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739章

作者:秋来2

关键是为了支援傅宗龙支援成都,重庆的府库都掏空了。

连粮食都没有,哪有支持数万大军的粮饷给洪承畴啊?

河南那地界想要筹措粮饷,那更是几无可能。

至于跑到重庆的瑞王,身家都在汉中。

他有点银子还得养着赵光远那帮心腹,更不可能拿银子出来。

李自成在河南作乱,洪承畴只需要派出偏师剿灭即可。

但这五千先锋邵捷春都没见到,洪承畴也是一个长期厮混官场之人。

拖字诀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让你说不出什么话来。

秦良玉见从邵捷春这里讨要不到粮食,只能叹息而归,回到石柱县自守。

无粮打什么仗啊?

就算秦良玉带出去的士卒一个都没有跟着她回来,也受到了本地的百姓的迎接。

几十年的威望在石柱土司还是有作用的。

只不过当有人问秦良玉自家儿子为何没有随宣抚使一同回来,秦良玉只能坦言全都战死了。

于是石柱县家家都挂了白,户户有哭声。

纵然是秦良玉的儿子都战死了,而不是随她一起回来,这才没有人当着秦良玉面闹事。

可此事对于秦良玉的威望也是一件不小的打击。

世袭的土同知、土佥事也在平稳的世袭,只不过马祥麟的儿子马万年年岁尚小。

石柱土司宣抚使的位置还是秦良玉坐。

秦良玉也陷入了巨大的麻烦当真,秦马两家参军的族人死伤惨重,更不用说那些土司兵了。

也就是秦翼明因被崇祯罢了官,没有参与战事,反倒留的性命,帮衬秦良玉处理事务。

抚恤的钱粮,秦良玉发现自己都无法给他们家属下发了,石柱的府库也空的不行。

明军的体系当中,有多少银子都不够往里面填的。

就在邵捷春长吁短叹的时候,心里一直都在嘀咕,没想秦良玉会败的这么惨!

那傅巡抚还有机会像秦良玉一样跑回来吗?

贺今朝若是进攻重庆,他能不能守住,这些事都让邵捷春一直挠头,发愁。

四川兵备副使陈之奇领着傅宗龙回了重庆。

众人急忙询问,可是傅宗龙六万大军数千民夫出征,身边就剩下几百人回归。

至于其余各自逃跑的军将,根本就没有汇合到重庆来,锤匪兵锋正盛,下一步定然是奔着重庆府而去。

好不容易跑出来了,谁脑子有泡继续给傅宗龙垫刀头去?

在傅宗龙没有被朝廷惩治之前,他仍旧是四川巡抚,有可以下令斩杀大将的资格。

像李国奇、罗尚文等人皆是东奔,挟持监军万元吉,计划跑到遵义等深山老林去。

道路不好走,锤匪的攻势也不会如此之快就到达这里。

邵捷春心里更是哇凉哇凉的,他实在是没信心能拦得住贺今朝了。

傅宗龙虽然逃脱,可依旧是一脸的败像,久久不能回复过来。

这一场大败,直接就葬送了官军在四川的抵抗力量!

他已经预料到了贺今朝难打,自己会极为费力能战死锤匪,但没想到会败的这么惨。

而且他也预料到了,自己在巡抚的位置上坐不稳了。

兵备副使陈之奇奉令写了整个征战的经过。

总之还是请傅宗龙润色了一二。

大败改为平手,小败改为小胜,总之按照目前形势而言,优势在我。

按照陈之奇奏折的写法,明军目前是转进如风,歼敌数万,虎踞重庆,傲视锤匪,困贺今朝于成都府。

请陛下放心,四川局势一切稳中向好。

反观锤匪呢?

跃进千里,孤军自守。

贺今朝带领贼寇所到之处,皆是受到了川中百姓的抵抗,吃喝发愁,相信朝廷若是派遣大军而来,一定能把残存的锤匪消灭殆尽。

从而抓住贺今朝入京师千刀万剐,名留青史。

总之,优势在我!

但傅宗龙嫌弃他把自己给美化了,责任全都是下面军将等人。

死了的军将倒是留好名声,但是活着的军将都得分锅。

特别是秦良玉什么力主作战,导致丧师辱国之类的,被傅宗龙狠狠的批驳了一顿,把责任揽到自己的身上。

秦良玉为了大明连亲儿子都战死沙场,还要对她有那么多的苛责,着实是让傅宗龙极为气愤。

陈之奇却认为此事责任就在秦良玉,若不是她仗着自己麾下士卒精锐,吃了亏之后,没有迅速脱离战场,而是继续交战。

责任全都在她。

况且打了败仗,将军不背锅,难不成让我等文官背锅吗?

最重要的是若是把贺今朝的战果无限夸大,把朝廷官军的战败事实摆在眼前。

你瞧瞧洪承畴、熊文灿等人还会不会率领大军入川剿灭锤匪?

到时候你傅宗龙还怎么打一个翻身仗!

