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1187章

作者:中秋月明

老张抬头羡慕不已。

因为最近沪海那边拍城市风光宣传片,找部队上借了直升机航拍,陆曦听说安宁拍电影要拍大场面,搞个高速路修路灯的那种超高云台车来俯拍,就顺口说找部队借呗,她爸认识这边的叔叔。

荆小强觉得不好,哪怕给钱也容易沾上以权谋私的瓜田李下。

陪着成玉玲带大强过来当星妈的莫塞娅更不解,买一架不就是了,借什么借。

我哥他们都买过。

荆小强才哦哦哦的反应过来我是有钱人嘛,马上联络在HK买了架现成的送过来。

本来升空手续什么的很麻烦,结果他比莫塞娅还阔绰。

使用权送给这边驻地机场,掏钱给驻地派人打着影业集团的旗号去学这种新型号,并且后面陆续还会再买几架不同型号,都交给这边日常“维(xun lian)护(shi yong)”,甚至还承担航油消耗费用。

只有影业公司在全国各地拍摄需要的时候,才找这边“借人”飞出来用,拜托你们平时要练得好好的,让我们能拍出最佳水平。

可把这边驻地乐坏了,现在请HK飞行员都各种陪伴协调,还问各种拍摄需要队伍不,听说是小强拍电影,大家都嗷嗷叫呢。

荆小强当然是顺势过去慰问演出下,好久没下部队,激情依旧。

看得陆曦眼馋,我爸……

荆小强赶紧嗯嗯嗯的也配上,沪海影视基地更需要航拍之类的工作。

陆曦才嘿嘿笑:“大强拍戏还是有点天赋哦,什么时候金宝也能跟着拍拍武打片不?”

荆小强狂翻白眼,你舍得,我还舍不得呢。

文戏用孩子是取巧,武戏用孩子那是谋财害命!

没错,拍这种鸡汤片有个窍门,就是用儿童角色。

孩子那种天然的纯真跟灵气,会让整个画面都温情许多,更容易让观众也被抓住心灵感受。

荆大强不知道是不是继承了点荆小强灵魂里的那么多表演细胞。

他不是多灵动,甚至很多时候有点呆呆的,但却像他妈那样有点呆萌。

最重要是抬头注视的双眸里透着好奇的光。

可能他妈从小把他教得太规矩了,从小喜欢看书,养成了阅读习惯,目光就容易沉稳。

却又看着自己那个特别没规矩的大哥上山下海的翻腾,接着又是个高大结实的妹妹带着两个小妹更敞开了玩,让他可能还是有点羡慕,看什么都充满好奇。

结果被罗阿姨注意到。

这下来了剧组,成天被安阿姨抱着爱不释手,潘阿姨各种零食,杜阿姨嘘寒问暖,焦阿姨有很多小伙伴介绍玩,外国阿姨更热情了,莫塞娅直接塞金币、金链子,安排小女仆伺候,中森就老从安宁那抢了在荆小强面前晃,白莲婷嘲讽说这是“老太太抱小孩儿……别人家的呀”。

所以说拍戏对荆大强来说,他还真不容易紧张。

跟着那没多少头发的叔叔做游戏罢了。

恰恰他这种从小有教养的动作习惯,又符合了郭优演的这个角色定位。

除了很多是从田间地头来南方打工的纯民工,还有另外一类人。

改开初期闯荡南方,能够成功的往往在小地方还算书香门第有点文化,到了新时代才会有梦想不愿躺平的内核。

不愿在内地浪费人生,呆在体制内一眼望到未来,才敢于南下闯荡。

可下海之后呛水的又是大多数。

总之小演员的规矩懂事,反而把“父亲”那种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窘迫辛酸,小人物的卑微尴尬给对比出来,让郭大爷演起来颇有些痴迷!

老张也看得啧啧称赞。

他跟荆小强配合过,特点就是这种精准到极致的剧本细节,甚至有些还能大概画个脚本构图,却又不影响导演、摄影的发挥,基本上能够一口气拍下来,不需要很多废片。

所以对自己的戏更有信心了。

当然荆小强跟他拍,就是影业公司全面投资,老张拿导演片酬或者票房分成都可以选。

精灵之花影业已经到了不在乎赚多赚少的地步,只是要尽量保本,然后方便外资(xi)投(qian)入进来就行。

这种反向洗法,不是为了把钱弄出国。

而是不声不响的把外资弄进来投资各种项目,包括老张的团队拍一次升级一次。

从设备到技术人才都全面升级。

怪不得愿意合作。

正在顺口约定,曲老那边的几位也上楼来,惊叹这滚滚财源的同时,又有点担忧这是不是饮鸩止渴,有什么隐患,这场面也太火爆了,要是一直这么火爆会不会影响到周围的经济情况。

