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598章

作者:秋来2

对于后金的军事力量,他们都清楚的很。

不管贺今朝是怎么打的,总之赢了,没让他们看见皇太极领军进入山西境内肆虐的场面,着实是让他们感到惧怕了。

那个地位卑贱的小驿卒,已然掌握了大批精锐部队,要是杀过来,他们这些体面的老爷们能不能抵挡住?

整个山西几乎全都掌握在贺今朝的手中。

纵然每年都要遭遇旱灾,可在贺今朝兴修水利,补充人口的情况下,人口超过百万,产出也是巨大的。

积累了两三年,就可以为贺今朝提供许多兵员以及更丰富的后勤储备。

同样,锤匪士卒的待遇,更是让本地百姓,迁徙而来的百姓看到了希望,不自觉的会盼望着加入锤匪的体系。

唯一的缺点就是贺今朝需要培养大量治理地方的吏员。

连先前那些主张开科技取才的读书人,也大多都不在叫嚷,只能乖乖顺从贺今朝定下的规则。

再不加入进来,以后千难万难,甭想出头了。

他们根本就不再是稀缺品,因为贺今朝在大量的教习文字,无论是幼童还是锤匪士卒,都要学习千字,将来算账也罢,充当地方吏员也好。

识字总归一个良好的开始,他们没了把持的资本,家中田地也被瓜分的差不多,想要受到减免税负的待遇,那得是锤匪正兵,你一个学习四书五经的读书人,有什么功劳也敢来讨要?

锤匪是匪,怕你们这些读书人骂吗?

这里可不是大明的朝堂,任你们这些言官辱骂,且以此为荣,获得名声。

不是没有读书人写书编排过贺大帅,那夜夜睡七个黄花闺女,就是被他们编排给改成八个的。

写书编排贺大帅的人,被查出来后直接就吓瘫了,胆敢只给贺大帅写八个人抹黑,直接送去煤矿挖矿去,叫你去当一辈子真正的黑粉。

当然也不缺乏给贺今朝写歌功颂德的诗词的读书人,期望以此来获得贺今朝的赏识,依旧被赶出府衙。

想凭借自己的一张嘴,获得其他人皆是努力做活取得的官职以及奖赏,真是脑瓜子被驴踢了。

不要以为大明读书人有什么气节或者个个都聪明的很,转变立场最快的就是他们。

贺今朝曾经单人锤杀知县,也曾带着十来个人威压城中士绅,更是带着几百上前人阻击官军,死里求生。

雪球越滚越大,内部也不在是中空,对外号称一万人,掩饰自己势力的不强横。

如今他麾下数万人,足可以与天底下任何一股势力掰掰手腕子。

大明的官军在他眼里算不得什么,缺食缺饷,精锐士卒始终是少数人。

但后金军的八旗一直都是压在他心上的石头,不踢开一脚,不知道他们的强弱。

特别是当贺今朝用强有力的火炮以及骑兵,硬生生磨得强敌皇太极败退,这块硬石头才在他心里真正的踢开落下。

八旗兵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第0842章 朕的无双上将来喽

尤其是贺今朝赢了皇太极之后,心中的底气更是十足。

纵然皇太极从努尔哈赤手里接过偌大的地盘与精悍的八旗士卒,再加上他征战半辈子又如何?

他三丁抽一,根本就损失不起!

我贺今朝到了今日,也有足够的底气与他争一争,斗一斗!

贺今朝看着此战之后插上自己所占据的地盘,心情难免颇有些激动。

纵然整个山西唯有两县流落在外,没有纳入锤匪治下,但雁门关的权限已经被他掌握。

贺今朝已经把收伸向了大同府的朔州、马邑二县,用以补全山西省的二县缺额,想必麻承息他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经此一战,整个山西省算是彻底姓贺了。

贺今朝站起身来,开始打量着陕西的地形图,是时候杀回老家去鼓噪更多的老秦人加入造反的队伍。

毕竟这么多年的大灾,陕西百姓也该过不下去了。

可以说,贺今朝今时今日的心境,已经发生极大的变化。

他不在像是以往那种只想在混乱当中求活,尽可能的伏低,积蓄力量发展下去。

此时从建设根据地的行为脱离出来。

从战略防守,确保山西不失的局面,转变为对外扩大锤匪基本盘。

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争取让更多的百姓纳入锤匪治下,从而过上人该过的日子而努力拼杀。

贺今朝的实力通过与后金鞑子的战事,有些东西想要瞒也瞒不住的。

就像是锥子一样,不自觉的就刺破了你的衣服,彰显锤匪的存在。

贺今朝纵然再对外号称一万人,怕是连崇祯皇帝那个憨娃子都不相信喽。

想到如此,贺今朝决定今后要对外号称锤匪有十万人马,否则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实力。

山西原先那些有二心的残余小地主以及士绅们,也被锤匪打的认清楚了现实。

锤匪连凶狠的后金鞑子都能爆锤一顿。

靠着官军与他们里应外合,就想着光复山西?

重新坐回高高在上的老爷们来肆意奴役他人。

做梦去吧。

此等想法的人悉数泯灭,以免招致身死族灭的下场。

锤匪的手段不可谓不狠!

他不仅要在肉体上消灭你,你还想要留一个大明忠烈的名头?

就看着周遭那些被你欺压过的百姓、奴仆是如何揭穿你伪君子的老底,让你颜面无存,遗臭万年。

朱元璋称帝后,把乡里权力下放,就让这些人有了把控地方的土壤。

那些地主士绅们统治乡里百年多,如何能安心权力以及自身利益被锤匪侵害。

所以无论是明廷官军来袭,亦或者后金鞑子来袭,皆是有人鼓动扯旗。

他们不甘心,自是想要搏一搏!

