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485章

作者:秋来2

最重要的是旅顺没了,朝廷在执行熊廷弼的复辽计划,便完全没有了操作空间。

第0709章 掘黄河的影响

辽东半岛以及周遭岛屿,长期处于远离战场的后方。

待到辽沈失守后,明朝留守南卫部分官军投降后金,大部分人携带家眷航海,跑到山东,亦或者栖息各岛。

仅仅数月,河东十四卫生灵尽为奴属。

后金占据辽东半岛以及沿海岛屿,对大明构成了新的威胁,半岛犹如契子一样插入渤海和黄海当中。

它的最南端,与山东登莱隔海相望,西北直通天津,天津近师,实为一咽喉。

大明往辽东运兵饷主要是两条路,一个是出山海关,经辽西进入辽东,一个是经登、莱或者天津从海上到达金州、盖州、旅顺。

海运比陆运要省变的多,可以免去百姓运顺之苦,节省大量经费。

山东与江浙诸省,与辽东往来,多借助海运。

后金从海上进攻,比从山海关进攻更加让朝廷恐慌。

从盖州到登州三日就到,从旅顺到登州,仅仅半日就到。

所以登州叛乱后,孙元化还没等押进北京,到了天津就被崇祯下令砍了。

即使熊廷弼被传首九边,可崇祯直到现在还在执行熊廷弼定下的布置。

陆上以山海关为大本营,以广宁迎击为正兵,海上以登莱渡海为奇兵。

三方以广宁为重点,正面迎击后金军,登莱为侧翼,从后面牵制后金对辽西的全面进攻。

熊廷弼的想法便是后金向辽西发动大规模战事,他就挥师从海上到辽东半岛登陆,乘其后方空虚,共同抗击后金。

在他的主持下,征召逃亡辽人为兵,天启元年,登州便收辽人十余人。

第一任登州巡抚陶朗先在三个月内,组成水陆师三万,集马万匹,甲仗火器二百余万,战船两千艘,后面继续增兵至五万。

在崇祯眼里,如此多的人马,孙元化还能被叛军打的人仰马翻,故而直接宰了没商量。

在毛文龙被袁崇焕不请示就斩杀后,东江接连大乱,登州又乱。

朝臣们不得不承认,东江一旅,原以三方牵制复辽之计。

在辽东无局可布的情况下,熊廷弼创立以山东登莱为中心,西北天津布置水师,东北与朝鲜连为一体的海上防线,是当时可行的唯一战略。

崇祯自是坚定的执行这个战略,对于朱大典的军事行动感到欢喜,询问招抚还是斩杀。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那就全都杀了吧。

叛军留着做什么!

不杀的话,还有给他们升官发赏赐,到时候天下兵将都会这般做。

绝不能让他们从海上逃跑,投奔建奴去。

随着崇祯的命令,围杀孔有德等叛军的批复,飞向了登莱。

崇祯想了想,决定还是要给河南诸将下一道圣旨,叫他们迅速平定紫金梁等人,进入山西围剿高贼锤匪。

三噔山上,杨嘉谟裹着毯子瑟瑟发抖。

他麾下的几万大军,被黄河一冲,全都无了。

吓得他带着剩余的人襄陵附近与曹文诏会和,有他护着,心里至少能够感觉安全些。

黄河洪水之威,一辈子都忘不了。

杨嘉谟目前没有想要回去打贺今朝的想法,他觉得自己已经够小心的了。

不曾想贺今朝竟然憋了个这么大的活,他不费一兵一卒,就淹死了自己那么多麾下。

曹文诏看着一群失魂落魄的残兵败将,对于贺今朝的危险程度也提高了一个等级。

他先前觉得贺今朝是靠着假扮王承胤才能靠近自己,险些让自己身死。

今日看到杨嘉谟等人的惨像,此子当真是手段狠辣,不把人命放在眼里,有枭雄的潜质。

“曹总兵,我短时间没有战心了。”杨嘉谟裹着毯子摇头道:“恐怕不能帮你。”

“杨总兵,万一黄河不是锤匪所掘,乃是巧合尔,你莫要惧他。”

“什么?”杨嘉谟当即瞪着眼睛道:

“大家都在孟门渡,黄河水偏偏来淹我,不去淹他,岂不是说天命在他?”

“天命自是在大明。”

“那黄河必然是他所掘!”

曹文诏也不敢争论下去,官军宁愿说贺今朝手段狠辣,也不能说天命在他。

他哈哈笑了笑,打个岔:“杨总兵,这山西贼寇皆由我来率先打。

只待洪总督把火炮拉来,必然能破闯贼,到时候你率领麾下兄弟们伏击逃窜的闯贼,定能重拾信心。”

杨嘉谟连连点头,他宁愿打闯贼,也不愿意去打锤匪了。

曹文诏嘴里哈哈大笑,可心里确实有些难堪。

连主将都畏惧锤匪,更不用说他麾下士卒了,报仇这种话,都不敢说出口。

实在是让他难以接受。

黄河水淹,官军士气眼可见就下去了大截,再也没有说一年内平定山西诸贼的言语了。

曹文诏更加在意的事,万一锤匪趁机南下,这些败军之卒是否会直接溃逃。

军队一旦发生溃逃,根本就无法制止,一人便能带走十人百人逃跑,纵然数万大军,也会制止不住。

“杨总兵,你且先去河津修养,接待洪总督送来的火炮,如何?”

