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921章

作者:秋来2

不过是在近海打打广东本地人养的海盗,自从锤匪在此开港口做买卖,这帮人也忍不住前来交税做买卖。

毕竟能赚钱,谁愿意打打杀杀啊!

“贺队长,大帅来军令了。”

“什么?”

贺启同脸上露出狂喜之色:“你是说大帅来调令了?”

“对。”

贺启同接过竹筒,打开之后,先看了看火漆,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开军令。

“哈哈哈。”贺启同忍不住大笑起来。

还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呐。

大帅这是让我去灭国!

“吹号角,叫他们回来。”贺启同收好调令,满脸的喜色。

“是。”

呜呜呜的号角声在岸边响起,在海里往来巡查的船只立马也吹响了号角。

整个港口立即就变得繁忙起来。

南京城外的码头,李过登上船,看着贺今朝来送,他十分感动。

“李大哥,多加保重。”

“贺老弟,保重。”

李过踩着踏板上了帆船。

当然他义子李来亨依旧没有什么消息,才是最好的消息。

至少也能过上一个安稳的日子。

洪承畴率领十万精锐明军返回京师,李过与贺今朝也讨论了一番,用不了多久,双方就会爆发出极大的冲突。

崇祯又不甘心当一个亡国之君,既然放弃了辽东,只守卫山海关,那必然会全力收复山东的。

这一批批棉布以及装好的棉花,都随着他乘船一同北上。

李过倒是认为宋献策的计策很好,如今闯王手底下的士卒过于富裕,大家都不想刀头舔血过掉脑袋的日子了,难免会松懈一二。

如今通过这么贩卖冬衣的事情,让他们清空许多银子,那也是极好的。

只不过李过不清楚,一旦己方处于不利状态时,贺今朝他是否会派兵北上,趁机吞掉闯王的队伍。

当今天下几分,大家全都是争夺天下的对手,唯一的区别是还有大明这么个共同的敌人。

可一旦这个敌人消失的差不多,牌桌上的人,自然就会相互争斗。

贺今朝挥了挥手告别,下一次再见面兴许就是敌人了!

“左良玉与张献忠还没动静吗?”

贺今朝看着远去的船帆随即问道。

“回主公,张献忠赢了左良玉一波后,江西总督吕大器不仅没有去打张献忠,反倒趁机瓜分收拢左良玉的人,他们开始互相火并起来。”

徐以显擦了擦汗,他跟着贺今朝走了一路,着实是有些累。

身体终究不如这些总是行军打仗的好一些。

而且他上一次掉进长江差点淹死,对于水总有些恐惧感。

“嗯。”

贺今朝想了想:“靠他们火并小打小闹,时间拖的太久了。

我看洪承畴要忍不住与李自成动手了,我们先把南边的搞定,然后再时刻准备北上出手掺和一脚去。

要是左良玉、张献忠等人知趣,就让出江西、湖广地区,前往广西、云南等地,我还可以允许他们继续存在。

如果不识趣,那就直接把他们给灭了。”

“是。”

徐以显对着一旁的属官说了几句,写一封军令来,请贺今朝盖了章,派人送往高一功处。

刘二虎镇守扬州,时刻准备着北上山东。

李定国则是镇守凤阳,等着进入河南或者山东等地。

现在贺今朝要进一步的压缩张献忠与左良玉在南方的生存空间。

归来的途中钱谦益则是主动求见,邀请贺今朝去住处喝茶。

言他家里的良田都已经被秦王殿下的吏员丈量,他与家中妻妾儿子也分得了田地。

至于家中奴仆愿意去种田的不拦着。

还想继续做工的全都改了雇佣的文书。

总之,一切都是按照锤匪的规矩来的。

听到这话,贺今朝看着钱谦益:

“你的田地,园子被瓜分、充公,不再独属于你一人,你不该怨恨我吗?”

“哈哈哈。”钱谦益摸着胡须笑了笑:

“我儿体弱多病,还不如我身体好呢。

唯一的孙子还未曾长大,将来我一旦身死,家产能不能守住还是事呢。

钱嘛,老夫是不怎么在乎的,秦王殿下倒是帮了我的大忙,用不着同族之人惦记了!”

贺今朝忍不住点点头,只有像他这种不缺钱的主,说出这种话才让人听起来像是真的。

尤其钱谦益都过了花甲,对于一些事看的更开,比如愈发灵活的底线。

他这辈子几乎把士大夫能玩的都玩了个遍。

因为主动投降,避免了贺今朝拿他开刀,脑瓜子挂在城墙上的处境。

再加上坑儒之前,他还劝这些读书人不要聚集之类的,又错过一次挂城墙的机会。

“你今日再路边等候我何事?”

“顾继坤言秦王殿下以他为修明史主官,以我为辅,敢问是否有此事?”

