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我能在诸天轮回 第325章

作者:黑心师尊

徐行微微一笑,说道。

“海家是九山巨室,自有世家的傲气,又岂肯为了四弟你低头,处死海安?”

威天王闻言不解。

各大世家互相联姻,势力交错。得罪海家,可不仅是得罪一个九山巨室,而是几乎得罪了整个飞羽仙宫。

元婴道君,去威胁一个上教?

这委实太过荒唐了。

“若海家不肯,那小弟与飞羽仙宫交恶,就是海家之责了!”

“今日我修书送信,海家不处死海安,明日……海家也会另找理由,去处死海安……”

徐行笑了笑。

“看来四弟是另有算计,其中关窍二哥看不明白,但想必四弟你也不会糊涂处事……”

听到这句话,威天王怔了一下,不知徐行哪来的自信,海家可不是什么小门小派。

不过他也不是什么莽夫,当即斟酌用词,说了几句场面话。

“若四弟忌于海家防备,不好去取海安首级,告诉愚兄一声,愚兄在影杀殿发布任务,让魔道弟子刺杀海安。”

“这小辈不过还丹境界,影杀殿刺杀要价并不高。”

威天王想了想,又补了一句。

“这是自然。”

“有用得到二哥的地方,小弟自不会推辞。”

徐行点头,面露笑容。

“那愚兄先退了。”

言毕,威天王回头看了一眼包厢内的漏钟,见时间已到,过了一刻钟。

他起身对徐行抱拳回礼,化作一道黑影,匆忙离开。

“徐某能杀三尊魔修道君,这海家自是不会怕的……”

徐行默默看了一眼威天王离去的背影,摇了摇头,心中忖道。

在威天王看来。

一封书信,当然不能杀死世家修士海安。

不过在他这里,却未必是了。

以他元婴之尊,去猎杀一个还丹真人,并不难,苦等个几十年,总能等海安走出海家、飞羽仙宫。

然而——

他时间紧迫,修行至今也不过二百多年,岂会将时间浪费在区区一个海安身上。

虽然有句俗语说得好。

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拿不到。

但反之,以大国凌小国,有些时候,不必去发动战争,仅靠谈判桌,就能拿到东西……

时移势易!

如今的海家、飞羽仙宫对他来说是“大国”,但……再过一段时间,就不见得是了。

……

……

转瞬数月过去。

凤溪国内,因迁坟一事,徐氏皇族分为了两派。

一派以孝昌帝为首,以国事为重,同意迁坟,一派以皇族三王和各地藩王为首,不同意迁坟……

清君侧!

这个历代藩王屡试不爽的借口也被徐氏藩王照搬了过来,以此为由在各地聚兵造反。

而住在神京的徐氏皇族,亦因此事,跪伏在宫门外面,每日哭嚎,奏请孝昌帝收回成命。

“晏道长,朕……做错了吗?”

“倘若国运不存,我徐氏皇族失去江山,沦为百姓的皇族后裔或许还能存活,但他们这些贵胄,岂能独存?”

这日,孝昌帝微服私访,来到了徐行在弘昌坊所居的道观中。

一见徐行之面,这位少帝就泪流满颊,止不住哭诉道。

然而。

相较于几月前在紫薇殿内,对孝昌帝的力挺,此时的徐行面色平静,没有丝毫动容之色。

“陛下既为天子,应知天子口含天宪,万事不能随意而定,若定,应有承担其责的准备。”

徐行等孝昌帝哭完之后,一挥大袖,运使法力让孝昌帝从地上站起,然后他眼帘微抬,漠然的看向这位少年帝王。

“陛下之意……”

“晏某不用多猜,就已了然,是想让晏某施展道法,救你江山不失?”

徐行淡声道。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他和孝昌帝此先并没有什么太多的交际,孝昌帝在他面前哭诉,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这个少帝扛不住内外的压力了。

朝廷百官,也不尽然都是桓氏奸党。

乱动祖坟,有失孝道,清流之官势必会上奏谏诤。

内有朝廷官员施压,外有藩王借大义起兵……

这不是刚刚亲政的孝昌帝,能轻易化解得了的。

“晏道长……晏道长既为匡扶我汉统而来,何不助朕这一臂之力?”

