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749章

作者:湛阳

这几年随着她发表在报纸上的诗词逐渐增多,已经隐隐成为了文坛一代领袖。

在这个很多后世知名的大诗人都还没出现的年代,已经坐稳了文坛第一把交椅。

李月辰隐约记得,李白杜甫这类大诗人,应该都是李隆基时代的人,也不知道现在长大了没……

不,应该说,到底出生了没?

毕竟自己从小到大做的这么多事情,应该已经让历史偏离了原本的轨道,走上了另一条路。

这其中的蝴蝶效应是极为恐怖的,甚至可能间接导致这些人根本就不会出生了。

想到这里,李月辰摇了摇头,将这个想法驱离了脑海。

这种问题继续想下去就跑到量子物理学那边去了,甚至有可能产生哲学疑问。

而这种东西最好不要细想,否则容易陷进去。

悟透了或许能成神,悟不透,则可能成为神经病。

就在这时,李月辰耳朵微微一动,听到背后有脚步声响起。

下一刻,上官婉儿的双手便环抱住了她的肩膀:“殿下今日回来很早嘛!”

“没事就该早点回来啊。”李月辰握着她的手微微笑了笑,“婉儿今日好像也很早啊。”

平时上官婉儿都是在宫里吃过晚饭之后才回来的,今天确实早了些,太阳还没落山呢。

“圣人说,最近也没太多事情,早些回来歇歇也不错。”上官婉儿嘿嘿一笑,“还说,日后可有我忙碌之时呢。”

李月辰叹了口气:“阿娘应当还是在为狄公感到难过吧……”

说到底,皇帝这个身份是很难交到朋友的,所以才说是孤家寡人。

而狄仁杰,就算是老妈唯一的老友,他离世了,说不难过是假的。

纵然说情绪上可能不会太波动,但也不可能做到完全不在乎。

“明日我也进宫去陪陪她吧。”李月辰笑了笑,“多聊聊应该就会好的。”

“嗯,殿下去了,圣人定然会开心。”上官婉儿将脑袋搭在她的肩膀上说道。

“这倒是实话!”

李月辰毫不谦虚的点头答应一声,对自己哄老妈的能力还是有相当不错的自信的。

毕竟从小到大,这事儿都干了三十年了,早已算得上轻车熟路。

两人在亭子里聊着天,时间不长,太阳就逐渐落山了。

依偎在一起的两道身影在橘红色的霞光中拉出了长长的影子。

直到义阳公主出来喊她们吃晚饭,两人才停下了话题,回到了房间之内。

刚进来,义阳公主就在旁边说道:“你们俩,年纪也不小了,在外面待着不冷啊?”

“抱着殿下就不冷!”上官婉儿笑嘻嘻的回答道。

“好了好了,快些用膳!”宣城公主在一旁催促着。

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李月辰的心情也更加美好了不少。

第七百七十七章 机会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李月辰基本上每天都会进宫去陪老妈喝茶聊天,打发时间。

朋友去世对她的影响多少还是有点的,情绪略微有些低落。

再加上现在国事都有儿子在处理,所以每天也比较闲的慌。

李月辰去陪她倒是正好,能让她多聊聊开心的事情,不会整天想些有的没的。

不过老妈彻底不管事了,作为太子的李显就等于把工作都接过来了,每天都忙碌了不少。

实际上在李月辰看来也没多忙,毕竟现在大部分事情都由内阁处理,李显的工作每天最多两个多时辰就能搞定了。

然而对于李显而言,哪怕是两个时辰的工作都觉得累人,总想着摸鱼。

正好最近这段时间妹妹也在这边,作为镇国公主,很多事情都会询问她的意见,自己根本懒得思考。

“月辰,快来看看!”

李显拿着一本奏疏对她招手。

正在给老妈按摩肩膀的李月辰头也不回:“阿兄直说好了,何事?”

“这奏疏不太对劲。”李显皱着眉头说道,“说是最近开始执行摊丁入亩政策的州县都不太好,可莲儿那边的暗卫传来的消息却说形势一片大好……”

“嗯?”李月辰微微一愣,随后走过来伸手拿过老哥手里的奏疏看了起来。

心中感觉有些奇怪,难不成这些人如今胆量大到敢明目张胆的作假汇报了?

仔细一看,却发现奏疏倒也算不上坐下,只能说是玩了一下文字游戏。

大概就是说发生了很大变化,让人们很不适应云云……

说到底,多半是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误导一下批阅奏疏的人。

“哼,真是幼稚。”

李月辰微微笑着摇了摇头,“不过阿兄不至于连这些都看不出来吧?”

“为兄又不傻!”

李显撇了她一眼,继续说道:“不过这说法着实有些不对劲,要不要教训一下?”

“你是批阅奏疏的人,看你自己。”李月辰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打回让他们重写好了,就说孤看不懂!看他们到底敢不敢睁着眼睛说瞎话。”

“应该不至于胆大包天到那个地步。”李月辰笑了笑,继续回去给老妈按摩了。

毕竟现在也是皇权高度集中的时代,这种时候要是敢欺君罔上,明目张胆的作假,那是脑袋不想要了。

李显想了想:“这倒是……算了,先不说这些,年前不是去看那蒸汽船了吗?可否带为兄上去看看?”

