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665章

作者:湛阳

实际上当初李月辰说要稳定北方边境她内心之中对此并不是太过赞同。

不过只是想到女儿打仗厉害,让她去试试也无所谓的态度,想让她多积攒一些经验而已。

如今这么些年下来,北方稳定带来的效果也是肉眼可见的。

首先就是不必担心国境线外的外敌入侵,生活在北方的民众便能安心种地。

如此一来,粮食增产,不但发展了经济,还能让社会安定。

国家稳定,人口自然就能稳步提升……意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或许在这里,她也不得不承认,在某些事情上,自己是真的比不过这个女儿。

所以今天才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如果是别人,有如此长远的眼光,要么拉拢,要么除掉。

但既然是自己的女儿,那不如趁着自己还在,好好给她继续铺路。

“怎么?如今为娘按照你的思路往下走,反而不愿意了?”

武则天一边说着,一边端起茶杯笑呵呵的抿了一口。

“怎么会呢?”李月辰靠在椅背上,“只是一时之间有些不敢相信而已。”

“呵……好了,说说吧。若是西域诸国都并入国土,如今是否能支撑得住?”武则天收起了笑脸,略微有些严肃的问道。

“若是之前定然不行,但此时却没问题。”李月辰笑道,“阿娘莫要忘了,如今有土豆了。”

李月辰虽然不是农业专家,但依稀记得以前在网上看过,这种东西其实更适合在冷一点的地方种植。

而年前振洲那边送来的土豆,也是在冬季气温比较低的时候种植的,今年夏季天气炎热,未必会有更高的产量了。

但是西域那边种植土豆应该是比较合适的,不用担心并入国土之后会产生饿死人的问题。

所以这个时候老妈提出的方法时间上是正好的。

“既然如此,此事便交给你来实施如何?”

“阿娘不必着急,可以继续观察一段时日,若时机成熟,自然无碍。”李月辰回答道。

要知道,如今的西域可是比未来的新疆要大很多,这件事情不是一股冲动就能马上定下来的,还是需要仔细思考之后才能做决定。

“我明白,此事你回去好好考虑就好,有何问题,随时与我说明便是。”

武则天一边说着一边拍了拍一旁李显的肩膀:“顺便三郎也学学,此等事情如何处之。”

李月辰还没说话呢,李显就一脸满意的点点头:“嗯,倒是好久没跟月辰一同共事了!为兄很期待。”

我一点都不期待……李月辰心中吐槽。

第六百九十七章 稿酬

吐蕃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接下来的几天里,武则天接见了各位外国使者。

告诉他们说最近国内财政紧张,不太好出兵帮忙,让他们自己多团结起来应对一下。

同时也没忘了给吐蕃那边写信,对其侵略西域诸国的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

当然谁都知道,谴责仅仅就是谴责而已,谁都不会太当回事儿。

春耕大典结束之后,皇家农庄正式开始了土豆的种植,划分了不同的田地和肥料,控制实验变量,争取找到最合适的种植方法。

刘子贺也给李月辰写信,表示自己随时可以继续出发,看什么时候再去一趟。

这种积极的态度当然是要给予肯定的,李月辰也想着等个机会继续派遣船队再去一趟。

争取将更多的种子带回来种植,让这边的物产变得更加丰富。

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她打算等多建造几艘船出来之后再考虑这个问题。

下次过去,至少也得是三条船以上,形成一个舰队。

这样才能携带足够多的人,然后在南美大陆上更加深入的寻找其他作物的种子。

同时也为探索海洋打下了足够坚定的基础。

俗话说,越强盛的文明走的越远,李月辰想着能否趁这个时代,率先将大周的脚步遍布世界。

只有对世界有了足够的认识,才会对大自然保持敬畏之心。

当然了,如今全国也就只有一个造船厂,以目前的速度而言,造一艘船需要大约两年左右。

所以下一次的跨洋远行计划,可能要等几年之后才能启动了。

当然还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第四艘飞艇即将竣工了。

如今国内的三艘飞艇,其中一艘负责北方边境的粮食运输工作。

另外一艘主要飞的是青岛和东都,还有一艘则是常驻东都,以便于皇帝的随时出行。

至于说第四艘飞艇建造完成之后,李月辰的第一想法是开一条海南和东都的航线。

毕竟以后振洲那边跟国都的交流会越来越频繁,包括各种物资和试验品的运送也是如此。

如今这个时代坐船还是有点太慢了,所以有一架飞艇当交通工具的话,再好不过。

定下来之后,便马上写信给青岛那边,让他们派一艘船,送一批工匠去海南,建造一个飞艇的起落专用场地。

至于未来的第五艘,那自然要放在益州军区。

随着日后飞艇的数量增多,空军的组建已经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如今那些负责传递消息,整天驾驶着滑翔翼在天空中飞来飞去的驾驶员,未来也都是空军的中坚力量。

