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211章

作者:喂狗的猫

你也别沮丧,下次好好干!

张纯造反之事,刚传到京都洛阳之时。

刘宏其实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丘志清。

因为他知道,丘志清定然不会找他要钱,要粮。

可这个人选,却是被刘宏第一个给否了,而今丘志清的地位,除了封侯,或者加州牧,还能拿什么去封赏?

这两个,刘宏都不想给。

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是希望留给自家儿子。

原因也很简单,丘志清没有后人,没有家人,没有牵绊,这种人,本就相当的不好相处,更别提,人家能力还强。

看看雁门五郡每年的上计就知道了。

原本最贫瘠的雁门五郡,落入丘志清手中不过几年。

上计的税收便超过繁华的豫州,这只是上计。

还不包括他们的协议的买官钱,以及以私人身份,进贡给他的那要珍贵药材等。

可越是如此,刘宏便越不敢用,这个人,太过完美,完美的,都没有任何缺点,比之当年号称圣人的王莽,亦是不遑多让。

要说丘志清哪方面,什么让刘宏放心的。

那就是丘志清与世家豪族不和了。

这是最让刘宏安心的,若非如此,早就把他撸了。

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挑中了大宗正刘虞,而刘虞又挑中了刘备,这才有了雁门关内,堂屋中的这一幕……

“不知玄德以为,这雁门郡,如何?”

“使君……”

不等刘备说话,刘虞便摆手打断道:“玄德,都说了私下里以表字相称即可,莫不是玄德看不上某呼?”

刘备无奈,只好告饶道:“备疏忽,望伯安兄见谅。”

刘虞抬手示意免礼,这都是小问题。

刘备这才说出自己的想法:“备观之雁门郡上下,均大为惊奇,不同于以往所到之处,此地无流民,无泼皮,

亦无有插标卖首者,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实乃我大汉之王道乐土……”

顿了片刻,这才紧接着道:“某听闻,这位丘太守,还是军事的好手,当年一举击退鲜卑数十万大军,

可谓风头一时无两,就连我等现在所用的骑兵装具,都是这位太守向陛下进献的,不过……”

刘虞听得连连点头,“不过什么,但说无妨!”

“不过听说,其进献媚上,每年给陛下送钱不说,还给陛下进献了不少药材,且对境内世家大族搜刮无度……”

说到这里,刘备有些说不下去了。

如果说当初听起来,什么收买宦官,买官,媚上之类的。

还会感到气愤的话,而今看到雁门郡的一角,他是怎么也不愿相信。

这是一个被攻讦为毫无廉耻之人,该有的作为。

刘虞幽幽道:“当初,这位还是县令时,可没少被他们夸赞啊……”

第三百零五章 初次会面

见刘备投来好奇之色,刘虞便将当年丘志清的经历说了一遍。

这是他三年前,晋升宗正之时,他的一些好友调侃这位时说的。

当初便留意了一下,这位的经历。

这位的经历,上任雁门郡守前,与上任雁门郡守后,可谓是两个极端。

之前是全面的赞扬,他要是知道后世的一句话,那他估计要说,是花花轿子人人抬,可到了上任雁门郡守半年后。

可谓是面临近乎所有大臣的攻讦。

其中贪功,贸然出兵,安插亲信,破家灭门等,不一而足。

简直就直接成了所有朝臣的公敌。

不过他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挣钱。

就是这点,得到了皇帝陛下的信赖。

至于什么安插亲信,他安插的,几乎都是当今陛下派过去的随行人员,其他官员也是参考当今天子的洪都门学。

从士人中选拔官员。

怎么也和私自安插搭不上边。

至于说破家灭门,那更是无稽之谈。

别说人家只是破了一个坞堡,挟持县长,伏击郡守,郡尉。

都够给他们一个九族消消乐了,破一个坞堡,都算是丘志清比较克制了,别说人家丘志清,还把大部分财物,上交刘宏。

和那些拒不上交税务的家伙一比。

这简直就是最忠心大汉的忠臣……

听完刘虞的讲述,刘备人都有些听傻了。

这和他在洛阳的见闻,可是大不一样。

刘虞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才同时卢植,把刘备带上,同为汉室宗亲,他不想这个有潜力的同宗,废在那些人手里。