荆小强看看对方穿中山装还兜里插两支笔的学究样,有点无奈:“这是样板啊,全国各地肯定还有很多人在质疑,我们没有这么多车,需不需要花这么多钱修高速路,其实带过来看看就知道该不该了,要想富先修路,只有把高速公路这样的经济大动脉修起来才能让商品高速流通,现在我都知道火车皮是个多么紧俏的东西,如果到处有了高速路,不就成了有无数灵活的大货车皮在运输,这也是很大的就业,更可以带动每个路口、服务区的经济……”

多的那些什么大基建拉动大经济,他也不懂,但花旗就是在高速路和高铁这两大动脉上被内地反超以后,他才算意识到内地好像追上来了。

还有人担忧这得花多少钱,一公里一个亿……

荆小强更无奈:“同志,思想要打开啊,这条路我听说也没花国家的钱,是港商主力投资,每天通行费就能收上百万,我看未来能上千万吧,开源节流,先开源,然后才考虑节流的问题,一潭死水的看不到任何流动,那才让人绝望。”

他是刻意不想跟这种大动脉事务绑定,更不想跟各大主力抢肥肉,不然早就砸钱进来搞这些必然重要的项目了。

还是把主力专注在网络上。

这些天在鹏圳,他也算是彻底跟麻花藤他们搞清楚了目前内地互联网进度。

国内还是很有警惕性,同时搞了两个拨号网络。

每个用户用调制解调器拨号上网的时候,拨163这个号码跟国际互联网连通,是真正的互联网就要贵点,大概每小时两块钱。

如果拨号169上网就是国内网,可以理解成一个巨大的全国范围局域网,每小时一块钱。

而麻花藤他们最终做出来的扣扣软件,恰恰就是在登录时候,可以任选两个网络之一。

毕竟目前百分之九十九的国内用户,都只跟国内聊天,所以基本上都是通过内地局域网跟服务器在交流。

对国家对外珍贵的海底电缆、国际互联网资源占用也极少。

而IRF论坛已经挂出来那个ICQ聊天软件,却必然是用的国际线路和服务器。

首先导致哪怕在同一个网吧的两台电脑聊天,也要到国外服务器走一圈,传输有延迟。

其次更大的问题在于这种国外服务器根本进不了169局域网系统,这就导致没法形成海量交友的乐趣。

做不到海外网友跟国内扣扣那种翻好多页都有无数网友可以刷新的未知感。

往往就那么两三页就没了。

这让荆小强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他只知道社交媒体一定要掌握在自己国家手里,这是他最近接触各部门交流谈话,带着麻花藤反复强调的重点。

当然论据来自“CIA已经在居心叵测的测试这种东西能不能搞事情”,毕竟在HK也已经测试过这种独立于电话通讯之外的网络交流方式很难被监控,更实时在线随时都能以点到面的传播。

更别提荆小强还对扣扣要求了开发出“群”的概念和功能,“外国人已经在搞了,千万不能落后,那个对信息传播更加恐怖”。

这个时候面对他这种“互联网国际专家”,已经没有人说什么这样恐怖危险的东西不能搞,而是非常清楚如果我们跟不上国外的节奏,那就只有被动挨打不能还手了。

所以在线路、相关邮电部门都给予了最大支持。

麻花藤当然是顺着这边便利,到全国各地去开网吧了!

第1546章、我真的是个艺术家

荆小强是怎么都没想到,麻花藤居然把开网吧,当成了扣扣盈利的第一方向。

而且从鹏圳到莞州到粤州,现在再到全国各地去开!

毕竟按照他和周围人的理解,扣扣就像他们拥有的一件商品,而且还是很多人喜欢的免费商品。

既然有这么大的需求到网吧里使用,那就应该像是把扣扣放在货架上一样,不停的开网吧。

这盈利模式不就出来么。

本质就像这时候很多游戏机房,游戏本身不要钱,店家掏钱买游戏机跟电视,每小时多少使用费随便玩。

这么一想,整个逻辑就完整了。

他这开全国加盟连锁店似的奔着超大型集团企业去了。

好像……不是这么回事吧?

但荆小强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不知道该怎么搞。

因为他没经历过扣扣时代,国外也恰好没有网吧这种样板。

顿时把荆小强搞不会了。

最主要是他也说不出盈利点应该在哪。

麻花藤看他不置可否还以为是担心投资:“我们不会乱花钱,更不会激进铺张浪费,尽量让网吧开设滚动盈利,前期主要是在各大区保证服务器架设,然后省会,再然后才市级、县级……”

荆小强摆手暂停:“我没有限制你投入的意思,全国架设更多更好的服务器这是必须的硬件环境,该做就做,只是我提醒你不要低估了经济条件爆发起来后,家用电脑、办公室电脑的普及率,网吧一定不是未来的主营方向,譬如我们在欧美都没有网吧这种模式,现在只是因为网络传输带宽太低,才搞几个样板网吧局域网打名气。”

麻花藤又有点紧张,他已经在鹏圳开了七八家,莞州、粤州等地共有十多家正在试运营,从设备到店面已经是上千万的支出。

错了吗?

