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466章

作者:湛阳

说实话,改革税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关系到所有贵族的生存环境,他们必然不可能轻易答应。

当然了,不答应简单,砍了就行了。

可问题是砍人容易,把人砍了之后谁来代替才是更麻烦的事情。

在义务教育根本没有普及的时代,就算是皇帝,也没办法轻易说出“你不干有的是人干”这种话。因为确实是没那么多可代替的人。

更别说朝廷的体系里大半都是老牌贵族出身,真正的寒门加起来还不到百分之二十。真要把所有的世家贵族全干掉,朝廷也就无法继续运转了。

所以在税制正是改变之前,还需要做一些准备才行。

说得难听点,就算到时候真要将反对的人全部砍了,也要有能够代替他们的人上位不是?

思考事情总是会让时间过得很快,当李月辰回过神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了。

随后她站起身,伴随着天空中传来的几声鸟叫回到了营区。

这事情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搞定的,目前还是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了再说吧。

……

平静的过了几天之后,来俊臣突然过来了,还拿着几份完整的供词。

办公室里,他坐在李月辰对面的沙发上,双手捧着茶杯,一脸期待的等着公主的反应。

李月辰靠在自己的老板椅上,手里拿着供词一份一份的看了过去,这些供词都大同小异,囚徒困境之下,每个人都生怕自己的交代的太晚了被处以极刑。

在这些供词的互相印证之下,倒是可以证明他们说的应该是真话。

按照他们的说法,他们是卢氏家中豢养的死士,给流寇土匪提供兵器和铠甲,也只是奉命行事,并不知道其中缘由。

常道文被派到青州之后,就干了这么一件事情,并没有接到其他任务或者是命令。

他们这些死士,没有命令的话就会在原地待命,等待着后续的任务和指令,一般很少会自己判断形势。

有了这份供词,看起来似乎已经可以直接去抓捕卢氏如今的家主了,但实际上还欠缺太多东西。

几个没有身份的黑户的供词,根本无法对世家大族的家主形成明显的威胁,别说李月辰了,就算是皇帝拿着这么几分供词去找卢氏的麻烦,也不太现实。

当然这些供词还是有一定价值的,至少已经提供了非常明显的突破口,这件案子不需要再如同以往那样好像无头苍蝇般的查下去了。

李月辰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此事,卢正浩可清楚?”

来俊臣行礼:“回殿下,属下并未告知与他!”

听到他的回答,李月辰略微思索了一下,随后道:“你带几个人回去一趟,说本宫叫他过来一趟。他若是来,就正常带他来,若是推脱,就直接抓起来带过来!”

“是!”来俊臣连忙答应,同时也松了口气。

这下好了,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自己肯定能在殿下心中留下一个办事得力的印象,日后升迁的机会更大了一层。

这倒是没错,李月辰还真就是这么想的。

不管是实力也好,运气也罢,这来俊臣办事能力确实不错。

……

收到命令之后,来俊臣也不敢怠慢,马上带着几个侦察连的人回了青州,让他们先隐藏起来,自己先去试探一下卢正浩的情况。

反正就按照殿下说的,他要是敢推脱,那就直接用强制手段抓起来带回去。

好在卢正浩并没有任何推脱的意思,一听说公主要见他,二话不说马上开始收拾,同时备车。

二人交流的期间来俊臣一直都在观察对方的行为和神态,看到他的这副态度,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这事儿他八成是不知情的。

然而判断归判断,具体的,还要看公主殿下怎么处理才行。

几天后,来俊臣又带着卢正浩来到了青岛军营之内,一同面见李月辰。

办公室里,两人行礼过后,李月辰也丝毫没有墨迹,将手里的几份供词递了过去:“先看看吧,剩下的看完再说。”

卢正浩不知道什么意思,只能答应一声,伸手接过来开始查看这些供词。

看着看着就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随后眉头紧紧皱在了一起,眼神也从一开始的疑惑变为了惊恐,甚至拿着这些供词的双手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如果这些供词是真的,那对卢氏而言,几乎就是灭顶之灾。

或许这几份供词无法说明什么问题,但至少这已经足够让皇帝开始惦记卢家了!

一旦被皇帝惦记上,还能有好日子过?

看到他已经看得差不多了,李月辰出生问道:“如何?作何感想?”

