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119章

作者:喂狗的猫

一夜北风不停,气温已经降至冰点。

这也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

天刚蒙蒙亮,平城之中便热闹起来,经过一夜的冰冻,一个个冰蹲整齐的摆放在霹雳车旁。

冻的邦邦硬的冰坨坨,砸人的效果,并不比石弹效果来的差。

旁边的房间里,还存放着浸泡了桐油的藤球,关键时刻可以换上。

当平城县城中忙碌不停之时,城北的鲜卑人大营中,也有了新的变化。

一个个数百人的队伍,呼哨而出,往各个方向而去!

“他们这是要干嘛?”

提问的,是吴献手下另一位军侯,胡莱,这是第二次上战场,对此,丘志清看着远处鲜卑大营,面色凝重,都懒得回答。

吴献也是看了一眼自家这个平时看起来很是机警的手下,有些无语。

胡莱问出问题之后,自己都觉得傻,感觉补救道:“他们定然是四散劫掠去了,司马,我们要不要出击?”

吴献只想让自家这个手下,赶紧闭嘴:“无需出击!昨日明廷已经让人通知所有在籍的村寨,入山躲避贼寇,我等只需守卫县城等待援兵即可!”

说罢,看向丘志清,期待他的肯定回答,丘志清保持沉默,他自己都不知道有没有援兵……

“我去崔一崔早餐,待会可能会有试探攻击,宗肥,这里就交给你了!”

虽然没有得到丘志清的肯定回答,不过即将自己指挥一场守城战,吴献是既紧张,又兴奋,连忙应是!

丘志清的预料没错,他刚回到县衙之中,鲜卑大军便开始试探攻城了。

吴献看着城外的三千左右鲜卑大军,缓缓靠近,其后还有大约五千人压阵。

心中说不紧张那是假的,看了看左右,大冬天的,军卒们却是一个个紧张的额头冒汗。

大汉实施的,是全民兵役制度,成年男子都受过军事训练。

这点从赵家庄就能看出,更何况是雁门这样的边郡。

这些青壮,除了没有上过战场之外,军事素养基本过关,只需过了心里那一关即可!

丘志清在县衙中,手握县令铜印,观察着城外的动静,可以看出,在此时丘志清的眼中,城外鲜卑大军头顶,汇聚成一片云气。

这种云气用肉眼是难以观察的,只有开了天眼,或者像丘志清此时一般,借用特殊道具。

云气有些散乱,并不凝实,反光县城之上的屏障。

比之丘志清第一次观测之时,却是凝实了几分,想来这便是人心所向的结果。

只是此等现象,除了压制超凡之力外,还有何作用尚未可知!

鲜卑大军开始推进,在城外列阵,排成三个阵列,两个押后,一个三千人方阵,下马开始往城门而去。

他们自然不可能直接攻城,此刻他们的任务是推开鹿角,填平壕沟!

丘志清本想上城,可又担心给吴献带来压力,便只好用水镜术观察战场。

水镜术偷窥……观摩容易被感知敏锐之人察觉这件事,日后在做修改便是。

吴献看着鲜卑冲锋的方正,一半骑着马开始游弋,一半举着小盾开始靠近城墙,清除障碍,心中对鲜卑人的打算有了腹稿。

“传令下去,主意防范敌人骑射!”

“得令!司马有令,主意防范敌人骑射!”

传令兵得令后,迅速把吴献的将令传遍整个城墙。

“风!”

东风吹,战鼓擂!

一通战鼓,伴随着“风”的呐喊,传遍了整面城墙,军卒得到号令,纷纷弯弓搭箭,等待进一步命令!

“风!”

“风!”

两声“风”吼,一排箭雨,从城墙之上整齐奔出,在空中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直直落入正准备破坏拒马的鲜卑步卒之中!

“盾!”

早有预料的鲜卑步卒,纷纷举起自制小圆盾……

第二百一十七章 第一阶段

攻城并非直接抬着一个长梯便往上冲锋。

这是纯纯找死行为,炮灰另算!

很显然,这些鲜卑人,并不是炮灰,走的是正常攻城流程,步兵填坑填壕沟,另外数队骑兵在填平之处,往城上抛射箭矢。

吴献一看是盯着填壕沟,推鹿角的步卒看,等发现箭矢越发稀疏时,忍不住回头望去。

却见只有一些新手,竟然盯着骑兵在对射。

眼见此时已有多人中箭,吴献眼都红了,大吼道:“所有人,不得与骑兵对射,躲避骑射,射击步卒……”

训斥完了这些弓箭手,吴献转头对一个传令兵命令道:“去!调二十架大黄弩过来,专门盯着这群杂碎的骑兵!”

左军营的军械库中,原有二百架大黄弩,可惜如今仅剩一百多架。

就这,上次郭缊还派人来问过此事,想要收回,被丘志清搪塞过去了。

大黄弩很快便被端上了城头,当大黄弩出手后,来回奔射的骑兵,算是安分了下来,城上的伤亡亦是少了许多。

丘志清一边教导两名在一边学习的医者,一边快速给伤兵处理伤口。

旁边便是用大锅煮着的一条条麻布,以及丘志清事先调配好的伤药。

这场低烈度的障碍清除战斗,一直持续到中午时分,随着距离的推进,鲜卑步骑都出现较大伤亡。

一个早上至少躺下了四百多人,受伤的另算。

如此大的伤亡,却仅仅是把城门外的拒马推开,把堑壕填平,显然不太符合强盗的利益。

丘志清在手术间隙,探查发现,强阴县的鲜卑主力,已然兵分数了,一路往西,往定襄郡而去,一路往东,往幽州代郡而去(蔚县,张家口一带)。

还有一路,则是绕过平城,往西南雁门郡郡治所在阴馆(朔州)去了。

对此,丘志清倒不是特别担心,倒是强阴县遗址。

竟然还被鲜卑人当做后勤基地,这就难怪要在平城放上两万人。

恐怕除了就近劫掠之外,便是盯死平城,关键时刻,亦可以回防强阴。

不过作为一个后勤基地,有山有水有草场,这是把这边当做草原放牧了了……

丘志清看着水幕,陷入了沉思,自己要不要找个机会,干一票?

