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169章

作者:湛阳

三天后,李月辰乘坐马车,带上监门卫的大部队出城十里去迎接师父刘仁轨。

并不宽阔的官道上,依旧有些坑坑洼洼的,李月辰坐在马车的架子上,有些无聊的观察着那些在道路中间顽强生长的野草。

等了时间并不长,差不多一炷香的时间,就远远看到了黑压压的大部队。

对面自然也发现了这边等待的监门卫,不一会儿,就看到穿着一身亮色明光甲的师父刘仁轨率先骑着马飞奔而来。

黑色的高头大马在面前停下,刘仁轨翻身下马,摘下兜鍪,来到了李月辰的面前。

看到她身上的齐衰,刘仁轨躬身行礼:“还请殿下节哀!”

回来的路上,他已经得知了太子去世的消息。

饶是已经加快了不少行军速度,但终究还是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师父快快免礼!”刘仁轨扶着他的胳膊让他起身,“出征一路辛苦,还是先让将士们回去休息……”

刘仁轨点点头:“嗯,见过天皇之后便结束了。”

……

或许是因为儿子去世,李治想要为他积些阴德,这次的献俘仪式之中,并没有下令杀人。

对于刘仁轨这次的战绩,也是照例夸奖,随后宣布了一系列的赏赐命令,脸上也并没有以往打了胜仗的那种笑容。

刘仁轨也能理解,毕竟太子去世,心情不好也是正常现象。

结束了仪式和赏赐,李月辰负责送师父出宫。

“本来打算自己酿些好酒给师父接风洗尘的,没成想遇到了此事,过些时日,徒儿酿好了,给师父送去。”

“殿下有此心意,便已是为师的骄傲了,这酒,还是等太子丧期过去再说吧。”刘仁轨回答道。

李月辰倒是无所谓的摇了摇头:“无碍,阿爷只令百官服丧三十六日,剩下的,由我这个妹妹来就好。”

大哥没有子嗣,所以李月辰决定为大哥穿一年的丧服,毕竟长兄如父,也算是自己对他的缅怀吧。

……

给大哥守灵期间,李月辰一直都没有怎么锻炼,身体感觉特别不舒服。

调整了几天生物钟之后,才回复了日常训练。

每天早上也不忘了叫裴清婉一起吃早饭,随后便让她在承香殿里带着,随时能有人说说话,不让她一个人憋在屋子里。

渐渐的,裴清婉的情绪也好了不少,甚至主动提出等太子下葬之后,跟着李月辰她们早上一起练瑜伽。

看着她渐渐开朗起来,李月辰也松了口气。

一转眼又是一个上朝之日,李月辰照例来到通道里面。

跟上官婉儿打了个招呼之后,便倚靠在墙上,听听最近有什么事情发生。

首先就是群臣对于刘仁轨大获全胜这件事情大家表彰,李治也颁布了诏书,朝堂之内都是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

等事情说的差不多了,李治突然开口道:“最近这些时日,朕这头疼,又有反复之兆……朕在想啊,要不提前禅位,当几年太上皇,养养身体,享享清福……”

听着这如同拉家常一样的唠叨之言,朝堂上的大臣们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纷纷与关系好的互相对视一眼,用眼神无声的询问着陛下的意思。

通道里面的李月辰也一时之间有点担心的看着老爹。

自从太子去世之后,李治昏迷了一次,期间虽然情绪控制的不错,但似乎时不时的总会头疼一下。

看来这件事情对他的打击还是很大的,只是他自己也在憋着,并没有完全表现出来。

说实话,对他的这个想法,李月辰是支持的。

当皇帝太累了,不如先退位让二哥登基,这样一来,就算有什么错误,他这个经验丰富的太上皇也能指点一二。

而且当了太上皇,就可以放下这些杂事,也能有更多的时间用来修养身体。

现在虽然他已经很少亲自看奏折了,但基本上所有的事情还是会过问的,每天想的事情也多。

但这种话,哪怕她是最受宠爱的女儿,也不敢说。

看到皇帝一直在念叨,下面也没人说话,一时之间朝堂上陷入了一股诡异的气氛之中。

最终,还是刘景先与高智周对视一眼之后,走了出来,行礼问道:“敢问天皇,这储君人选……”

