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36章

作者:湛阳

总体上来说,身上的气质还算沉稳,但却少了一些小孩子的灵动。

或许也就只有跟李月辰在一起的时候,才会露出一些小孩子脸上该有的笑容。

吃过饭之后,李月辰就将从师父刘仁轨那里拿来的兵书放在了桌案上。

“将这些典籍誊抄一遍,用上标点符号!”李月辰下了命令。

主要是这些上古典籍文字佶屈聱牙,让她看了头大。

所以为了更加方便理解,李月辰让郑氏先加上标点符号誊抄一遍,然后再看。

这些兵书其实加起来也没多少字,不过文言文嘛,懂得都懂,其中包含的信息绝对不少。

在这个时代,抄书是文人的基本技能。

虽然在贞观时期就已经有雕版印刷术存在了,不过这玩意儿实在有些太过麻烦。

而刘仁轨的这些书籍,李月辰没有经过同意也不太好随便传出去,所以只能让郑氏手抄一份了。

郑氏的速度也不慢,五六本兵书,只用了不到七天的时间就已经誊抄完毕了,而且都加上了标点符号。

李月辰每天下午除了看国史之外,也开始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学习兵法。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记下来,到时候去见刘仁轨的时候在当面问。

这些兵书里面,除了在一千多年之后仍然很有名的《孙子兵法》听说过之外,剩下的这些《六韬》、《吴子》之类的完全没有听说过。

甚至其中一部的名字看着都感觉有点出戏,叫《司马法》。

本来想着打算先看看在后世都出名的孙子兵法的李月辰出于好奇,先打开了这部司马法看了起来。

通篇看下来发现,这本书其中包含的内容还确实不少,主要是以用兵和治兵方面。

包括礼仪、兵器、赏罚和警戒等各个方面,算是在这个时代包含很全面的军事百科全书了。

李月辰牢牢记着刘仁轨说的军阵战法跟武术不分家的说法,大部分的注意力还是放在用兵这方便。

但是只从文字上去想象的话,实在太麻烦了。

想了想之后,李月辰放下手中的书籍,抬头叫道:“来人!”

殿门口站岗的宫女马上走了进来:“殿下有何吩咐?”

“叫福公公过来!”

“喏!”

不一会儿,福来一路小跑着来到了殿里:“殿下,可有吩咐?”

“嗯。”李月辰点点头,“你到匠作监,找一泥瓦匠,给我制作一沙盘出来。”

福公公有点疑惑,小心翼翼的反问道:“敢问殿下,这‘沙盘’是何物?”

“就是……”

李月辰想要解释,但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个时代其实已经有沙盘的概念了,但也仅仅是概念而已。

大多数时候都是临时用沙土石块之类的玩意儿做个大概的模型,还没有那种精确的模型沙盘出现。

想了想之后,李月辰手舞足蹈的解释道:“随便找一地图,让泥瓦匠用泥土按照地图所示山川河流做出缩小模样……”

福来还是挺聪明的,马上抬头问道:“殿下可是要用此物进行兵法实验?”

见到李月辰点头,福来脸上表情有些为难:“可殿下,地图乃是机密之物,岂是我等……”

“化外之地便可!”李月辰道。

听到她这么说,福来点点头表示没问题,转头就走了。

大唐境内的地图虽然不能泄露,但是外国地图就无所谓了。

虽然李月辰对于这个时代地图的准确性抱有怀疑态度,不过无所谓了,反正都是拿来做模拟用途的。

两天后,感觉有点不太放心的李月辰还是亲自跑了一趟匠作监,跟那些正在愁眉苦脸的泥瓦匠开始交流起来。

“山上若标注有丛林,便涂成绿色。河流画成蓝色……”

在李月辰的指导下,这些泥瓦匠总算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虽然说这样做出来的沙盘估计也精确不到哪里去,不过至少看起来顺眼多了。

