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560章

作者:湛阳

武则天反问一句:“火烧明堂,该当何罪?”

“以谋反论处!”

“那你今夜有的忙了……”武则天微微笑了起来。

……

在宵禁的制度下,夜晚的东都主街道上都安静异常,完全看不到人影。

然而在距离皇宫不远的白马寺确实另一番景象,大量身穿迷彩服的千牛卫士兵全副武装的冲进了寺内。

寺内的豢养的妓女纷纷发出一声尖叫,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全部摁在地上绑了起来。

还剩下的一些和尚还没反应过来要不要反抗,就被全部抓了起来,五花大绑之后扔进了马车里。

这些人的行动极为迅速,整个白马寺都被包围起来,没有一个人能逃跑。

子时刚过,行动报告就已经送到了上官婉儿手里,所有人都已经抓获。

第二天正好是上朝的日子,朝廷大臣们天不亮就已经在皇宫外等待,天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宫门大开,大臣们一边聊天一边有条不紊的进入。

路过明堂的时候,看到不少人正踩着梯子上靠在墙上,拿着各种工具敲敲打打,似乎在修缮。

他们也没有多想,只是一路来到了贞观殿准备上朝。

直到朝会开始,大内总管张成鑫才拿出圣旨高声宣布白马寺主持裴怀义昨夜妄图火烧万象神宫,以谋反论处,即刻凌迟。

白马寺里一众和尚,按同伙处理,即刻问斩。

至于那些被豢养的妓女,全部送进了教坊司里,这件案子宣告结束。

听到这圣旨,大臣们都还没反应过来,什么情况,区区一个裴怀义居然也敢火烧明堂?

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应该是假的,说不定就是皇帝看他不顺眼了想要解决掉。

但仔细想想不太可能,想杀人,没必要用这种借口,火烧明堂不是小事儿,想来应该是确有其事了。

下朝之后,不少人又各方打听了一下,发现昨天负责巡逻的内卫全部被罚俸三个月,还要关上半个月的禁闭。

再加上回去的时候看到确实有不少格栅都被拆掉了,想来应该是确有其事的。

虽然说裴怀义死了确实让不少看他不顺眼的都很开心,可问题是,他怎么敢的呢?

同样的,裴怀义的死,也让其他的宠臣都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心中暗暗叮嘱自己要乖乖听皇帝的话,否则弄不好就是同样的下场。

凌迟之刑自从几年前提出之后,到现在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一开始那帮刽子手们只能割上一百来刀就到头了,但据听说现在已经能够有办法保证人活着割满一千刀了。

虽然终究只是传言,不知真假,但谁也不愿意亲自去尝试这种恐怖的刑罚。

几天之后,这件案子就登上了报纸,正式宣告结束。

……

另外一边,青岛,白帝子号的甲板上,李月辰正在给未来的海员们挨个进行考试,看看他们能否熟练的掌控六分仪的用途,以及所得到的答案是否一样。

到了真正出海的时候,必然不可能人手一个,但至少要每个人都会用才行。

经过了两天的测试之后,李月辰表示很满意,这就是真正的六分仪,能够在远航之中派的上用场。

那接下来就可以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照相机这边了。

白帝子号靠岸之后,李月辰跑到了工程院,对制作六分仪的匠人们狠狠夸奖了一番,当然除了口头上的夸奖之外,实质性的各种奖励也没落下。

随后便到了另外一个部门,询问照相机的进度。

“殿下请看,这镀银之后的铜板,我等用各种方式打磨,最后再用鹿皮打磨,最终可到此等程度。”工匠一边介绍着,一边将打磨好的板子递过来给她看。

李月辰接过来看了一下,打磨到这种程度,清晰度已经超过宫里的铜镜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跟未来的镜子也能一较高下。

但仔细看看,还是能从上面看到一些细微的瑕疵。

她想了想:“再细致些。”

若是其他人这么说,匠人说不定会反驳,到这种程度已经没办法继续细致下去了。

但李月辰就不一样了,她说能更细致,工匠们就相信肯定能,虽然严格来说她也是个外行。

工匠答应一声,便拿回去继续打磨了。

但说实话,到这种地步,跟李月辰记忆里的已经差不太多了,于是又去看了一下其他设备准备的怎么样了。

暗箱和暗盒这类都已经制作完毕了,所需要的水银和碘也都搞来了,至于食盐水,那玩意儿随时都有。

随后李月辰又让后勤那边将现有的白酒继续蒸馏,做一些酒精灯出来,到时候用得着。

玻璃容器好说,灯芯也容易,目前而言,除了镀银铜板之外,还没遇到什么暂时无法攻克的技术壁垒。

唯一有点难度的就是镜头,银版摄影法的缺点就在于曝光时间过长,通常在三十分钟以上。

用来拍摄风景没什么问题,但若是拍人的话,因为人不可能三十分钟不眨眼,所以很难拍出真正的人像。

而李月辰想要做的,就是设计出一个真正的光学镜头,不需要有变焦那么高大上的功能,其最关键的要点是缩短曝光时间。

只要能将曝光时间压到五分钟之内,拍人像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李月辰的想法是使用三组四镜片,但这对玻璃的清晰度要求高不说,还需要工匠们对玻璃有极佳的塑型能力。

