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16章

作者:湛阳

“并非如此!”李月辰摇了摇头,“阿娘不知,平日里几位阿兄常言,自己嘴笨,总惹两位大人不快。辰儿深知两位阿兄也不愿如此,还请阿娘多些宽容!”

李月辰一边解释一边内心中大感无奈,这武则天是不会教育孩子还是怎么的?

如果是在未来或者说平凡百姓家里,这么教育无可厚非。

但这里毕竟是皇室,这些孩子将来或多或少都会握有生杀大权。

小时候就被挑起间隙,长大之后手中有了权力,稍微一个上头,说不定就是同室操戈,不顾亲伦的结局。

尤其唐朝皇室本来就有这方面的传统艺能。

太宗李二杀了兄弟宰了侄子算是开了个头,后续的李承乾多亏谋反没成,要真成了,难道他能放过李泰?

以前就在网上听说过唐朝皇室内部自相残杀极其严重,甚至还有唐明皇这种一天之内连续宰了三个儿子的狠人!

所以李月辰一直在尽量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她一个公主,如果真的因为武则天的教训跟几个哥哥的关系产生了间隙,以后恐怕一条白绫是少不了了。

听到女儿的说法,武则天脸上的表情明显舒展开来,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好,阿娘不说他们了。”

下面的老二和老三听到不用被教训了,明显松了口气。

同时内心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关键时刻帮他们结尾,看来平时没有白疼这个妹妹。

重新坐在武则天身边的李月辰对他们眨了眨眼睛,李贤偷偷竖起大拇指,李显也露出一个笑容。

李治倒是没有说话,只是手里把玩着保健球静静看着这一幕,脸上带着一种高深莫测的微笑,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似乎是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假期,第二天李治和武则天都睡到日出时分才起床。

而在承香殿的李月辰已经早早起来做瑜伽了,不过以前是一个人,现在身边却多了两个姐姐。

两位姐姐也拿了个垫子,左右两边站在她身后两侧,学着她的样子,右腿单独站立,左脚踩在右腿膝盖侧面,双手举过头顶掌心相对。

“辰儿,只要如此站着便可?”宣城公主一脸疑问。

“跟着我动作便可,注意呼吸规律……”李月辰一边说着一边让他们跟着自己的动作慢慢来。

练习了差不多半个时辰之后,小荷过来提醒道:“殿下,差不多该洗漱了。”

李月辰答应一声,跟两位姐姐结束了今天的练习,随后去吃早饭,然后梳洗打扮。

多亏今天不用穿钿钗礼服,只要大概打扮一下就好,让她舒心了不少。

差不多八九点钟的时候,李月辰早早的来到了命妇院外面等待。

几位哥哥来的比她还要早,正在原地踏步活动身体。

没办法,古代礼教严格,就算是不讲规矩的李月辰,也不敢让武则天这个当妈的等她。

在这一点上,她给自己定下了极其严格的行动方针。

那就是不管怎么受宠,也绝对不能蹬鼻子上脸!否则后果很严重!

大概等了不到二十分钟,武则天也出来了。

向母亲问好之后,一行人登上了豪华马车,去往荣国夫人的府邸。

武则天的妹妹跟着丈夫在外地,李月辰从来没见过。

而她的姐姐郑国夫人,曾经也是老爹李治的妃子,不过已经死了。

值得一提的是李治这方面也相当玩的开,郑国夫人的女儿,也就是李月辰的表姐,武则天的外甥女,曾经一样也是他的妃子……也死了。

传言说是被自己老娘武则天干掉的,不过那个时候的李月辰才刚刚出生,骨头还没长好,不会走路,具体真相如何完全不清楚。

作为皇后的母亲,荣国夫人的住宅离皇宫特别近,就在永嘉坊内。

而且占地面积很大,几乎整整占据了四分之一个坊。

马车停在门口之后,一行人下车,就看到了已经等在门口的荣国夫人。

如今她已经九十多岁,脸上挂满了皱纹,一头白发泛着银光,不见一丝黑色。

好在她身体还算硬朗,双目依然明亮,身形并不岣嵝。

拄着一根几乎快跟她人一样高的手杖站在大门之内,看到孩子们下来,满是皱纹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这个时代,大多数人都是重男轻女的,包括女人也是一样。