这也是朝臣们关心的事情,虽然正常来说应该是老二李贤,但皇帝不开口,他们谁都不敢确定。

李治轻轻摆了摆手:“储君……先不急,朕之意,是先禅位于天后……”

这句话一出,下面的群臣整齐划一猛地抬起头,睁大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龙椅上的李治。

就连通道里面的李月辰也睁大了眼睛,一脸疑惑的样子看向李治。

奇怪了,她不应该是一路杀上去的吗?怎么会是禅让的?

而且……李月辰仔细思考着自己的记忆,如果没错的话,她登基应该是老爹死了之后的事情吧?

就连一向只负责记录的上官婉儿也暂时停下了手中的毛笔,一脸疑惑的扭头看着李月辰。

她歪着脑袋,一双水灵灵的眼睛里面透露着疑惑,似乎在询问是够该继续记录。

李月辰轻轻摆摆手让她继续写,反正发表的内容是交给皇帝审核的,大不了到时候删了就行。

安静了几秒钟的朝堂突然“轰”的一声炸开了,瞬间变得跟菜市场一样吵闹起来。

后面的大臣们都纷纷下意识的去问旁边的同事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而最前面的宰相以及各部尚书级别的高官们都纷纷走出来行礼:“天皇,不可啊!”

崔知温站在最前面,声音几乎压过所有人:“天皇!此事万万不可啊!臣,恳请天皇三思!!!”

他这么一喊,后面原本有些乱哄哄的大臣们也都安静下来,随后便齐齐行礼,异口同声:“恳请天皇三思!!!”

面对这样的情况,不管是龙椅上的李治还是珠帘后的武则天都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

不如说,夫妻俩好像都是早有预料一样。

李月辰本能的感觉有问题,今天这件事情,不可能是老爹心血来潮提出来的!

龙椅上的李治沉默了两秒,缓缓道:“既然众爱卿都反对,总要有个理由吧?”

听到这句话,宰相们互相对视一眼,都感到有些为难。

这种时候站出来说话,那可就是个靶子了,日后肯定会被天后记恨的!

可如果不管又不行,这本来就是他们这帮宰相的责任!如果真的这么干了,以后这大唐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事儿又不能指望御史台,他们的工作只是跟皇帝对着干,而不是解决问题。

无奈之下,郝处俊咬了咬牙,往前走了两步,朗声道:“启禀天皇,《礼经》有云:‘天子理阳道,后理阴德’。则帝之与后,犹日之与月,阳之与阴,各有所主守也。难道天皇欲违反天道?”

最后这句话,甚至有点质问的口气了。

但现在他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不管今天皇帝又发哪门子疯,必须给他摁下去!

李治倒是没有在乎他口气的问题,御史台喷他的时候基本都是这种口气,习惯了。

只是很随意的点了点头:“嗯……其他爱卿可有不同意见?”

郝处俊看到他这不咸不淡的模样,显然是没把自己的话当回事。

于是也顾不上许多了,再次朗声开口:“昔魏文帝着令,虽有幼主,亦不许皇后临朝,所以杜祸乱之萌也。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传之子孙而委之天后乎?”

或许是因为自觉占理,所以他的语气言之凿凿,每一个字都能在大殿里面引发一阵回音。

而通道里面的李月辰则是透过屏风的缝隙看了他一眼,一脸可惜的摇了摇头。

“臣等附议!”后面的大臣们异口同声。

李治还是没什么表情,甚至能明显看到用舌头舔了舔后槽牙。

旁边的李义琰左右看了看,发现没人有要出来的意思。

无奈之下,只能自己往前走了一步,与郝处俊并肩,躬身行礼,一脸严肃的朗声道:“天皇,处俊之言乃至忠!足可依凭,若陛下听之,则苍生幸甚!”

