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314章

作者:喂狗的猫

原本许家父母还是带了一批药材回来的,不过当时被县衙直接给当成无人认领的失物,收归府库了。

现在人家儿女都在,丘志清走了一下关系。

在县令的见证下,以五成的价格收购。

别误会,另外五成是给县令的。

对半分,算是县令有良心了,毕竟他可以独吞的。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好歹也算是给许家姐弟留下了一些财产,加之其在丘志清这边上工,虽然是童工,工钱也是照给不误。

和一个成年人的收入,差不多。

倒不是丘志清不愿意给更多,而是人家许姣容根本不愿意。

他只能给她涨一下年限工资,不然别的药堂也有意见。

加上她自己平时一些刺绣作品,养活她和弟弟并不是太过困难之事。

生活的压力,只能迫使她擦干眼泪,继续过活。

平常人的一生,便是如此,当她十四岁那年,她遇到了那个隔壁家,李捕头家捕快小子的追求,她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便跑过来,问丘志清这位爷爷辈的医者。

丘志清告诉她,可以先试着接触一下,不着急决定。

其实她心中也有些着急,毕竟像她这个年纪的姑娘,几乎都已经定亲了。

而她,还是一个人,带着个弟弟。

平时倒也有媒婆山门,可一听她要供弟弟上学,都摇头拒绝,毕竟现在的观念看来,许家的东西,都是许姣容的嫁妆。

带进了夫家,也是夫妻共同财产。

平时用度尚可,要是供弟弟读书,未免有些破费。

一般人,读什么书啊?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如此一来二去,许姣容也就耽误了。

而今李公甫这位县衙捕快,虽然是个愣头青,可家里就剩下他自己了,身为捕头的老爹,前两年剿匪不慎殉职。

他除了拿到了一点抚恤,就是补了个捕快的缺。

没有复杂的婆媳关系,公务员编制,又有房,就在自己家隔壁。

到时候不论是直接拆掉院墙,或者是开个小门,都行。

对她家弟弟又不排斥,终上所述,许姣容对李公甫还是比较满意的。

原本自己有意,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当下听了丘志清的话语,于是便在当晚回家,再次遇到李公甫之时。

看着他殷切的目光,说出了一句:明日辰时就餐后,烟波城外柳树前……

烟波门,就是钱塘北门,靠近西湖。

刚开始,李公甫还没反应过来,而后笑容自嘴角起,喜上眉梢。

奈何天不遂人愿,第二天许宣发高烧,许姣容一时间失了分寸,抱着弟弟往丘志清处“妙仁堂”而去。

刚到妙仁堂,天便下起了大雨。

等到一番忙活之后,直到下午时分,许宣烧退,许姣容这才想起李公甫还在等她。

赶忙提着伞,来到约定处,却见暴雨中的柳树下,正笔挺的站立着一人……

第三百八十六章 要不烤了

有时候,心动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对于许姣容来说,心动,就是他在雨中等候自己数个时辰,不动不摇不问,看到她时,回头,给了她一个舒心且喜悦的笑容。

这一刻,她仿佛抓住了自己的那一个春天……

这个春雨中的等待,成为了李公甫这一辈子的骄傲。

他没有在风雨来临时逃避,没有在不定期的等待中放弃,也没有对煎熬的等待抱有怨言。

这一幕,都被丘志清看在眼里,没办法,冲和版“圆光术”就是这么好用,让他有些爱不释手。

他记得观音菩萨说,让她成为禄存星君的姐姐,成为文曲星君的姑姑兼岳母,就是她这辈子最大的福报。

丘志清却是觉得,李公甫才是她这辈子最大的福报……

李公甫还在守孝期间,无法成亲,不过关系已然定下。

由于大家都没有长辈,开医馆的丘志清,反倒是成为了双方都有所交流,又都能接受的长辈。

于是,丘志清便帮他们看了一下八字,发现确实是挺合适的。

顺手便给他们选择了一个明年的三月十八。

彼时正是传说中后土娘娘的诞辰,日子也算不错,李公甫刚好守孝期满,一切都很完美,两人也比较满意。

一年时间,不长不短,转瞬即逝。

在丘志清的主持和祝福之下,两人很快成为夫妻。

婚后生活,倒也美满。

不过许姣容需要操持家务,教导弟弟。

倒是很少再到妙仁堂这边来学习,而许仙,也被送到县中私塾读书,这也是许姣容嫁人的条件之一。

其实她自己便有能力送弟弟上学,只是怕嫁人之后,再如此行事,会引起夫家不满。

因此才把这个条件加入其中。

时间一晃,便是数年。

许姣容成婚已有三年,转眼便是十八,可自己的肚子,依然没有任何动静。

她自己也是在丘志清这边学过几年,虽然没有学到家,可水平还是有一些,常识之类的东西,自然是不缺的。

悄悄的给自己,还有李公甫把了一下脉,发现大家都没有什么问题。

这让她难免有些疑惑,于是忽悠着李公甫,找到丘志清给他们做体检。

其实也就是让丘志清帮忙看看,是不是她自己把脉出错了。

对此,丘志清自是一眼便看出她的小心思。

“别急,你的水平没问题,两位身体也健朗,只是缘分未到,不急,不急……”

