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887章

作者:秋来2

只要他们一直活着,就是在警醒所有人,不要与锤匪作对,想想你的下场。

当然如果你是清军当种的汉人,那锤匪指定不动你分毫。

还让你大吃大喝一顿,最后让你“自愿”把这些被砍成残废的女真俘虏给送到皇太极那里。

如此区别对待,当然充满了贺今朝的险恶用心!

就是要进一步加大满清集团内部满汉之间的矛盾。

以至于很多满人都仇恨八旗当中的汉人,凭什么贺今朝只砍我们不砍你们。

再加上许多满人高高在上,真是看不起军中的汉人,那自然矛盾丛生。

现在有皇太极在掌控,还能控制得住。

可就算如此,松锦前线这里也时不时的爆发冲突。

毕竟清军也渐渐明军化。

因为本就是许多明军加入进来。

张存仁自从宁完我下去之后,存在感极高,经常给皇太极出谋划策。

他对于范文程的判断也极为赞同,锤匪是不能轻易招惹的。

就算大明不行了,可锤匪会从成为大明的心头大患,转变为阻止大清入关的对手。

张存仁最大的怨念就是祖大寿。

当年他是副将跟着主将祖大寿一起投降,结果祖大寿是诈降,搞得他剃了辫子,所以一直想要打下松锦这颗大明的钉子。

故而张存仁他在开战前,就详细的分析了前线的形势,鼓励皇太极拿下大明的天下。

但现在贺今朝攻克南京,实力再一次强大,他就觉得希望有些渺茫,还是先攻破松锦前线为好。

他作为大明的降将,深知大明的底蕴极为强盛。

否则就靠着目前大明残破的情况,都能东敲一下,西凑一点支持洪承畴在前线与清军长久的对峙。

但大清已然吃不消了。

贺今朝在山陕之地那个穷苦的地方,就整合了许多资源。

若是被他得到更广大的地盘,整合的资源更多,绝非收不上税来的大明能比得过的。

那个时候大清将更加处于劣势当中。

“皇上,依我之见,趁着崇祯命令洪承畴返回关内的机会,莫不如放开一道口子,任由他们逃跑,半路才好截杀。”

张存仁说完之后,皇太极眯着眼睛摇摇头。

他早就看出来洪承畴绝非轻易白给之辈,自是与先前交手的那些大明督师强上许多倍。

皇太极甚至感觉他比袁崇焕都要强。

袁崇焕虽然敢打,可皆是被动接招。

不像洪承畴一样,主动出招颇多,且也不会轻易让他皇太极占到便宜。

“这个办法,不是很好。”

皇太极给了一句回复:“朕现在突然有了一丝明悟,明军能在松锦前线待如此久的时间,背后未必没有锤匪的暗中支持。”

范文程也早就猜出来了,但是他没有说。

因为按照明军将领和文臣的做事习惯,往前线运输粮草都会出现大问题。

可那靖辽侯吴国俊偏偏十分用心,不怕苦不怕累的来送粮。

整个大清的高层,皆是晓得吴国俊是靠着贺今朝才在大明皇帝那里得了爵位,且一步一步获得了崇祯的信任。

这背后未免没有贺今朝的出力。

现在贺今朝需要吴国俊利用大明拖住清军,给他创造更有利的局面。

但明清双方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搏斗,只能说被贺今朝合理的利用一遭,狠狠的添了一把火。

可这把火的燃料,却是明清双方的国力和国运。

皇太极坐起来,靠着枕头:

“贺今朝攻占南京,绝了崇祯南迁的心思,他现在只想明军在松锦战场上取得胜利,将来大兵回去收拾烂摊子。

所以现在需要的是我们全力防守纠缠,不让洪承畴迅速回援关内。”

“皇上,我猜测洪承畴也接到了消息,他们在崇祯的催促下,就会放弃松山,撤回关内,这也是我们的机会。”

刚林认为敌人急于求战,己方就不应战。

属实是攻守之势互换了。

“不好说。”范文程却是摇摇头。

大明境内发生了如此的事情,皇帝的威望下降许多。

昔日洪承畴都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战绩,如今如此情况发生,他还能听崇祯的命令?

“莫不如想法子招降他。”

张存仁始终认为投降的汉人太少,尤其是像洪承畴这种高官投降大清,定然能够引得大批士大夫投降。

若是有洪承畴去对付贺今朝,对大清也极为有利。

“倒也不是不可以。”

皇太极也想要招降此人,毕竟他给自己造成了如此大的麻烦。

一刀宰了洪承畴,属实是便宜他了。

就该让他和他的子孙给朕当奴才,一直给朕干活!