这年头没有钻石,做出来的玻璃不能切割,只能做形状上的打磨,所以最好是一体成型。

工匠们最近已经解决了不少问题,最后的问题正在紧张的攻略之中,塑形问题对高超的工匠而言从来不是难题,只要不停的继续练习就好了。

至于镜头外壳,同样采用木头加铜的符合材料来制作,只要最后将外圈涂成黑色,就能起到遮光罩的效果了。

离开工程院之后,跟在身边的王无琼有些好奇的问道:“殿下,这……摄影到底是如何将景象保存下来的?”

她倒是听说过这摄影最后的效果,但仅仅是听着,脑子里完全没办法得到一个概念,在她看来,这应该就是一种自动画画的机器。

“到时候亲自看吧,本宫也懒得解释了,解释了你也听不懂。”李月辰摆摆手。

王无琼点点头:“实际上舍弟对书画一向挺有兴趣,属下是想……”

“告诉他别想,摄影穷三代,文玩毁一生,钓鱼是个坑,摩托不能碰!”李月辰打断了她的话,“他既然进了军校,还是好好学习如何领兵打仗就好。”

王无琼听不懂这首打油诗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摄影从殿下这里听说了,文玩和钓鱼她知道,但那个摩托是个啥玩意儿?

不过意思虽然不懂,但从表情上也能看出开玩笑的意味,于是也没有多问,只是马上行礼答应下来。

她这个当姐姐的也认为殿下说得对,自家老弟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好好学习,毕业了出来当个军官,娶个婆娘,好让王家开枝散叶才是。

回到办公室,李月辰就收到了皇宫的消息,裴怀义因火杀明堂,被判凌迟。

那看起来,接下来,老妈的新宠臣张昌宗就要登场了,自己这边是不是也该配合一下?

第五百九十二章 照相机问世

实际上,现在军中的文工团确实已经组建了,不过几乎所有的事情都交给张易之去搞了。

毕竟音乐这方面李月辰也不太懂,乐器也玩不来,平时几乎都不怎么过来,只是让他自己招人,也可以在军中看看有没有天赋好的,将来在一些庆典活动上也能派上用场。

虽然说公主对这边兴趣不大,但这里毕竟是娱乐匮乏的军营,其他人自然都是比较有兴趣的,而这其中,又以小孩子为最。

一帮皇族子弟每天一下课就会忘这边跑,过来看他表演节目,偶尔有些时候也会请教一些音律方面的问题。

张易之虽然最擅长的是洞箫和尺八这类吹奏乐器,但其他的也不是不会玩,羯鼓之类的打击乐和琵琶这种拨弦乐器也能玩一玩,只是没那么精通而已。

皇族本身就有很强的艺术细胞,除了李月辰之外,所以最近这段时间张易之基本上已经成了他们的私人辅导教师。

他本人也知道,若是能跟这帮小孩子打好关系,对自己的将来有很大的好处,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极为认真,并且也发掘除了不少有天赋的孩子。

旁系的先不说,就说如今圣人的直系子孙之中,就属临淄王李隆基最有这方面的天赋,羯鼓打的非常好。

有什么问题只要仔细讲解一遍,基本上都能完全记下来,不会再犯。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目前甚至都已经开始尝试自创乐曲了,每天一下课就盘腿坐在地上,将羯鼓放在双腿中间,有节奏的敲打着。

而明明是作为大哥的李成器和李成义却如同小跟班似的,围坐在他身边,一个吹洞箫一个吹尺八,跟他一同琢磨着合奏。

至于原本就是弟弟的李隆范和李隆业就更别提了,现在都只能跟在哥哥身边观察学习。

但至少从这里也能看得出来,皇族血脉中的艺术细胞似乎真的有一定的传承性。

对于他们的课后娱乐,李月辰也没有多管,孩子毕竟是孩子,平日里忙于繁重的课业已经算是比较辛苦了,闲暇之余有点娱乐活动那再好不过,至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心理和身体健康。

