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445章

作者:湛阳

足足用了近乎小半个时辰,两艘船才来到了岸边。

也多亏了李月辰在来到青岛之后第一时间事情就是先搞了个简易的码头,或者说的直白点,就是一座木桥。

不然的话他们是恐怕他们还要放两个小舢板下来慢慢划过来才行。

对面的船员也一眼就看明白了那木桥的作用,马上将船只停靠过来。

刘子贺率先通过绳梯下了船,快步走过木桥,来到了李月辰面前:“下官见过公主殿下!”

后面跟着下来的一群人也都连忙恭敬的行礼。

“免礼!”

李月辰微微笑了笑,“许久不见,倒是黑了不少啊!”

如今的刘子贺已经变得黝黑,精瘦精瘦的,看起来在海南的这几年确实够忙的。

“承蒙殿下挂念!”

“好了,先不必客套了!各位都是国家栋梁,今晚本宫为你们接风洗尘!”李月辰笑着摆摆手。

随后,李月辰让王孝杰带着他们继续训练,随后又派人带着刘子贺他们进入了临时的住处。

这段时间,李月辰也在营区后面建了新的军区家属院,几乎就是仿照未来的别墅区建造的。

目前还没有建设完毕,但其中几栋已经可以住人了,刘子贺他们暂时就被安排在这里。

实际上李月辰是想着,将来能否将附近的村落整合一下,做成一个城市,到时候建一个酒店或者说客栈,安排人啥的也方便。

部队毕竟是部队,有可能的话,还是尽量避免外人进进出出的比较好。

……

晚上,刘子贺以及几个重要助手被带到了军营的食堂里面一起吃饭。

当得知要和公主一同坐在那摆满了丰盛菜肴的大圆桌上吃饭的时候,刘子贺的几个重要助手都吓坏了,纷纷表示不敢与公主同桌。

李月辰笑了笑:“无碍,军营就是这规矩,习惯就好!”

她的声音不大,但语气里却带着专属于公主的威严。

听到这是军营里的规矩,几人也不敢继续推辞,只能颤巍巍的坐了下来。

李月辰也不管他们,让人带来了一坛白酒:“军营之中,目前能拿出手的,也只有这酒了!”

王无琼起身给他们每人倒了一碗,清澈透明的酒业和弥漫的酒香顿时让几人不住的咽着口水。

虽然看起来有些乡巴佬进城的感觉,但李月辰并没有笑话他们,而是招待他们吃好喝好,一点架子都没有。

这些人都是国家的忠臣,因为有他们在,如今国家的粮食产量才能越来越高。

李月辰其实很尊重和佩服他们,所以今天也非常给面子的陪他们一起喝了几口酒,算是表达一下自己的敬佩。

刘子贺等人都是受宠若惊,既感激又害怕的吃完了这顿饭。

不过却也对这位公主有了比传说更加深刻的认识,李月辰的人格魅力再次得到了肯定。

今天这顿饭并没有聊什么工作,李月辰纯粹就是为了给他们接风的,让他们放开吃,放开喝,有什么事儿明天再说。

……

东都,集仙殿。

今日与平时不同,不仅上官婉儿在这里。

借着平时见面甚少,偶尔也要去请安为由,李显今天过来了。

原本韦莲儿是不愿意让他过来的,生怕他一个不注意惹恼了皇帝,最后连命都没了。

李显回答说没事儿,我把兄弟姊妹都叫着就好了。

于是今天不仅是李显,其他几个儿子和女儿也都齐聚在了集仙殿内。

外人都以为里面的人肯定都是战战兢兢的模样,然而只有张成鑫最清楚,实际上是其乐融融一片和谐。

许久未见的孩子们聚集在一起,武则天明显心情很好,脸上都笑眯眯的,就连两个并非亲生的女儿都能感觉到她心情确实很好。

上官婉儿在一旁安静的煮茶,看到谁茶水少了就给添上,很安静的陪在一旁。

“唉,也不知此时月辰如何了……”李显端起茶杯,轻轻吹了两下。

一旁的李贤整理了一下自己军装的领子:“她会照顾好自己的,要说唯一让我担心的就是过于大手大脚的问题。就怕她平日里闲着没事将手榴弹扔着玩……”

宣城公主忍不住笑出了声:“到确实是辰儿的风格!”

