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116章

作者:喂狗的猫

丘志清看着躺下寥寥四人,军侯吴献,主簿郑岩,贼曹闵用,再加上自己,县令丘志清!

不过按现在的情况来看,他应该称之为县长才对。

万户以上称令,万户以下称长!

所以,他应该是个县长,俸禄四百石。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之前发现那些边军士兵之中,大多都会一种催发气血的秘术,这种秘术会让他们短时间内,战力激增。

缺点也很明显,简单来说,便是折寿!

这个对于统治者来说,或许不是问题,不过对于眼下缺人的丘志清来说,这么祸祸这些人,他有些看不下去。

“吴军候,吾观军中将士,多有淬炼气血之法,然观之于寿元有碍,这是为何?朝中应该有更为稳妥之法才是?”

吴献一愣,没想这个新上任的县令问的竟然是这个问题。

他不应该先问县中官仓库存么?

疑惑之后,便是一丝感激的念头升起,毕竟谁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关心。

他们自然也是如此。

“明廷容禀,此乃军中普及之法,传闻乃是先秦练兵之法,速成,耗粮少,拼杀之时,威力非凡,

至于折寿不折寿的,上了战场,能活着下来已是万幸!习练此法,还有存活的希望,如若不练,死的更快!”

至于朝廷有没有更好的法门,他没说,非议朝廷,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

谁知道这位新来的县令,是不是在钓鱼执法?

就算他不答,丘志清也能猜测几分,有肯定是有的,不过是成本,或者藏私的问题。

速成!耗粮少!

这就是关键所在!

成本包括训练成本,以及维持成本。

训练成本好说,维持成本其实就是怕功法扩散,影响统治,这点很容易理解。

至于为什么不教导士兵练气,也很好理解,想要练气,要么对筋脉穴位非常了解,要么师父带你入门。

用真气引导,让他掌握真气运行路线。

如此费时费力不说,成型还慢,便远不如此等打熬气血,关键时刻爆发气血,燃烧生命来的方便。

对此,丘志清打算先放一边,理论上,弄出一套简单的功法并不难。

童渊那等水平的,花费了几年时间,应该也就差不多可以创出一份很不错的锻体法门。

接下来,丘志清便带着三人,去城中转转,边转悠,一边考察县城,主要是城防。

平城城高四丈,这个高度或许不是太过保险,还是以童渊为例,这厮能直接跳上来。

就连郑岩,借力之后也能轻松跃上城墙。

东北而望,那不算险峻的山,便是当年高祖刘邦被匈奴反推围困的白登山。

城外是一片了无生机的原野,看来朝廷推广的冬小麦,在这边并不怎么受欢迎啊,不过想想也就可以明白。

冬天本就是北边鲜卑入寇的季节,种植冬小麦,这不是给入寇的鲜卑战马,提供口粮么?

不但无法坚壁清野,还直接资敌!

再回头看看县城,朔风洗地,毫无生机,一眼能能从北门,望到南门,却不见一个人影。

除了漫天的尘土,便是偶尔起飞的桔梗。

对此也可以理解,这都十一月中了,气候非常异常,冷的不像话。

据说汉桓帝时期,便有夏天结霜的记录。

根据丘志清之前读的史书记载,从汉安帝到汉献帝的一百年的时间内有记载的灾难就包括:水灾三十四次、旱灾三十五次、蝗灾十九次,地震十余次……

如果这是在凡界,那可以用一个词来解释:小冰河期!

可在这个辽阔的神魔世界,这四个字恐怕无法解释。

思及此,丘志清抬头看了一眼上空,有种不算太好的猜测……

看着城中炊烟渺渺,丘志清看向贼曹闵用,问道:“城中百姓到了冬天都是如此么?”

闵用是个面相三十许的大汉,可其实也就二十多,去年鲜卑入寇,攻破平城,城中大小官吏尽皆战死。

这厮亦是身中七刀,愣是和吴献一起,死守军械库,挺到了雁门边军来援,捡回了一条命。

虽说有不得已的苦衷,不得不死战,然则此等表现,不得不说,是条汉子!

见丘志清看向自己,闵用倒是不卑不亢的回到:“明廷容禀,往年皆是如此,此地实在寒冷难耐,只得使用石炭饼子取暖!”

所谓石炭饼子,其实就是煤。

这点并不奇怪,东汉初年,就有此类记录,不过多用于冶炼。

用来取暖的话,不保持通风,容易中毒。

思及此,丘志清便询问起是否有石炭中毒之事发生?

闵用愣了一下,这才回道:“明廷容禀,头昏脑胀是有的,不过善未听闻有人因此丧命,不然乡民们也不会拾取使用!”