这几天李月辰每天下午基本都泡在匠作监里,一边指导他们制作沙盘,一边让其他的木匠做一些建议的人,马等棋子出来。

到了九月底,总算是制作出来一个长宽各五米的沙盘。

其中的山川河流基本上已经做出了不错的模样,虽然称不上惟妙惟肖,但至少一眼就能认出来。

另一边的木匠们负责制作的棋子也都搞定了,骑兵就是个马头,各种步兵就是模样不同的人形。

李月辰对这个年代的手艺人又多了一丝敬佩,能做到这种程度,真的已经不错了。

如果不限制时间让他们慢慢雕琢,应该可以做的更好。

让福来找人将沙盘搬回承香殿,李月辰自己跑到延英殿里面去找李治了。

现在她进延英殿都不用通报的,跟守在门口的张成鑫打了个招呼就直接进去了。

看到李治正躺在摇椅上转保健球,李月辰心中想着你倒是偶尔站起来走动走动啊,天天这么躺着也不怕废了。

“辰儿来了,看这一脸笑意,莫非是有好事发生?”李治问道。

李月辰扑在他身上,抬头一笑:“好事没有,阿爷若是不忙,来陪孩儿做课后练习可好?”

“课后练习?”李治一脸疑问,“不是有识字宫女给你伴读吗?”

“并非伴读。”李月辰解释道,“师父言武人要学习兵法,孩儿做了一沙盘,阿爷来陪孩儿做兵法推演吧。”

李治抬头想了想:“沙盘为何物?”

“阿爷陪我来,一看便知!”

“行,看来辰儿又做出新鲜物件了,媚娘不如跟朕同去看看。”说着,李治从躺椅上站起身,伸了个懒腰。

桌案前的武媚娘放下笔,点点头:“也好!”

李月辰又开开心心的站在两人中间,牵着扶起来的手,一路回到了承香殿。

当见到那个长宽各五米的沙盘之后,李治和武则天都惊讶了好一阵。

“嚯,这还真是个大物件!”李治笑着走过来观看起来,一边看还一边抚摸着胡子点点头,看起来很是满意。

李月辰拿出棋子摆放在旁边,给他介绍了不同的棋子代表什么。

这棋子的底座是圆形的,下面最宽,越往上依次变小,棋子上端的大小表示数量。

随后拿出两根长棍子,前面做成了U型,可以随意卡住棋子的底座来操控。

“阿爷跟孩儿一人十万大军,在此推演一下可好?”李月辰将手中的一根棍子递给李治。

“好,那便试试!”

李治也觉得这种玩法挺有意思,接过李月辰的棍子就开始分棋子。

武则天似乎也觉得这玩意儿挺有趣,而且一看就知道是用来干嘛的,便站在沙盘旁边观看。

李月辰将棋子摆好:“现在阿爷盘踞此山峰,孩儿会首先分出三千轻骑在前,大军分裂在后,缓步推进!”

一边说着,一边用手里的长棍将棋子分散,按照自己的说法一一摆开。

李治作为曾经想要御驾亲征的皇帝,其实也是懂兵法的。

当即微微笑道:“辰儿此法太过常规,既如此,朕便令长枪兵列阵在前,同时分出一万轻骑,绕两侧从侧翼攻击。”

一边说着,一边将手里骑兵的棋子分别放置到两侧,表示包夹。

李月辰嘿嘿一笑:“可此处为山路,阿爷两侧骑兵必然无法同一时刻到达!孩儿可让弩手与长枪兵配合,先围歼左侧!轻骑无重甲,可在右侧骑兵到达之前全歼。”

对面的李治笑着点点头:“辰儿说得对,轻骑无重甲。那你前面派出的三千轻骑,可要被朕吃掉了!”

话音落下的同时,便将自己手中的军阵往前推了一截,同时将李月辰前面的三千轻骑拿了下来。

“额……”

李月辰愣了一下,第一次玩这玩意儿,倒是忘了这一点了。

不过随后就摇了摇头:“可阿爷前面奋战,长枪兵也已疲惫,若此时孩儿继续推进,便可攻破前段防线!”

