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611章

作者:秋来2

一个月内招抚强寇四万余人,悉数从栈道进入内地,饮食从何而出?

如何能保证不会有抢掠发生?

且一个总兵参将所率不过三千人,而一贼首拥兵万人以上,如何能控制他们?

我官军围剿总数不过两万人,而降贼足有四万多人,岂是内地兵力所能控制的?

若是怪罪臣不先手堵截,则先有陈奇瑜止兵檄文;

若是贼寇已经真心受抚,因误杀使之哗变,然未误杀之前就已经攻破陇州、永寿,是何道理?

今事已至此,唯有调集大军前去围剿,若是仍有愿意回乡种田,则禁止士卒围剿,三秦之祸才能迅速平定。”

崇祯的脸色已经变了,因为陈奇瑜麾下的人说的都大差不差,甚至连卢象升送上来的文书,也皆是说陈奇瑜下令的。

陈奇瑜单独给卢象升写信强调什么事,卢象升这个不曾结党的人,自是对皇帝实话实话,终究没有如了陈奇瑜的愿。

但兵部尚书张凤翼与陈奇瑜是姻亲关系,自然是秉承着帮亲不帮理的心思为他辩解。

同时也是为了掩饰他自己的过错,一味的给陈奇瑜说好话。

如此行径便是惹了给事中的弹劾,上书弹劾陈奇瑜、张凤翼结党误国。

所有人都在指责这个为首的,崇祯如何还能相信陈奇瑜的辩解?

事情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崇祯心中已然清楚事情的真相。

他终于意识到陈奇瑜在车厢峡招抚的严重后果。

第0852章 义军汇聚

崇祯于十一月二十九日下旨,陈奇瑜削职听勘。

皇帝这么一当中表态,无论是内阁还是朝臣接到信号之后,纷纷指责陈奇瑜“玩寇纵敌,欺君罔上”。

“陈奇瑜不知兵,焉有虎狼之众不遭受大创,便叉手跪地乞降者?”

“车厢峡之战,贼困于积雨,乃上天佑明,得有此日,倘若陈奇瑜仗险邀击,数万贼寇可一鼓而下也!

而陈总督为其所愚,得以反噬。

噫!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实乃庸人误国也!”

先前夸耀陈奇瑜的能胜任五省总督一职,且夸赞他招抚主意好是这帮人,如今踩上一脚戳骂他的还是这帮人。

大抵是失了圣眷,踩陈奇瑜是目前大明朝廷的政治正确。

崇祯下令锦衣卫官员前往山西逮捕陈奇瑜,随即命令裁撤剿匪失败的陈奇瑜。

洪承畴仍为三边总督,以功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

他从此成为明廷镇压起义军的主要军事统帅。

崇祯用人理念是大明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你不能达到我想要的效果,立马换了你。

轻则进诏狱,重则传首九边。

大明政治环境突出一个适者生存,干的越多错的越多。

朕眼里是容不得沙子的。

朝廷内臣这样,外面武将同样也好不到那里去。

连尚可喜这种前期身负国仇家恨的,都带队去投了后金当汉奸成为带路党。

通通都在说明,在明末不要做好人!

如果你真想做好人,干好事,仍想在明朝框架下,不想降清或者投农民军,那也一定不要给朝廷好脸色。

如今的大明朝廷就是个欺软怕硬的怂货,越老实听话的人朝廷压榨的越狠!

你要是强硬起来,他还得顾及你这个,顾及你那,得上赶着哄着你。

前期毛文龙pua大明朝廷,天天上报大捷,要这要那,朝廷虽然不爽,但该给也得给。

后期左良玉拥兵自重,不听号令,崇祯不仅不敢惩罚他,还惩罚那些力主与起义军作战战败的将军,把战败的罪责都推到他们头上,与左良玉没有一丝关系。

咱治不了拥兵自重的大明将军,还治不了你们这些损兵折将的败军之将?

该找谁撒气,崇祯心里清楚的很。

如此行径,这样敢为朝廷作战的将军越来越少,全都出现自保,任由贼寇做大。

陈奇瑜车厢峡招抚失败之后,左良玉就已经冒出这么一点要反pua大明的迹象了。

妥妥的这不就是欺负老实人吗?

长久以往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执政理念,谁敢忠心大明?

大明就敢先整死你!

朝臣皆是提议要把陈奇瑜就地正法,传首九边。

而内阁首辅温体仁一力护持,仅判了遣戍,先在诏狱里关上一段时间。

然后和陈奇瑜一同流戍的还有被他诬陷的李嘉彦、韩挺、练国事。

招抚这件事的正反两方,谁都没落个好。

因为兵部尚书张凤翼维护陈奇瑜,被御史弹劾耽误封疆大事,要求罢免他,崇祯置之不理,维护张凤翼。

言官又谏言洪承畴势难兼顾,请别遣一人为总督,张凤翼不能决,遂他请以江北巡抚杨一鹏镇凤阳,防护皇陵,温体仁不听。

张凤翼本身自顾不暇,姻亲陈奇瑜也是在首辅的力保下不死,所以亦不敢再去违背温体仁的意见。

等到朝廷商讨把陈奇瑜等人的罪责处理完之后。

陕西越发的混乱起来。

因为崇祯裁撤边军两万,导致大批官军失业。

他们为了活下去,只能选择加入先前失业的驿卒、边军、流民等组成的创业团队当中去。

即锤匪贺今朝以及正在肆虐陕西诸多贼寇的队伍当中。

延绥副总兵姜让也没有制止自己麾下士卒越城逃跑,只不过带着自己的家丁严防死守。

以免有些贼兵想要摘了自己的脑袋,去找贺今朝请赏,那可就亏大发了。

高迎祥等人对于这些边军非常欢迎,本来就在车厢峡内非战斗损失许多拥有战斗力的老卒。

如今能得到一些边军老卒补充,谁不欢喜?

