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544章

作者:湛阳

“快松手!你都即将而立之年,还要与母亲一起睡,不觉丢脸?”武则天挣扎着去推她。

“这与年龄何干?我永远都是阿娘的女儿!”李月辰嘿嘿笑着,“再说孩儿还没到三十呢!”

武则天挣扎不开,无奈也就放弃了,不再去推她,而是教训道:“三十而立,并非指真正的……”

“孩儿明白!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都是泛指!意思就是,差不多三十个人,才值得让我站起来打!四十个左右,我毫不犹豫冲上去就打……”

“一边儿去!”

武则天直接伸手给她肩膀上打了一巴掌,一开始还以为她要说什么呢,结果又是这套不知道哪里听来的歪理。

但是还别说,一旦挺多了,某种角度上会觉得还挺有道理的。

“好了好了,松开我,天气炎热,不要腻着!”武则天拍了拍她的胳膊。

“那晚上孩儿陪阿娘一起睡!”

“行行行……快松开,出汗了!”

一旁的上官婉儿看着母女两个打闹,背过身去轻轻笑着,不敢出声。

这副场面若是让外人看到了,应当就是殿下说的那个什么……社死时刻了吧?

只不过皇帝的社死时刻,对于其他人来说,恐怕……不是那么美好。

……

第二天上午,李显三兄弟都带着自己老婆出去溜达了,毕竟明天就要回东都了,打算趁着今天再好好玩玩。

武则天则是坐在李月辰的办公室里面,左看看有看看,似乎也是打算看看女儿平时在这里是怎么办公的。

上官婉儿一边泡茶一边观察着周围,对比着这里跟公主府的不同之处。

实际上这里的环境比公主府要好上不少,玻璃窗户,木制地板,超大办公桌和老板椅……可以说完全就是现代化的环境。

为了美观,李月辰还在角落里放了几盆花,平时由小荷负责照看着,冬天可以烧壁炉,保证室内温度不会太低。

此事武则天正坐在李月辰的老板椅上,双手抚摸着眼前宽大的办公桌,心中想着回去了是不是也能在集仙殿里整一个。

毕竟这桌子看着太舒服了,哪怕摆着各种各样的文件也不会觉得拥挤,集仙殿里那桌子看着就感觉比较压抑。

总体来说,这办公室看着简朴,但感觉一点都空,反而很舒服。

而李月辰躺在旁边的摇椅上,跟老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时不时还晃动一下身下的椅子,像个摇篮一样轻轻摇摆着。

武则天忍不住心中感叹,说到享受,自己这个女儿当真是这方便的行家了。

这摇椅看着不起眼,但躺上去之后才会明白有多舒服。

如今东都的达官贵人,人人家中都有,而且根据暗卫汇报来看,这些人平时都喜欢躺在摇椅上盘保健球或者是叫小妾过来玩。

至于大臣家的女眷们,如今互相走动,聊的基本都是保湿霜和香皂之类的玩意儿,平时坐在一起最大的乐趣就是打麻将。

这些大臣女眷每天事情不多,以前打发时间的方式不是很多,最多就是玩玩投壶或者刺绣之类的玩意儿,而且要不了多久就开始感到无聊了。

可自从有了麻将之后,经常是打到彻底天黑了才算结束。

现在大臣们的交流比之前频繁了不少,这都是这帮女眷的功劳。

若是以前,面对这种情况皇帝早就开始警惕起来了,但现在的武则天丝毫不担心。

一来暗卫的渗透能力很强,二来有军队在手,他们就算真造反了都不怕。

而且武则天很清楚,随着硬化路面的逐渐增加,再加上有飞艇这种交通工具,朝廷对国家的掌控力会进一步增加,日后造反的成本会越来越高。

所以对于朝廷大臣之间的交流,她一点担心都没有。

……

正在办公室里一边聊天一边喝茶呢,小荷突然敲门走了进来,递过来一个信封:“殿下,振洲来信。”

“哦?”

李月辰接过来打开看了起来,随后武则天和上官婉儿就看到她一边看一边露出了笑容,能看得出来极为开心。

“阿娘快看!”

看完之后,李月辰将信件递给武则天:“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武则天一脸疑惑的接过信封看了起来,信中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说现在人工培育的水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稳定亩产两百四十斤以上!

看似增长不多,只有一点点,但这确实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只要这种子能够分发下去,全国的农民都能有这种收成,那全国的粮食不知道能增长多少!

武则天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辰儿果然是不一般,亩产两百四十斤以上,放在之前,这算是值得全国庆祝的祥瑞了!”