“不。”杨嘉谟连连点头:“我宁愿屯驻在高山之上,也不愿意靠近黄河。”

曹文诏虽说能调动诸将,奈何没什么势力,大多时候只能自己作战,没什么配合。

“你且先修养几天,过些日子便屯驻河津,保卫我军后方。”

曹文诏说完之后,便不等杨嘉谟回答就走了。

路上遇见自己麾下猛将孙守法,见他也是一副劫后余生的模样,更不言语了。

黄河之威,岂是寻常人能够抗衡?

临汾县。

闯王高迎祥听到麾下汇报,大惊失色。

他万万没想到贺老弟,竟然是如此狠辣之人,不费一兵一卒,掘开黄河,淹死官军数万人。

高迎恩呆坐在原地,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这种事,实在是有违天和,非手段狠辣之人,不能做出来。

“大哥,我们要不要早点离开山西?”

听着弟弟的话,高迎祥忍不住哈哈大笑:“怕个屁,贺老弟会水淹我吗?

如今官军受此大败,必定不敢与我交战。”

“掘黄河这事,在我看来太狠了。”

高迎祥摆摆手:“自古打仗,难道就没有人掘河吗?他比关二爷水淹七军,可差上太多了。

以我对贺老弟的了解,他必定会乘胜追击,也该轮到我们夹击狗官军了!”

第0710章 俗事

锤匪头子贺今朝水淹数万官军的事情,很快就在山西各处以不同的版本传播。

谣言大体上分为两种。

一种是贺今朝为了保护治下百姓,不再受到大明狗官军的欺压,主动掘开黄河,水淹明军,实为手段毒辣的枭雄。

第二种是上天感动于贺今朝为了保护治下百姓,不再受到大明的欺压,它选择帮助锤匪,水淹明军。

因为同样在孟门关守卫的锤匪,没有被淹到。

关键那些锤匪陷阵营的士卒,不久前也是官军。

故而得出结论,天命在贺!

晋南的谣传主要为第一种,有不少被黄河水淹,侥幸未死的官军都现身说法。

就是贺今朝太坏了,主动掘开黄河,效仿关二爷水淹七军。

晋北的谣传主要为第二种,因为他治下百姓,更愿意相信,上天是站在锤匪这边的。

纵然贺今朝号称是匪,那所作所为,也比官要强上百倍!

明末的不少读书人,更加热衷于这些谶(chen)言,贺今朝的军师吉珪就是最为热衷的一个人。

当初黄河决口孟门渡的时候,他就肯定的认为天命在我主。

如今山西各种谣言四起,都不用像贺今朝闯皇宫之前,在京杭大运河各处主动组织,莫道石人一只眼之类挖宝行动。

属实是百姓以及侥幸未死的官军自发给贺今朝传播,全都是自来水。

一个群体是盼着他好,另一个群体是害怕他的威名。

吉珪把最近的谣言都给总结了一二,然后递给贺今朝过目。

“主公,照此下去,山西百姓民心尽在我锤匪手中,不出几年,匪将不匪,官将不官。”

吉珪面带笑意的道:“这官匪身份翻转也许就在覆手之间。”

贺今朝快速的浏览了一眼,大致上与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差不多。

每逢乱世,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谶言四起。

“就没收集到有说咱们锤匪不好的谣言?”

“主公未免过于小看自己在山西的影响力了。”吉珪笑呵呵的坐在一旁:

“不说前些时日黄河决口,在大旱几年之前决口,朝廷可曾赈灾过,修筑过水渠?

或者何曾派遣过士卒,帮助百姓抢收小麦的事?

他们连兴修水利都做不到,晋北百姓看着自家米缸里满满当当的粮食,偶尔还能吃上些荤腥。

他们的孩子也能读书识字,自是会晓得跟着谁才能过上好日子。”

贺今朝微微颔首:“各县新提报的县长、递补的镇长、副镇长、村长之类的已经全都到任了吧?”

“回主公,全部上任了,剩下八个表现突出的镇长,你还没有提拔。

他们就等着主公啥时候能兵发晋南,夺取几个县,然后他们好前去开展工作。

另外还有不少读书人,也表达了想要加入咱们的意愿,只等主公松口。”

“他们投靠我,我当然欢迎,条件不是早就说了吗?

可以去下面的村落跟着村长进行学习,基层都搞不定,就想一步登天,做梦去吧。”

“是。”

“不着急立即发兵,洪水过后容易有大疫,先前防疫的布告已经宣传下去了吧?”

“回主公,全都宣传下去了,不仅养猫,同样也号召百姓养狗,用来捕鼠。”

贺今朝点点头,如今的规矩好像是把小狗带回家,得给主人家一点盐巴,作为聘礼的象征意义。

“天气越发炎热,不宜出兵,我会给高大哥写封信,待到过些时日再出兵,需要防备黄河再次决口。”

贺今朝顿了顿说道:“我其实是害怕士卒染上疫病,容易造成大规模传播。

这段时间多收集些石灰,到时候派人往孟门渡周边撒一撒,只要是尸体,无论是不是人,都要挖深坑焚烧后在填埋。”

“是。”

吉珪立即在旁边写布告,差人收集石灰。

“派人渡河去查探陕西官军的情况。”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