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845章

作者:秋来2

明军也有了极大的进步。

唐通每天都站在松山大营的箭楼上,观察清军,他发现清军越来越懒散了。

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表现出来的。

但总归大帅要明清在这场战事当中进行长久的消耗,而他作为洪总督的心腹,也晓得杨嗣昌鼓动皇帝去和清廷假议和,为他们争取更多的时间。

唐通相信,这背后未尝没有大帅的努力。

大明可以东凑一点西凑一点,支援宁锦防线,但是皇太极就极为难受了。

其实唐通也有些腻味了,在前线待着如此长的时间。

有家眷的士卒都盼望着想要回家去。

别说清军松懈了,明军也越发的松懈了。

明末这些武将都极有个性。

虽然左良玉的人马是整个大明军纪最不好的。

但左良玉本人是一个极为自律的人,不好色,不贪财,时不时的锻炼自身武力。

军中的营鸡都是给手下的士卒享受的,劫掠的钱财,也多是分给下面的人。

无论是原本的官军还是投效来的起义军积贼,全都被他给主动腐化了。

所以他麾下的士卒日子都过的极为逍遥,耍钱,玩女人,吃肉喝酒。

谁能抵挡住左大帅的“腐蚀”?

毕竟大明还欠他们的饷钱。

所以他们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左家军”。

他们只听左大帅的话,而大明皇帝的话算个屁啊!

左良玉麾下军阀化的极为明显。

唯一的坏处就是手底下的士卒将校多养成了跋扈的脾气,动不动就拔刀杀人。

大多数只想着过今天的快活日子。

至于明天,等明天醒了再说。

以至于左良玉年老后,都无法控制自己麾下的将校。

皇太极在盛京处理宠妃葬礼,顺便修养身体。

但前方的清军又如同先前多尔衮一样带领似的了,开始摸鱼。

毕竟清军“明军化”那可是极快的。

这些八旗老爷们的底子本就因为皇太极的政策,混进了许多蒙古人和汉人。

所谓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

入关腐化的就更快了,现在也早就出现了苗头。

只不过有皇太极这个颇有手腕的皇帝在,问题出现的不是很明显。

清军他们都习惯赚快钱了!