说句难听的,玩乐器总比年纪轻轻就知道将精力放在女人身上要强得多。

学校的课程里面当然也加入了男女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主要是为了告诉他们没事儿别乱来,等年纪大点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

李月辰这么做的原因,也是想要在将来社会发展稳定下来之后逐渐将婚育年龄往上拉一些。

这个年代,女人生孩子不亚于在鬼门关走一遭,其中除了医疗制度落后的问题之外,生孩子太早也是一个问题。

十三四岁就结婚生子的女孩子也有不少,这种年龄自己都还没发育完全就生孩子,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所以李月辰的想法是等国家继续稳定之后,将婚育年龄提高到男人十八岁,女人十六岁以后再考虑结婚生子的问题。

再加上到时候保温箱若是能制作成功,也能大大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让国家的人口提升速度快一些。

……

一转眼就到了九月底,天气已经越来越凉,附近渔村里的不少人家已经早早点燃了火炕,开始做起了过冬的准备。

军营里面倒是还没有开始点壁炉,他们体质都比较好,现在也没觉得有多冷。

不过青岛毕竟靠海,这地方的气候很潮湿,一旦天气凉下来,就会感觉有些阴冷,住在附近的渔民不少都有关节炎之类的病症。

这样的现象让李月辰更加坚定了建立理疗制度的决心,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些病症就算做不到完全治愈,但至少能够减轻病人的痛苦也是好的。

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经过这段时间的不断试验,终于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光学镜头。

而镀银铜板的打磨也做到了极致,李月辰在看过之后,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能够正式开启照相机的实验了。

第二天,工程院的小院里,组装完毕的照相机已经摆在了院中,正对着远处的山峦。

今天没什么风,山上的树都是静止不动的,正好可以拿来做拍摄实验。

说是照相机,其实就是个方方正正的木头盒子,比起未来的照相机要大的多,足够装进去一个成年男人的脑袋。

挑好了角度之后,旁边的房间门打开,里面的院士非常恭敬的将已经暗盒双手递了过来。

打磨好的镀银铜板已经让碘溶液蒸汽附着过了,做好了所有的前期准备。

李月辰亲手将暗盒插入暗箱之内,拿一块黑布将自己的脑袋和暗箱罩起来,双手抓着暗箱轻轻调整的角度。

因为这镜头并没有调焦距的功能,所以只能通过这个方式来找到最清晰的角度。

稍微调整了几下之后,确定了角度,这才将暗箱前面的板子打开,开始了曝光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月辰看到的景象里,图片是上下颠倒的,不过这无所谓,并不会影响照片的最终效果。

见到李月辰终于将脑袋从黑布里离开,一旁的院士问道:“殿下,这……”

“好了,等着便可!”李月辰摆了摆手,走到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来等着。

因为之前已经说过了,照相机前面的扇形区域不允许有人走动,所以此时此刻院士们都围在后面观察着。

根据殿下所说,这玩意儿能够将眼前的景象存留下来,想来应该是个自动画画的机器?

而李月辰则是在心中记着时间,希望这个超前的镜头能够让暴光的时间压缩在五分钟之内。

工匠们也都没有多问,而是自己在一旁低声讨论着究竟是这机器画的更好还是人画的更好。

所有人都安静的等待着,想要看看这次这位公主还能带来什么样的奇迹。

李月辰端着茶杯,心中记录着时间,估摸着差不多到了之后,便关闭了暗箱,取出暗盒,进入了室内。

将里面曝光完毕的铜板拿出来,倒扣在已经准备好的架子上,下面开始加热水银,让水银蒸汽附着在铜板上。

这一步为了保证安全性,下面装着水银的装置是封闭的,而且所有人都被要求戴上了防毒面具。

当然了,这所谓的防毒面具,若是按照未来的标准来看,简直就是漏洞百出。

实际上就是牛皮制作成类似N95那种形状的硬口罩,然后在上面插上几根凸出来的管子,管子里装满了打碎之后的竹炭,算是个简单的过滤装置。

戴着这玩意儿其实呼吸有点困难,不过反正也不会在里面戴太久,总比中毒要好。

点燃了水银容器下面的酒精灯之后,李月辰便宣布众人退出室外等着,随后摘下了面具。

约莫一刻钟之后,宣布众人将房屋的门和周围的窗户全部打开,散了散里面的水银蒸汽之后,才又戴上面具进入其中。

将架子上的铜板反过来一看,一直期待的李月辰终于松了口气。

拍摄的景象完整无误的呈现在铜板上,只不过目前看起来,影像还不是特别明显。

门外的工匠们都只能看到她的背影,也不知道效果如何,一个个站在门口好奇的往里张望着。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