“阿兄与其担心那些,倒不如平日里多帮我看看兵部的事情。”李旦等茶水晾过之后端起来就是一阵牛饮。

“偶尔也自己学学如何?”

“学不来!”李旦拒绝的相当干脆。

看着孩子们都很开朗的聊天,哪怕没有参与进去,武则天也觉得挺有意思,脸上笑容一直不减。

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盐

东都那边一家人在讨论李月辰的同时,她本人已经带着刘子贺来到了盐田旁边的小山丘上。

看着那一块块方形的盐田,刘子贺有些好奇的问道:“殿下是说,只要将海水灌入这盐田之中,便能源源不断的产生精盐?”

一边说着,还一边低头去看手里的小布袋子里那一把在阳光下晶莹剔透的盐粒。

这几天在这里吃饭的时候,对这种盐已经算是比较熟悉了,很难想象这居然是靠海水晒出来的。

“实际上,若是你将那海南岛走遍了,总能发现一些的。”李月辰笑了笑,随后摆摆手,“总之,此法能大规模生产精盐,进入五月便可开始晒盐了,最近这段时日,你便带着人先在此处学习吧。”

“是!”刘子贺答应一声。

看着下面一块块方形的盐田,他真的很好奇海水变成精盐的这个过程。

于是从第二天开始,刘子贺就带着手下的人开始跟在旁边学习了。

他带来的人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学习怎么制盐,另一部分则是学习怎么烧制水泥以及砌砖等工作。

两边都展开了眼睛的培训,不但要学习理论知识,而且还要跟着上手实操。

李月辰希望他们尽量在两个月内学会如何制盐,然后就赶紧回海南去建造盐田,如果顺利的话,今天九月之前那边应该就能产出不少盐了。

海南气候炎热,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全年都能不停的产盐,不但能用来供应国内市场,还能卖到国外去。

通过丝绸之路,可以让内陆的国家都来这里买盐。当然了,运回去之后这价格会翻多少倍就不知道了。

……

公廨钱取消的禁令很快就发到了全国各地,这个时候青州虽然不算什么大城市,但同样也有捉钱令史的存在。

这人名叫卢正浩,属于范阳卢氏族中之人。

原本也在私盐行业里面分了一杯羹的,甚至精盐刚刚出现的时候也考虑过屯盐抬价,但在被来俊臣警告过后,便意识到了这事儿背后可能不简单。

再加上其本人与刺史姜政安也算是有点私交,故此放弃了屯盐的打算,将自己买回来的精盐又原价卖给了刺史府。

他愿意放弃的原因,一来是不愿意因为此时闹大,传到族长哪里去。

二来,这也并非他的主要产业,本来只是想着赚一波快钱,既然有点烫手,不拿就是了。

但这次取消公廨钱的命令却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原本,这些捉钱令史都是借着公廨钱的由头,顺便将自己的钱也投入其中,接着其名义进行放贷以及投资赚钱的。

正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有公廨钱的名头在,也不用担心有人敢赖账,几乎可以说是躺着挣钱了。

但现在公廨钱如果取消,那么他以后不但没法轻松的放贷和追债,跟朝廷官员打交道的时候也不会像曾经那般容易了。

这样下去不行!

卢正浩自从接到命令之后就一直在想办法,考虑着有什么后路。

命令已经下来了,那就不可能轻易取消,毕竟君无戏言,这样的结果,也不太可能是皇帝脑袋一热就能做到的。

可既然命令无法撤销,将来的后路又该怎么办呢?

思来想去之后,他带着礼物来到了刺史府,求见姜政安。

一来两人原本就有些私交,二来如今姜政安抱着公主的大腿,想来应该是能够给他指一条明路的。

有朋友来看望,姜政安热情的招待了他,还在饭桌上拿出公主送的酒跟他一起喝。

“嘶……好酒哇!”

卢正浩放下酒杯,忍者没有咳出来,一脸惊喜道:“早就听说过这风靡东都的仙人醉了,今日有幸亲自品尝,没有白来啊!”

“不瞒卢兄,我也是去年才有幸得见此酒!”姜政安笑着又给他倒了满满一杯,“如今这西安人醉在东都也是极为少见,若不是承蒙公主看得起,怕是这一生都见不到啊!”