这会儿有多少人经历过花上千万资金啊。

额头冷汗都出来了。

荆小强还得安慰:“我只是提醒,你大可以去尝试,我们现在是用洋鬼子的钱在探路,我也可以给你分享AHA的思路,应该是用交互式定向广告的方式来让AHA盈利,具体的技术攻关正在进行,完成后肯定能跟你分享,但花旗、欧美适用的方法在内地不一定管用,甚至我们是故意要制造不同,才能保证内地网络市场的独立性,这比赚钱更重要。”

一直跟着接触各方的麻花藤这才确认可以继续,只是这个如何盈利的紧箍咒可能要困扰他不知好久。

但从今年校招开始,年轻的藤迅公司通过滚社已经汲取了各大高校跟计算机专业有关的大量优秀毕业生,加上去年对全国软件技术高手们召开的行业峰会招揽,迅速扩张成上千人规模,其中大部分都将投入到围绕扣扣等社交软件的程序研发工作。

而荆小强协助藤迅跟各方达成的协议是这里也会为网络安全培养各种人才,只要国家需要,从这里抽调人手、部门去负责安全工作,都是责无旁贷的协助支持,当然也就是彻底把整个技术架构开放给相关部门。

于是就在以前八层楼的荆棘文化大厦附近,再斥资收购一座烂尾楼,改建成新的计算机软件大厦。

这是正儿八经的摩天大楼,原本设计结构都是五十多层,已经接近封顶,荆小强他们跟买了个包似的简单。

大概确认手续没问题就同意,由HK市值最高的亚盈科技出资六亿港币收购。

持续投入建设完工后“出租”给内地“外包”软件公司,美其名曰成为可以利用内地廉价计算机劳动力的软件基地。

去年安宁她们不停的转让些汽车轿车过来,都让藤迅软件的几位股东万般忐忑,怕荆小强是借着他们在走私车辆。

这回难道是借着搞地产投资吗?

因为甭管懂不懂技术,他们都看不出自己这家的聊天软件有什么值得这样投入,之前千把万资金搞网吧都让他们小心翼翼生怕砸锅,现在动辄就是几个亿的固定资产砸过来!

头晕。

可来自HK的高级会计师、律师楼对这边又保持了极为严谨的财务管控,钱可以随便花,但一分一厘都要清清楚楚,容不得半点贪墨。

荆小强为了不让这家龙头企业走岔道,也是操碎了心。

这才是他回到亚洲,回到HK的主要目的。

表面上还得做出不在意的样子,成天写剧本、看三套电影剧组班子先后铺开场面。

鹏圳歌剧院和HK文化中心的演出更像是在履行自己的艺术家身份。

直到大强的戏份演完,《当幸福来敲门》的拍摄基本杀青,期间还帮曹菲十月底加开的三场红磡演唱会当了嘉宾,荆小强才终于带着出差费用都超标的CIA探员们一起奔赴东京。

天晓得有多少人一直晃悠在荆小强周围,这可是97年,他频繁往返于鹏圳和HK之间,不知道搅动了多少暗流涌动。

也不知道有多少目光注视在这位国际著名的艺术家身上。

那位科技部高级副主管这些日子则顺势在HK把远东地区技术中心建立起来。

特么还用的是荆小强的地皮建筑,大量昂贵的设备更是摆明了要扎根HK,覆盖整个东南亚和内地南方区域。

那边刚协助藤迅建立国内最大的服务器中心,荆小强现在难免有种老子到底属于哪一边的恍惚。

终于有点明白那些卧底,为什么会产生自我认知混乱。

不过那位冀队长说他们对花旗在HK的老巢还是比较清楚,这估计是个全新的技术型情报收集点,更可能是在考验荆小强的属性。

大家都装着不知道呗。

于是等荆小强飞东京的时候,照例在会议室坐着一大堆人,CIA的人手也能不声不响的占据个角落。

跟其他商业助理一样汇报工作,只是他们不吭声,只把相关的工作进度、事态局势、数据报表推给荆小强看。

荆小强内心法克一百遍。

你们这是逼着我下水,谁特么有兴趣看这些东南亚各国或者内地的情报消息,各种隐私秘闻和情报人员数据了。

所以他真是毫不在意的随便翻翻,然后跟商务助理们谈的都是十亿、百亿美元级别的投资项目情况!

上一篇:全世界只有我正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