他这话,说的李公甫不明所以,说的许姣容面色羞红,拉着还在蒙圈中的李公甫,逃也似的离开,倒是让丘志清有些莞尔。

这日,丘志清正在妙仁堂大堂之中仰躺。

忽见许姣容带着她十二岁的弟弟来到此间。

见到丘志清如此悠闲,难免有些奇怪。

在她的记忆中,妙仁堂一向是人来人往的。

带着上次高烧不死后,改名许仙的弟弟,给丘志清行礼后,这才问道:“先生,可是出什么事情了?今日为何如此悠闲?”

她是担心,有人造谣之类的,这种事情,她之前便见过一些。

“悠闲一点不好吗?我们这又不是什么休闲场所,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呐~”

许姣容一愣,这才反应过来,是自己多想了。

“先生高义,今日学生是有一事相求……”

说罢,便把自家弟弟不喜欢读书,自己想让他来妙仁堂学医的事情,说与丘志清听。

后世还有人说,许姣容是第一代的“伏地魔”。

在丘志清看来,并非如此,至少她并不是无底线的溺爱。

例如现在,在发现许仙没有读书的天赋后,便主动提出,让他学医的想法,便帮他安排好学习地点。

她是希望弟弟能走出自己的路,自力更生的。

而不是想一心养着弟弟,虽然这对现在的她来说,或许不是什么难事。

家里老公已经晋升捕头,收入不少。

自己的收入也有,吃喝不愁,结婚后又重新修缮了一番两家院子,生活无忧。

现在他们只需要再来个儿女,生活便算是圆满了。

加上她也算是在钱塘县中,小有名气的女医者,一些不太好意思到其他地方看病的病人,自然会找上她。

丘志清听完自家这位学生的陈述,这才看向仪表堂堂,英俊不凡的许仙。

真是没想到,当初的小萝卜头,也能长得这般英俊帅气。

“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许仙没想到,丘志清会这么问。

不过也算是早有准备,就像是第一次见长辈一般,出门前,老父母总会嘱咐一番,应对技巧。

许仙自然也被自家姐姐灌输了一些这位老先生的喜好。

准确来说,这位老先生喜欢心地善良,表里如一的学生。

虽然以前经常来妙仁堂,许仙还是有些紧张。

“学生愿意随先生学习,继承先生衣钵,造福百姓……”

说着,顺带把丘志清的妙仁堂,以及在钱塘县中的口碑,全都夸了一遍。

看在他这么诚实的份上,丘志清便答应了让他在妙仁堂学习的请求。

许姣容亦是喜出望外,这么多年,不见丘志清收徒授业,她还以为许仙的希望也不大,只是抱着试一试,不行再去他家的想法。

没想到,丘志清竟然一口便答应下来。

要知道,这些年中,想要到他这边学习的不少。

可丘志清几乎都是拒绝的,倒不是他敝帚自珍。

而是那些家伙,目的不纯,教了也是祸害,还不如不教。

接下来的日子里,丘志清只能说,不愧是助阴益寿的禄存星君转世,别的不说,单单说这医术,还是学的比较快的。

完全不似他姐姐形容的那般,一到老师讲课,便昏昏沉沉,左耳进右耳出。

在他这里,不论是辨药识药,还是药性药理的记忆。

都表现的非常不错,别的不说,至少让丘志清自己感到有些汗颜。

自己之前学这个的时候,可是整整学了十多年,才能熟练运用。

想当初在重阳宫之时,五年才敢在师叔的看护下,给他们问诊用药,完了师叔还要再复诊一遍,半年内没有问题,才让他独自行医。

像刘禹锡那样,自己喜欢鼓捣药方,研究完了就给柳宗元吃的。

一般人学不来,因为他俩是生死之交,这才是生死之交!

一般情况下,无人指导的话,便如同《笑林广记》中记载一般:

初从文,三年不中;后习武,校场发一矢,中鼓吏,逐之出。遂学医,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

这才是正常情况,像刘禹锡和柳宗元这般,一个敢开,一个敢吃,那才是生死之交。

接下来的时间中,许仙时常到丘志清这边来上工。

许姣容想要交学费,之前她自己在丘志清这边学习之时。

丘志清没提过,她父母也不知道,她自己更是不知道这回事。

而今成家,人情世故知道不少,自然也知道,去别人那里学习,要交学费的道理。

不过丘志清倒是觉得,自己雇佣童工,已经是违法行为,还要收学费,那就是太过没有职业道德了。

丘志清没要学费,许姣容也没收丘志清给许仙开出的薪资。

却是依然每天给丘志清和许仙送餐,算是对丘志清的报答……

上一篇: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