“姜兄能为公主分忧,自然不会被亏待。只可惜兄弟我,一阶商贾,终究……”卢正浩一边摇头一边唉声叹气的开始诉苦。

姜政安好歹也是一州刺史,自然看得出他的目的,想了想之后,抬头说道:“说起来,新一批官盐想来快要出来了,过些时日我肯定是要去看看的。不妨我问问殿下,若是公主允许,到时卢兄与我一同去面见殿下如何?”

作为青州刺史,他也需要人际交往的。

反正这事儿也就是长个嘴问问的事儿,若是公主不介意,还能顺便卖他个人情,也算不错。

卢正浩一听,马上感恩戴德的行礼:“哎呀,人生在世,能得姜兄相助,乃是前世积了大德啊!”

两人互相客套着互相敬酒,一顿饭下来,似乎感情都加深了不少。

临走的时候,姜政安还送了他一坛白酒,可谓是做足了面子工程。

卢正浩虽然只是一阶商贾,但背靠范阳卢氏,家族背景深厚,若是两人关系能处好,将来必定能成为一大助力!

虽然目前抱着公主的大腿,但朋友总是不嫌多的嘛。

……

一进五月,晒盐场就正式开始了工作。

刘子贺带着几个助手每天都都待在盐田里面观察学习,遇到不懂的也会积极询问,生怕让李月辰失望。

期间还拿着纸笔,每天晚上回去都会将学到的知识总结并且记录下来。

他对此有过担心,询问过李月辰能否记录保存。

李月辰让他随便记,反正这玩意儿肯定是瞒不住的,将来的军校里的学生每个人都会学到其中的原理。

反正有海军在,将来只要保证没有私人在建造晒盐场就足够了,至于说知识,知道了不一定能用的上。

就比如一千多年之后,E=mc^2就堂而皇之的写在教科书上,但也没听说那个私人机构能做得出成品。

李月辰告诉他,只要近几年内保证没人知道就行,至于未来,知道了也就无所谓了。

刘子贺答应一声,随后更加认真的记录总结起来。

看他这认真的模样,李月辰忽然觉得,或许能考虑一下,等他做好记录写完之后,正式装订成一本书,将来有机会也能放进国家图书馆里面。

如今的国家图书馆里面可不仅是收录了正常的文化知识,还包括各种兵书以及农业书籍。

虽然说借阅的人特别少,但偶尔也能吸引一些人群过来看上几眼。

值得一提的是,义阳公主上次的来信里面也说了,学校里面有个叫宋耀的,已经正式开始动笔写关于仵作验尸的书籍了。

宋耀在几年前就进入了李月辰办的义务学校去上课,目前最基本的读写能力已经没问题了,可以尝试动笔写书了。

这是个好兆头,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书籍进入国家图书馆,说不定在多年之后,藏书量真的可以达到一个惊人的地步呢。

因为现在的天气还没有到特别炎热的地步,所以晒盐的速度要相对慢上一些,搞的刘子贺很心急,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海水里面是如何结出盐的了。

就在这时,李月辰突然收到了姜政安的来信,说是有个叫卢正浩的商贾想要见她一面,以后请她多照顾一二。

看到这封信的第一时间,李月辰其实是拒绝的。公主跟商人见面,而且还是世家族中之人,总觉得不太合适。

不过随后想了想,原本自己就想过将生意做得更大些,认识几个商人也未必就是坏事。

很多事情,外行终究是外行。就连千年之后的执法者都时常需要“线人”来提供消息,就足以证明隔行如隔山这句话背后的意义了。

她终究是个公主,不是职业商人,这里面的门门道道,有些时候还真搞不清楚。

于是同意了姜政安的请求,告诉他到时候可以带过来。

……

又过了几天,盐田里的卤水开始结晶了,李月辰便去了盐田上,打算看看刘子贺记录的怎么样了。

实际上这个过程还是挺快的,早上过来的时候还仅仅是一点点结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正午时分,池里的结晶已经变得清晰可见,正在逐渐付出水面。

虽然此时的结晶都还是大快打快的粗盐,但仍然让刘子贺感到不可思议,忍不住在一旁询问原理。

李月辰大概用他能听懂的话解释了一下:“这液体……水里面有肉眼看不到的物质。借阳光晒干水分,这些物质就能显露出来……”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