但或许是因为独自抚养了三个女儿的原因,荣国夫人比起四个皇子,显然更喜欢李月辰多一点。

再加上她擅长哄人开心,每次过来,都能让荣国夫人开心好久。

四个哥哥跟武则天一起往门内走的时候,李月辰已经一溜烟跑进去了。

“外祖母!”李月辰来到她身边,拉着她的手甜甜一笑:“我来了。”

“辰儿可算来了。”荣国夫人笑着摸摸她的头,“外祖母可想你了。”

李月辰点点头:“那以后辰儿多来看外祖母!”

老人就像小孩儿,其实很好哄,只要有点耐心就好。

武则天带着四个儿子走了进来:“许久没回来,母亲可还安好?”

“安好,安好!”荣国夫人笑着点头答应。

四个皇子也作揖弯腰行礼:“见过外祖母!”

“好好好……”荣国夫人摆摆手,“进来,都进来。”

一行人随着荣国夫人进屋,金吾卫都留在外面,只有两个千牛卫跟着武则天进入府内。

进入房间之后,武则天和其他几个哥哥都乖乖坐在榻上,只有李月辰被荣国夫人拉在身边。

两人聊聊家常啥的,李月辰和几个哥哥都插不上话,只能在旁边听着。

李月辰倒是觉得无所谓,他挺有耐心在旁边听着。

不过几个哥哥明显感觉到无聊,但是又不敢做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只能在一旁喝着酸奶乖乖听着。

偶尔荣国夫人问一问近况,也都是规规矩矩的回答,尬的一批。

相对来说也就老大李弘比较好,为人成熟,还能时不时主动插话聊两句,丝毫不觉得尴尬。

其他几个就不行了,老二和老三明显都还是小孩子性格,只不过是碍于母亲还在这里,否则早就坐不住了。

老四是个闷葫芦,存在感很低,一言不发的坐着发呆,不知道在想什么。

武则天似乎跟母亲也没有太多的话题可聊,国事她也不懂,时间不长,话题就转移到孩子上面了。

“说起来,辰儿当初打造那铁球,为何没有给外祖母准备一份?”武则天问道。

李月辰回答道:“孩儿觉得那器物有些重量,怕外祖母拿着累。”

这倒是实话,其实她想过给荣国夫人也送一副的,但她一个老人家,万一一个拿不稳砸了脚可就是罪过了。

“无碍,比起那铁球,只要辰儿时常过来看我就好。”荣国夫人打断了武则天的教训。

……

中午一行人就在这里吃了饭,随后就差不多要准备回去了。

李月辰没什么事情,就说留在这里多陪陪外祖母,晚上再回去,武则天也同意了。

又在这里陪着荣国夫人待了一下午,差不多快到日落的时候,说好了过几天再过来看她,李月辰才起身离开。

走出门外,旁边的金吾卫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福公公掀开马车的帘子准备让小荷将她抱上车,这个时候却突然听到一阵马蹄声响起。

回头一看,一个身穿一身浅蓝色长袍的青年已经一个纵身从马背上跃下。

这人身材高挑,容貌俊俏,头上戴一黑色幞头,后面有两根长长的飘带垂下。

都说鲜卑人长得好看,五官问题先不考虑,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白。

常言说一白遮百丑,再加上高挑的身材,可以说只要五官不差,就绝对不难看。

眼前这家伙不但不差,而且五官分明,哪怕放在后世,也是一副标准的帅哥相。

这人下马之后径直向李月辰走来,旁边的金吾卫上前一步,将腰间横刀抓在手中。

这人并没有继续往前走,而是原地作揖行礼:“见过公主殿下。”

这家伙不是别人,正是荣国夫人的外孙,贺兰敏之。

李月辰点点头:“表兄免礼,天色已然不早,月辰先告辞了!”

