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167章

作者:喂狗的猫

丘志清听罢,笑了笑,顺势把这个事情安排给他操作了。

到时候,写好奏表,再让他和徐荣签个字即可。

毕竟,他自己没想到,自己的副手替他想到了,还是挺不错的。

有好东西,就要送老大一份,这是个好习惯。

只不过蔡伯喈却是不这么认为,他觉得魏和有点邀功媚上的嫌疑。

这个可以理解,毕竟谁要是像蔡伯喈一般,被他的顶头上司,坑得这般惨,估计都不会对自家老大有什么好感。

哪怕他是皇帝也不行,现在他嘴上不能乱说。

心里还是可以痛斥一番,昏君!

如果说刚开始,他蔡伯喈还真以为只是阳球想要害他们。

可后来终究还是想明白,自己这件事情的问题出在哪了。

问题就出在他给皇帝上的那一道“答诏书”上,定然是天子没有遵守诺言,让他的奏议落在了那群宦官手中。

他才会由此之祸,这段时间中,他也给自己的堂弟。

也就是他叔叔蔡质的儿子,写过信,询问他有没有到雁门出仕的打算。

奈何蔡睦言语隐隐有疏远之意,言要在陈留老家,安守基业,无意出仕。

这边小蔡琰在田中,不知从哪弄来的小勺子,吃得正香,那边杨婵挑了几个后,便向丘志清提出告辞,说有事情要出去一趟。

丘志清倒是无所谓,寒暄了几句,便作罢。

倒是小蔡琰,瞬间感觉手中的西瓜都不香了。

扯着杨婵的裙子,便要求抱抱……

“琰儿,不得无礼……”

这是蔡伯喈的声音,他终于从那群小灵通的包围下,杀出了重围,一出来,便看到眼前这一幕,开口呵斥的同时,瞪了一眼丘志清。

他认为,就是丘志清这惫懒的性子,给小蔡琰做了个坏榜样。

丘志清讪讪一笑,并不说话。

话说,他还真的从来没教过小蔡琰礼仪之类的。

这个是他不对,忘记了这个东西,要从小给小孩科普,如此才能让礼仪刻进骨子里,有时候,这些东西你可以不用,但不能不懂。

发现问题,便自然要解决问题。

正当杨婵想要拒绝之时,便听到了丘志清的传音。

大致意思便是,小蔡琰不小了,到了年中就四岁了,虚岁四岁,已经不是三岁小孩,需要在平时,教一些礼仪之类的东西。

杨婵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看着小蔡琰,露出了一个,少见的,稍显恶劣的笑容。

看到这个笑容,原本正在仰头撒娇的小蔡琰,竟然有些怕怕……

一番传音,了解到,她这是有了好东西,想要去给她二哥分享一下。

不过这不是西方上供的吗?

难道二郎神还弄不到?

杨婵竟然难得地翻了个白眼:“之前你给我的祷文,说擅长培育作物,还觉得你在吹牛,现在看来,你确实是有一手……”

懂了,言外之意,便是他二哥没吃过这种样子的西瓜。

西瓜子小了不少,也甜了不少。

不过对于她要带小蔡琰一起去的要求,丘志清表示无能为力。

这点她父母是不会同意的,只能说要是她二哥也喜欢孩子,那就让他过来看一下呗。

丘志清的育种非常成功,那些小灵通们,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也纷纷打哪来,回哪去,争取尽快把这个好消息散播出去。

好似只要慢了一分,便会吃大亏一般。

按照丘志清的设想,那便是等收了大豆或是绿豆之后,还能再种一季土豆。

如此一来,整个雁门郡内,平城地界,基本算是衣食无忧了。

当然了,按照魏和的说法,如此高产,简直就是祥瑞,得上报陛下!

竟然他这么能给自己揽活,丘志清便顺便把这个事情,一起交予他处理。

不过这个事情他显然是搞砸了,因为一个月后,刘宏批复了他们的奏折,祥瑞什么的,统统不重要。

西瓜什么的,确实是好吃。

主要是,你再来个几千万,那便更加完美了!

看得出来,这位皇帝陛下,确实是很缺钱,除了他继承的,本就是个空内库之外,他花钱是真的会……

第二百七十一章 解良人也

哪怕小蔡琰拉着杨婵的裙子不放,可杨婵还是走了。

第二天早上,丘志清刚刚做完早课,便隐隐约约听到小蔡琰哇哇的哭声传来。

原来是杨婵,趁天还没亮,便离开了。

这个丘志清当然知道,就在他开始早课前没多久的事情……

杨婵这一去,便是五六天,按照她的说法,她往灌江口二郎庙而去,行程一万四千里地,光在天上飞就飞了差不多一个时辰。

丘志清估算了一下速度,还没自己快。

杨婵回来了,已经不是三岁小孩的小蔡琰也不闹了。

时间便在如此,处理处理公务,偶尔论一下道,听听三界八卦中度过。

也是如此,丘志清才知道,原来她二哥真是二郎神,也真有三只眼,而且还娶了个老婆,他老婆便是西海龙宫的三公主。

这剧情,丘志清一听,便不像正经神话!

