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653章

作者:秋来2

一旁的朱大典也急忙提醒,莫要忘了车厢峡旧事。

朝廷对他们屡次信任,可这些反贼辜负了朝廷的信任。

卢象升走了几步,贼寇头领送上门来了,如何能把他们拒之门外。

如果他们还敢降而复叛,那就宰了他们。

想通了这期间的道道,卢象升亲自接见了他们,按照惯例宣读了皇帝的大赦。

蝎子块、张妙手二人不停的叩头,感激大明能给他重新做人的机会。

当夜就率众投降,以表达自己的诚意。

卢象升也没有辜负他们二人的期待,又给皇帝写了一封信。

同时也接到了皇帝给他们的回信,那便是让他暂时不要来勤王,继续围剿其余反贼。

洪承畴也会来配合你的,把高迎祥平安的押解进京。

听到这个消息,卢象升总算是松了口气,他也不愿意事情做了一半,然后又被调走。

吴国俊说的那种情况,极有可能出现。

陛下还是明事理的。

“靖辽伯,往京师押运闯贼高迎祥就交到你手里。”

“啊?”

吴国俊一愣。

卢象升倒是面露笑意:“如今流寇势力微弱,洪总督也来助我。

京师那里的清军还在肆虐,你押运完高迎祥,正好协助张凤翼等人攻打清军。”

吴国俊张了张嘴,不知道要如何回话。

讲道理,他擒获了高迎祥,又亲自押解进京,乃是露脸的好差事。

可事实上要是清军没有破坏边墙,进入京师附近进行抢掠。

这着实是一件露脸的好差事。

但如今送完了高迎祥回京,会不会直接被派出去与清军作战?

那可是数万兵马,都在瞧着自己与清军对战。

只要到了京师,那吴国俊就是被架在了火上,进退不得。

“靖辽伯可是有话说?”

“卢总理觉得清军可怕吗?”

“不可怕。”卢象升看着吴国俊道:“难不成靖辽伯害怕了?”

“我不是害怕清军。”

卢象升盯着吴国俊,他不是害怕清军,那就是害怕明军了。

“卢总理难道没有想过勤王师足有数万人,他们全都据城而守,不去出战。

纵然你与他们联合作战,他们也会率先逃跑,可别忘了满桂是如何战死的?

我若回去与清军交战,身边都是这种队友,我是不放心的。”

卢象升倒是不觉得吴国俊这么想有什么错,大明的许多将士都是被同行给坑死的。

本来是优势兵力,打着打着,就成了弱势兵力。

纵然有和清军相当的战力,那也会被优势兵力围剿,如何取胜?

“行了,定要不要出现什么差错,也勿要叫他死了。”

卢象升见吴国俊不立即接下,便开口道:

“且把心放在肚子里,回去准备一二。

明天立即出发,尽早赶往京师,以免夜长梦多,等你到了京师,清军鞑子兴许就撤军了。”

“是。”

吴国俊无奈只能应下,回到自己的帐篷,就开始给贺今朝写信,询问他能不能来京师周遭一趟,大军所需要的路费,他出。

贺今朝与张福臻汇合了之后,正在征调士卒,然后便与他说了杨文岳的举措。

张福臻顿了顿有些欲言又止。

“何事?”贺今朝也不是蠢笨之人:“有话直言。”

“主公如此高调行事,以崇祯的性子而言,他必然不肯用二王的性命换高迎祥的性命。

议和是不可能议和的,除非主公伏低做小,然后得到崇祯的赏赐,这件事才有余地。”

张福臻捏着胡须道:“况且杨文岳用二王的交换条件,说的好听让主公占据大义,让崇祯落了下乘,但他也没想让高迎祥活着!”

“嗯?”听到这里,贺今朝眨了眨眼睛:“倒是有我先前没参透的地方。”

“主公,杨文岳把高迎祥的价值与大明两个藩王绑在一起,你都肯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换他一条命,那崇祯定然不会同意的。”

张福臻走了两步:“况且以崇祯的思维,他觉得这两个王爷早就死了,你是来诓骗他的,那就更不可能放过高迎祥!”

“这么说,我还被杨参谋给算计了?”

“只是我的一点猜测。”张福臻躬身道:“兴许是我想得多,杨文岳他确是实打实的在帮助主公,成就大业。”

“你的意思是不救?”

“主公无论提出什么法子,崇祯都不会接受。

他看不起你一个小驿卒,从骨子里就觉得你不配跟他说话,更不用说威胁他了,他不会接受的。

这也在说如果藩王不能守护好自己的性命,落到贼寇手中,崇祯就认为你死了。

尤其这还是笔赔本买卖,两王对于朱由检能有什么价值?

