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1194章

作者:中秋月明

但,这位倒是最佳了,对花旗好吗,对内地好吗,这件事情背后的变化就翻天覆地了。

他最烦接触复杂的ZZ思考,只是现在越来越影响重大,曾经尽量帮沪戏、帮沪音,帮沪海,现在成了帮内地。

谈不上兼济天下,他也没那份眼界能力,只想尽其所能的帮帮忙。

可这种变量算计把他脑子里的CPU烧干了也没结果吧。

根本不懂。

所以还是演好自己最擅长的角色。

起码荆小强还是明白,无论自己跟这种政客扯上什么关系,都跟国与国的角力毫无影响,千万别把自己当回事。

况且眼前这活儿他也太擅长了。

现在荆小强上场,特别是上歌剧院的场,因为他不参演任何剧目,只是炫技一般的唱些著名咏叹调、美声唱段跟难度较高的流行歌曲,所以串场的脱口秀简直成了他的特色。

而且每次还不一样,感觉他光是靠讲段子都能赚钱养家糊口。

哪怕开场后看见那对儿夫妇的确在一群达官贵人的陪同下走进包厢,目光相对时候还有挥手致意。

荆小强都照讲不误:“我来自中国,没错,就是太平洋彼岸那个亚洲国家,所以环球巡演的时候经常被问到我是来自哪里,场面会立刻变得有点奇怪……”

“因为本来我这种艺术家应该代表着全球化多元文化,代表着不同文化和东西方的融合,但人们却总是要我选一边站,而且没有一边会完全接纳我。”

当他说到这里的时候,全场观众可能脚趾头都抓紧了,矮法克!你怎么居然敢在这时候谈ZZ,谈意识形态区别?

我们爱你是因为你是个艺术家啊。

大都会歌剧院的高层们更是面面相觑,平时你都不讲这种话,怎么突然统领来了反而整活儿……

谁知荆小强话头一转:“哈哈,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欧美人士都想我更亚洲一点,这对我来说很奇怪:‘你会说汉语吗,你来自中国吗,你多久没有回中国了’?”

“我算了算‘哦,我差不多已经忘了怎么说汉语,为了在世界各地演出,我已经有两年没回中国了……’”

明显反讽的语气,已经让熟悉他的观众们开始预热性的偷笑。

谁一两年就忘了母语啊,傻子才会这么问。

因为他表演那种大都市里附庸风雅的小资白领神态简直惟妙惟肖:“啊啊啊,太悲哀了,你应该学习你的文化,它多美啊……”

夸张的鼻音,哀怨的神情让全场爆笑!

这种人不要太多,动不动就神秘东方有群挂着辫子的王子公主,好像非得这样才能表明他们与众不同,其实啥都不懂。

荆小强在笑声中表情翻脸就变,冷漠疏离的那种:“哦,你是白人吧,你会讲捷克语、斯洛伐克语、德语吗,你是非裔,那你会讲爷爷奶奶老家的母语吗?不会,哦,那你特么的给我法克啊普!”

在基本上都是移民的花旗,真的没几个能讲自己好几代前的母语了。

懂什么是文化吗,动不动就这样装文化人。

特别是曼哈顿这地儿,最烦这种装逼,还遍地都是。

好多人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杰斐逊这种更是带头鼓掌狂笑,你真是地地道道的薪乡人啊。

包厢里的大人物们也笑。

结果这只是开头,真正的包袱还在后面:“当然,他们告诉我,最美的文化就是我可以娶好几个老婆,不是吗?”

全场特么都稍微楞了下,然后疯了一样歇斯底里的笑开了!

所有人都在偷偷用余光瞟二楼贵宾包厢的统领夫妇,罗伯特你特么的太会结合时事热点了。

可包括讪笑的大统领,表情泰然还遮嘴偷语的夫人在内,都不会觉得被冒犯。

哪怕脱口秀被称为冒犯的艺术,其实窍门在于冒犯的一定是自己所属群体。

这跟相声里面自黑的梗一样。

哪像有些傻逼动不动拿冒犯别人当乐子。

只有荆小强在笑声的惊涛骇浪中毫无表情:“WTF!拜托那是半个世纪以前的好事了,现在特么该死的法律跟曼哈顿一样,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事实婚姻叫做重婚罪,要坐牢的,别特么还以为中国人都留着长辫子,大清已经亡了!”