“对啊!”李治点点头,不过却将手中长棍子将右侧骑兵棋子拿了过来,“然而此时我右侧骑兵也已经到达,可从侧面杀入。如此一来,列阵被冲散,辰儿可要全军覆没喽!”

李月辰“啪”的一拍脑门:“好,这局孩儿输了,再来一局!”

李治似乎也是玩的有点上头,将手中保健球放下:“来!”

旁边的武则天看着两人玩的开心,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就站在旁边认真观看起来。

第三十四章 李月辰的求生欲

其实沙盘推演最终也只是推演,跟真正的实战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不过就算这样,李治依然陪女儿玩的不亦乐乎,旁边看着的武则天也感觉很有意思。

她一脸笑意的端着一杯茶,在旁边看着父女俩的厮杀。

转眼间一个下午就这么过去了,感受到逐渐开始暗下来的环境,李治抬起头扭了扭脖子。

“辰儿所做之物,果然有趣的很啊!而且此物应当拿到朝堂上去让众卿一观,若是真有大用,朕应当下令将大唐境内所有重要战略之地都制作出这沙盘。”

说到这里,他扭过头,脸上带着宠溺的笑容:“辰儿又立一大功啊!”

“嘿嘿,只要阿爷喜欢便好!”李月辰笑嘻嘻的表示了一下自己的孝心。

随后李治和武则天俩人就在承香殿陪女儿吃了晚饭,又一起聊了一会儿,顺便看了最新一章西游记之后才回去。

当然走的时候也让张成鑫叫人把沙盘带走了。

第二天不是上朝日,不过李治还是将刘仁轨以及裴行俭等武力值比较高的人都叫去了紫宸殿。

当看到沙盘,又听李治讲解了一下怎么推演之后,这些亲自上过战场指挥过战争的大臣们都瞬间明白了其中重要的战略意义。

“哈哈哈……”裴行俭抚摸着胡子笑了起来:“刘公教出个好徒弟啊!”

“哪里哪里,公主天生聪慧,某不过就是引导一番而已……”

李治在旁边得意的一笑:“当初朕让你收徒,看你表情还有百般不愿,现在知道辰儿好了?”

今天他心情也确实不错,居然开始炫耀起女儿来了。

这种事儿其实也不是第一次了,当初李月辰还在襁褓里面的时候,就被他抱在怀里跟外国使臣炫耀过。

现在长大了,对这个女儿是越发喜欢了。

刘仁轨也知道没有怪罪他的意思,当即笑着行礼:“当初老臣眼拙,还请陛下恕罪……”

君臣之间互相开玩笑的同时,李治也命令工部着手开始制作大唐境内所有战略要地的模拟沙盘。

力求保真,尽量做到跟现实中比例相同。

……

过了没几天,到了橘子成熟的季节,李治当即派人送来了十几斤橘子给女儿。

能送到皇宫里的橘子无疑在品相等各方面都属于上乘,李月辰给了福来,小荷,郑氏和上官婉儿一人一个之后,就让人将所有橘子剥开,然后拿去制作罐头。

倒不是她抠门,而是这些品相好的先拿来做罐头。

还想吃的话,大不了出宫去买就是了,反正现在正是成熟的季节,价格也不贵。

又做完了一批罐头之后,李月辰看着放在承香殿角落里的一大堆陶瓷罐子点点头。

心中想着如果实验成功了,明年就能让李治吃上荔枝了。

搞定了罐头,李月辰就带着上官婉儿和两个姐姐去踢毽子玩了。

第二天就是十月初一,又到了李月辰去三清殿为荣国夫人祈福的日子。

大早上起来带着上官婉儿和两个姐姐练完了瑜伽,然后又打了一遍套路之后,就穿上了道袍,去了三清殿。

认真的点了三炷香之后,李月辰拿起《清静经》念诵起来。

念诵了一上午的经文,到中午刚刚走出三清殿,就看到了站在门外的福来。

“福公公,今日为何到这里来了?”

福来看到她出来,快步走了过来,左右看了看之后,弯腰低声说道:“殿下,赵公于任上去世了。”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