孝昌帝讪讪一笑,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颇不从容。

本来在面见徐行之前,他已经备了腹稿,正如在紫薇殿夺权时一样,早已在脑海里预演了多次。

但被徐行这般毫不留情的一语揭穿,他想好的“矫饰之言”,此刻无论如何,都难以从口中道出了。

“晏某之前就已讲过,保的是你徐氏江山,而非你孝昌帝……”

徐行摇头道。

说话间,他从纳物袋中取出一张案几和两个蒲团,示意孝昌帝就座,并取出了一坛灵酒,施展道法给孝昌帝倒了小半杯。

酒液从坛中被法力摄出,宛如白色瀑浪一样注入杯盏。

孝昌帝看着这一幕,有些目眩神迷,眼眸中多了几分的羡艳。

做帝王虽好。

但哪有长生不死的仙人好。

“晏道长不肯救朕于此危难之间,情有可原,不知道长……可否救朕一命……”

“朕愿从此隐世修道。”

孝昌帝急声道。

朝政危难,若就此一直恶化下去,他被藩王篡位,也不是什么不可预料之事。

即使不被篡位,为了平息朝野内外怒火,李太后势必会借势废他帝位,另立周王。

继续待在皇宫,他的下场,只有死路一条。

“逍遥门、悬济寺,这两大武学圣地,皆是上教仙门的麾下势力……”

“陛下若想学道,可入逍遥门。若想遁入空门,可入悬济寺。”

徐行听懂了孝昌帝的话中之意,不过他没接话茬,略沉吟了一小会,给孝昌帝指明了在凤溪国修仙的两条明路。

倘若这孝昌帝是他亲儿子开明帝徐璋,此时他证就元婴道君,有开派自保之力,倒是愿意提携徐璋一把。

但一个不怎么亲近的后代子孙,他可不愿意费神去培养。

“这两家武学圣地……非天资高绝者不收……”

“朕虽贵为皇帝,但这两派掌教也是仙门中人……朕即使拜入其门下,也不会受到重视……”

孝昌帝苦笑一声,说道。

内外交困之下,他也想过求助于这两家武学圣地解他厄难,但逍遥门、悬济寺无一例外,都对他派去的钦差,拒之门外。

徐行听后,也不意外。

他成了飞羽仙宫“弃徒”后,徐氏皇族没了靠山,这两家武学圣地又不依赖于朝廷,岂会给孝昌帝这个凡俗帝王什么好脸色看。

“这杯水酒,陛下喝完之后,就离开道观吧。”

徐行绕过话题,他指了指案几上放在孝昌帝身前的酒盏,说道。

“道长不肯助朕,这一杯水酒……又有什么好饮的……”

孝昌帝一脸失望。

在他看来,这一杯水酒,就是徐行打发他离开的“借口”,就和端茶送客一样。

“朕告退……”

孝昌帝起身,一甩袖袍,恹恹的转身离开了道观。

端茶送客,客人将茶水一碰嘴巴,就自觉告辞。

他好歹也是皇帝,有着自己的脾气,如今已经看到驾崩之日不远,自不肯受这冷遇。

“我笑海安不如其父,但这孝昌帝,虽有明君之相,但遇到挫折,却也不见得胜这海安几分……”

徐行抬袖,将酒盏里的酒液重新摄回送至酒坛,接着,再将这坛灵酒收回纳物袋。

这灵酒唤作百阳液,是崇真观送给他的一件谢礼。

此酒醇厚,灵性温和,即使凡人饮了,也不至于生出病痛。

酒中的药性,更能祛除凡人的沉疴旧疾,增益寿命。

虽孝昌帝“不孝”,但二百多年过去,所谓的孝与不孝,不过是脑海观念,为“迂腐”与“不迂腐”罢了。

“人皆有命,我赐两次机缘予他,他都弃去……”

“时也命也。”

徐行盘膝坐在玉塌上,继续钻研在流光国上空体悟的“大逍遥意境”。

这意境,极为奇妙。

进入大逍遥意境后,不仅能让他战力飙升数成,连恢复法力的速度,亦增快了许多。

一晃眼。

又是九日过去。

睿王徐弘章统率三藩王的军队,趁着朝廷内乱,一路直扑神京方向。

仅大战数场,就轻易叩关至神京,并兵临城下。

闻藩王二十万大军赶至,神京守备不战而降。

自此,仅剩皇城一处固地,仍旧效忠于孝昌帝。

“倘若朕在当日,不杀了桓师登,不……违逆母后,不同意迁坟……”

“焉有此败?”

孝昌帝踉踉跄跄的登至皇宫朱雀门,他望着聚拢在城门下连绵不绝的藩王军队,癫狂的大笑数声,喃喃自语道。

“不,朕没有错。”

“桓师登不死,朕如何掌管朝政?母后乱国,朕为皇帝,自当违逆母命……”

孝昌帝咬牙道。

“孝昌,念在叔侄之情,只要你投降,皇叔不杀你。”

上一篇:长生志异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