有些眼高手低的被农兵擒获,有些势力则是击溃本村农兵,想要扩大混乱。

结果随着地方上镇长(老兵)的快速反应,无需报到县上,就平定了想要趁乱搞事之人,擒住主谋。

就等着打胜仗回来的贺今朝处理,对于叛乱之人,贺大帅直接下令砍了脑袋挂在旗杆上供人瞻仰。

根本就不给他们劳动改造的机会。

什么修桥补路,大灾给人施粥的“好名声”,通通不好使。

孙传庭也曾动摇过,但他觉得那些人无法成事,终究是没响应,甚至还去搭了把手,送他们归西。

手上沾了“大明好士绅”的血,由此获得了贺今朝的奖赏,把他提拔起来,派到朔州去当知县。

差他管理新拿下的县,可谓是颇为重用。

这下子许多镇长们皆是有些兴奋,贺大帅他终于向山西省外伸手了,扩张的日子还会远吗?

他们这些人按照大帅的说法,将来可全都是储备干部,知县绝对不是尽头。

皇城内。

崇祯坐在御案前审阅奏折,过了一会询问道:“靖辽伯到哪里了?”

“回陛下,大概还有五里的距离。”曹化淳忍不住笑道:

“陛下已经询问过五次了。”

“哦?”

崇祯眼里也带着笑:“若不是大伴提醒,朕倒是不知道已然五次了。”

曹化淳却是知晓,如今整个天下,唯有靖辽伯吴国俊才是陛下的心头宝。

恩宠之盛,无人能及!

纵然是原来重点提拔的洪承畴,也被后来者顶替,往下降了好几个位置。

曹化淳对陛下拿宠幸妃子那一套来类比大臣,在他觉得并无差别。

不过是一个能睡,一个能说罢了。

崇祯拿起下一封奏疏,竟然是三边总督洪承畴送来的。

他心里想着的是,洪承畴必定是想要趁着锤匪与后金鞑子两败俱伤,甚至损失更大之下,要东征山西。

可等他打开奏疏一瞧,眉头不自觉的就皱起来了。

洪承畴在奏疏当中,不仅没有趁机剿灭盘踞在山西锤匪贺今朝的计划。

反倒大倒苦水,说闯贼被陈奇瑜等人围剿,又想趁机返回陕西作乱,他只得抽调防备锤匪渡河的兵力南下进行防御拦截。

而贺今朝的实力已经不容小觑,至少拥有十万人马,又有大炮火器,威压蒙古,方能击溃皇太极之类的。

所以请陛下重视贺今朝,再批银两进行铸炮,官军与他交战难免会吃亏。

大小曹二位将军的战败,犹在眼前!

崇祯仔仔细细的把洪承畴的奏疏看了三遍,通篇都在夸大贺今朝的实力,从而好多要些银子来铸炮。

今年给陈奇瑜三十万两饷银集合五省之力,用于专剿流贼。

洪承畴他还想在截留陕西等地的银钱,着实是让崇祯不喜,属于他的金花银,陕西已经好几年都没有接到了。

要是各地都像他一样要截留地方税银,那朕手里还能有几两银子可用?

对于手底下总是有人伸手要银子的事,崇祯极为反感。

朕哪有钱?

当奏疏上总是出现哄骗皇帝的消息后,纵然是洪承畴想要偶尔说真话。

崇祯都觉得他说的真话是假的,假话才是真话的!

当初他们写些大败润色成为小赢的奏折时,兴许就没想到会遭到反噬吧?

亦或者觉得皇帝,总是会相信他们在奏疏上写的话,很好糊弄。

崇祯便叫来首辅温体仁,询问此事该怎么解决。

温体仁当真知道皇帝是不想出钱的意思。

如今关外鞑子,关内流贼,哪里不需要银子啊?

朝廷那么多银子都花出去了,成果在哪?

反倒天下越来越混乱了!

温体仁先是赞同了洪承畴的部分观点。

锤匪贺今朝在山西立足,指定是有了些许实力,尤其是击败了大小曹。

但是这两次战事,他都是取巧行为。

闯贼等盘踞在晋南的先是消耗了曹文诏的军粮士气等等,然后一场大水决口冲垮了官军,导致曹文诏等人军心大乱。

在一个皇太极他纵横几千里,到了山西早就是强弩之末,先是与大明官军厮杀,才被锤匪偷袭的。

锤匪的危害只危害山西一省,哪有高贼等人危害数省,想要霍乱天下的威胁大?

那锤匪占据山西,手里握着晋王、潞王等人的财富,必定会生出骄纵之心。

尤其是打击当地士绅,还欺辱读书人的种种举措,这种人好不了的。

兴许用不了多久,贺今朝就会因为沉迷酒色,身体发虚而死。

毕竟贺今朝每天夜里,都要睡上八个黄花闺女,搞得山西民众沸腾,夜夜咒骂贺今朝早点死。

京城内都有各种版本的颜色书籍从山西流出,什么晋王妃与潞王妃子全都被他纳入后宫,天天酒池肉林的。

那描述的绘声绘色的,犹如亲眼所见,在京城都刮起一阵风。

甚至还有人效仿兰陵笑笑生,托名秋来,仿写贺大帅每夜与八个小娘子的吹逼小故事。

以此浑水摸鱼的桃色故事配上插画,获得大卖。

有京城经验丰富者分析我有一个朋友,也是年轻人,身体好。

但不知节制,不给鸡儿放个假,被酒色所掏空,最终面容憔悴,身体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