可以说,因为崇祯皇帝的一旨裁撤两万边军的命令,高迎祥、李自成等人已经卷起近二十万人马,在造反事业上迎来第二春。

不仅车厢峡的损失全都弥补回来了,实力也越发的强悍。

朝廷下令裁撤两万,意图想要裁撤空饷,但命令下来,空饷没裁撤了。

反倒实际边军人数跑了超过两万人。

冬天之后,洪承畴终于接到了皇帝的任命,正式着手对盘踞在陕西的起义军进行围剿。

高迎祥等人与越过庆阳府,率部再次与贺今朝会和。

此时双方已然是鸟枪换炮,再也不是先前那股子穷酸模样了。

大旗飘扬,遥望崖口以南,旌旗蔽空,甲光耀日,南尽南山,北尽河曲。

波压云涌而来,唯闻战马嘶鸣之音。

自朝至夜,联营数十里。

官军龟缩于城内,不敢发一矢。

“高大哥。”

贺今朝纵马举着马鞭哈哈大笑。

“贺老弟。”

高迎祥依旧身披白色衣袍,胯下骑着大白马。

众人见面之后相互寒暄起来,在大明朝廷扯皮的短短数月,高迎祥等人丝毫不见被困车厢峡的惨像。

“贺兄弟。”

李自成等人也打了招呼。

众人围坐在一座边堡的房间内,烤羊已经转起来了。

他们围坐在火堆旁取暖。

今年的冬天越发的寒冷。

高迎祥等人诉说着被大雨浇了两个月的事,现在想想都不知道怎么坚持下来的。

后续为了不污染水源,甚至把尸体都得吊起来挂在悬崖上,要不俺都得泡发了,大家都得就这尸汤喝水了。

就算埋在地底,也会给浇透了出来。

当初他们真的害怕瘟疫什么的。

贺今朝对此表示赞同,热带雨林的生活可不是谁都能遭得住的,特别是大夏天大量死尸不及时处理。容易闹瘟疫。

李自成等人哈哈大笑,说这辈子都不想再吃生马肉了。

贺今朝也是配合的笑了笑,这点苦要是都吃不下去,那早就在起事前就被大明各路小吏和士绅甚至环境给整死了。

如今死里逃生,又有许多边军加入,实在是拖了朝廷的“福分”。

“对了,贺老弟,我听说投降过来的边军说你把狗鞑子给暴打了一顿?”

贺今朝正在拿着刀子划拉着小羊肉,希望能烤的更快些,闻言点点头。

“不过我的损伤也不小。”

贺今朝把小刀子放在一旁:“要不是靠着火炮轰击,我还不一定能够打的过他们。”

“嗯。”

高迎祥点点头,他知道贺今朝是个谨慎的人。

那后金鞑子的名头他也听说过,朝廷数万大军都打不过人家。

听闻就算鞑子败了,也是以十个人一队,二十人一队,从明军的大军包围当中分散突围出去,足以见识他们的组织力和战斗力。

在外面溜达了一圈之后,众人也都成长起来了。

要不然这些贼寇头头,迟早得死喽。

“这天下各地的官军当真不好搞啊。”张献忠捏着烤好的小羊肉扔进嘴里:“没消停几天,朝廷大军就又要来了。”

别看起义军在陕西重新卷起二十万人马,可其中善战之人极少。

那与贺今朝见面的麾下都是各个首领的精锐之卒,用来撑场面的。

其余起义军士卒,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兵!

大多都是活不下去的,尤其是冬天又到了,莫不如跟着起义军走一起找饭辙。

山西有贺今朝兴修水利还干旱的不行,陕西其余各地那更是苦的很。

听着张献忠的抱怨,众人也皆是没有理会,沉默了一会。

高迎祥吐出嘴里的骨头:“我听闻朝廷要聚集天下之兵,先击杀陕西之贼,再四面围攻陕西锤匪,贺老弟,你怎么看?”

“怎么看?”

贺今朝顿了顿笑道:“从我们起事的时候,朝廷就想要杀了我们,现在他们杀的了吗?”

“哈哈哈。”

众人一阵阵发笑,确实是这样,虽然手底下的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的实力比以前更强悍了。

手里也皆是掌握着极少数精锐士卒,只要这些底子在,被朝廷官军杀了大部分士卒算得了什么?

爷还能东山再起!

只要下一次别在进入车厢峡那种死地就行。

他们当真是想不到,这天下还真有心向朝廷的百姓,宁愿自己身死也要把他们带入绝路报效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