这家伙身上总是有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李月辰不太喜欢,所以不想多说什么。

小荷将她抱上马车,金吾卫牵着马车转头离开。

后面的贺兰敏之这才直起身体,看着马车离去的方向,嘴角带着微笑,目光深处微微闪烁。

第十六章 上元佳节

过年的七天假期很快结束,朝廷又进入了往日的繁忙之中。

尤其是七天假期里面又堆积了大量需要解决的奏折文书,让武则天一阵头大。

李治现在的眼睛已经是高度近视,五米之外雌雄不辩,十米以上人畜不分。

每天虽然都跟武则天在一起,可实际上,都是在一旁坐着,陪着她批奏折而已。

就连上朝的时候,基本也都是听听而已,真正议政的事情,也都是交给老婆来做的。

或许因为假期之后的不适应,这几天武则天明显心情有点暴躁。

但是李月辰心情挺好,因为她在期待着下一个节日,上元!

前几年都因为太小,上元节都是在皇宫里面过的。而今年,她打算登上皇城的城楼,去看看长安城的上元节。

以前就在一些电影和电视剧里面看过不同导演想象中的上元节,而现在,她却有机会亲自体验一番。

跟福公公和小荷打听了一下,原来这个时代已经有汤圆了。

但不是煮着吃的,而是油炸的,个头也比后世的汤圆要大不少,而且似乎也还没到上元节一定要吃的地步。

有心想要亲自去长安城里逛逛,与民同乐一番,不过想想也知道不太可能。

先不说老娘武则天会不会同意,就算同意了,身边也会跟着大量金吾卫,生怕别人不知道身份之特殊。

所以与其在长安城里面被围观,还不如就在皇城的城楼上看看。

上元节的晚上是没有宵禁的,从白天开始,已经有大量的简易舞台搭建在了宽阔的街道上。

一条条鲤鱼旗还有造型各异的灯笼都已经准备好了晚上发出显眼的光芒。

从荣国夫人家出来的李月辰放下了马车上的帘子,看到鲤鱼旗突然想吃鱼了。

在唐朝,因为皇帝姓李,所以禁食鲤鱼。

不过这条法律,在武德年间执行的还算比较严格,太宗朝就没那么严了。

至于现在的李治时期,只要别作死的大声宣布要吃鲤鱼,其他时候叫上三五好友偷偷吃点,已经是很正常的现象了。

这件事情李治当然也知道,不过也没有去管。

李月辰觉得这样挺好的,人家隋朝也没不让吃羊肉不是?

以前在网上听说明朝有个皇帝因为自己属猪所以就不让吃猪肉,如果生活在那种时期可就太可怜了。

回到皇宫之后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李月辰跳下马车之后直奔延英殿。

殿内,老娘武则天依旧拿着一根毛笔批阅奏折,而李治却坐在旁边把玩着手里的保健球。

刘神威就坐在他对面,手里同样拿着一对。

看到李月辰过来,李治笑着招招手:“辰儿,快到阿爷这来。”

李月辰一路小跑过来:“见过两位大人。”

随后扭过头甜甜一笑:“刘公安好。”

“见过殿下,托公主的福,安好!”刘神威笑着打招呼道。

李治伸出手将女儿抱过来,让她坐在自己腿上:“经刘公测试,辰儿所做这器物,还真有缓和病症之功效!”

旁边的刘神威轻轻拍了个马屁:“公主天生聪慧,是我大唐之福啊!”

李月辰眨了眨眼睛:“我只是不想阿爷阿娘太过劳累。”

“好啊,好啊!”李治摸着女儿的脑袋,“辰儿懂事守礼!朕心甚慰啊!”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