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196章

作者:湛阳

人不要钱,车要钱,价格也不用太高,至少也能收回一些成本。

那些运货的商人们相比应该是愿意出这部分钱的。

当然也不能让人家白出钱,给了钱,这条高速公路上的安全就必须保证才行。

眼看到了十一月,李月辰想着差不过应该给学生们放寒假了。

这年头除了语文数学之外能教的东西也不多,所以虽然学习两年左右,但这些孩子们基本上已经学完了小学的知识。

差不多明年再学习一年,然后稍微培训一下,应该就可以打发到不同的岗位上去干活儿了。

去造纸工厂里面视察了一下最近的进度之后,李月辰感觉不太有满意。

卫生纸仍然还是没有成功,总感觉还差一些什么,但她自己也不知道。

告诉工匠们继续尝试之外,李月辰骑马回宫,路过报社的时候,上官婉儿正好出来。

“殿下,之前派出的那些人,差不多到了年后就都把家中子嗣送来了,这……”

听到这个问题,李月辰点点头:“走吧,进去说。”

进入报社之中,高延福连忙过来行礼,李月辰摆了摆手,让他去搞几杯酸奶过来,自己则坐下来跟上官婉儿和义阳公主商量事情。

对于报社里面工作的这些人,李月辰承诺过要让他们的孩子可以读书,这件事情不能继续拖下去了,必须在年后搞定才行。

作为公主,代表着朝廷的脸面,必须说话算话才行。

况且这也跟李月辰打算普及教育的计划不谋而合,只有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报纸的销量才能更高,这样朝廷也更容易掌控舆论。

但现在想要开展义务教育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没钱。

所以,首先让自己手下的人普及教育,就成了最佳的选择,至于说民间,只能是以后有机会了再慢慢辐射下去。

李月辰从来没打算一口气吃个胖子,就算要普及教育,也只能是先从自己人身上来。

将自己的想法跟上官婉儿和义阳公主说了之后,两人点点头表示可以。

“而且宣城每日都在宫中待着也无聊,不如到时候让她去做个算学老师。”义阳公主笑道。

李月辰笑道:“这倒是个好主意!”

现在宣城公主的水平来教数学一点问题都没有,语文这边还是可以让卢照邻来负责。

当然了,最关键的是必须加入思想品德的课程,这个真的很重要。

想好了这一点之后,李月辰将福来叫了过来:“集贤坊里面还有一块空地是吧?建造一所学堂吧。”

“是!”福来答应一声,“奴婢稍后便去办理。”

“不急,完了我回去画一些设计图,按照图纸来建造。”

“是!”

聊完了事情,李月辰率先起身回宫,忍不住思考着建好学堂之后的事情。

想要让学生学到更多,就必须提升他们的见识才行。

而这些学生都是穷人的孩子,一辈子基本都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之下,何来见识可言?

唯一的办法,看来就在于书籍了……

到时候还是跟老爹说一声,让自己能够从宫中挑选一些书籍给学生们看。

上官婉儿现在虽然是尚仪,但李月辰还不想利用她的职务之便。

当然这还不够,李月辰的觉得,以后还要想办法编纂不同的书籍,这样才能丰富学生们的认知和见识。

教出来的学生越强,将来以后就越能给大唐带来更好的发展。

决定了方针之后,李月辰第二天便去了仁寿殿,跟老爹老妈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李治对此倒是比较支持:“嗯,这等方式倒是不错,让他们的子嗣读书识字,倒是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对皇室的忠诚。”

老妈也非常赞同的点点头:“妾以前便觉得寒门学子相对要好用的多。”

取得了父母的支持,接下来的事情基本就算是水到渠成了!

虽然道阻且长,但至少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第一百八十四章 年前的安排

李月辰甚至自己要做的事情不可能短期内成功,所以必须一点点来,慢慢开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目前来说只是一个小小的学堂而已,但这却会成为大唐扫盲的开始。

知道这些人能成长起来,将来必然能够出现更多老师,愿意去教更多的学生。

年后学堂建立起来,也要差不多开始忙活印书的事情了。

首先,还是要以农业方面的为主。

……

皇家农庄院落之内,李月辰给孩子们上完了年前的最后一堂课。

卢照邻坐在旁边,跟妻子和孩子一脸微笑的玩闹着,突然之间看到李月辰并未离开,心中思索着是不是有话要说。

李月辰站在一群孩子们面前,朗声道:“今年你们的寒假作业,便是将这些年看着村里种植的经验写出来!”

“种植经验?”张老大忍不住问道,“是关于种地的过程吗?”

“也可如此理解。”李月辰点了点头,“总之,好好努力吧,年后开学,我会检查你们的成果。”

说完,李月辰便转过身摆了摆手:“年后再见吧,提前祝你们新年快乐!”

虽然说这才十一月出头,不过考虑到过年期间自己都宅在皇宫里,肯定没时间来跟这帮孩子们玩,所以还是提前说了。

孩子们也非常有礼貌的行礼:“祝殿下新年安康!”