真的,就很难想象,荆小强在异国他乡义正言辞的宣扬我们国家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样子了,居然一点不会让人反感,反而笑声掌声连成片。

谁让他用最调侃的话语说出最无可争辩的事实呢。

当然他还是遵循段子手的套路,要前后呼应的圆回去:“SO,这就是为什么我连续两年都在世界各地表演了最大原因了,女朋友太多,养家糊口的成本绝对是你们难以想象的高啊……”

他都自黑到这种程度,全场观众却怎么都觉得特别牙痒痒呢,忍不住全都起哄!

如此高雅的大都会歌剧院可能在百年历史上都难以看到这种场面,连艾利克斯都忍不住指挥乐团来了组奏乐给嘘声助阵。

等听见荆小强那不需要麦克风的浑厚磁性声音,依旧在狂风暴雨的笑声中持续输出:“光是要分别打造出,哦,你是最美丽的,亲爱的你才最有气质的,甜心你是身材最好,你是最有名气的……这些赞美语言,都让我的脑细胞每天都在煎熬!”

说就说嘛,他还搭配深情的、语重心长的、举重若轻的、斩钉截铁的各种情话语气,更有日语、英语、汉语、西坂牙语、德语、意呆利语、法语的不同表达。

这明明就是报菜名的炫技吧。

全场笑疯了的掌声四起同时,包厢里的统领夫妇也终于哈哈大笑。

所以说古来弄臣容易讨欢心呢。

太讨喜了。

第1555章、就这?

荆小强这场音乐会后来甚至被当成了公关危机处理行业、戏剧行业、新闻传媒业甚至东亚外交行业的经典案例。

被各方拿来反复研究!

首先这场万众瞩目的演出必然给了统领府极好的台阶。

不知道他们是出于什么考虑,真的来看了荆小强的演出。

这个举动顿时赢得非常多普通人的好感,传播度就更不用说了。

应该算是选择了热度最高的流量来相互利用。

统领府现在是全球关注度最高的地方,无数媒体和观众们都在看这里八卦。

可那是官方热度,还是有很多人觉得高高在上,一直跟国际大局势挂钩的花旗统领府,怎么能变成这样呢。

结果来跟国际巨星音乐家,特别还是这场八卦中仅次于统领府热度的荆小强互动下。

立刻让人觉得亲民,轻松,轻描淡写的把反对党、各种媒体紧锣密鼓的场面给卸下来。

有点四两拨千斤的意思。

荆小强也稳稳的接住了这招,轻松写意的脱口秀开头,甚至让整个薪乡脱口秀工会都希望能邀请他加入。

实在是现在脱口秀在花旗还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小偏门。

如果能有这样的大佬加入,一定能让脱口秀产业发扬光大。

毕竟这场演出,其次收获最大的还是荆小强。

从来没有强调过自己中国人身份的他,这回算是故意光明正大的摆在所有人面前。

更极大的破除了很多人脑海里对大洋彼岸那个国家刻板固有的印象。

倒不是说高看内地多大一截。

而是荆小强明显展示出,那是个跟冷战时期的北大熊完全不一样的红色国家。

几乎所有花旗人根深蒂固的印象,都是把红色跟铁幕之类联系起来。

关于前苏的各种笑话、段子都表明那是种绝对不可能调侃统领级人物的高压态势。

这也是鼓吹花旗皿煮滋油最爱提到的点,看我们可以随便骂,指着鼻子骂。

这还不充分说明皿煮吗。

所以荆小强才能这样当面调侃、阴阳。

一整晚的曲目全都要么是《蝴蝶夫人》、《西贡小姐》这样男人移情别恋的寻欢戏码,要么是《卡门》、《巴黎圣母院》这样风流倜傥的角色唱段,甚至还有戴了绿帽子还要取悦观众的《丑角》……