在松山前线这围着明军,也就是每天听听炮响。

他们回不了家与家人团聚,也抢不到什么东西,皇太极又因为女人的事撂下大军返回。

在多尔衮等人的宣传下,士卒自然是颇有些怨言。

别看豪格与多铎二人之间明面上不对付,但背地里也都勾肩搭背的。

反倒是多铎年长之后,与多尔衮的关系并不像是亲兄弟一样了。

两个人勾搭在一起,在多尔衮背后使绊子。

如今的满清不仅仅是皇太极与诸位兄弟相争,抛除皇太极,他们内部也有各种各样的小团体。

争斗这种事是不可避免的。

等清军得知明军送来不少钱粮眼睛都亮了,他们想要打下松山的愿望就变得越发的迫切起来。

但主将就是不下令,济尔哈朗与多尔衮也没法下令。

清军本就不擅长攻打坚城的战术。

这么多年也没什么长进,更不愿意让自己旗内的旗丁损失惨重。

而皇太极左等右等,始终没等来崇祯的回信。

他更是坐不住了,再加上手下的人也迟迟没有传回捷报。

皇太极他直接亲自前往松山战场,准备给崇祯那个狗东西一个教训。

辽东的战事就要重新拉开帷幕。

而清兵的使者金砺等人刚刚被锤匪礼送出境,这阵子贺今朝靠着他一直在钓鱼。

毕竟不是所有清庭谍子都愿意过上平静的生活,从而收手,下场只能被干掉。

太原城。

晋王宫的城门楼子上,贺今朝站在上面,观看着麾下士卒的阅兵。

宽阔的路边,更是挤满了观礼的百姓。

这种阅兵活动,他们大多都是第一次见。

魏旌扛着自己的儿子,站在街边,身边是他的夫人,随百姓一样瞧着路过的锤匪士卒。

这些人顶盔攒甲,腰间挂着各种武器,缓慢的走过干净的街道。

毕竟大明的王爷们要是连个街道都扫不干净,他们也只能去黑煤窑里发光发热了。

魏旌看着光是这些装备,就完全不是清军能够比得过的。

更不用说还有被人拉着的大炮,以及整个军阵全都靠着“鲁密铳”等新式装备。

听说贺大帅麾下的工匠,制造出来的好炮好铳威力很大,有些人还是从京城被他“掳掠”来的。

光是这些几匹驽马拉动的火炮,都让许多百姓咋舌。

这些百姓起的晚了,还没有排到晋王宫附近去。

魏旌听着儿子惊叹那黑洞洞的炮口,身边相熟的人打趣一炮下去,指定能四分五裂。

他却晓得,真被打中了,尸体都找不到全的。

一直在外镇守的贺赞此番显得有些激动。

毕竟一会阅兵打头走的就是他。

而他爹贺虎臣,目前都不配出现在这个阅兵的现场。

在锤匪的体系内,属于边缘人物。

时辰到了,贺赞稳住心神,抽出佩剑,大吼一声:

“擂鼓前进!”

咚咚咚的战鼓声响起。

锤匪士卒倒是没有练那种踏步,而是正常的行军走路。

只不过是拿着刀遁相磕以壮声势。

贺今朝站在城门楼上,也是身穿盔甲。

贺赞大吼一声:“秦王威武!”

“秦王威武!”

他身后的士卒举着刀剑大声附和。

贺今朝一手扶着城墙垛子,伸出手向底下的士卒示意。

不得不说,站在上面的感觉看着一群群士卒路过,确实不一般。

贺今朝脸上露出笑意:“我军士气昂扬。”

高桂英牵着孩子,看着贺胜明脸上兴奋与憧憬之色。

听自家夫君的意思,今后他也要上讲武堂去军队里历练一二,而不是像前朝那样,只安安稳稳的当个太子等着继位就行。

武大定、袁时中、张能等人依次带队走过。

一帮蒙古人骑着战马抽出刀子冲着城门大汗天可汗之类的。

最后压轴的才是周达率领的炮营。

黑洞洞的炮口亮出来,就惹得众多百姓的惊诧。

毕竟这玩意确实是唬人的很。

贺今朝轻呼一口气,叮嘱高桂英帮他稳住后方,这一次出去打仗短时间内可能完不了。

高桂英自是表示明白,她倒是没有什么女人不能参政的觉悟。

总之也是一个稍有能力之人。

毕竟都是第一次当秦王、秦王妃之类的。

贺今朝又拍了拍党守素、杨玉休、姐夫等留守之人,各自说了几句话,他便下了城门楼。

接过牛有才手里的马鞭,然后踩上马磴子,带着一帮亲卫出了城门,走在炮兵的后头。

一路上听着百姓的欢呼,贺今朝心里说不出来的踏实。

这便是民心所向。

贺今朝也想着要把“电”什么的给搞出来,但是蒸汽机还没有搞明白呢。

电出来之后,将来就可以先往电报上发展,至少传递消息不用那么慢了。

太原城外的渡口上,船只如梭。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先前的船只就已经运输粮食到了几个预定的下船地点,准备供应粮食。

贺今朝准备沿着汾水而下,到蒲州,沿渭水到西安,走蓝田、商州,进入南阳府,直扑襄阳。

李定国便率兵从四川出发,水陆两路进入湖广。

“秦王,咱们走的这条路也是赵将军等人走过的,倒是方便的很。”

吉珪等人随着贺今朝称王,官职也都往上升了。

“嗯。”

贺今朝虽然总是看大明的地图,但真到了自己走的时候,还是需要小心行事。

毕竟这只是平面图。

山有多高,河有多宽,适不适合伏击,都不是一张图能体现出来的。

“河南已经被打烂了,一功作为先锋咱们快速冲过去,莫要与李自成的人马发生冲突。”

贺今朝顿了顿道:“要是发生冲突,那就全歼不留活口,就当他们主动投奔我锤匪了。

我可不希望李自成被吓跑喽,不在河南继续待着了。”

“明白。”

第1036章 南迁

三月,草长莺飞。

贺今朝站在船头,看着河岸的风景。

这种风景,他几乎每年都会看到。

至少百姓安居乐业,不像他当初在陕西那样,到处都是荒地、死人以及即将饿死的行尸走肉。

百姓们都已经开始在地里干活,种地自是一等一的大事。

他们对于汾水上往来的船只都习以为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