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689章

作者:秋来2

赵光瑞觉得自己的堂哥在锤匪人数上对自己做了隐瞒。

“你们当真打探清楚了,城外的锤匪只有一万人马?”

“回赵将军,当真打探清楚了,而且反贼见打不下南郑,开始增兵,正在路上,人数大概在两万左右。”

听到堂哥家丁的这话,赵光瑞才堪堪放下心来,这才对劲嘛。

赵光瑞叫他们下去休息,等待自己的探马回来。

没让他等太久,就得到消息,五丁山不见敌军,唯有定军山有反贼驻守。

“你是从哪里来的?”

“回赵将军,我等是从五丁山大路来的。”

赵光瑞点头,召集几个麾下,让他们好好休息,明天佯装走五丁山,然后集体通过定军山的小路。

这个计划一说出来,几个军将皆是有些惊疑不定。

哪有向敌人枪口上撞的?

“赵将军,定军山有锤匪旗帜,我们为何还要走那里?”

“定军山那里故意露出些许锤匪的旗帜,必然是佯兵,大兵聚集在五丁山等着我们路过,打咱们的埋伏。”

赵光瑞握着雁翎刀:“锤匪认为我军走大路快,殊不知我麾下有大半羌兵,他们翻山涉水更快。

到时候我们迅速冲出定军山,足可以杀围困在南郑城外锤匪一个措手不及。”

不得不说赵光瑞的分析极为有道理。

谁没事专门在小路上埋伏啊,尤其是还故意漏了陷。

要是两条路上都没有露出旗帜来,赵光瑞还拿不定主意,兴许得扔个靴子让老天爷帮忙判断一二。

但是现在定军山那里插了锤匪的旗帜,就已经帮他做出了判断,就走锤匪故意设置陷阱的地方。

偏不走什么都没露的地方,一准就是陷阱。

赵光瑞不相信锤匪不知道大明援军到来的消息,毕竟傅巡抚根本就没瞒着,反倒大肆宣扬。

只不过他派人去联络傅巡抚的人马,至今还没有回来。

更不晓得洪总督带着人马到了哪里,连堂哥派来的亲卫,也没有探查到洪总督的人马。

这场仗赵光瑞估摸,也得是川兵作为主力,然后等着洪总督来收尾。

不过此时箭在弦上,也顾不得其他了。

他只要顺利进入南郑县,后续还有傅巡抚以及洪总督的支援,足可以从瑞王那里赚来许多银子。

这一次自是带着底下的兄弟们赚钱来的。

锤匪的主力已经埋伏在定军山上了。

武大定躺在山上,嘴里叼着草叶子,等着消息的传达。

“队长。”

袁时中缓慢的爬过来:“明军向着五丁山的方向走了,咱们的埋伏是不是要落空了?”

武大定听到这话,直起身子,吐掉嘴里的野草:“消息准确吗?”

“探马刚送来的消息,准的不得了。”

武大定稍微有些疑虑,毕竟他身上的压力也不小。

这波明军将领明显不按照正常的思路进行,这要是白埋伏了,就能让他顺利通过沔县,然后夹击自己布置在南郑城外的士卒了。

一旦战败,这不是辜负了大帅对自己的期望?

好不容易通过战事累积起来的威望,也会烟消云散。

袁时中等人皆是没有催促,只是等着武大定下令。

大家如今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要是埋伏落了空,谁都没有抓住这次战功。

尽管责任大头是武大定的。

武大定头上出了一点热汗,这次平静下来:

“不急,五丁山虽然是大路,但路程远,且在等等。”

他想起大帅曾经在讲武堂讲过钓鱼需要拉扯,莫要因为鱼的几次试探就慌的不行,沉住气才能稳坐钓鱼台。

“是。”

袁时中又爬了回去,叫底下的探马继续探查明军的动向,尽量不暴露定军山这里埋伏人马的事。

武大定擦了擦脸上的热汗,他认为自己这个引诱敌军的计策没毛病,只要是稍微有点脑子的人就得认为空无一人的大路上指定有埋伏。

难不成这次带兵的赵光瑞,认为他麾下的川兵,能够从我锤匪的包围圈里冲出去,且打的几方大溃败吗?