这一下要是打好了,且鲜卑又没抢到什么东西,那之后几年间,鲜卑估计再无力南下劫掠了。

北方游牧民族为何老是南下?

抢到了大赚一笔,抢不到也没什么损失,反正北边寒冷,他们也要南下避寒,顺手抢劫一波,这和顺路打猎有何区别?

可要是自己被猎物反咬一口,不仅猎物没打到,还损失了自己牛羊,让他们知道,南下非但不是狩猎,还是送温暖!

那……

压下心中的小九九,这种事情,并非他这个手中仅有八百正规军的县令可以完成的事情。

要是正如太守郭缊所说,让自己补齐左军营配额,到时候由郡守府配发兵器……

呵呵,补齐了还有自己什么事?

说不得补齐之后,平城更危险了。

中午刚过,休息一会儿的鲜卑大军,再次出动。

不过此次依然还是填平沟壑,丘志清他们花了小半个月,挖出来的壕沟,弄出来的拒马,哪是半天便可以填平的。

没有花哨的场面,攻城战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无聊。

一天下来,鲜卑人在城北留下了七百多尸体,很少攻城的鲜卑人,这下算是吃到了苦头,还没到城墙脚下,便伤亡一千余人。

还有七百多尸体都没拉回。

丘志清对面的,是鲜卑拓跋部落,首领便是昨日,丘志清在水幕中看到的那人。

此时拓跋部落的首领,正遥望着这座雄城。

当然,这仅是他认为的雄城,毕竟他们之前在辽东,并未见过四丈城高的城池,多为三丈左右。

不过这些都无关紧要。

他此时心中有的,只是对南方汉境的向往,也有对自己不能去尽情劫掠的遗憾!

“首领,不能在打了,再这么打下去,我们此次没收获不说,回去了怕是连牧场都保不住啊!”

这个道理,拓跋首领他懂,不过就像一个赌徒,前边输了不少,现在眼看着希望在前,想让他及时止损,如何干休!

他虽然不懂什么是赌徒心理,不过他知道,劫掠再多的村庄,也不如攻破一座城池的收获来的大。

“糊涂!神圣白马,岂能吃干枯的野草,最肥美的嫩草,才是它的追求!继续攻城!”

训斥完部下,拓跋鲜卑首领再次把目光投向平城城头,面色越发的凝重。

所谓神圣白马,就是他们鲜卑图腾,传闻其似狮非狮、似狗非狗、似马非马、肋生双翼,鼻子前面长着一个像犀牛一样弯角。

曾经带着他们祖先走出过困境,他们称之为:神圣白马!

不知道这个形容和马有什么关系?

无聊的攻城战,持续道夜幕降临,这才悄然结束。

此时早上外出劫掠的多支队伍,也回到营帐,看着收获寥寥的部下,拓跋首领再次陷入沉默。

没办法,谁让他手气不好,抽中了这么个任务呢?

“砰!”

越想越气的拓跋首领,一拳锤烂了身前案几,如狼一般的目光,扫视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野蛮的气息压迫着众人。

见情绪酝酿的差不多了,拓跋首领这才用他那低沉的嗓音,沉稳的说道:

“自明日起,只排出两队人外出扫荡,我等尽全力攻破眼前城池,据传回的情报来看,这个城池去年刚刚被破。

城中兵马不多,仅有二百,二百对两万,就算他们是天神下凡,也定然不可能守住,只需攻陷此城,一有危险,我们便可从容撤退……”

这是攻防的第一天,看样子,明天便能推进道城墙下。

吴献看着城下的尸体,心中百感交集,即有快意,亦有担忧,还掺杂这一丝丝的后怕。

放飞了片刻,吴献收回思绪,安排一批青壮,出城收集箭矢,趁鲜卑人还没反应过来,收集一批是一批。

刚下达完命令,就见丘志清出现在城墙上,不知为何,吴献莫名的松了口气……

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城先锋

“如何?”

“明廷宽心,卑职让手下四军侯轮流上场指挥,他们依然度过了最初阶段,鲜卑想要填平剩下的一道壕沟,至少还要花一天时间!”

丘志清点头,表示满意,对于大部分第一次上战场的兵卒来说,此等低烈度战争,正是他们成长的最佳时机。

要是一上来便血肉搏杀,难免有些不适应。

看着城北数里外的鲜卑大营,丘志清玩笑似的笑道:“怎么样,想想办法敲他们一闷棍?”

吴献很是意动,然而想想自己手下兵马的情况,再看看远处还在修建的大营。

吴献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

“算了,他们还在加固大营,那便说明,他们还知道自己处于危险之中,晚上定会戒备异常,而等他们修好大营之后。

有了安全保障,定会放松警惕,此时方是我等前去送温暖的大好时机!”

见吴献一本正经的说着冷笑话,丘志清也配合的笑了笑,事实确实如此,通过两天晚上的观察。

丘志清亦是发现,这个部落首领还真有两把刷子。

知道防范夜袭不说,晚上还安排人轮流埋伏,简直是甲不离身。

所以他也就说说,看看吴献的反应如何。

上一篇: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