首首戳刀,句句诛心啊。

可包括杰斐逊这种评论大佬,都不得不承认,罗伯特的玩笑尺度刚刚好。

换句话说他太明白花旗这种所谓的可以随便调侃大佬游戏规则了。

无伤大雅。

真正有底气的政客,根本不在乎所谓的这点面子,只要不谋反、不危害,随便怎么调侃,又不伤及半根毫毛,反而能显得他们的大气宽容。

这比千方百计保持领导威严要聪明得多。

其实是优渥的物质条件才具备了这样随便骂的环境。

都是吃饱了撑的骂着玩儿,丝毫不影响局面,那就随便骂。

而恰恰是这个敏感的时候,荆小强唱起这些曲目,还有种帮统领先生开脱的意味。

看看,古往今来不就是这些戏码么。

《茶花女》的唱段,那个时代哪位达官贵人没个情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有地位。

《乡村骑士》是一个结婚后跟已婚前女友乱搞最后被前女友现任丈夫手刃的故事;

《费加罗的婚礼》中主角勇斗坏伯爵,女人痴心唤回负心丈夫。

不是说这种破事儿就值得接受,而是没多稀罕,到处都是这种王八蛋。

可以谴责、批评,但没必要上升到社会价值观崩塌,国家形象受损,影响到整整一代人这些大帽子上。

没那么严重。

私德而已。

到最后,荆小强甚至照例坐到钢琴边自弹自唱了结尾曲。

很多人以为他会唱那首《Old Money》,非常具有曼哈顿风情,透着股浓厚的北美旧世陈梦气息,这也是荆小强在之前的大都会歌剧院演出常用结束曲。

可今天他居然唱的是首全新的曲目:“因为爱情,不会轻易悲伤

所以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

因为爱情,简单的生长

依然随时可以为你疯狂

因为爱情,怎么会有沧桑……”

以他现在的功底,当然可以随心所欲的前后调换,信手拈来的换成英语。

却依旧还是《Old Money》那种慢悠悠的花旗味儿。

就像之前几乎每首唱段,当唱响的时候,观众们可能会下意识的瞥眼包厢那边,心里嘿嘿嘿这又在映射什么。

可等到荆小强的歌声唱起来,就只剩下陶醉。

哪有那么多暗示、隐喻,就是首曲子而已。

现在更是全场寂静到一根针掉地毯上都能听见那种,任由钢琴曲伴奏下的歌声,回荡在圣殿。

是啊,一切故事的开始和终点,都是因为爱情。

爱情是什么?

是两个人并肩携手一起走过人间的冷暖,是不论你正在严寒酷暑中汗流浃背还是在数九寒天里瑟瑟发抖,都有一个坚定的身影不离不弃。

不管你在感情中遭遇冷漠,还是那个你期待的人一直都不见踪影,你都要相信,上天一定会安排最好的结局,如果不好,那就是还没到结局。

错的也许是人,但爱情永远不会错,所以,忘记那些刺骨残酷的字眼,相信爱情吧。

这的确是古往今来最珍贵的感情。

可成年人不会那么傻乎乎的相信爱情,问世间情为何物,不过一物降一物。

差不多就行了。

爱情走到婚姻以后往往更多是妥协。

反正有无数人的目光这时候都偷偷瞄见,美妙的歌声中统领和夫人掉头对视,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起他们始于大学同窗的爱情?

有位记者在此刻拍下的照片,成为98年度最佳《TIME》周刊封面。

统领先生注视的双目带着笑意,夫人的笑容比他更明显甚至有些俏皮。

有一篇发行量颇大的专栏文章带头煽情:“听着这样的歌声,看着包厢四目相对的夫妇,我难免想起那个大学毕业就跟着男友到落后地区支教的小女人,她刚刚参加了成功弹劾尼克松统领的调查组,在华府有着远大前途,却情感战胜了理智,这一刻我看到她的眼里没有后悔……”

无数人看到这张照片读到这段文字不得不释怀。

哪怕有人隐晦的提到,那特么大学教书能叫支教吗。

上一篇:全世界只有我正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