就算是曹文诏再世,他也没这个实力的。

他连高迎祥、李自成埋伏的包围圈都打不出去,更不用说其余大明兵将了。

所以武大定一时间想不通,心也始终悬着。

毕竟是大帅第一次对他委以重任,他自是要抓住机会办好了差事。

如今出现不可控的情况,心中难免会有些焦急。

武大定深呼一口气稳定心神,纵然官军顺利通过五丁山,也必然会心生疑虑。

就算他们真的走了五丁山,自己距离沔县更近,也可以跑步前去阻击他,无非就是不能以逸待劳了。

但是没让武大定等太久,便有探马传回最新消息。

那伙明军突然就转道小路,直奔定军山而来。

武大定忍不住以拳击掌,果然对五丁山毫无防守迹象有怀疑,奔着小路而来。

袁时中等几个军将对于武大定的判断,更是颇为佩服。

这下子总算是没让兄弟们白白趴在,只要有军功,那指定好说。

谁不想着在大帅下一次分封当中,努力的往上走一走?

随着贺今朝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大,他们也越发的相信跟着大帅能够立下功勋,从而光宗耀祖。

赵光瑞带着自己麾下直扑小道而来,他心中对于自己的行动,极为得意。

“锤匪的计策,不过如此,且看我如何破你!”

第0911章 老子杀的就是大明忠臣

赵光瑞觉得自己办的不错。

锤匪埋伏在五丁山,那里的大路到达沔县更远,他们想要在沔县截住自己,大抵是痴心妄想。

他们要是翻身追杀出来,自己正好在定军山与之迎战,还能占据地利。

总之,这波不亏。

赵光瑞大叫着:“兄弟们加把劲,到了南郑县,每人发二两银子的开拔费,其余赏赐另算。”

众多川兵自是喜笑颜开。

谁不愿意多挣银子啊?

定军山不像大巴山主脉那样峰峦耸立,连绵数百里。

武大定率领锤匪埋伏在自西向东绵延二十余里的地界,宛如游龙戏珠。

就是十二连山一颗珠的地界。

明军的羌族士卒手持武器,对于走这种山间小路是如履平地。

武大定头上戴着野草帽,手里捏着望远镜,仔细观察。

这个领头的大明军将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差点把自己给拉扯出去。

不过现在他终究是一脚踩进了我布置的陷阱。

这定军山果然是我武大定的崛起之地!

武大定对于这种地名旺人或者折人还是有些迷信的。

三国演义这本书,他也听宣传队的说书先生给讲过。

兴奋之余,武大定依旧按耐住自己的激动,这一仗定要打的漂亮些。

中间截断,两头堵死,叫他毫无还手之力。

二十多里的长度,足够摆弄他们了。

尤其是行军路上的官军根本就没着甲,一个照面的打击下,能有几人生存还是个未知数呢。

武大定在山腰上兴奋,赵光瑞同样也在山间小路上兴奋。

想诓我走大路,门都没有!

就让你的算计落空。

“快些走。”赵光瑞骑着战马催促道。

川兵士卒沉着脚步迅速赶路,众人士气极高。

毕竟有银子拿,还能把反贼给摆了一道,多是一件美事啊。

走了十几里路,赵光瑞抬头往上看,发现远处有鸟悬而不落。

他心里直接就咯噔一下。

不对劲!

就算定军山上有锤匪的小股部队,也不该更远处有鸟盘旋。

除非这是故意整出来的障眼法,威逼自己回去。

但是都走出这个距离了,再掉头回去,那算怎么回事啊?

被锤匪的小股部队吓得掉头就跑,传出去只会让人笑话。

赵光稍加思索,急忙喝令:“全军披甲。”

紧接着他身边的传令兵开始,向着一字长蛇阵迅速传递军将的命令。

明军士卒虽然有些懵,但是多年的战场经验,让他们都晓得穿甲与不穿甲的区别。

当着甲的他们追砍无甲的反贼,必然是大开杀戒。

武大定听着山下传来的军令,忍不住笑出声来,现在才披甲,早晚了。

“自由开火。”

紧接着一声火铳响起,射向小路上的官军。

川兵应声倒地。

“敌袭。”

“敌袭。”明军大声叫着。

赵光瑞同样大叫:“不要慌,是锤匪小股部队,不要慌,乱跑者立死!”

砰砰砰。

一阵白烟升腾。

弩箭、火铳、佛郎机居高临下发力,打的无甲川兵嚎叫不停,躲闪不急。

一时间小路上到处都是明军伤兵倒地,血腥味以及控制不住,排出来的屎尿味道,全都混合在一起。令人作呕。

如此大规模绵延十几里的袭击,当真是打醒了赵光瑞。

这可不是锤匪小股部队。

赵光瑞瞧着山上肆意射击,山脚下自己的士卒哀嚎,连连躲避,大多都是无甲状态。

如此情况,是挨着就死,碰着就伤。

反击都不用想,能拿起盾牌护住自己,就算是反应迅速。

至于着甲,光靠自己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