包括现有的空中作战单位,已经有了不少伞兵。

但他们仅仅是空中支援和突击单位,并不是真正的空军。

然而未来的空军,少不了他们打下的基础,所以接下来倒是可以考虑扩招一部分飞艇驾驶员了。

……

想法决定了之后,李月辰就叫小冬去兵部送自己的手书,让他们来操办。

如今兵部和军队基本上已经改革完成,不需要任何事情都让李月辰来亲力亲为了。

现在她只要写一份手书,盖上兵部尚书的大印,事情自然有下面的人去办理。

事情虽然方便了不少,不过该考虑的事情是一点都没少。

或许不像以前那么忙了,不过脑子依然还会感觉到累。

处理完这边的事情之后,李月辰一边胡思乱想一边来到了工程院,听一听关于留声机量产的可行性报告。

进入实验室,裴匪舒奉上一杯茶之后,站在一旁说道:“殿下,根据我等计算来看,若是能建一工厂,这留声机,每月可生产十五台……”

每月十五台……以这个时代来说,也还算是可以了。

毕竟现在还没有彻底进入经济社会,社会生产仍然以农耕为主。

所以留声机这类高端玩意儿,也注定了不是普通人能买得起的。

目前而言,这仍然属于中产以上才能拥有的轻奢产品。

所以这个产量也还算可以,其中大部分首先用来国内出售。

留一部分出售给那些外国商人,这个过程中就足够赚回盖工厂之类的成本了。

于是李月辰微微点头:“那好,既然如此,本宫派人在城外建个工厂,技术培训这方面你来负责。”

“是!”裴匪舒行礼答应下来,随后换了个话题,“殿下,那新做出来的霰弹枪,放在何处为好?”

之前的双管霰弹枪倒是每个军区都分了两把。

如今单管喷都有了,分配方面还是要李月辰说了算。

“你平时不像是会打听这些的……怎么,有人找你了?”李月辰反问一句。

裴匪舒笑了笑:“果然任何事都瞒不过殿下……”

“告诉他们不必着急,先拿之前那些用着就好!”

李月辰也懒得问是谁打听的,反正人肯定不会少就是了。

武器对军人的吸引力,甚至要超过女人,所以一听说有新武器,肯定都想第一时间尝试一下。

不过目前数量还是太少了,李月辰打算等后半年有点存货之后再统一分配。

跟裴匪舒聊了一会儿之后,差不多天也快要黑了,李月辰乘坐马车离开。

……

回到了公主府,刚刚进门,就听到正厅里姐姐嫂子和上官婉儿正在聊着什么。

看到李月辰回来,宣城公主抬手打招呼:“辰儿快来坐下,此事颇为有趣呢。”

“哦?何事啊?”

李月辰露出一副感兴趣的样子,在她们身边坐了下来,顺便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

旁边的义阳公主说道:“今日有人拿着自己的作品到报社投稿,只是由于太长了,不知该如何办呢。”

“是小说?”李月辰问道。

其实在这个时代原本是没有小说的,只是李月辰写的那些西游记之类的玩意儿传播开来之后才真正有了小说这个概念。

报纸创办至今,倒是有不少人总喜欢在报纸上发表自己的文章,其中也确实有不少佳作。

短篇故事倒是也有一些,只不过写的都不算太好,至今也没多少采纳的。

义阳公主点了点头,随后从身边拿起一个卷轴递了过来:“辰儿也看看吧。”

李月辰伸手接过来,打开一看,里面是旋风装的一张张纸,看起来着实是个很长的故事。

一边喝茶一边大概看了个开头,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肯定。

怎么说呢,或许是自己鉴赏水平不够,感觉这故事着实有点一般。

但哪怕是自己这种文学水平低下的人,也能看出其文笔之华丽,描写用词都极为厉害。

能够看得出,这作者绝对是个文字水平很高的人。

至于故事本身,那就比较俗套了,属于是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那种虐恋爱情故事。

能写出这种小说的,放在这个时代,作者多半是个女人。

而且还是那种久居深闺的大家闺秀。

或许是看过李月辰写的那些梁祝之类的故事,深受启发之后写出了这在李月辰看来有些狗血的爱情故事。

“这小说着实太长了些,我倒是认为可以发表,只是若作为连载,又短了些……”义阳公主似乎是有点纠结。

“既然如此,让太平书局负责出版就好了。”李月辰说道,“到时候根据销量给作者分成就好了。”

实际上这是比较公平的法子,你书写的好,买的人多,那你稿费自然就越多。

虽然说这是未来网络小说的模式,但这么照搬过来也无所谓。

义阳公主想了想,随后点点头答应下来:“这倒是个不错的法子,那就按此来办。”

李月辰也微微点头。

如今国家粮食产量大增,其他的作物也逐渐开始推广至民间。

现在已经可以开始考虑让农耕社会更进一步了。

如此一来,就必须要出现其他的职业才行。

之前,除了官员和匠人之外,几乎是没有不事生产的职业的。

但李月辰改革了军队,让职业军人登上了舞台。

留声机的出现,会催生出职业的音乐家。

那说不定这本小说的出版,可以诞生更多的职业作家。

……

第二天,义阳公主就派人去找那位作者了。

李月辰也猜的没错,果然是个女子,而且还是一个大家闺秀。

家中父亲还是刑部的郎中,虽然不算最顶尖的官员,但至少也不是普通家庭了。

不过报社这边也对此不感兴趣,因派来的是个女子,倒是不用担心什么风言风语,直接被请进了那女子闺房之中。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