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831章

作者:秋来2

至于大明没什么了考虑的。

此时,皇太极麾下的谋士们依旧没有想出什么解决洪承畴“结硬寨,打呆仗”的好办法来。

洪承畴不需要打败清军,甚至也不用雷霆扫穴,只不过保住宁锦防线就算成功。

而他的战术也很明确。

皇太极想要达到的战略目的很多了,消灭大明有生力量,破坏关锦防线,伺机进攻山海关。

宁完我主动开口道:“皇上,若是我们向锤匪低头,贺今朝隔岸观火就算是极好的,万一他派遣蒙古人偷袭沈阳,那可就坏事了。”

听到这话,皇太极越发的忧心了。

这次沈阳空虚的很,经不起折腾。

他深知自己去抢掠大明,大明可以撑着,可有人抢掠沈阳,他还真遭不住这种损失。

贺今朝这次是帮助大明,想要拖住自己流血。

若此时自己向他低头,岂不是更会让他肆无忌惮?

但目前的困局,实在是棘手的很。

没有外力,光在这干耗着,皇太极耗不起。

“皇上,与其寄希望于贺今朝,莫不如寄希望于大明皇帝,让他逼迫洪承畴出战!”

范文程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至少在他看来,葬送大明这方面的经验,崇祯要远比贺今朝更加丰富。

贺今朝他虽说处在山西,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可以直扑京畿之地,改天换地,但此人实在是有些过于耐得住性子,根本就不发兵。

就想看着大明与大清之间相互厮杀。

而崇祯也非常配合,十分在意宁锦防线是否握在大明手中。

为此他不惜暂缓对流寇的追缴,与锤匪议和的耻辱,也要派遣大明最厉害的督师,率领十几万人马赶赴辽东,维护宁锦方向。

“这个主意倒是可以试一试。”

皇太极赞同了一句,这么多年其实京师里也有人勾结大清,做生意挣钱,不寒碜。

现在也该用到他们的时候了。

“那贺今朝不闹事,光靠着几个流寇闹事,是成不了气候的。”皇太极再一次重申道:

“派人去山西联系贺今朝,告诉他是出兵灭明的大好时机!

我们毕竟是有着兄弟盟约,对苍天发过誓言的,说到底,朕还是他的岳父。”

第1024章 清军使者入山西

发誓这种常用手段,皇太极使用了多次,但收效甚微。

无论是蒙古人还是朝鲜人,都违背了誓言。

但在清军打击下,不得不和皇太极进行新一轮的盟誓。

关外“蛮夷之地”尚且如此。

中原就更不用多言,自从司马懿在洛水发誓后,然后违背后,大家对于誓言都不怎么看重了。

毕竟相信誓言的人被族诛,违背誓言的人当了皇帝,享受富贵,开创新王朝。

这般好的警示教育意义,那之后的誓言就是个屁,谁当真谁傻。

如同皇帝发给臣子的免死金券一样,他真要杀你,你有几块都不管用的。

皇太极几个谋士也不在劝说。

短时间内在松山战场上无法取得胜利,也只能用用盘外招。

不管又没用,先用上看看起到什么效果。

至少比什么都不做强,因为大清真的耗不起。

那贺今朝能顶得住“灭明”的诱惑吗?

现在轮到洪承畴稳坐钓鱼台了。

就算皇帝再来调令催促,洪承畴也没什么机会往外传递消息。

毕竟整个松山都被清军围的密密麻麻的。

可就在此时,皇太极的宠妃海兰珠生病,消息传到前线。

皇太极命令济尔哈朗继续围困明军,他既然知道洪承畴手咯握着不少粮草,便晓得这场决战,一时半会打不下去的。

所以听到宠妃生病,自是急匆匆的返回沈阳。

几个谋臣想要劝谏皇太极,可皆是被皇太极训斥。

此人是孝端文皇后的侄女,孝庄文皇后的姐姐,等海兰珠给皇太极生下第八个儿子后,被他第一次下令大赦天下,但是此子没来得及取名字就早夭。

如今前线战事不利,宠妃又生病,更是让皇太极悲痛。

待到第三次得到消息后,便是宠妃病故,皇太极自是大哭起来。

等到飞奔回盛京,见到尸体,直接昏迷过去。

此举令后宫嫔妃以及诸多大臣极为不安,谁都知晓此番松锦之战,是举大清国力。

前线皇上就不顾流血拼命赶路,如今宠妃暴死,又昏迷过去,传到前线,难免会让将士们惴惴不安,影响士气。

皇太极醒过来也知道此举极为不好,不是明主所为,但就是抑制不住心中的悲痛。

举行隆重葬礼后,便下令海兰珠的丧期内不许私自作乐,若是查出来,定要重惩!

