交响乐团、沪海舞蹈学校、驻沪海某部文工团一起,精心打造了全新的歌舞剧《祖国》,在1991年元旦的第一天,向我们的伟大祖国献礼……”

呃……

荆小强听袁学姐字正腔圆的给他念这段的时候,就这反应。

啧啧,能在官方说法里面用上排比句,已经是个很不同寻常的级别了。

袁嘉很清醒,她打一开始就只是帮整个歌舞剧团队报幕,她明白自己要什么,也不会跟着歌舞剧团队再留在学校。

她已经不合适在歌舞表演团队里面展现自己,她擅长的也不是歌舞表演。

与其说在整个团队里面做一份子,不如跳出来站在旁边显现出一堆+1的效果。

就像她一开始就选择了报幕那样。

这样,对于荆小强来说,她反而才能是特别的那个。

更何况她从陆曦采访那次就抓住了机会,在电视台找到了闪光点,现在全程跟歌舞剧团队,等于是帮电视台绑定在荆小强他们这里。

连去平京坐火车,她都跟着,摄制组更是全程拍摄记录这个青年表演团队的“先进积极性”。

为了突出这点,习惯坐飞机的荆小强只能跟着坐火车,而且七十多号人全都坐硬座,还要大家在路上载歌载舞,以此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这就是本来挺好的事儿,会被各种这呀那的自作聪明、形式主义给搞得面目全非。

所以荆小强不喜欢蹭脸上去沾这些边。

但他也不给自己搞特殊化去卧铺车厢,就坐在角落打盹。

袁嘉多有眼力见儿,看他不喜欢就让镜头避开些,自己去张罗采访。

在她的带动布置下,杜若兰他们积极得不行,三五个一组,要去给各个车厢表演节目,把欢声笑语带给旅客!

这可能就是新一代的摆拍。

荆小强不愿也不屑做这种事情,袁学姐却替他安排得妥妥帖帖。

曹晴雯给自己定了个软卧,却也坐在荆小强对面。

观察他打盹的模样:“没见面的时候,我以为你是那种特会装的先进人物,如果不是你唱摇滚,我压根儿就不会来,没想到你摇滚玩儿得那么好,人也这么通透!”

荆小强点头:“玩儿摇滚我的确可以吊打那些垃圾,但我没兴趣,因为玩那个除了方便蹭圈子里的公共汽车,没什么好处,没准儿染病染毒那就更不划算了。”

曹晴雯下巴叠在小桌板边的胳膊上笑:“嗯,这点我们是一样的,我喜欢摇滚的叛逆发泄,但不会跟他们瞎混日子,我的事业在HK,生活在平京,我分得很清。”

荆小强看外面快速闪过的影子:“不一样,你是真享受,我是……我也不太知道。”

他对曹晴雯是划开了距离的,但在这偶然之间,还是会泄露出一点点心声。

不可能给周边人说,大家已经奉若神明般跟随在周围。

就这么三两天的时间,听音像社说那边已经拼命把第一批磁带铺到沪海各个音像书店、陆续开始朝着平京等地发送。

基本都是落地清空!

甚至比当初荆小强双金奖那盘磁带还要干净利落。

因为全都是集团购买!

上一篇:全世界只有我正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