他有些好奇,为何县令会有此一问。

他这么一说,丘志清就知道大概了,一来是人们相对来说,比较强壮,二来则是这个年头的房屋,多为夯土。

时间一久,便容易产生裂缝,因此密封性不算太好。

有了通风条件,自然不可能中毒身亡,顶多出现略微的不适,头昏脑胀罢了。

对此,丘志清保留意见,看望了一番,在城楼之中值守的士卒后,丘志清便在吴献的带领下,前往军营之中。

此地本事一个营,两千人的驻地,可惜,现在只余下二百余人,以及一个原本镇守军械库的军候吴献。

看样子,这是被郡守放弃了。

默认一个营全部阵亡,自己原本从雁门郡太守那里弄来的一百随行士卒,也是在帮丘志清押运完粮草之后,便回去了……

原本丘志清还有一个县尉的兼职,可招募军士四百人,奈何去年县尉战死,县中兵员亦是几乎全军覆没。

值得一提的是,县中大户,近乎全部逃遁。

然则手中却是握着县中的大部分土地所有权。

这就导致,今年截止到丘志清上任前,县中多数土地荒芜,无人敢耕种。

进而导致今年粮食短缺,这是丘志清意料之外的事情,所有他从雁门太守那里弄来的粮食,怕是有些不够用。

丘志清不由感慨,为政艰难……

第二百一十二章 略微改动

军中士卒和城中百姓,并无两样。

一样在猫冬。

丘志清一番视察之后,对这个不大的县城,有了初步的印象。

问吴献要了一份军卒们的修炼之法后,便让他们各忙各的。

吴献和闵用一齐出了县衙,闵用这才小声问吴献道:“军侯,你说这新任县令一上任,又是问这,又是巡视的,这是为何?”

“还能为何,前任县令死了都快一年了,上头这才派出一位县令,想必是怕死,没人来呗,估计又是一个没背景的……”

“不能吧!他可是压着粮食来上任的,没背景怎么会弄到这么多粮草?”

吴献对此很是不屑:“老哥你是不知道,我以前就是看守仓库的,虽然是军械库,可县衙就那么大点地方,

还有什么是不透风的,太守每年都会派人押送粮草到县中,今年的那份就是和县令一起来的,只不过顺路而已!

且他真要是有什么背景,还能一个人,带个学生便来上任了?谁不是前呼后拥的,至于押运粮草那一百士卒都要回去么?”

两人出了县衙,便一路讨论而去。

不过这些丘志清都不感兴趣,这两人,能够战至最后,至少说明是个有血性的!

如此便够了,之后的日子中,丘志清自会看其表现,决定要不要对其提携。

至于他们的谈话,丘志清有心想听,自然可以听见,心念一动的事情。

不过自从自己耳窍眼窍开辟之后,随着修炼日深,渐渐有了类似千里眼顺风耳的功效,由于平时接收的信息太多太杂。

被丘志清控制在一个只比常人略强一点的程度。

此时丘志清正在研究手上的军卒修炼法门,如果说赵家庄的青壮们,是靠身体本身的强大吃饭的话。

那这些军卒的训练方式,只能说是粗暴,简单,且强大!

以丘志清的眼光来看,这种训练方式,简直就是孟珙那些武将的气血修炼之法的强化版本。

当然,副作用也强化了不少便是。

通读几遍,自己又实验了一遍后,丘志清开始对这门功法进行微调。

这门功法潜力还不错,就是有些废命。

恰好,苟命也算是他的强项。

说到苟命,他首先想到的,便是朝阳紫气,以及太阴月华的吸收。

想想也就放弃了,教人练气,还是需要普及的,实在太难。

只得从现有的外功入手,外功可不是丘志清的强项,无奈,只好翻出很久以前,从金轮大和尚那里赢来的《龙象般若功》打算借鉴一番。

安全期间,丘志清叫来郑岩一起研究。

“叔崖,你看看这两种功法,可有融合借鉴的可能?”

丘志清把自己请他来的目的,说与郑岩听。

哪知道,郑岩听闻之后,却是脸色大变。

“恩师万万不可,此乃与天下人为敌啊!”

说罢,俯身便要下拜。

丘志清一拂袖子,把他按回座榻。

虽然心中已有猜测,不过还是问道:“叔崖此乃何意?不过是略微在原有的功法之上改进一番而已,如何便是与天下人为敌了?”

郑岩哑然,他说的天下人,自然不会是那些星斗小民。

要是人人都强大了,便有了自己的认知,有了自己的认知之后,还如何统治?

只有把这些人控制在温饱线,他们才不会想着抵抗,或者推翻他们的统治。

曹公公曾经说过:当人吃不饱之时,那他只有一个烦恼,可当他餐餐都能吃饱之时,他便有了无数烦恼!一切烦恼皆因吃太饱!

眼下便是如此,统治阶级为了广大底层群众着想。

为了让他们少一些烦恼,所以直接让他们吃不饱!

而丘志清的行为,无疑让他们有了吃饱的一丝丝可能。

就算想也不行,想也有罪!

面对丘志清的问题,郑岩一时间竟是有些无言,只得委婉的说道:“恩师可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郑岩以一句当年推翻前朝的霹雳巨响开头。

然而他的回答却是:有!

当王莽满足了世家利益之时,他便是在世圣人,是众望所归的新朝新帝,是他们瓜分大汉遗产的带头大哥。

当王莽的改革,触及他们的利益之时,那他便是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而光武帝刘秀开朝之时,便是借助世家的力量。

作为回报,自然要维护世家的利益。

当光武帝意识到世家的力量,威胁到大汉的统治之时,便觉得自己当初给他们的自由过了火。

想要收回部分,结果便被世家大族联手上了一课!

于是东汉便进入一人开挂,全家遭殃的尴尬境地。

从光武帝至今,六百余年,共三十多名帝皇,除了光武帝,其他的都是傀儡皇帝。

上一篇: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