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769章

作者:湛阳

“那不是一代人能做到的事情,需要一代代不断努力才行,不过目前来看嘛……”李月辰微微一笑,“倒算是开了个不错的好头。”

旁边的义阳公主说道:“我倒是觉得这些年改变很大呢,与幼年时期有极大的差别。”

“阿姊毕竟从小生活在皇宫,对现如今很多成果都很清楚,但外界可截然不同啊。”宣城公主在旁边说了一句。

“这倒也是。”义阳公主微微点头。

众人一边聊一边回到了公主府,吃过晚饭之后,又聊了一会儿,才各自回到房间里睡觉。

……

第二天一大早,李月辰起床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直奔兵部。

这次的事情毕竟有武三思的参与,为了这场戏演的真实一点,他肯定是在兵部待不下去了。

这不仅仅是为了让事情更真实,同时也是为了他好。

军队跟其他地方比起来有个最大的不同之处,那就是将义气这类东西看的更加重要。

不是说军队里没有人情世故,也有,但终究比不上外界。

武三思这次私自调动军队,在行为已经等于是背叛了公主的命令,算是以权谋私。

所以就算公主不处理他,其他人也只会以为是碍于皇帝的压力不好多说。

但其他人肯定会给他穿小鞋的,甚至就连手下都会瞧不起他。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他都必须要离开兵部了。

李月辰过来之后,又摆起了一张面无表情的脸,直奔武三思的办公室。

武三思当然也知道他肯定要被处理的,所以已经在办公室里面等着了。

所有人都看到了太平公主冷着一张脸进入办公室,但都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各自干着自己的工作。

进入办公室之后,还没开口说话呢。

武三思直接恭敬的行礼道:“见过公主殿下,此事属下知错,甘愿认罚!”

看到他这副态度,李月辰忍不住在心里憋着笑。

当然这不能表现出来,她直接往前走了几步,坐在了他的椅子上,随后开口问道:“本宫有些好奇,阿兄许给你何等好处,才能让你帮忙?”

听到她这么问,武三思马上换了一张脸。

当即一脸委屈的表情:“殿下明鉴啊,当时太子殿下拿枪指着,下官也是为了保命的不得已而为之啊。”

“为保命而不得已?”

李月辰面无表情的反问到:“如今表兄也是军籍,也在军校接受过培训。知道对我等军人而言,保家卫国乃是天职,军人岂能怕死?”

“是,属下知错!身为军人却贪生怕死……还请殿下责罚!”

说着,非常恭敬的行礼。

别的不说,这认错的态度确实很好,完全挑不出毛病。

这也是武三思仔细思考之后的选择,都知道太平公主一向赏罚分明。

而且对自己人向来是出了名的好,当年东都水灾,为了救自己手下的士兵差点把自己的命都搭进去。

所以武三思打定了公主肯定不至于因为这个要自己的命,不如态度端正一点,好好认错。

李月辰皱着眉头思考了一阵,随后说道:“若是在战时,贪生怕死按律当斩。但这毕竟不是战争,此次也并未波及百姓搞混政局,便不杀你了。”

听到这句话,武三思松了口气:“谢殿下不杀之恩……”

“不过由此也能看得出,你不适合待在军中。即今日起,你被开除军籍了!”

说完,李月辰也不等他回话,直接起身就走。

这种时候不用多说什么,说太多了反而容易露馅。

看着李月辰从身边走过,武三思表情多少有些愧疚。

说实话,自从来到兵部任职,虽然规矩多了点,但这位公主从来没有欺负过他。

不但如此,平时对下属也都是一视同仁,绝对是合格的老大。

然而这次他的确是背叛了公主,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私自调动军队参与了政变。

而公主向来不喜欢军队参与政局,甚至之前都说出过军政分离这样的话。

这一刻,武三思的心中多少有些后悔。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他只能对着李月辰背影行了一礼:“属下谢殿下近些年来的照拂。”

李月辰听到之后也没有任何反应,直接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随后武三思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脱下了军服,穿着一身中衣离开了兵部。