“好了,玩儿去吧,别忘了寒假作业!”李月辰摆了摆手,说完便翻身上马返回宫中。

……

这段时间李月辰仍然会去监门卫所进行实战训练,但并不用自己的锤子,还是木制的枪棒。

唯一不同的就是负责和她对练的人由四个增加到了六个,而且似乎还有些不够。

不过现在监门卫的士兵看这位公主的眼神里,比起平时,多了一股敬畏之色。

尤其是那天亲眼看到她一锤子将一根铁棒打弯的那一幕的人,甚至都不敢跟她对视。

军队是敬畏强者的地方,尤其是这个时代的军队,所以对李月辰有这种态度也正常。

而李月辰也觉得这样不错,至少说明将来自己能够在军中建立自己的威望,对于未来的计划会有很大的帮助。

说句难听点的,自己的名头传的越响亮,那么面对自己的人就会越害怕。

……

跟几个士兵对练了一个上午,李月辰回去洗了个澡,随后就打算出去看看还有什么年前能做的事情。

不过正准备吃饭的时候,门外却来了个传话的小太监,说是老爹让她中午过去吃饭。

李月辰答应一声,用毛巾包着半干的头发来到了仁寿殿。

进入殿内,发现李显和李轮两个哥哥也在,看起来似乎是打算宣布什么事情了。

看到女儿像个大头宝宝一样过来,李治噗嗤一笑:“辰儿这脑袋大了许多啊。”

“孩儿头发还未干。”李月辰解释了一句,在旁边坐下:“今日阿爷唤孩儿过来有何吩咐?”

李治盘着保健球道:“嗯,仔细想想,很久未出宫了,朕打算过两日去城外狩猎,辰儿可愿同行?”

打猎?

说起来,打猎在这个时代确实是贵族专享的一种活动,不过一般不都是秋天吗?这大冬天的打哪门子猎?

“为何阿爷突然想到要打猎了?”李月辰有些不解的问道。

“只是很久未出宫,有些烦闷了吧?”李治笑了笑。

李月辰点点头:“好啊,孩儿没意见。”

老爹想要打猎就陪他去玩呗,说不定心情一好了头疼就能减轻很多呢?

李月辰对这种狩猎活动并不排斥,虽然她也算得上是一个动物保护者。

不过有点不太一样的是,她只保护自己喜欢的动物。

“那好,你等都准备一下,两天后出发。”李治笑着点点头,“辰儿将你那铁弓带上,到时候看看威力如何。”

“好嘞!”李月辰答应一声。

见到女儿答应,李治笑着点点头,估计是有些迫不及待想要看看她那近两百斤的神弓效果。

一边聊天,一边让孩子们留下吃饭,顺便说着两天后去狩猎的事情。

家人们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如今已是皇室的习惯,气氛倒是极其融洽。

吃过饭之后,一家人坐下来继续聊天,李月辰在下面偷偷踢了三哥李显一脚。

李显有些疑惑的扭过头,看到李月辰眼睛闪烁,低头想了想,随后明白的点点头。

然后直接起身去煮茶:“孩儿来给两位大人煮茶。”

“嗯,我儿有心了。”武则天笑着点点头,跟李治对视了一眼。

夫妻俩对于自己的孩子都是很了解的,今天的李显这么反常,再想到刚刚他跟女儿的眼神交流,顿时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不过两人也没有点破,依旧笑眯眯的跟孩子们聊天。

正聊着,张成鑫突然走了进来:“圣人,上官尚仪求见。”

“嗯。”李治点点头。

张成鑫行礼之后转身出去,李月辰则是有点疑惑,难道又是报社那边收到什么奇怪的消息了?

不一会儿,上官婉儿便走了进来,行礼之后双手拿出一张纸:“禀圣人,陈州街头传言,有人看到了凤凰……”

“哦?竟有此事?”李治顿时来了兴趣,招了招手道,“呈上来!”

张成鑫连忙将她手中的纸递给李治,旁边的武则天也一脸好奇的凑过去看。

纸上大概写的就是说陈州那边有人说自己看到了凤凰,慢慢就传遍了街头巷尾……

武则天看完之后笑了笑:“看到了凤凰,这也是祥瑞啊!”

“嗯……”李治点了点头。

李显和李轮两人都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似乎也想要看看那智纸上记载的东西。

只有李月辰一脸古怪的撇了撇嘴,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以前似乎在网上看过一张图,貌似是明朝时期的作品,大概意思是说抓到了麒麟还是怎么样。

然而那张图上画的,却是一只长颈鹿!

所以回到现在,李月辰是根本不信凤凰这种生物的存在的。但考虑到特殊的时代背景,说不定是类似火烈鸟之类的生物。

这个时代对于外来物种的知识都比较匮乏,火烈鸟虽然全球都有分布,但在亚洲地区还是比较少见的。

如果偶尔看到的话,被当成凤凰似乎也没什么奇怪的。

放下手中的纸,李治笑了笑:“既然大街小巷都在传,确实也可以当成是祥瑞了。”

旁边的武则天突然道:“那不如改个年号如何?”

我靠,又改年号?李月辰顿时一脸懵逼。

有时候真想用我那锤子把老妈这脑壳敲开看看里面都装了些什么玩意儿。

说真的,从我出生到现在都改多少年号了,你俩心里到底有没有逼数?

人家高祖和太宗俩人总共才俩年号,你俩倒好,换年号就跟换内衣似的……

李治点点头:“好,媚娘可有建议?”

“既然是凤凰降世,不如便就改为‘仪凤’如何?”

“仪凤……”李治轻轻喃喃了一句,微微点了点头,抬头看向女儿,“辰儿觉得如何?”

我觉得还是叫‘已疯’比较好!

“孩儿觉得很好!”李月辰毫不在意的点点头,扭过头问道:“两位阿兄呢?”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