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志异 第471章

作者:真愚老人

初始的志述,以及注释。

和元明真自己展露出来的,并无区别。

甚至于那“评价”,异常的高。

尤其那爱民之心四字,也让陶潜心中敌意消解了去,不再计较她试图空手套白狼的戏码。

可后续那一道道注释!

呵,也亏了陶大真人早已练成不管志述秘辛多么惊人都要面不改色的功夫,否则此刻就要露馅了。

原本只是试探性的验证一番,看看元明真是不是真的有她自己说的那般好。

谁料这一验,彻底惊到了他陶大真人。

陶潜心底,此时只有一个念头:

“越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

元明真先前的确是给陶潜坦诚展现了几乎所有,但她藏起来的秘密。

每一桩,都大的离谱。

先是那有关方士的,陶潜机缘巧合才辛苦将“秦无相”这个细作暗子安排了进去。

元明真倒好,不知从何处搜罗来了一大堆,如那高澄,分明就是高欢这个老畜生的亲儿子,虽然被方士所不容,但毕竟有那种关系,要打探出核心秘密来并不难,在那蒸佛城时,高洋这个疯癫真君还对高澄这个哥哥念念不忘呢。

而这样的人,元明真麾下并不少,方士只怕被她渗透的如同一只大筛子?

“怪不得她丢了帝都,被谢家抛弃后,还能安然逃到钱塘来,原以为是【春秋辇】的功劳。”

“现在看来,分明是她本身就有这底蕴实力,故意来寻我的。”

“最不可思议的是,此女竟然得了三位上古圣皇的支持?”

“这般靠山,岂非是钦定?”

此时此刻,陶潜仍旧维持着一指点在元明真眉间的姿势。

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位妖妃,心中感叹不已。

论及“扮猪吃老虎”这一套,他陶大真人也很精通。

可与元明真比起来,却是差得太远了。

上古三皇!

这三位,可都是劫仙境。

这等靠山摆将出来,谁能不惊?

心念翻涌中,陶潜收回手指。

没有第一时间回应元明真,而是无比认真的思量起来。

这一回,与之前不同。

陶潜从元明真心魂内,窥了真正大秘不说,更借由元明真的视角,让自己也从过往视角抽离出来,拔高到另外一种层次思索世情对策。

原本的一团乱麻,顿时变得清朗许多。

“阳燧首义后,我在北地诸省纠缠,新月、天南、钱塘……若照这般下去,以我这优柔寡断放不下眸中苦难的性子,只怕很难回蓬莱海,最终结局还真是秦佼师叔那样。”

“现在看来,分明是我太刻意了,太着相了,已经陷入某种英雄观念,妄图以我一人之力,将混乱不堪的北地梳理清楚。”

“除却是自不量力外,也是找死之举,不说旁的,只即将爆发的【中原大战】我就根本阻止不了,那种情势根本不会容我套上马甲,一点点搞破坏,根本阻止不了第二祖龙的诞生,阻止不了诸祖神异宝重归,再建禁法。”

“只半途我就会身死道消,螳臂当车般可悲。”

“嗯?”

“为何要阻止?”

“不若就循着元明真那计划,刻意造势,逼迫方士将囤积了两千多年的资粮还有他们自己都奉献出来,耗尽一切重建禁法结界。”

“一旦得成,底层数十亿人族立刻就能得到喘息休养之机,再不会如现在这般,被当做两脚羊欺凌,被当做耗材剥削,惨绝人寰,不堪入目。”

“虽说后续仍会有大量争端厮杀,但也都转移至上层去了。”

“围绕着禁法权柄去争,总好过如今的局面不是么?”

“尤其结界也不会都归第二祖龙,各地都会有小结界,部分会归余延世,我也能分润到一部分。”

“后续涉及到高端战力,说不得我还更占优……”

陶潜想着想着,眸中辉芒越来越亮。

他现下颇为感谢元明真,提供了另一重思路。

他原来一心想着覆灭方士,如今才反应过来,完全可以先利用,将方士掏空,以修补修补禁法结界崩解后已是支离破碎的长生天朝。

……

诸念落定,陶潜立刻转头看向元明真。

意味深长一笑,旋即开口道:“元道友,你我二人的确可结盟,可议定契约,不过……”

陶潜说到一半时,元明真心生喜悦,直至听到不过,下意识就问道:“不过什么?”

晓得这位看似是小白兔的妖妃,实则是一位智计深藏的,加上她那展露无遗的人皇志向,陶潜此时,忽然有了些恶趣味。

“不过元道友你如今凤落平原,被一众军阀视作是奖励般争夺,即便站出来只怕号召力也不够。”

“不若,由陶某来吧。”

“一旦大势开始,中原大战爆发,长生结界重建。”

“陶某当会站出来,元道友正好也可携妖妃女帝之余势,宣布归附于我……”

第459章 虚假兄妹,绝配师徒

听到陶潜之言,元明真那凤眉挑了挑,面上浮现意外之色,旋即瞪向陶潜。

陶潜也瞪她,二人一问一答。

“真人,你欲称帝?”

“怎可能?陶某借朱庸之口废了帝制,自己怎么可能再称帝,如此做岂非是两面三刀之辈。”

“真人若不称帝,明真如何嫁你?”