刘备在他看来,有些喜欢享受。

也有些爱慕虚荣,好面子。

在洛阳期间,作为卢植的弟子。

军中异军突起的新贵,自然会有很多人邀请,饮宴。

这都是那些家伙的惯用手段了,先让你享受一番,你以前无法享受的快乐,消磨你的意志,养成和他们一样的习惯。

如此一来,当你脱离他们。

或者无力支持与之聚会的支出之时。

便是你心理防线动摇之日。

但他们不会放过你,而会不断腐蚀你的心智。

当你彻底融入他们之时,那你就不再是他们口中的朋友了……

卢植正是看透了这一点,这才让刘虞帮忙,把刘备给捞出来。

毕竟只要是正常人,都不会想看着一个有潜力的人沉沦。

刘虞作为宗室,东海恭王刘彊的后裔,虽然是旁支,可这些传承从未中断,对于这些人的手段,都是从小受到的灌输。

可谓是这些人一开口,他就知道他们下一句是什么。

而今汉室衰颓,好不容易出的一个人才,他不能坐视他沦陷。

这种事情,平日里说教的效果不大。

只有今日这种,雁门郡摆在明面上的事实,来碾压,压碎那些人给刘备灌输的固有观念,他才可以心平气和的听自己说教。

把自己的话,记在心里。

把事实,放在眼里,把思考,刻进脑子里。

在刘虞的引导下,刘备不停思考。

在两人的一问一答中,刘备的冷汗刷刷的往下流,原来自己以为的天子昏庸,不仅仅是昏庸,除了昏庸,还有无奈。

原来自己认为是大汉支柱的世家,士人。

却是一个个挥舞着锄头,不停的掏着大汉墙角的家伙。

一手高高举起挥舞的锄头,身后还立着长长旗杆。

把忠君爱国,挂在杆子顶端,连成一片片,将高高举起,舞动着掏墙角的锄头,描绘成,为大汉帝国,辛勤的添砖加瓦……

这是何等的无耻,又是何等的……何等的……

刘备今天的三观,真可谓是碎了一地。

在离开孙淮为他们准备的堂屋之时,都有些浑浑噩噩的。

这也正常,两年来,那些人给他灌输的概念。

在今日一夕之间,便被刘虞敲打了一个粉碎。

这些东西,都是明眼人都知道,却又是大家共同遵守的秘密,连刘宏都不会乱说,更不会告诉他了。

也就是如今,大汉风雨飘摇之际。

才会有那么一两个亲近之人,告诉他这些。

刘备都不知道,他自己是怎么回到自己的临时营帐。

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找到的,怎么过的这一晚上。

三观破碎的冲击,不啻于道心破碎……

刘备就这样,在自己的临时床榻之上,坐了一晚上,直到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之时,帐帘被猛然掀开。

一黑汉闯了进来,伴随他进来的。

还有那生机无限的朝阳,刚刚从东边偏南冒出来的骄阳。

就如同一道七彩之光,照破他眼前的黑暗。

驱散了他心中的迷茫,此刻腰间那不甚美观的长剑,一阵颤抖。

刘备一把握住长剑,一道璀璨的剑气,犹如划破黎明的那一缕金乌光芒,照彻星空,照亮蒙尘的内心。

“大哥?……”

刚刚进来的黑脸大汉,一见此状况。

赶忙高声呼喝,同时一伸手,捏碎了直奔自己面门的剑气。

一滴鲜血,一滴冷汗,从黑厮的掌间,和额头,同时滴下。

“啪嗒……”

两滴液体同时落地的声音,虽然微不可闻,听来两人耳中,却如同洪钟大吕,敲响了震惊中,和迷茫中的两人。

黑厮大汉咽了口唾沫,这才重复呼唤道:“大哥,你?”

刘备缓缓松开搭在剑柄上的左手,摇头对来人道歉。

“我没什么,翼德,适才是否伤到你了。让为兄看看。”

来人正是张飞张翼德,刘备认下的二弟,就是不知道,没有和关羽打架的张翼德,是如何被刘备拉上战车的。

说不得,真是气运所致吧。

刘虞他们离开雁门关时,孙淮相送。

刘虞见这名校尉待人接物,有礼有节。

整个雁门关中,已是被其大理的井井有条,便想出言拉拢。

刘虞想带他上前线平叛,不过被孙淮拒绝了。

毕竟自己能有今日一切,都是拜郡守所赐,否则在十年前,他恐怕便在鲜卑人的进攻中,死在平城城头之上了。

对于孙淮的委婉拒绝,刘虞并未表示有什么不满。

只是夸奖孙淮治军严谨,寒暄一番后,便随大部队而去。

雁门关离平城,一千二百多里,一般情况下要走三天。

而今两天便至,丘志清已是在平城南门,迎恩门处静候。

这几日,在雁门郡中行军,可谓是他们自出洛阳以来,最为轻松的行军,一路上,都不用他们准备饭食。

沿途的县城,都已被帮他们准备妥当。

上一篇: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