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588章

作者:湛阳

虽然皇族一生都是军籍,但他们可以担任的职位有很多,并不一定非要走上战场。军籍的意义在于让他们明白身为皇族,有保家卫国的责任在身上。

以法理为纲,太平为望。挺身守国门,仁孝治天下。竭尽所能维护江山社稷之重……这是未来的皇族子弟,每个人自出生之时就会压在肩膀上的责任,也是捆绑一生的诅咒。

……

到了四月底的时候,天气也逐渐开始变得有些燥热起来,盐场也开始了打扫清洁的工作,准备新一年的制盐作业。

目前山东和青岛两地的产盐量不但足够全国消耗,还能大量卖给外国商人,不过这种钱不知道还能挣几年。

李月辰的想法是尽量拖一拖,尽量为国家聚拢足够多的财富,大不了几年以后当礼物送给其他国家就是了,还能再转一份人情和口碑,简直再好不过。

两天后,正在办公室里喝茶的李月辰突然收到了刘晃的来信,信中说他已经在那边让人开始大面积种植大豆。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验,成活率只有一半左右。

虽然看着是个让人失望的数据,但现在的北方边境地大人少,缺啥都不缺地,只要种植的足够多,产量依然还是非常可观的。

李月辰想了想,回信告诉他,能活多少算多少,收成之后将大豆运到东都那边,用来榨油或者制作酱油以及豆腐之类的玩意儿。

随后将豆粕再运回去,填埋进地里,尽快将土地养成能够用来种植粮食的土地。

本身种植粮食就是在刮土地的营养和肥力,所以现在不考虑这个,先种十年的大豆用来养地,十年之后,想必能收获大量能够用来种植粮食的土地。

同时又在规划上给予了自己的建议,让他尽可能不要砍伐森林,尽量让生态环境保持完整,这看似对当下无利,但实则利在千秋。

写完了给刘晃的回信,还没休息一下呢,小冬便通知一声,东都又有来信了。

这信不是老妈或者上官婉儿写的,而是负责照顾生意的大嫂裴清婉送来的。

在打开这封信之前,李月辰还想着是不是哪个不开眼的敢跟公主的产业找麻烦了,但看过之后,却顿时感觉有趣起来。

原因是东都的太平影楼在两个月前正式开张了,达官贵人络绎不绝,每天都有客人过来拍摄照片,甚至裴清婉还无师自通了预约功能,让这些达官贵人先派家中小厮过来约时间,省的来了之后还要排队。

因为不知道这影楼到底是什么地方,引起了不少平民的好奇,不少人都想要进入其中打听一下。

然后,这神奇的照片就这么传播开来了,但传播归传播,一张照片十贯钱的价格让普通人只能望而却步,每天羡慕的看着在影楼之中进进出出的达官贵人。

这种价格,别说普通人了,就算是中产阶级都不一定消费得起,但凡能拍的起照片的,无一不是顶尖的商贾巨富,或者上流社会之人。

但就在前两天,一位名声响亮的头牌突然来到了影楼之中,想要拍五张照片,说是要赠送给自己的贵客。

青楼女子在这个时代属于贱业,而太平影楼背后的老板又是太平公主,让影楼的掌柜犯了难,并没有当场答应,而是让她回去等等,随后将这情况上报给了裴清婉,问她青楼女子给不给拍。

如果说正常情况下,裴清婉肯定会马上拒绝的。

但李月辰从小想法就异于常人,对待青楼女子是个什么态度也不好说,于是便写了封信过来,问问她的意见。

看完这封信的李月辰忍不住差点笑出来,果然,自古以来,搞颜色才是人类的第一生产力。

要说这位青楼头牌也确实够聪明,居然这么快就想到了拍写真的概念。

拍几张照片送给平时撒钱多的贵客,不但能联络感情,还能让人流连忘返。

或者说的再深入一些,就算将来人老珠黄,收入下降了,凭借着头牌的名号,再大卖一套写真集,又能捞一笔。

这个头牌很聪明!

这是李月辰的第一想法,随后就决定回去之后要见她一面,这种人要是去当经纪人,绝对能将手下的艺人都带火起来。

当然这个时代的明星跟未来不一样,所以不需要她当经纪人,但可以做老鸨啊。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李月辰从没指望能在这个时代将其消灭,这完全就是痴人说梦。

但又不想有人不明不白的被卖去青楼,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其规范化,将来彻底由朝廷取缔,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

同时在以后将其细分,卖肉的和卖艺的将其完全分开……

嗯,有点跑题了,总之李月辰对这个头牌的想法是表示支持的。

于是当即铺开纸给大嫂回信:给她拍!不但拍,十张以上或者十个人以上,给她打九折。

想怎么拍都行,哪怕不穿衣服的都给她拍!