“这……殿下明鉴,属下对此事一无所知啊!”卢正浩连忙行礼,一脸惊恐的回答道,“属下虽未卢氏之人,但只是负责青州商铺之事,此事的确不知啊!”

他一边颤抖一边解释着,感觉下一秒都有快要哭出来的感觉。

李月辰笑着摆摆手,打断了他:“哎,本宫也没说此事与你有关不是?先坐下,此次叫你过来,只是问你,是否有线索或者可疑之处……”

听到这句话,卢正浩马上明白她的意思了,连忙行礼道:“属下愿意回族中为殿下探查真相!”

“嗯……不合适吧?”李月辰反问一句,“毕竟你也是卢氏之人,若此事为真,对卢氏而言……”

卢正浩却连忙解释道:“多年前徐敬业一案,朝廷已废除连坐,属下感念殿下大恩,自然不会去做那谋逆之事!”

“好!”

听到他的话,李月辰点了点头,端起茶杯轻声说道:“你回去将此事调查一二,若此事为真,将来……恐怕这族长之位还是要落在你的身上不是?”

不得不说,这句话的诱惑性是在太大了。

现在的卢正浩说到底只不过就是族谱上的一个名字而已,一个连族中核心范阳之地都进不去的商铺管理之人,在族中根本不会引起任何重视。

也就是自从去年跟公主合作罐头之后,才逐渐开始走进了族中上层的视野之中,因为此事才被家中重视起来。

若是没有跟公主合作,家里人根本不认识他是谁。

就算如此,卢氏之中仍然还有不少人在考虑着将他换下去,然后由家族之中其他人来接手罐头产业的。

没有真的这么干,是因为公主毕竟是军伍之人,军队出身的,一般都比较讲义气,突然换了人,怕公主不高兴。

说到底,卢氏之内,也只是给李月辰面子,而不是给他卢正浩面子。

现在突然之间出了这种事儿,若最后查明真相发现确有其事,那卢氏家中以及其嫡系肯定都完蛋了。

而自己则可以凭借着公主的支持,顺利的成为卢氏的族长。

虽然说着代表以后就跟公主绑在一起了,但卢正浩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好的。

若是以前还需要考虑考虑,但如今皇帝陛下已经亲自证明了,女人,甚至连龙椅都能坐!

但如今皇帝年事已高,接下来的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上,要说支持者最多,也是最有力的人选上,自然非太平公主莫属。

这就等于是在赌,若是将来太平公主真的坐上龙椅,那他卢正浩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商人,也能瞬间跟着鸡犬升天,还能光宗耀祖。

至于说跟卢氏那边?人家都不记得自己是谁,自己又何必跟他们一同被按上谋反的罪名去送死呢?

……

看着卢正浩的态度,李月辰忍不住点了点头,心中暗道自己的计谋最终还是奏效了。

连坐一旦被废除,这种大家族根本不可能真正做到所谓的团结。

同室操戈,可不仅仅会发生在皇室,这种动辄上千人的超级大家族中同样也是家常便饭。

因为是人就有差异,有差异就会寻找除了共存之外的其他解决方式。

这也是为什么说上过战场的人气势上就跟普通人完全不一样,因为一旦杀过人,那么在他们眼中,面对同类,除了“共存”之外,已经有了其他选项。

对卢正浩而言,能当上族长的机会可比那个跟自己面都没见过几次的族长死了要重要的多。

他愿意主动回去查证,李月辰当然是欢迎的,至少比起公主亲自带着军队跑到范阳去从而引起的怀疑要低很多。

但现在这种情况,任何人都没有办法轻易相信,于是她提议道:“既然如此,让他跟着你一同回去,你认为如何?”

李月辰一边说着,一边抬头用下巴指了指旁边的来俊臣。

这种将怀疑摆在明面上的做法,卢正浩并不讨厌,马上点头答应:“自然理应如此!”