“不错。”贺今朝背着手慢悠悠的走着:

“考虑到你学识不错,但年岁大了,难免会精力不济,而且你也不适合去基层当个吏员了,这个岁数的吏员都会退休在家颐养天年。”

“秦王殿下,殊不知廉颇老矣,尚能食肉十斤,黄忠还能开数石之弓?”

贺今朝瞥了他一眼,难不成这个人还有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实力?

钱谦益则是完全对于仕途的渴望!

只有权力才会让人变得年轻!

“对于总想考取功名的读书人,你知道我懒得用他们的缘由在哪?”

“还请秦王殿下明示。”

钱谦益作为一个老油子,自然要满足领导“好为人师”的兴趣爱好,懂得铺话。

要不然贺今朝也不会觉得聊天聊的如此顺畅。

更何况贺今朝他还没有混过官场!

“八股文是治理民生的利器,还是掌管军队的妙招?”

贺今朝望着往来如梭的秦淮河道:“多是一群没什么本事,想要获得极大特权的人罢了。”

钱谦益知道贺今朝说的是实话,正是因为读书人的特权没有了。

所以大批读书人都会骂贺今朝。

还会突出重点的骂他这个文坛领袖!

说他没有骨头,只会在贺今朝面前卑颜屈膝的祈求受到重用,连贺今朝坑儒之事,他都不敢站出来,号召天下读书人一同反对锤匪。

这样,纵然是身死,那又算得了什么?

当然这些话,他们也不敢传到贺今朝的耳朵里去,只是写信去骂钱谦益。

钱谦益心情是又复杂又尴尬,但是说他忠君吧,还真是夸他。

所以一得到消息,就迫不及待的找贺今朝前来确认,毕竟自己挨了这么多的骂,在贺今朝这里还讨不到一件差事,那实在是越发的丢脸呢!

好在贺今朝给了他一个准确的答复,这不是名留青史是什么?

“秦王殿下,我还可以推荐几个人,一同前来修史。”钱谦益摸着花白的胡须道:

“光靠着顾继坤一个人整理、招募人手,怕是此事难以迅速展开。”

“你去找他,相互商议即可,待到顾继坤拍板之后,再来向我汇报。”

贺今朝摆摆手,丝毫没有想去他家坐坐的意思。

第1098章 掌控江西

广东澳门的锤匪船队,扬帆起航前往福建的港口。

贺启同会和郑家的船队之后,一直奔着琉球群岛而去。

如此大张旗鼓武装船队,一度让盘踞在台湾热兰遮城的荷兰人极度紧张。

毕竟先前在与郑氏交战的时候,可没怎么占到便宜。

就算是与日渐孱弱的大明交战,打了八个月最后无奈求和,退出澎湖,转战台湾,几次对战都未曾占到便宜。

而台湾这个据点对于他们而言是十分的重要。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大概有三十多个据点,日本据点获利第一,台湾获利第二。

大明对于台湾已经失去了实际的统治权,日本与荷兰人在台湾因司法权而发生冲突,甚至荷兰人要求日本商人给他们纳税,遭到拒绝。

最终因为日本进行锁国,不跟荷兰进行贸易。

荷兰当局为了巨大的利益,才把第三任台湾长官下狱,双方得以恢复贸易。

待到这支船队越过台湾海峡后,他们才渐渐稳定心神,可看样子是奔着日本去的,一时间又有些迟疑,故而派人去后面跟着。

高一功接到贺今朝的军令,立即出兵袭击左良玉的尾部,砍了几个头目后又遣返几个士卒让他们给左良玉带话,立即撤出江西。

左良玉作为一名合格的军阀,陷入三面夹击的情况当中,果断选择跑路。

打着去找吕大器报仇的名义,直接润到了湖广的桂东县,跳出这个包围圈子,去袭击被张献忠所占据,但兵力不多的地盘。

而赵小五同时也领兵北上,攻入江西赣州府,受到当地奴仆的热烈欢迎。

锤匪上下齐动,吓得到消息的读书人纷纷逃亡到张献忠的麾下,祈求能够得到任用。

江西总督吕大器着实没有料到左良玉逃跑后,把他直接暴露在锤匪的兵锋下。

而他指望着新收服的高杰去收服庐陵对抗一下,准备缓缓对抗。

可是高杰带着大批粮草说着去抵抗锤匪,那叫一个大义炳然,转头就步入左良玉后尘,直接跑路湖广,离开江西。

既然现在锤匪想要整个江西,那还傻待在这里做什么?

当什么大明的忠臣?

只要你手中有兵,走到哪都是大明忠臣!

而高杰通过反复横跳,加上他的贤内助,也向着一个合格的军阀发展了。

吕大器头皮发麻,手脚冰凉,他万万没想到会被一个“好不容易找到朝廷”的武将给欺骗的彻彻底底。

“高杰!”

吕大器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来。

但一个人的愤怒终究改变不了什么。

他麾下与左良玉发生冲突,死伤不少,本来就对高杰寄予厚望。

结果直接摆了他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