……

因为五月底就要离开青岛了,所以这段时间李月辰也在不断和东都那边交代后续计划。

最关键的就是要在那边也建一个大型的制造工厂,以后专门用来制造飞艇。

李月辰的想法是在二十年之内,将全国主要的飞行通道连接起来,从而实现信息传递以及人员流动的便捷性。

因为她现在执行的这套由皇族担任地方军区长官的制度有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万一出现了有权力欲的皇族,很有可能导致再次出现父子慈孝的玄武门事件。

虽然说在多方制衡以及从小集中教育的理念下出现这种事情的几率不会太高,但几率不高,不代表没有,所以必须有相应的反制方式。

之前老爹还活着的时候,父女俩就讨论过这个问题,李治当时也问了应对的办法,李月辰给出的答案是控制财政。

当然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但依然不能完全杜绝这类可能。

如今李月辰还活着,自然没啥问题,毕竟她在军中的名声是接近神的存在,只要她活着一天,就没人能搞出事情来。

但百年之后她死了,说不准就会有某些人企图通过手中的力量来发动下一次玄武门事件。

所以她要搭建全国航道,保证信息传递和人员流动的方便性,再加上将来各军区长官的定期轮换制度,就能将这种事情发生的几率压到无限接近零。

这套制度保证了军队能够接受统一的思想教育,将忠于皇帝作为理念,最大程度的杜绝他们参与政变事件。

之前的士兵会参与政变,是因为以前的制度决定了当兵就是只认将领不认皇帝的,只要改掉了这一条,底层士兵参与政变的几率自然就会降低。

这样的制度保证了军队的稳定,而报纸,或者说舆论,则是保证了皇帝的稳定。

尤其是以后随着照片技术的不断进步,当皇帝的照片能够出现在报纸上让全国人民都认识的时候,想要干点什么混账事总是要掂量掂量的。

李月辰要做的,就是在自己有生之年尽量提升文明等级,让这些古人们,好好看看未来的风景!

……

威海和大连的建设正式开始,速度还是挺快的,本来这边就养着大量的俘虏,再加上还有工兵的配合,工程开展极为顺利。

若是以前,遇上太硬或者体积过大的石头,只能凭借人力来慢慢解决,但现在不同了,有炸药啊。

无论是挡路的巨石还是狭小的山道,统统都能用炸药去解决。

所以这段时间这两块地方基本上每天爆炸声不断,目前又属于无人区,不用担心伤到人,炸药放心用。

以至于栖息在附近的野兽都受不了这样的噪音污染,纷纷决定迁徙搬家。

也就是李月辰下了命令尽量不要打猎,否则的话估计附近山里的生灵也免不了遭受一番屠杀。

不过在这连续不断的爆炸之中,附近的动物也都知道这帮直立猿不好惹,也没有主动发起进攻,灰溜溜的认怂搬家了。

威海和大连两地所需的火药量激增,李月辰一边在文件上盖上自己的大印,一边有点头疼的想着回去要怎么跟二哥解释。

如今的二哥已经成了全国军队总后勤部的长官,对财政这块管理的非常严格,尤其是火药用量,平时训练多打一点都要叨叨半天,这次用了这么多,回去之后估计免不了又要念叨了。

为了尽可能的避免被教训的结局,李月辰又让姜政安从青州搞来了一批原料,让威海那边用一部分东都送来现成的,再自己配一部分,至少让财报上好看一点。

姜政安连忙从青州收集了一批硝石木炭之类的原料给送了过去,一点都没有耽搁,同时还没忘了问问有没有其他需要帮忙的地方。

李月辰要走的消息并没有刻意隐瞒,所以最近姜政安也在捉摸着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多跟公主套些近乎。

毕竟公主这么一走,日后再有什么事情,恐怕就不能第一时间过来抱大腿了。

李月辰让他没事少瞎捉摸,干好自己的事情就行。

姜政安不再多问,乖乖送原料到威海去。

不过在原料送达之后的第三天,就有一架滑翔翼落在了青岛军区。

飞行员在说明来意之后,马上被小冬带到了李月辰的办公室。

他进门之后一边行礼,一边气喘吁吁的说道:“殿下,火……火药出问题了!”

第六百二十四章 意外之喜

听到来人的汇报,李月辰一下子站了起来:“爆炸了?可有伤到人?”

“并非爆炸。”来人汇报道,“只是威力一下子减小了很多……工程院的人,让在下带话,殿下若是得空,最好亲自前去一观。”

听到不是发生了爆炸事故,李月辰又慢悠悠的坐下了:“好,你也去歇歇吧,本宫喝完这杯茶便过去看看。”

“是!”来人答应一声,行礼之后退出了办公室。

既然不是事故,那李月辰也没什么着急的了,真的在办公室喝完了一杯茶,随后又叫了两个飞行员,一同乘坐滑翔翼飞去威海。

两地相距只有两百多公里,不到一个时辰就能飞过去,所以李月辰单独驾驶一台滑翔翼,小冬和王无琼由其他飞行员带着,一同过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架滑翔翼从山顶起飞,随后便乘着海风飞上了高空。