好歹公主这就等于是把话说在了明面上,而不会在背后搞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

对于李月辰来说,目前的来俊臣值得信任,因为这种人足够聪明,知道该抱谁的大腿。

第四百七十四章 发展

接下来的几天里,卢正浩跟来俊臣一起商量了一下回去之后如何打听消息的各种事宜,随后便一同启程去往范阳。

临走时,李月辰告诉两人不要浪,有什么事儿也尽量隐忍,将消息传回来再说。

范阳是卢氏的地盘,自己没办法轻易派人跟着,否则弄不好就会被看出来了。

这年代,世家大族所在之地,在民间的往往有着极高的社会威望,各个都能化身成为朝阳群众,对每一个出现的陌生面孔加以警惕。

所以这次回去打听情报,只能靠他们自己了,李月辰这里是帮不上忙的。

两人也点头表示明白,一切肯定以查案为主,就算有什么事情也不会轻举妄动。

一切都商量好了之后,双方正式出发,前往范阳。

两人离开之后,李月辰也马上写信,将这边的事情以及自己的处理方式都告诉了老妈,让她明白现在的局势。

皇帝要稳定国家,所以绝对不能有皇帝不知道的事情,这边的事情还是要提前跟她说明白才行。

同时跟老妈说了,先不要着急,具体的等自己这边调查结果出来肯定会告诉她。

李月辰相信老妈肯定会听自己的,毕竟自己这个当女儿的,这么多年来并没有将事情办杂过,这种事情,还是有一定威信在的。

……

这封信刚刚送出去没多久,就收到了皇宫的来信,主要就是说明了船的名字就叫白帝子,包括日后飞行员送信的将落地点可以在玄武门外。

本身玄武门外面地势平坦,而且范围还不小,就非常适合作为降落地点。

同时也能避免由外人随时进入皇宫这样的事情发生,也不担心坏了规矩。

知道将负责镇守玄武门的将士培训一下,可以协助滑翔翼的组装和拆卸就好了,如此一来就能让滑翔翼送信的效率提高。

这段时间飞行员的理论知识已经差不多了,已经准备开始学习跳伞了,等适应了降落伞之后,第一批滑翔翼差不多也就能做出来了,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就可以实现滑翔翼送信了。

到时候随着通讯速度的加快,东都和山东的联系会更加紧密起来,可以间接加强朝廷对河北道的控制。

通讯技术,是一种极其强大的武器,将来应该好好发展才是。

目前青岛军区在做的事情不少,滑翔翼暂时先不说,飞艇的研究也在逐步进行,工程院已经制作出了相应的模型。

现在就等着钢铁的产量在提高一些,到时候用钢铁和木头来搭建飞艇的骨架,预计明年就能开始试飞实验。

还有就是打快点透明玻璃了,这东西已经可以做出来了,唯一有点麻烦的是制作起来不太容易,必须要小心翼翼的才行。

但现在有十几块了,预计可以在立秋之前将玻璃大棚搭建起来,开始种植试验。

李月辰的军队说是不事生产的职业军人,但实际上军营之中也有菜地和养殖场,每天训练结束之后也会在干点农活儿,比如给菜地浇水施肥或者给猪和鸡鸭喂饲料等等。

只是他们不会将主要精力放在这里而已,菜地和养殖场平时也主要是后勤部队的人在管理。

对于作战部队来说,这种事情其实是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

……

眼看即将进入六月,天气也变得更加炎热起来。

军营开始供应绿豆汤,就代表着天气已经热的快要让人受不了了。

然而船上的人更忙,尤其是李月辰,正拿着白漆用一根绳子吊着在船体外面写字。

皇帝已经取名了,所以自然要在船体两侧写上“白帝子号”四个字。

字迹是由目前皇室字写的最好的李显提供的,但问题是他写的太小了,要在船体上扩大成为李月辰那么大,也是一个挺麻烦的事情。

这个年代没有电脑和打印机,工匠们要将字扩大其实是个挺麻烦的事情。

让李显写字的纸上,已经提前用尺子画好了一个个的小方块,然后让他在这一对方块里面写字。

他这个字本身已经写的很大了,无论长宽都差不多有二十公分,已经是用超大号的毛笔写出来的了。

随后这边的工匠们会按照这些小方格将字的每一个比划拆开,然后在船体上画更大的方块,同时将笔画特征也跟着一起放大,然后将轮廓描绘出来。

李月辰就负责用白漆将这些画出来的轮廓上色填满,这字体的印刷就算是结束了。

被吊在外面的李月辰一边上色一边佩服着古人的智慧,虽然这种方式很麻烦,但厉害的工匠甚至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将字体的神韵表现出来。

这也足以说明,人眼的精度实际上是远超普通照相机的。

上色虽然简单,但必须要保证白漆不会涂在轮廓外满,有些精细的涂起来还是很麻烦的,比较浪费时间。

好在李月辰拥有着一流的身体控制力,她的手拿笔,即便是涂抹非常细小的地方也不会发抖。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