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232章

作者:喂狗的猫

就连一向稳健的贾诩,都忍不住眉头跳了跳。

显然是被樊稠这句话给噎着了,有些难受。

当初要不是为了自保,谁会给你们几个,脑袋缺根弦的家伙,出谋划策,直接当朝廷的官员,他不香吗?

不过沉稳如贾诩,却是并未对樊稠这番话,发表什么意见。

仿佛他就是个没有感情的谋士,只为出谋划策的工具人一般。

可适才的神色变化,还是被丘志清看在眼里。

这波,应该不算亏。

这种人,虽然在自己的阵营中,或许作用不大,可他要是搞起破坏来,那可就不那么美妙了,还是把他拴在身边为妙。

详情可以参考曹操的遭遇。

不仅折了贴身护卫,还把自己的长子,给搭了进去。

而当时,张绣已然投降,愣是被贾诩给忽悠了。

他的坏事能力,可见一斑。

“樊将军此话不然,试想一番,如若陛下想要晋升将军为车骑将军,而郭李两位将军却是不许,试问将军,作何感想?”

“他们敢!”

樊稠拍案而起,仿佛此刻,他真的要被封为车骑将军一般。

不过这番作为,却是没有吓住在场之人。

反倒是樊稠,自己有些尴尬起来。

毕竟自己为了没影的事情,都可以愤怒至此,而自己,却是实实在在的,挡了贾诩的升官之路,将心比心。

可见此刻,贾诩的心情,可定不甚美妙。

樊稠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贾诩。

面上依旧带着和善的微笑,低眉顺眼的样子,一如既往。

可在先入为主的樊稠看来,这个笑容,在今日,并非如此和善的样子。

讪笑一声,樊稠重新落座。

他虽然心中还是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可以他不甚聪明的脑瓜,却是总感觉差了一点,具体是哪一点呢?

贾诩虽然被樊稠适才称之为军师。

实际上,他只不过是书记官而已。

并非樊稠适才所说的军师那般恭敬。

丘志清感觉,适才樊稠这厮,貌似没有听出自己的话外之意,于是不凡说的更加明确一些,好让他心中有个数。

他相信,在樊稠这等人的心中。

所谓的文人雅士,计谋韬略,统统没有兵马粮草来的重要。

“樊将军,关中疲敝,而并州,近几年倒是风调雨顺,不若这般如何?只要是贾先生到了并州之后,比往年多出来的粮草,

均与长安,对半分,将军以为如何?”

“这……”

樊稠有些犹豫了,毕竟这个事情,还真不好说。

关中缺粮,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而今的大汉粮仓,是豫州,冀州,和徐州那一块。

这也是为什么,定都洛阳的原因。

关中河渠淤塞,多年无人清理,大片灌溉良好的农田,尽皆产量大降,再加上气候的变化,以及董卓迁都之后。

西凉军的洗劫行径。

让本就有所落寞的关中。

显得更加的荒芜。

因此,军粮也成了大家最为关注的事情,以前大家都喜爱的金银珠宝,反倒是显得鸡肋了许多,且大多都被拿去。

向丘志清购粮去了,这就是董卓的眉邬之中。

缴获并没有吕布想象中多的原因,也是王允与吕布不和的起点。

至于后来的争权,把吕布赶出城外驻扎,这都是后来的事情。

一开始,便是王允觉得,吕布这个莽夫,定然是私吞了部分董卓的财产。

“是啊,樊将军,你想想,你们三人中,你原本的地位是最低的,底子也是最薄的,如若关中缺粮,最先倒霉的……”

见樊稠还是有些犹豫,丘志清笑道:

“樊将军如此可好,不若先让贾先生,在某军中稍歇,将军前去与其他两位将军商议一番,可好?”

王允摇头道:“最先等不住的,并非郭李两人,他们定然不会同意……”

丘志清:“……”

……

樊稠求助的目光看向贾诩。

贾诩默然不语,就这般,看着丘志清和王允两人。

唱着双簧,一步一步的将樊稠给带沟里。

看着樊稠浑浑噩噩的离开,回城和自家两位兄弟商议去了,浑然忘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丢下王允和贾诩俩人……

见刚抽浑浑噩噩的掀开帐帘,走了出去。

丘志清和王允相视一笑,开始端坐喝起了茶。

贾诩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泛起惊涛骇浪。

没想到,自己方才,只是不小心,露了一手。

转眼便被眼前的两人学了去,近乎是在几句话之间,便将樊稠引导着,向他们预定的方向开始思考。

同时不着痕迹的,便在樊稠心中,埋下了一根刺。

而且是那种,拔都拔不掉,只会越扎越深的那种!