龙椅上的李治依然面无表情,好像注意力根本不在这边似的。

突然之间,李月辰看到师父刘仁轨抬了抬头,似乎有要说话的迹象。

然而还没开口,李治突然摆了摆手:“好了,众位爱卿所言,朕已知晓,此事便就此作罢……今日身体有些不适,先退朝吧!”

第一百五十八章 印书

听到先暂时作罢,大臣们都纷纷松了口气,有些人甚至感到一阵后怕。

而李月辰则是一脸担心的看着师傅刘仁轨。

刚刚很明显,他也打算开口反对的。多亏没有说出来,否则肯定会被老妈给记住。

不管怎么说,李月辰还是不希望将来自己师傅被老妈清算的。

夫妻俩来到通道里面,带着李月辰一起回到了延英殿。

“不知辰儿对今日之事有何看法?”李治躺在摇椅上问道。

李月辰低头想了想:“孩儿知道阿爷是因为身体原因,但……有些草率了,那帮老酸儒是不可能同意的。”

听到女儿的称呼,武则天突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随后才板着脸教训一句:“辰儿,不可胡说!”

“说他们是老酸儒都是好的了!”李月辰吐了吐舌头。

看到李月辰坚定的将话题矛头指向另一边,李治倒是没说话,只是笑了笑,心中暗道一声真聪明!

与此同时,李月辰也松了口气,这问题就问的有问题!

如果自己表示支持,万一这是李治的测试咋办?以后老爹那边不得宠了。

自己若是表示反对,以后弄不好就要被老妈记恨,于是干脆来个两边都不得罪。

以前在网上听说,很多父母都喜欢问孩子,爸爸妈妈你更喜欢谁。

她一向觉得问这种问题简直就是智障级别的操作,理解不能。

对于女儿插科打诨的态度,夫妻俩倒是没有说什么,只是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出了一抹欣赏之色。

一起吃过饭之后,李月辰起身告退,然后直接乘坐马车去了刘仁轨家中。

互相行礼过后,师徒俩坐在院中的亭子里面,一边喝酸奶一边聊天。

“今日殿下来此可是有事要说?”刘仁轨问道。

李月辰喝了口酸奶,沉默了两秒,突然抬头问道:“师父应该知道,徒儿乃是道门中人,不知师父是否相信,徒儿有窥探天机未来之能?”

听到这番话,刘仁轨突然皱起了眉头。

按照自己对这个徒弟的了解,她一向都是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平日里看起来也不像是个敬畏鬼神之人。

但今天怎么突然说出了这样的话呢?

不过他并没有疑虑太久,而是点了点头,顺着她的话说了下去:“这,自然是相信的!”

“若师父信我,那徒儿在此奉劝一句,日后若再有今日朝堂上类似的事情,师父万万不可参与其中!”李月辰一脸严肃。

如果是别人愿意作死她管不着,但是自己的师父,还是提醒一句的好。

刘仁轨猛地一惊:“殿下是说……”

“徒儿什么都没说!”李月辰打断道,“今日还有事,便不打扰了,徒儿告辞!”

说完,直接起身便走。

说实话,她并不知道自己对原本的历史产生了多少影响,但老妈上台这件事情,应该没那么容易被改变。

更何况,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李月辰还是希望她可以上位的。

因为这样一来,自己对现有制度改革的计划就更有希望成功。

已经成型的习惯或者说体系不是那么容易被打破的,想要改变,就必须重头开始!

诞生一位女皇,对这个国家来说无疑能够产生巨大的冲击,对于将来的制度改革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现在第一阶段的计划已经完成了一小半,用报纸开始控制舆论。

下一步就是想办法削弱世家的影响力,让皇权高度集中起来。

而这一点,就需要到时候老妈上位来帮忙了。

……

李弘的尸身在少阳院放了四十九天之后,终于还是出殡了。

因为是以天子礼仪下葬,所以陵墓被定名为恭陵,现在墓室已经建好了,可以先把棺材放进去了。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