而回到了自己办公室的李月辰也叹了口气,不管怎么说,这次其实是自己一家利用了武三思。

当然了,肯定不会亏待他就是了,等老哥登基之后就会召他回来安排其他官职。

在军队这么久了,武三思多少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做个刑部尚书是没有问题的。

李月辰并不清楚自己这位表兄在真实的历史上是个怎么样的人。

但如今这种完全偏离了原本历史的时空之中,想必他也不会是个蠢反派的角色了。

……

武三思走了,兵部侍郎的位置就空了下来。

当然肯定是空不了太久,因为李重润要回来了,这个位置,就是给他准备的。

至于外面的人就别想了,如今的兵部和户部完全就是皇室的地方,他们是插不进手的。

这边的事情并没有引起什么讨论,外面的人也没有敢细说。

只不过武三思穿着中衣离开的事情还是被很多人知道了,不少大臣都第一时间去他家送礼搞关系。

现在不少人都知道这次政变他是出了力的,虽然被开除了军籍,但新皇肯定是要论功行赏的,所以今天回家,说白了就是放一天假休息一下而已。

第二天就是四月二十六了,钦天监定下的黄道吉日,新皇登基的日子。

因为现在其他国家的使者都在东都常驻了,所以他们也被请了过来,参加新皇的登基大典。

唯一的问题就是时间太急,来不及送礼,所以在自己的职权范围之内写了一份礼单呈上去,然后再写信让他们的国家那边派人送过来就好了。

天还不亮,李月辰就早早起床了,简单的练了一会儿瑜伽,就乘坐马车出了门,参加新皇的登基大典。

因为新皇是她的兄弟,所以公主们都要封长公主,今天是一定要在场的。

包括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今天都必须在场才行。

不过就算如此,人也算不上太多,因为这次登基大典实在太急,来不及通知全国官员,所以只通知了东都和长安的所有官员。

日出之时,朝会开始,百官在张成鑫的高声宣布之中进入了朝堂。

看到坐在龙椅上的武则天,不少大臣都感到疑惑。

皇帝不是病了吗?而且上次过来还不停地咳嗽呢。

再加上现在发生了政变,按理说病情应该加重才是啊。

可是今天似乎感觉……身体好了不少?

第七百九十五章 人员调动

这种事情不是开玩笑的,毕竟当初高祖皇帝就是被太宗发动政变后退位的。

而退位之后,就一蹶不振,每天什么都不干,就是在后宫玩女人,不停地生孩子。

一般来说,被政变赶下台的皇帝,都应该是因此加重病情才是。

然而看看现在的皇帝,不但不咳嗽,反而是红光满面的。

让张成鑫宣布退位诏书的时候也没有一丝一毫不情愿的表情,反而脸上似乎带着一丝浅笑。

不少大臣都感觉这事儿似乎多少有点诡异,但具体的也想不出来。

退位诏书说的很清楚了,皇帝从今天开始传位给太子,以后移居上阳宫,尊为太上皇。

随后穿着衮冕的李显迈着庄严的步伐缓缓走出来,在皇帝面前行礼。

武则天缓缓伸出手,拉着儿子的手,让他一同坐在龙椅上。

按理说其实不应该这么干的,与礼法不合。

然而从当年女皇登上帝位的那一刻起,这礼法就已经不知道被打破多少次了。

所以这一幕也没有人多说什么,静静地等待典礼结束。

新任的大内总管孙静邦拿出诏书大声宣布起来,从今天开始,国号改回“唐”,全称,大唐帝国。

韦莲儿封为皇后,李月辰以及宣城和义阳公主这些姐妹全部封为长公主。

登基大典搞定之后,差不多已经中午了。

新皇大摆宴席,请朝臣和外国使者们吃饭,观看歌舞表演等等。

吃饭的时候,不少大臣都看着前排面无表情的太平公主。

他们都已经收到了消息,公主落地之后直接就闯进东宫了,而且还是带着兵器的。

只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没打起来,不过听说好像砸了不少东西。

但不管怎么说,她不再搞事那就说明朝局能稳定下来。

接下来他们只要乖乖的听新皇的话就好了。

典礼完毕之后,大臣们散去,准备迎接新的时代。

不少人都内心惶恐,不知道自己的结局会是如何。

毕竟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登基,免不了要论功行赏,现在的局势肯定会发生改变的。

……

午饭之后,李月辰来到了上阳宫。

虽然自从上阳宫建成之后没来过几次,但不得不说,这的确是李月辰所知道的最奢华的宫殿,远超大明宫和紫微宫。

上阳宫在紫微宫的西边,所以也叫西宫。

整体格局是坐西朝东,占地面积大约八个平方公里。

站在宫门的大门外,入眼看到的是红白两色。

所有的墙壁都是白色的,而但凡暴露在外的木头,全部都被漆成了大红色。

放眼望去,内部所有宫殿都是这种红白之间的撞色。

而大门口就在洛水边上,两边各有一只石雕的蟾蜍,栩栩如生。

进入大门,经过宽阔的广场,正对的就是上阳宫的主宫殿,观风殿。

当然这是万一皇帝过来听政上朝用的,没办法住人。

母亲住的地方是后面的芬芳殿,那里才是居住的地方。

踩着严丝合缝的石砖地板进入宫门,李月辰看了一眼远远的后宫。

对一旁的护卫招了招手:“将马牵来吧,属实有点远了。”

骑着马一路来到了后宫,在芬芳殿前停了下来。

进入殿内之后,就看到老妈正在跟上官婉儿站在一块,商量着殿内的一些装饰。

一名年轻的宫女正在根据老妈的指引,将一副王羲之的墨宝往墙上挂。

“婉儿认为如何?”

“回圣人,不够中正,再往左些应当会更好。”

“嗯,那就再往左些。”

看到女儿过来了,武则天招了招手:“辰儿,看看看如何?”

“这些物件,阿娘看着舒服就好。”李月辰笑了笑。

在殿内溜达了几步,左右看了看之后才问道:“阿娘居住此地,是否会不习惯?”

“无碍,反正过些时日便要出去游玩了,无所谓。”武则天一脸淡定的笑了笑。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