毕竟怀疑的种子,一旦埋下,便会生根发芽。

想要连根拔起,何其难也……

“两位真是好手段,贾某服了,只希望王司徒,回去之后,将某之家人,送出城外,贾某不胜感激涕零。”

“相信王司徒,不会令贾先生失望的,对吧?”

丘志清看着王允,笑着接话。

“自然,君子成人之美,某自然不会让先生久等……”

“如此便好!”

让张汛带贾诩下去休息,丘志清和王允,谈起了具体退兵条陈……

第三百二十一章 投资考察

至于回去击退杨奉,这个不急。

他相信,只要自己同意退兵,杨奉会自己退回弘农郡。

只能说,好一个弘农杨氏,好一个太原王氏。

真是好好的,把自己给利用了一回。

像是让王定,挑起并州与西凉军的冲突,引李傕等人,前去救援,好给他们诛杀董卓,接收势力争取时间。

第一个预料之中的情况,很快出现。

李傕郭汜,樊稠等人,反攻长安。

他们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尾。

原本按照王允的原计划,他们是想要一个出头鸟,来立威。

没想到的是,这个出头鸟,却是有些狠了点,不仅直接将手握并州军,西园军的吕布击溃,更是将其赶出关中。

而后还趁他们不备,一举攻入长安。

六万对三万,还有吕布,和李肃这两位猛将。

这在王允看来,完全不存在意外情况。

然而他却是忽略了,双方对阵,除了人数之外,还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一场战争的胜负,六万刚刚反正的军队。

对阵三万死中求活的西凉军……

败了,也是正常之事。

如若不是黄琬,在关键时刻,还算有决断。

果断将宫中禁军的指挥权,交给他那名,名为黄忠的族人。

这才一举击退西凉军的进攻,稳住了局势。

而后,便是并州军的进攻,这是他们预料之外的,因为按照他们的想法,丘志清此人,对皇权,还是有些敬畏的。

只要他们快速肃清内乱,百年可以从容布置大河防线……

计划很完美,导演也很有水平。

可问题是,有一句话说得好,不想当导演的演员,不是一个好军阀。

王允他们请来的这些个演员,并不怎么听话。

都有自己的想法,也都有一个当导演的心……

于是,才有了长安城城外,大家坐下来好好谈话的一幕。

最终,丘志清带着满满的官职,开始回返河东,此时,已是八月初,距离丘志清兵临长安城下,已有半月有余。

其实在王允出来谈判,也就是他们收到消息的当天。

丘志清便让赵云,领兵三万,回援河东。

他自己,则是和徐荣一起,与王允等人,又谈了几天。

这才施施然开始退兵,返回河东,返回并州。

不过丘志清等人,并未去潼关,因为皇甫嵩自潼关那边,领兵而来,这已经能够充分说明一切,他们也没有了再去的必要。

此时的皇甫嵩,已经升任太尉,收编了丘志清留在潼关整编的部队。

不过皇甫嵩倒也没有太过得罪丘志清,把他的几名部下,全部放归。

毕竟,此时关中的情况,还要靠着丘志清的并州接济。

大汉十三州之中,也就并州还在给朝廷送赋税了,其他的,呵呵……

当丘志清行至冯翊郡,临晋(大荔县)之时,丘志清受到了赵云和宗浪的联名快报,杨奉所部,已在半月前退走。

留在河东境内的小股骑兵,亦是在赵云赶回之时。

便全部退走。

丘志清不禁感慨,世上的聪明人,何其多也。

原本打算休息一晚上的丘志清,没想到,当天晚上,竟然迎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

“太尉此时到访,可是有些不明智啊!”

来者,正是当朝太尉,刚刚结束牢狱之灾的皇甫嵩。

在丘志清的印信中,他应该没几年好活,差不多要死了,可现在看来,其人倒是面色红润,精神抖擞。

怎么看都不像是快要不行之人。

“无妨,老夫行得正,坐得直!倒是使君,可知道自己在干嘛?”

看着这才六十不到的家伙,在自己面前自称老夫。

上一篇: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