对于傅宗龙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的行为,陈之奇也懒得深究,人家愿意接受惩罚,是他的事。

总之自己这个做属下的也算是本分了,至少主动出面想要帮他掩饰一二。

谁知人家不领情。

如此详实的奏报只要送到朝廷去,你看看还有没有大明军将敢来入川?

傅宗龙是认罪了,但四川的乱象就能解决吗?

只要把更多的人坑来,大家发现无法及时抽身,只能一块帮忙捂盖子。

方能齐心协力把这件事给办好喽。

要不然大家都喜欢隔岸观火,锤匪打的是四川,又不是打我湖广!

我湖广地界还有那么多流寇在闹事,就算他们投降了,万一是诈降呢?

所以不可不防,哪有兵力去支援四川?

巡抚的这种处理,让陈之奇是又喜又恨。

喜得是这种上司不会分锅,恨的是领导自己只管背锅,后面的事一副相信后人智慧的模样。

事情一直拖着,无法解决。

正在追剿李自成的五省总督洪承畴,率先接到锤匪在四川大胜的消息。

他摸着自己的胡须一时间说不出什么话来,可谓是五味杂陈。

若是卢象升没有生擒高迎祥的战绩,就目前而言,洪承畴在大明官员当中剿灭农民军是数一数二的。

贺今朝突然杀进四川的时候,他就预料到了这种结果,一直不想进入四川,免得到时候赔的连东山再起的本钱都没有了。

再加上熊文灿那个狗东西,一直都被张献忠哄骗。

在皇帝催促傅宗龙出战之前,就要张献忠等人入川与锤匪厮杀。

现在贺今朝都要平定四川了,张献忠还窝在那里不动窝。

洪承畴甚至可以预料到,当贺今朝占据四川的消息传开后,张献忠伪降还能装模作样几天呐?

到时候就够熊文灿喝一壶的。

洪承畴想不明白,为何陛下总是要任用这种人身居高位,纵然是关在诏狱里的陈奇瑜都比熊文灿强。

即使陈奇瑜在某些事情上与自己的理念不和,但总归是个有本事的人。

洪承畴发现能够帮助自己的队友越来越少,反倒是一个个不断的拖着自己的后腿。

贺今朝大败川兵的消息一旦传回京师去,洪承畴稍微猜一下就能预料到陛下定然会让所有人全力入川围剿。

张献忠指定就得在背后兴风作浪。

这匪越来越难剿,离“荡平”不知道还需要多久的时间。

反倒贺今朝连占三省的事,让洪承畴心中极为忌惮,此人实力冠绝诸贼。

连张献忠、李自成都有了换天改命的想法了,更不用说一直憋着使坏的贺今朝。

他先前一直都不赞同入川与贺今朝对战,这下子就更不能去了。

贺今朝如今差的不过是对外建立一个正式的政权称号。

洪承畴认为贺今朝是个聪明人,以目前皇帝的性子,只要贺今朝胆敢建立政权称号,必定会遭到崇祯全力打击。

即使旁于贼寇近在身侧,他也顾不上。

贺今朝那个小驿卒,怕依旧会暗中积攒力量。

大明两京十三省,他怕是要占据三省,一旦四川产粮大省发挥出实力。

还真让贺今朝不紧不慢的“雄视河洛”了!

洪承畴捏着胡须想了想,随即下令让人给李自成留出几道口子。

事到如今,也不得不纵寇保留实力,免得被送进四川那个绞肉机里去。

左光先颇为诧异,毕竟李自成在河南刚刚聚势,正是露头好打的机会。

总督如何有意放他一马?

按照以前的思维,那指定是全都给干死!

你个贼寇投降了,也得干死你!

京师皇城内。

崇祯接到了傅宗龙差人快马加鞭送来的战报。

先前送来的战报都没有什么好消息,锤匪贺今朝连战连胜,都围困成都。

蜀王一而再,再而三的发书信求援。

崇祯命令傅宗龙专办锤匪,如今突然接到傅宗龙的紧急战报,想必终于有好消息传来。

但率先看完的兵部尚书杨嗣昌脸色极为难看。

崇祯心里产生了一丝不好的想法,随即被他给压制住了。

傅宗龙虽然嘴臭,但是个有能力的。

上一次是驿卒李自成入川,就是傅宗龙力挽狂澜。

这一次同是驿卒的贺今朝入川,崇祯相信傅宗龙依旧能重现大明军威。

“怎么了?”

“陛下。”杨嗣昌把书信递给小太监:

“傅宗龙率领六万大军与锤匪作战,几乎全军覆没。

秦良玉三万白杆兵无一生还,连她唯一的儿子马祥麟都战死沙场。”

崇祯还没有接到小太监递过来的书信,身子突然有些踉跄,差点撑不住。

身后的曹化淳急忙上前扶住皇帝,脸上一副焦急的神色。

“怎么会这样?”

崇祯喃喃自语,下意识的反问。

傅宗龙、邵捷春、秦良玉等人都是被他寄予厚望之人。

六万人马,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