“这也不仅是孩儿的功劳,刘子贺及其助手功不可没啊!阿娘回去之后应当给些赏赐才是。”

“为娘知晓,这等大功,还要登报表彰才是!”

皇帝亲自写文章发表在报纸上点名表扬,这就等于是加了一层保护,日后谁敢跟刘子贺找麻烦都要掂量一下了!

李月辰有点兴奋的喝下一杯茶:“着实是大功一件啊!日后就算再有天灾人祸,至少有抵御之力了!本宫要给他升官!”

虽然说只是亩产两百四十斤,但他开启了人工培育稻种的先例,他的名字应该留在史书上,以供后人敬仰!

“阿娘,接下来我会询问一下具体事宜,若是可行,尽量让全国其他地区也一同推广。几年之后,全国人口将迎来一波大涨……”李月辰很开心的描述起了未来。

武则天点点头:“嗯,人口增长,到时候赋税也能增加,与国而言,也是好事一桩。”

“税收问题阿娘不必担心,目前的税制还不算完善,到合适之时,孩儿自然会明说。”李月辰笑的一脸神秘。

第五百七十三章 退休安排

人工稻种的培育成功,标志着国家终于可以更进一步了。

虽然只是亩产两百四十斤,但是这样的产量对于目前全国人口数量来说已经足够了,并且还能让粮仓充盈,甚至还能将酒的产量提高不少。

只要能稳定下来,那从明年开始,东都长安以及太原这些比较发达的城市应该可以迎来一定的人口增长。

种子若是能推广到全国并且取得同样的成绩的话,未来十年,李月辰有信心让全国人口突破一亿大关。

当然了,目前一切都还只是空想而已,目前只能说实验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能否在其他地区取得同样成绩,还需要进行实验才行。

李月辰已经给刘子贺写了信,让他拿些种子回来在这边试试,如今青岛这边的田地也开了不少,等明年就能试试成果如何。

明天皇帝一行就要回去了,还有孩子们,他们也要回去过个暑假。

因为接下来这边也没什么事情,所以李月辰也打算回东都去待上一段时间,算是让自己也休息几天。

安排好这边的事宜之后,第二天一大早,众人便早早起床,登上了飞艇。

随着飞艇的缓缓起飞,舱室内部的众人也在聊着这几天在这里玩的感受,李显的表情明显意犹未尽。

这几天实在是太放松了,不像在东都,每天只能窝在自己的府邸里喝酒练字,要么就是看美女跳舞,感觉日子都快要过腻了。

“说起来,听润儿说,北方边境有滑雪可以玩?”李显突然扭过头看着妹妹问道。

李月辰一脸复杂的回答道:“那个阿兄还是别想了,滑雪板应该承受不住你的体重。”

此话一出,旁边众人都是一阵窃笑,甚至坐在最前面一脸严肃的武则天都差点蚌埠住,嘴角一阵抽搐。

只有李显一脸受伤的模样,忍不住抬手摸了摸自己肥嘟嘟的肚子,总感觉这个世界受伤的只是自己。

实际上李月辰觉得,滑雪毕竟算是一种比较危险的运动,老哥人到中年,平时有疏于锻炼,容易骨质疏松,去玩滑雪万一摔一下,以这个时代的医疗技术来说,很可能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所以为了安全考虑,他们还是不要玩这些比较好。

……

经过一个白天的飞行,飞艇终于在太阳落山之后回到了东都,缓缓降落在了玄武门外。

走出舱室之后,本来还打算去宫里坐会儿呢,不过武则天表示玩了好几天,回来了就收收心吧,让他们各自回去休息了。

说完之后,便先自顾自的回到集仙殿去休息了。

老妈都走了,其他人也没必要继续疯玩了,再加上孩子们都回来了,是该在家陪陪孩子,于是便互相打个招呼,各自回去了。

李显和李旦回自己的府邸去,李贤则是回军营的家属院里面。

或许也是因为李月辰的影响,现在极为老哥还是挺注意和孩子之间的互动的,并不像这个时代的贵族家庭一样采取冷漠教育。

所以现在的孩子们回来之后也会跟父母撒娇卖萌或者开玩笑,气氛一点都不严肃,反而很温馨。

不过对于没有孩子的人来说,可能就享受不到这种感觉了。

比如说,义阳和宣城公主,两人和李月辰还有上官婉儿一起上了马车,回到了公主府。

四轮马车缓缓行驶在硬化路面上,一点都不颠簸,几人坐在里面,一边看着外面的夜景一边聊天。

巡夜的金吾卫看到这是皇家的马车根本不会靠过来,一路上都很安静。

李月辰愿意回来待一段时间,上官婉儿倒是很开心:“殿下此次回来没有事情要忙吧?”