在云层之间寻找到合适的气流之后,便直接调转方向,一股脑的往威海的方向飞去。

因为海风比较大的原因,一路上几乎没遇到气流消失的情况,所以速度要快上不少,到了威海的时候,才刚过申时。

李月辰在地面士兵的引导下缓缓落地,随后将滑翔翼交给他们去收拾,自顾自的往周边看了看。

一块巨大的平地已经被开出来了,想来应该就是未来的训练场了。距离海滩不是很远,大约只有五百多米的距离,宿舍虽然还没建设,但是从规划上来看,几乎可以确定是海景房无疑了。

宿舍后面有几座零星的小房子,看着很破旧,应该不是他们搭建的。

一旁的士兵解释了一下,这里原来是个小渔村,全村只有不到一百人。因为军队要用这块地方,所以让他们做个转移,给他们新建一座更好的村子,然后就让他们搬过去。

有人愿意给建新房子,还不用收钱,那自然是好,村子里的众人也没有意见。

更别说是面对着一帮当兵的,有意见也不敢说,乖乖的配合安排。

原本家里女眷都躲着不敢出门,但看到这几天这帮当兵的一点都没有欺负他们的意思,反而还时不时就给他们送点吃的,几天下来,互相之间也就熟悉了。

李隆基等皇家子弟这段时间基本上都在这边帮忙,只有十岁的李重福甚至已经跟村子里一个同年龄的小姑娘混的很熟了,时不时就会拿点零食给她。

而今天看到姑母过来了,李重福在她落地之后就跑了过来:“姑母,此地村中孩子都不识字,看着好可怜啊,不然让他们也与我等一同学习可好?”

“好啊,但你为何要这么做呢?”李月辰笑着反问一句。

“这……”

这个问题似乎将只有十岁的李重福给问住了,他只是认为村子里的几个小孩子没有新衣服穿,没有条件每天洗漱,而且没有学习条件感觉有些可怜而已。

但他目前的表达能力还没有办法让他准确的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出来。

不过皇族教育,其中一项就是团结,他自己说不出来,就去找哥哥姐姐们来帮他解答了,不一会儿,原本还在周围不同工地上帮忙的李重润等人都围了过来。

跟李月辰行礼问好之后,便争先恐后的帮助李重福解答问题。

作为小迷弟的李隆基首先开口:“姑母曾言,我等皇族,有维护国家之重任,故此才应该让这村中孩童一同来学习!”

“嗯!”李月辰笑着点点头表示回答的没错。

“应当保持善心?”李仙蕙似乎自己也有些不太确定,“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

“说到底,还是皇族的责任吧?”孩子们里比较靠后的李隆范开口说道,“我等不能如同纨绔一般去欺负百姓,应当尽量提升百姓的生活条件,使他们不必忍饥受冻……”

“我认为……”

听着这帮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回答,李月辰很欣慰的点点头,至少现在看来,对这帮孩子们的教育还算是比较成功的。

他们内心之中已经对皇族的责任有了最基本的概念,跟东都那帮达官贵人家里的纨绔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她挨个摸了摸他们的脑袋,一脸微笑道:“你们的回答都没错!我等皇族,不应把自己的才华,学识和努力都用来追逐个人的胜利。被优越的出身和环境所塑造出来的能力,也不是为了凌驾于没有享受过同等资源的人之上,而是应当灵活运用这些能力去帮助他们。从而使得国家更强盛与美好!”

……

又上了一堂教育课之后,李月辰才想起今天过来不是干这个的,明明是来询问火药爆炸的问题的。

虽然说没有发生事故伤到人,但火药问题终归还是要重视起来,不然万一哪天真的发生了事故,那可是相当麻烦的。

于是让孩子们继续去各处帮忙之后,让人去找工匠们过来说说具体事情。

抬头看看已经临近黄昏了,看来今天的晚饭要在这边吃了。

不一会儿,工匠们都被王无琼带了过来,在李月辰面前围成一个半圆形。

“好了,说说吧,火药出什么问题了?”

工匠们互相对视一眼,其中一名年龄偏大的站出来说道:“回殿下,就是这批火药爆炸威力突然之间变小了很多,而且似乎木炭过大,燃烧不够充分。爆炸过后,依然能看到一些指甲盖大小的木炭……”

“嗯?是工艺问题?”李月辰皱起了眉头。

制作火药,必须将所有原料都打成粉末才行,出现指甲盖那么大的木炭就着实离谱!

另一名工匠突然举起手,有些尴尬的说道:“回殿下,那木炭是小人看这批竹筒实在太粗,故此先在内壁上粘了一层……”

这个时代的手雷是用竹筒制作的,如果太粗了确实会造成数量的减少。

也就是说,是这名工匠自作聪明先用木炭填充了一下内壁,使容量与以往相当……

“那爆炸威力降低又是如何?”李月辰问道,“仅仅是多加了一层额外的木炭,想来不应该会降低威力吧?”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