“还没完全成熟呢,阿兄还是先别想那些了。”李月辰笑了笑。

“主要是感觉也没什么新鲜玩意儿了。”李显轻声吐槽。

“不是有桌球吗?那个不好玩?”

李显轻轻摇头:“他们都不敢赢我,没意思……”

“没事,我敢。等阿兄闲暇时分我来陪阿兄玩。”李月辰笑道。

毕竟身为太子,没人敢赢他也很正常,这样就只能找兄弟姐妹了。

李月辰自认为自己的桌球技术还是可以的,跟老哥玩一玩应该问题不大。

……

一转眼就到了四月份,天气早早的回暖,冬日里难过的心情也随着驱散了不少。

天气回暖之后,武则天的已经不再为老朋友的离开难过,情绪也回归了原本的模样。

当李月辰走进集仙殿的时候,她正躺在摇椅上,开着留声机一边听音乐一边喝茶。

唯一不变的就是李显仍然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趴在桌前看奏疏。

李月辰正准备过去跟老妈聊聊天,李显却突然一抬手:“月辰接着。”

看到飞来的黑影,李月辰抬手一下子抓在手里。

武则天撇过眼睛:“我看你是越来越放肆了,奏疏岂能扔来扔去的?”

“阿娘放心,孩儿有把握的。”李显低声辩解了一句。

不过好在武则天也懒得搭理他,倒是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

李月辰接住奏疏,一边打开一边问道:“又是何事?”

“这是兵部送来的,想来应该问问你的意见才是。”

听到是兵部的,李月辰打开看了起来,但也没有太当回事。

兵部的文件,如果真要是什么重大事情,肯定是她这个兵部尚书会最先知道。

别看她平时不怎么打卡上班,威望绝对是无人能比的。

但既然送来了这里,想必不是什么太要紧的事情。

仔细看过之后,果然如此。

东夷都护府的大都督赵文翙上报,说是奚族人和契丹人不服管教,有造反之嫌,请求出兵。

看到这封奏疏,李月辰挑了挑眉毛,那边的事情她还真不算太了解。

主要是因为如今的国土的名义领土和实际掌控的领土不是一回事。

就拿北方来说,如今李重润所在北方军分区在乌兰巴托以南四百里的地方。

从这条线往南,才算是大周真正的实际掌控的领土。

但要说名义上的,可一直到贝加尔湖再往北一点。

这些名义上的领土,就是由都护府掌控的,也就是所谓的自治区。

东夷都护府负责管理的是奚族人和契丹人,但说是管理,实际上基本不参与内政。

只要他们每年定期上贡,基本上是互不打扰的状态。

可是好端端的怎么就不服管辖开始造反了呢?

出兵镇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要确定对方造反了。

否则平白无故出兵打人家,那实在说不过去。

放下奏疏之后,李月辰想了想:“这样,让太子妃调查一下赵文翙!”

李显点点头:“好,我回去之后与莲儿说。”

随后李月辰又去了兵部,给李重润写信,让他对那边的事情做个详细的调查。

毕竟这出兵不是小事儿,战争一旦开启,代表着后续的无尽麻烦。

更被说现在工业革命开启,草原上的异族都指着大周吃饭呢。

现在正是乱糟糟的时候,万一这边开展,羊毛贸易断了,草原上又要反一大片了。

……

好在如今效率还是非常不错的,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李月辰便收到了消息。

兵部办公室里,李月辰仔细查看着暗卫和李重润送回来的调查结果。

这份调查结果里不但有文字说明,甚至还有照片作为佐证。

根据暗卫的调查结果来看,赵文翙此人生性残暴,脾气很差。

虐待下人什么的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整个都护府的人都很怕他,俨然已经是个土皇帝了。

就任大都督期间,吃拿卡要都是常规操作。

再加上最近草原内卷,赵文翙又疯狂的圈地养羊,如今仅仅在他名下的羊就超过了五万只。

而李重润因为距离比较近,调查结果也更加详细不少。

如今赵文翙跟契丹那边确实有很大的冲突。

契丹大贺部落于贞观年间归附大唐,然后成立松漠都护府,都督一职由大贺部落首领世袭,赐姓李。

如今的松漠都督,汉名叫做李尽忠。

根据李重润的调查结果来看,就在前不久,李尽忠的大舅哥孙万荣的未婚妻被赵文翙看上了。

结果他用各种下作的手段将其抢走,掳回家中做小妾。

同时还大摆宴席,叫李尽忠与孙万荣两人到家中庆祝。

孙万荣忍不住当场呛了两句,结果被赵文翙一顿胖揍之后扔出了都护府。

这还只是最近发生的,根据调查结果来看,平日里赵文翙对这些外族人就时常欺压。

实际上几年前契丹是发生过饥荒的,当时李尽忠就请求他赈灾。

但赵文翙不肯。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