“你不是说天庭禁止动神仙思凡吗?”

这是丘志清很是好奇的问题,毕竟在他的印象中,天庭之中,也有不少是夫妻啊。

更别说四海龙王了。

那都是司雨大龙神,可还不是后宫之中,物种纷繁,儿女成群。

“准确来说,是明令禁止仙凡结合,原则上是不允许神仙结合……”

丘志清懂了,原则上不允许的意思,就是可以,这是行业黑话,丘志清他懂,这明显和之前的明令禁止是不一样的,

不过也很是灵性,执行的可操作空间不算小。

觉得没问题,那就是没问题,觉得你不行,那便从重处罚。

毕竟天规是死的,神仙是活的。

变通变通,还是可以的嘛。

……

临近秋季,丘志清打算打着效仿皇帝的名义,再举行一次考官,当然了,这个事情要向上报天子。

作为郡尉的徐荣,亦是不甘寂寞,要求招兵。

不过他这个招兵,倒是有点悬将的味道。

丘志清原本觉得不需要招兵,现在雁门郡郡兵三万。

两万驻扎在平城地区,一万分驻南边各个县城。

丘志清觉得,这两万人,哪怕面对十万鲜卑蛮子,都绰绰有余。

徐荣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丘志清太过乐观,不能从之前群狼开辟道路的行为,便断定他们要绕道偷袭。

说不得只是个诱饵,勾引他们上钩呢?

到时候,人家玩一个声东击西,那他们还怎么玩?

之所以他们这么肯定鲜卑今年会南下,便是因为长城沿线的部族。

告诉了他们一个消息,入夏以来,草原河水水位大幅度降低,比之往年更甚。

他们如若不是有着和平城的交易往来。

恐怕也会撑不过这个冬天,因此今年鲜卑南下,是必然的事情。

就看他们,最终选择的突破口是哪里了,究竟是谁劫掠辽东,还是南下并州,劫掠河套,都是他们的选择。

因此徐荣才会这么急着想要扩军。

丘志清沉思片刻后,把这个扩军的要求,写入奏章之中。

而后随着之前上供的奏表,一起呈递上去。

刘宏的回复来得很快,对于大金主的要求,刘宏一向是有求必应,不过再次强调,有了结余,便赶紧上计。

无须等到年底,迫不及待的心情,跃然于……竹简上。

光和二年(第九年),九月初。

这是土豆开始在平城,或者说是雁门郡内,开始普及种植的日子。

亦是雁门郡守府,开始考试取官的日子。

消息一传出,不光整个雁门郡,整个并州,乃至相邻的幽州,都有不少自认有才之士,前来试试自己文采。

其中还有考取军职一说,亦是引起不少英雄好汉的兴趣。

雁门以北,蜿蜒的山路上,一队逶迤前行的流民之中。

一对年轻夫妻,怀中抱着一个大约半岁的婴儿,这在流民队伍中,不算多见。

也不算少见,不过少见的是,那丈夫,身高八尺有余。

在这普遍七尺多山下的人群之中,也算是鹤立鸡群了。

此时他的注意力,却是在护送他们北上的军卒身上。

准确来说,是放在他们的对话上。

军卒甲:“听说了吗?郡尉要在民间擂台选将,选兵,以应对北掳的入寇。”

军卒乙:“当然听说了,不过可惜我们不能参加,不然,锁定也可以拿个军侯或者校尉当当,到时候……”

军卒甲:“就你?还是算了吧,听说校尉不仅要是个顶个的高手,还得抽空和郡尉一起学习兵法,你大字不识一个。”

军卒乙:“我不认识,难道那些上台的家伙就都认识?再说了,现在不是还可以学嘛,等我学好了,我就去……”

两名军卒的谈论声,并不避讳他人。

当众人还在惧怕,会有鲜卑入寇,会不会波及他们之时。

这名高大汉子,已是眯起了自己的丹凤眼,望向北方,平城发现。

眼中闪过丝丝精光,袖中双手已是紧紧握起,拳头上劲气隐约闪耀,心中更是燃烧起熊熊烈火,那是希望之火。

眼中的,是希望之光……

“不知两位军爷,之前所说,可是真的?”

两名军卒正谈论得兴起,忽闻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

两人回头一看,便见一人不知何时,已走在他们身侧。

不过他们却是认识,这一路走来,这人是在河东郡地界加入的队伍,见其身材高大,面色泛红,丹凤眼卧蚕眉。

倒是颇有几分英武之气,且加之一路上。

也算是多次帮助军士维持秩序,大家见他拖家带口,也多有接济。

倒也没有问他为何加入去雁门的队伍,毕竟这年头,要不是真活不下去。

谁也不会带着刚刚生产的小媳妇,背井离乡,往北而去。

“就别军爷军爷地叫了,听着怪奇怪的,我们说的,当然是真的,这个事情并不是什么秘密,随意都可以探听的到,

不过你得去平城报名才成,我们这队伍,是去平城以东,三百里处的云县的,到时候可能会分开。”

稍微多聊了片刻,知道了平城不仅有郡守府的驻地,还有雁门最好的医者之后。

上一篇: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