他杀了高迎祥,才能震慑全天下的反贼,以此来维护他的统治。”

贺今朝长舒一口气,在大厅内走了几步,也接受了现实。

高迎祥落到崇祯手里,对于这个刚愎自用的人而言,就得杀了他才行。

“倒是我一厢情愿了。”

贺今朝摇摇头,从利益的角度而言,高迎祥的价值抵得过无数个藩王的价值。

崇祯是不会答应的。

杨文岳此举一下子就把高迎祥架起到一个不属于他的高度,想活也就想想了。

“主公想明白了,还要去营救吗?”

“救,如何能不救?”

贺今朝走了两步:“人我都调动好了,就往京师溜达一遭。

纵然救不了高大哥,我也得从清军手里切下一刀来。

他黄台吉入京师,掳掠了那么多人口,有没有问过我的意思?”

张福臻给贺今朝解释,同样是不想救,也没法子救高迎祥。

锤匪的手还伸不到那么长,但该摆出来的态度,还是得摆出来。

尤其是书信已经送过去了,主动权便交出去。

自家主公想要叫停此事,不让张宗衡上书那也没得机会了。

落子无悔!

只不过此番过后,锤匪要面对明军更多的袭击。

张福臻又想了想,主公要是占据全陕,那就拥有山陕之地,他就是想要低调也低调不起来了。

莫不如就趁着此番出击,造势!

把西北锤匪的名号喊的更加响亮一些。

大明治下百姓生活困苦,那么多人都想要跟着流寇走,不是没有原因的。

到时候兴许还会有更多的人来投靠锤匪。

“主公,是否要让刘宗敏调过来守卫南方?”

贺今朝想了想说道:“就让杨文岳接替你守卫晋南,你随我往京师附近走一遭。”

“是。”张福臻应了一声。

话说唐王带着征召来的人一路北上,还没出河南地界,先跟零散的农民起义军打了几场仗,互有胜负。

这让他信心大增,正好用些许贼寇来磨练他的指挥能力。

唐王只是理论派的,一直不曾在军事上有所锻炼,这几天算是来着了。

朱聿键开心了。

但是朱由检不开心了!

当他接到巡抚的奏报,甚是恼火。

他竟然敢不把朕的命令放在心里,还自行招兵买马,他想做什么?

朱聿键是来勤王的?

一瞧就知道有不臣之心,他想要坐上朕的皇帝之位。

按照大明的传统,藩王是绝对不能兴兵且离开他的王府,除非像潞王那种全家被贺今朝俘虏,然后只把世子送出去。

潞王他想要逃跑,都没得机会。

当然昔日被唐王得罪的大臣们,他们摒弃前嫌,给朱聿键说尽好话。

言之凿凿说唐王他动机纯粹,绝不是觊觎皇帝之位,请陛下勿要多心。

这种话无异于火上浇油。

崇祯更是怒不可遏,连一帮愚蠢的大臣,都看出来唐王的心思,唐王怎么就以为朕看不出来他的动机呢?

崇祯下令让礼部商议,废为庶人,派锦衣卫把朱聿键给关进凤阳的监狱去守陵,同时让朱聿键的弟弟当唐王。

唐王勤王的事,就这么被盖棺定论。

在处理完这件事之后,崇祯也接到了卢象升的奏报。

崇祯大喜过望,擒获高迎祥之后,果然震慑了其余反贼。

他给卢象升回复说遵诏行抚,及张文耀(张妙手本名)归顺情况知道了。

且拓养坤(蝎子块本名),盼抚心切,解散余党,扔着地方官加意赏赐,莫要为难,其余各部,充入军营。

另外逮捕总兵张全昌!

因为张全昌先前投降了,又逃回归附大明,被卢象升留用。

张全昌本以为自己会像黑云龙那种待遇。

可崇祯认为他连贼寇都投降,指定是个废物!

先抓起来审问一遭,是否叛国。

崇祯处理完了湖广等地之事,依旧没有见张凤翼提供给他任何有关清军的战报,反倒病的一日比一日重。

清军接二连三地进入内地,如入无人之境,给了崇祯很大的刺激。

更激发了他对于干练的军事人才的渴求。

可如今只有洪承畴、卢象升、吴国俊三个人入了他的眼。

堂堂大明,竟然找不到几个能打仗厉害的人才!

对于这件事,崇祯很是气恼,自己可用之人,实在是太少啦。

第0884章 交集

崇祯为了扩大军事人才需求,亲自破格提拔了王洽和梁廷栋。

结果一个死于崇祯三年,因为后金鞑子肆虐京师的事,他这个兵部尚书发挥不了崇祯想要的作用,进了诏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