明清决战之前,皇太极因宠妃之死,返回盛京参加葬礼,顺便修养身体。

而洪承畴则是带着明军在松山上驻守,安安静静的等待着冬天的到来。

没等杨嗣昌的病情好转太多,靖辽侯就被皇帝给调回蓟镇进行协防,以防止出现更多的意外发生。

而李自成得知靖辽侯进入河南,果断的离开南阳等地,避开他的锋芒。

闯王的军队挥师北上,连破周遭数个郡县,发现吴国俊竟然不管河南的流寇,直接返回京师。

李自成大喜,他的几个参谋商议得出,定然是辽东出现什么变故,吴国俊被狗皇帝叫回去护驾的。

当然也有些迟疑吴国俊会不会杀一个回马枪。

然后李自成便大军齐发,直接第二次围住开封,试探吴国俊是否会不会再次折返。

但是由于开封城坚固,闯王的部队采用穴地火攻的法子,城墙没有被完全炸塌,反倒闯王的人马遭受不小的损失。

周王依旧拿出银子鼓舞士卒守住开封,同时派人去外围求援。

“大帅,最新战报。”

贺今朝推开文书,先是看了看河南送来的战报。

李自成再次围攻开封,但进展的不是很顺利。

也不知道他是在担心吴国俊是否会突然杀回去,还是怎么的,总归都是没了尽全力。

总之又是耗上了。

随即被贺今朝扔在一边,李自成在河南等地与革左五营会和在一起,实力越发壮大起来。

老回回又派人给贺今朝送了信,言他因与张献忠联合,结果被官军碾到河南去了。

对于这个老头子,贺今朝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属实是几头押注。

不到最后一刻,他才不会真正的站队。

可现在,贺今朝也不需要他来站队了。

“今年的雪来的比以往更早一些。”贺今朝站在大厅门口,瞧着细小的雪落下。

“下雪早好啊。”张福臻捏着胡须笑道:“主公,如此一来,方能冻死蝗虫,最好来的大一些,瑞雪兆丰年才好。”

贺今朝不可知否,他可没什么好法子整治蝗虫。

除了让鸡鸭吃,人吃之外,只能治一时。

当今社会,还真是看老天爷吃饭的。

可现在明显是老天爷不想赏饭吃,天灾人祸的加剧,死人指数级增多。

淅淅沥沥的小雪落在了路上,看上去白茫茫一片。

皇太极的使者是镶红旗固山额真金砺,当年随着济尔哈朗进攻皮岛,金砺与副将高鸿中所部水师停泊观望,导致前队失利,下法司议罪。

应褫职、论死、籍没,皇太极以金砺与高鸿中并有归顺功,命免死。

在皇太极初创汉军四旗的时候,为甲喇额真。

此人是万历年间的武状元,于天命七年(1622年)投降后金,屡次伐明,皆有立功,升为固山额真,随军出征松锦之战。

可前线没打起来,就让他当使者来了。

毕竟贺今朝有把后金使者砍成残废再送回去的习惯,不砍汉官。

就是为了增大皇太极麾下满汉之间的矛盾。

这一次,皇太极让手底下的汉人为使者,自是想要避免落入贺今朝的算计当中。

山西的地界,金砺他还是第一次踏足。

当年随着皇太极抢掠山西,被贺今朝率兵给拦截在大同境内。

金砺看着远处的村庄,时不时的冒出黑烟,一时间有些疑惑。

此番面见贺今朝,不仅要负责联姻,说服贺今朝出兵,还想要联系上他当年的副将高鸿中。

高鸿中被免死后,就失踪了,直到前些时日他才得知,被皇上派代锤匪这里当谍子了。

只不过这几年一直都没有消息传回去。

锤匪把控的极为严格,那些难民争相想要往山西跑,而从山西往外跑的人,除非是有任务,自是可以大大方方的出关,否则指定不是啥好人,抓起来准没错。

山西冷。

但和关外相比较,算不得冷。

关外那可真是撒尿都能成冰的(洒水成冰)。

金砺骑着战马,被锤匪押送进了太原城。

贺今朝并没有给他们应有使臣的体面。

但总体而言还是要比崇祯的使者体面。

毕竟已经战死的傅宗龙根本就不值得贺今朝招到太原询问,自是有大明官员“帮助”贺今朝传递,他想要的消息。

但清廷那边不行,贺今朝实在是没有什么消息渠道。

如今只晓得洪承畴被皇太极围困在松山之上,动弹不得。

无论是皇太极还是贺今朝对于明清之间的战事都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洪承畴还真带着粮食进驻松山,并且想要长久的守下去。

这样的结果,便换成了皇太极以及崇祯非常不高兴,贺今朝都忍不住给洪承畴点个赞,认为他还是有些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完全的听从皇帝的话。

张福臻给出的答案是,大抵是洪承畴看到大明朝廷的衰弱,皇帝的权威越来越低,故而也敢时不时的已读不回。

待到金砺进了锤匪的府衙,并没有见到贺今朝。

他拍了拍身上的雪渣子,见到了盛气凌人的“文官”。

这种大明文官的形象,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当然若是能让他抽出刀来,便也能看见大明文官的“风骨”了。

这种人,他在随军入塞抢掠的时候,没少宰大明退休的老头,以及知县之类的。

但现在他不得不低下自己的脑袋,向着眼前这个人行礼,脸上露出笑容。

因为锤匪比他们大清还要不讲理!

金砺可不想因为这一趟差事,就被贺今朝砍去手脚,再被送回盛京,那他也就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了。

“大清皇帝,镶红旗固山额真金砺,求见贺大帅!”

金砺非常没节操的跪在地上行礼,他主动把自己的尊严踩碎了,这样就不给锤匪挑理发难的机会。

而且此番出行,皇上也交代他,莫要趾高气昂,先把事情办妥当了,在锤匪那里受到的侮辱,日后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