“不能说完全没有,但也不怎么着急。”李月辰笑了笑。

实际上这次回来,是打算在教坊司里面找一些乐师,完善一下军乐的问题。

《秦王破阵乐》有点类似国歌的地位,但并没有歌词,只有各种乐器演奏的音乐配合上千人的舞团来演义。

然而对于军乐来说,还是有点太过繁杂了,战士们平时还是以训练为主,没空去学舞蹈。

目前军队里面的军歌,只有李月辰稍微改了些词的《大唐军魂》,是根据亮剑片头曲改编的。

不过现在应该叫《大周军魂》,目前能用的也就只有这么一首歌。

这次回来,一来是打算好好休息一阵,二来是打算找几个乐师,看能不能写几首军歌出来。

当然李月辰并不指望这个时代的乐师能够写出符合预期的曲子,只要将她哼出来的曲调用乐器演奏出来就好了。

当年军训的时候学的那些军歌有《咱当兵的人》和《一二三四歌》以及《团结就是力量》。

只不过里面有几句歌词到时候也需要改编一下,毕竟现在是皇家军队,和人民军队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

听着李月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上官婉儿点点头:“只是此事应该简单,不如明日我就让教坊司找些乐师过来吧。”

“嗯,不急。”李月辰点点头,“也不必局限在教坊司内,包括民间若有擅长音律之人,也可一并叫来,军歌不可儿戏,还是要多方比对才行。”

上官婉儿表示明白:“那殿下要多等几日了,待婉儿找些人,倒是一并带来。”

暗卫想要找人还是很容易的,几天时间应该就能搞的定了。

回到公主府,各自打了个招呼便回去睡觉了。

李月辰洗漱完毕之后,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恍惚见都有一种陌生的感觉。

明明这里才是自己家,但却偏偏有一种怀念的感觉,想想也正常,毕竟都已经多久没回来了。

刚在床上躺下没多久,就看到一道黑影轻轻打开门,偷偷溜了进来。

还没睡着的李月辰双手枕在脑后,忍不住笑了起来:“在青岛玩了好几天,不打算去陪你阿娘?”

上官婉儿嘿嘿笑着爬到了床上躺下来:“无碍的,平时都陪着阿娘,如今殿下回来了,自然要跟殿下在一块才好。”

说到这里,又低声喃喃自语道:“谁知道殿下回来能待多久,说不定没几日就又走了……”

听到这句话,李月辰抬手摸了摸她的脑袋:“没办法啊,生在这个时代,我注定了就是劳碌命!”

说着,自己先忍不住笑了起来,原本打算混吃等死过一生的,结果现在反而每天都有不少事情需要解决。

“婉儿明白,殿下是为了长治久安,只是担心,这计划,何时是个头?何时殿下才能停下来歇歇呢?”上官婉儿问道。

“这不是正在歇息吗?”李月辰笑了笑,“只不过长时间歇息是不可能了,实际上我想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多到不知有生之年是否能做得完……”

说到这里,李月辰也忍不住有些感慨,就按自己能活到八十岁来看,恐怕都不够做太多事情的。

但这也是无奈,社会的进步总是要一步一步来的,不可能一步登天。

还是那句话,制度和生产力总要匹配才行,在这个时代直接照搬未来的制度,最终的结果就是全国造反,最终完蛋。

说简单点就是……慢下来!千万别跟隋炀帝似的,步子迈的太大扯了蛋。

李月辰和上官婉儿两人聚少离多,虽然说这几天基本都待在一起,不过还是聊到了后半夜才睡着。

早上天还未亮,便在生物钟的作用下早早醒来,练功吃早饭。

处理完一切之后上官婉儿进宫去上班,而李月辰则是享受起了难得的假期。

东都这边比青岛要热上不少,上午练完功之后,就感觉燥热难耐,李月辰又换上了旗袍。

只不过没穿高跟鞋,脚上耷拉着一双木屐坐在亭子里乘凉,水面时不时的吹过来一股不算凉爽的微风。

如今公主府里酥山之类的夏季零食倒是不缺了,但那玩意儿吃多了也腻,李月辰也懒得吃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代已经有西瓜了,是从西域那边传过来的,但这会儿的西瓜不怎么甜,而且皮厚瓤少籽还多,吃过一次之后就不想再碰了。

于是现在的李月辰就穿着旗袍,耷拉着木屐,躺在亭子里的摇椅上,翘着二郎腿,喝着茶水乘凉。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