“为何要嫁我?元道友得遇陶某,经过一番论道交流,深刻理解了帝制之谬,决心抛弃妖妃女帝之称号,返璞归真以‘志士元明真’的身份与陶某共同举事,此可谓之志同道合也。”

“今日后,你喊我一声陶大哥,我喊你一声元妹妹,你我便是同道志士,可互称同志。”

……

陶大真人一番别扭古怪的话吐出,只差将自己要白嫖这几个字写到脸上了。

元明真不恼反笑,显然是没想到眼前这位名震天下,素有救国救世名声的灵宝道子,还有这样耍贫耍赖的一面。

她也不与陶潜争辩,只是颇为正经道:

“陶大哥,明真乃是主动留在钱塘的,魔佛寺三罗汉也好,那些个军阀也罢,实则都留不住我。”

“南方那位余延世屡次邀我前去,欲与我结盟,虽说福闽是小了些,但拿来当做是起始地盘也不错了,以明真手段,再夺来一省两省的,其实也不难。”

她这几句,看似是在扯开话题,实则是在回答陶潜,在告诉他自己并不是没有第二个选择。

陶潜自然是听懂了,但仍旧极为笃定道:

“元道友你不会去南方的,虽说那十几个省份的确还没有名义上的一统。”

“可谁都明白,南方已彻底是元始宗地盘,我晓得你实力不俗,但你绝计争不过余延世,甚至于你背后那几位前辈大能,说不得会看在【元始天尊】的颜面上劝你委身于余延世,真个给人当小媳妇去。”

“而你陶大哥我却不同,一心向道求长生,我过往以及现在所作所为之事,你既得了春秋辇,当也知晓缘由了。”

“人道气运是好,但若是心肠不硬的人得了,实则也是庞大负担。”

“我修行时,神游时,不可避免能瞧见这天底下七十二省,每时每刻正在发生的各种惨剧……此界复杂诡异,陶某做不了太多,原先跟个修补匠似的,哪里有漏便去哪里,如今既让我窥见能让此界数十亿人族暂保安宁之法,怎能错过?”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罢了。”

略有些唠叨的话从陶潜口中吐出,元明真随之陷入沉默。

她也听懂了陶潜话中潜台词:她去找元始宗等同于失去所有,而与陶潜合作,却大有希望能继承胜利果实。

缘由?

陶潜这等人,一看便知是那种事成后急流勇退,抽身而去的求道者。

简而言之,陶潜给元明真画了一张极具诱惑力的大饼。

饼里,包括新月天南钱塘三省、九州十二器、磅礴人道气运以及隐含在后面的,如太上道、方寸山、参玄宗、灵柩一脉……等等势力有可能的支持。

天底下没有哪个潜龙天骄受得住这诱惑,何况元明真这位志向远大的女帝?

“好!”

“自今日起,明真便是陶大哥的人。”

“待后日钱塘事成,明真即刻通电全国,以我朱氏王朝法统继承者的身份,宣布被大哥感化,追随起事,大哥你再站出来,大肆勾连元始宗等等诸多大势力,必可逼迫方士贡献所有重建结界。”

“好妹妹!”

……

二人这梦中私会的发展,颇有些出人意料。

按说本该是陶真人当个大英雄,拯救妖妃逃出生天的戏码。

愣是叫二人变作这虚情假意,各怀鬼胎的样子。

当然,这般说也不对。

刚回转禅院静室,醒转过来的陶潜,睁眼后径直便有评价道:

“元明真是个好的,虽与我道不同,但现阶段目的却一致,是以可结盟。”

没能让元明真纳头就拜,陶潜非但不恼,反而面露欣喜。

他非是那种心高气傲,自认为是天选之子,谁都要依从的人。

道不同,实则才是大多数。

道相同,那才是稀罕事。

能在元明真身上窥见一个在现阶段能庇护数十亿人族的法子,难道不值当欢喜?

动念中,陶潜再次取出金霞令。

元明真泄露:他陶大真人入钱塘见妖妃等等,皆是多宝真君在背后推动。

不过陶潜并没有兴师问罪,只是将那与元明真商量好的大计,尽数传言给了自家师尊。

最后,才又正色问道:

“师尊,你究竟推演到了何种结局?”

“你怎笃定元明真在我离去后拿了那般多好处,不会选择称帝?”

陶潜这二问,颇为奇怪。

毕竟在元明真口中,多宝的安排实则就是让妖妃继承陶潜的麻烦和好处,然后继续走上女帝道途。

陶潜问完,金霞令却毫无动静,颤也不颤。

“师尊不必否认!”

“长生天朝之国号帝制毁于我手,我心中所思师尊想来也可推演出来,怎会不晓得弟子不可能再扶持一尊女帝出来,若真这般做了,日后必成为一道心魔,为我修行之大患,绝计度不过道化劫数。”

“师尊晓得这些,依旧安排我与元明真见面,想是有后手,或是已推演出来,即便她得了我留下的诸多好处,照样不会称帝。”

“说不得,还会选择帮我……”

“若非猜出这些,弟子怎敢给她画下那般大一张饼,诱她入我麾下。”

说着说着,陶潜眼眸愈加亮堂。

……

而此时此刻,遥远蓬莱海,金霞岛,观星殿内。

陶潜声音从玉案金霞令内传出时,两条原本还在晃荡不停的大毛腿倏然滞了滞,顶着爆炸头的虬髯大汉,堂堂多宝真君,却是一脸便秘似的苦笑。

听着自家弟子愈加得意的声音,多宝狠狠搓着肋下污垢,同时点了点金霞令,回道:

上一篇:锦衣状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