就在他们商议如何对付洪承畴时,第二天明军就大规模出战。

一时间镶红旗清军竟然不能抵挡。

听到这个战况,皇太极气血上涌,不顾自己流鼻血的情况,亲自上阵,手持长枪,打开黄盖,率领数十人往来布阵。

皇帝亲自出来,指挥清军顽强阻击,士气大振。

可明军都想着打赢回家,再加上洪承畴亲自擂鼓助威,自然士气也极高。

双方杀的你死我活。

但是清军在松山外挖了三道大壕沟,明军虽然在战事初始阶段取得胜利,可被壕沟所阻,无法有效闯过去,终究是无奈退回松山。

皇太极也堵着流血的鼻孔收兵回营,对着诸多将领道:“今夜,明军必然逃窜。”

清军做好夜袭的准备。

待到明军收兵后,洪承畴扔掉鼓槌,不过发酸的手臂走上前去,询问缘由。

唐通说清军挖掘的壕沟过大,无论是车营还是骑兵,都难以逾越,被限制了地形。

洪承畴闻言点点头,那就只能取土填充。

可是松山不容易取土,一时间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

大家都陷入了沉默。

倒是一辈子都没见过海的老农民白广恩提议:“就用人屎填坑呗。”

十几万人拉屎撒尿,搞得一侧堆积严重,旱厕都不够挖的。

这样填充到壕沟内,清军想要挖,也得挖咱们大明的屎。

属实是杀敌一千自损九百九了。

王朴随即嗤笑道,不如在枪尖上沾满屎,插在战车前,恶心死这帮清狗鞑子。

此举犹如拖把沾屎,仿佛吕布再世一般的效果。

纯纯恶心人用的。

“不错的主意。”

洪承畴决心让部下化身屎壳郎,开展运屎计划。

就趁着黑夜,偷偷把屎弄到壕沟内。

唐通对于这帮人的思维一时间有些跟不上,就算是废物利用,能是这样的?

那陈年旧屎一旦挖开,味道不知道得多上头。

“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抽签,总归三道壕沟呢,谁抽到短的那根,谁就把第一道壕沟用人屎填满,最后盖上几层薄土,能让我军士卒过去。”

洪承畴对着几个总兵说着自己的主意:“听天命,谁抽到也不要怪自己运气不好。”

当兵打仗的人,还就愿意相信“老天爷”的意思。

结果王朴就非常运气不错的抽到短的那根签。

他瞪着白广恩:“你怎么能出这种主意呢?”

“额都是为了大明,为了洪都督,为了咱们兄弟能够战胜鞑子,别说运屎了,就算是吃。”

白广恩忍不住干呕了几口:“算了,算了,额不说大话了。”

几个总兵哈哈大笑。

“无妨无妨,你就当是给清军送咱们拉的屎吃。”吴三桂也没成想那么多的屎会运用到填坑上。

毕竟都是留着用来煮金汁的,要不然也不会堆积在一侧,舍不得扔。

或者被清军围困,根本就没机会扔,能选择掩埋一些,但总是运不走,自然而然堆积的就多了。

当天夜里。

大同总兵王朴带着自己的部下开始了运屎行动。

皇太极站在山下一侧,明军果然是安耐不住了,这就是要逃跑啊,遂传令叫全军做好准备!

第1069章 狂风来临

因为夜晚松山上的明军有动静,此事令皇太极显得很是兴奋。

这意味着事情在向他所预测的方向发展。

兴奋之余他又开始流鼻血。

针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有时候流鼻血反倒能减轻症状,让皇帝脑袋清醒一些。

此举虽然比不过欧洲等地的粗狂的放血法,但十个人有一半人都遭不住这样流。

皇太极连下几道军令,示意他们勿要打草惊蛇。

前面逃跑的明军,可以先放任他们度过第一个埋伏圈,这样可以让后面的明军士卒放弃阵型,疯狂逃跑。

因为按照目前的形势而言,八个总兵剩下最后三两个势力,指定是跑不了的,成为被丢弃的棋子存在。

皇太极可以肯定,没有明军愿意殿后吸引火力,因为这是九死一生的活。

明军士卒都没有那么高尚,凭什么把生的机会让给他人,把死的机会留给自己呢?

就算放走先头部队,也绝不能让他们跑到杏山等明军阵地去。

为此皇太极在松山外围设置了三道防线。

但是夜间战场的情况倒是有些不如意。

因为皇太极主张的是引蛇出洞,把埋伏圈距离松山大营不算近。

清军探子在暗处监视着明军士卒举着火把,一铲子一铲子的填充壕沟,只不过时不时的听到有人在干呕。

他心想这伙明军是不是病了?

因为海陆风的关系,夜晚都是从内陆往海上吹,埋伏的清军没有闻到特别恶臭的味道。

或者说有些习以为常,毕竟松山大营那么多人吃喝拉撒,总是臭气轰轰的。

反倒是填埋的明军处于下风口,味道实在是大。

就旱厕往外掏大粪这活,没点本事当真不行。

明军士卒又不是专业的。

自是不如早年间部队里的小黄盆神器,上午端粪泼菜,下午会餐端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