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志异 第432章

作者:真愚老人

“我借天轨梦游,麾下又有法奴散落整个钱塘,正好晓得省内有哪些杰出人杰。”

“赵公达,此人虽姓赵,却与千年门阀赵家并无关联,乃是一孤儿,幼时捡了一卷《莲花落诀》入道,此后修了诸多旁门左道经册,以代价互消之法踏足蜕凡,那时年岁已七十有六,道途彻底断绝。”

“虽不擅修行,但其天资聪颖,公正廉洁,精擅治世之道,前朝朱家那般糜烂,但由他担任知府的钱塘地界却算得上安宁,若非真人你给了朱氏王朝致命一击,说不得他还能升官。”

“因在罗汉之变中站错队,他被贬为凡民,如今正好在姑苏城外三仙镇,假作一教书先生,将他请出来,可当个主政官。”

……

“再之便是孟守道,此人乃道门十二派之一【纯阳宗】弟子,有任侠之气,交游广阔,上至道佛真传,下至贩夫走卒,亦或是旁门左道之流,皆有交情,在钱塘地界颇有声名……将之请出来,可暂时保钱塘不受诸多侵扰,休养生息。”

……

“郭虎臣,此人本是饥民之子,为饱腹而入漕帮,因天生神力得授部分《血河书》,后不愿助纣为虐,被其师废除修为仍在码头等死,谁料当夜遇一异人,得授一卷《武神经》,数个时辰便炼成,更十日筑基,数月踏足洞玄。”

“也不知其背后靠山究竟是何方神圣,如今在钱塘省内,少数不被魔佛寺拔除的修行门派之一,便有他自立的一座武神庙。”

“将之请出,再加上李忍的含山军,足可庇护钱塘万民不受邪魔侵扰。”

……

佛塔内,郑隐说,陶潜听。

这二人言说之事,赫然就是要灭了如今的程罗汉、魔佛寺,另安排一套班底,来执政钱塘。

任是谁听了,都要说这二人是妄人,异想天开,毫无自知之明。

可唯一的旁听者袁公,却莫名觉得二人只怕是做得成那事。

尤其在郑隐说完诸多主政者,又忧心还缺许多中坚人物时。

陶潜竟又施妙法,直接以“人道气运”为媒介,在钱塘省数千万人口中,择选出了数千位合适的名字。

将这数千人择出,再加上郑隐认可的赵大达、孟守道、郭虎臣、李忍诸人。

足可在数日内,建立一套治世严谨的班底,绝不会步救国会、祖龙社的后尘。

那名单一出,郑隐彻底拜服。

不止是他,袁公也没想到,人道气运还有这种用法?

二人议定好诸事细则后,郑隐便无比兴奋,不管不顾自去行动了。

陶潜连连留他,言说给他与甄慈恩创造相处时机,皆被郑隐拒了。

临走,丢下一句:

“私人情事,随缘而定。”

“既有良方可救钱塘凡民,哪能耽搁?”

“再拖下去,数千万人点出来的【佛香】只怕要彻底喂饱魔佛寺那帮贼秃。”

说完,郑隐便借天轨之能离了通天浮屠。

……

他刚走,陶潜怀中即刻传来袁公的嘲笑声。

“惫懒小子,可瞧好了,此子加上你先前所遇的余延世、嬴青帝等等事必躬亲之人,才是真正有望登高一呼,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救世者。”

“你到处晃悠,还不忘谈情说爱,搞大那只狸奴的肚子,却又像什么样子?”

“照我说,你不是那块料,老实修行,早日破境极乐,踏足道化,证得劫仙,方是正经事。”

“旁的先不用多言,你拖延这般久,现下是不是该学全我那【舍身剑诀】了?”

袁公说完,原以为陶潜好歹会意思意思,至少将“灭佛”一式学了去。

可很快,他得了答案。

陶潜头颅晃荡起来,言道:“不学不学。”

袁公雕像震颤,怒喷道:

“为何不学?莫不是现下你身上宝贝多了,也不缺神通了,便瞧不上我的舍身剑诀了?”

“呸,那是你鼠目寸光,你如今虽宝贝神通皆有,却无真正厉害的杀伐手段,随意一尊极乐境修士就可为难你,要你性命。”

“你若学全剑诀,得了第十式,莫说极乐修士,日后就是遇上域外邪神,照样能一剑砍了。”

“再说学剑乃是你当年允诺,怎的,你要违诺?”

袁师喷完,陶潜陷入沉默。

半响后才挠了挠下巴,无奈回道:

“袁师莫恼!”

“非是弟子要违诺,只暂时不学罢了。”

“上回袁师领我去域外,从那【无根魔主】处取回了一部分传承,内里有秘魔度佛化尸诀、诸天魔网、万魔戮仙神煞、大诸天无形魔焰等等强横无匹的秘魔神通,暂时已足够我修炼,待我学全了,再寻袁师学剑。”

陶潜刚说完,雕像震颤更多。

袁公大怒,下意识再喷道:

“小子放屁!”

“其他的不说,要炼那【诸天魔网】,需捉来足足四万域外天魔,耗无数宝材,就算你现在踏足极乐境,也需熬炼个上百年才能成。”

“等你炼成了此网,我这把老骨头都化成渣了……”

说到最后一句,袁公终是反应过来,随之也陷入沉默。

半响后,一丝一缕猩红烟雾飞出,凝成袁公外相。

剑眉皱起,盯着陶潜问道:“你何时晓得我授完剑诀便要飞灰的?”

陶潜讪笑一下,回道:“弟子又不瞎,上一回您老人家劈了那无根魔主一剑,残魂瞬息就要散去,再加上你平日的唠叨,猜不出也难。”

袁公不由得露出无奈之色,随后又面色一肃,道:“不必管我死活,你既允诺便必须学全剑诀,此后我自有安排,你若真心认我这个师尊,日后重建秘魔时多出些力气便是。”

听得这些,陶潜不为所动继续摇头。

想了想,更索性摊牌道:

“你我师徒已相处这般多时日,弟子是何种人,难道袁师不知?”

“若因我学全剑诀,致使袁师彻底殒命,我陶潜只怕当场就要异化堕落,化作邪魔去。”

“是以这剑诀啊,暂时学不得,学不得。”

陶潜这几句说完,袁公顿时无法再劝。

他自然知晓,这几句都是真的。

如果是其他秘魔宗弟子,说不定会是另一种看法,比如成全师尊这些云云。

可陶大真人,断不会这般看。

人不同,道理便不同。

袁公思虑半响,毫无办法,只得一挥袖袍,怒喝道:“多宝这厮,给我寻的什么麻烦传人,误我传承。”

而后便冷冷瞧了陶潜一眼,再度化红烟,钻回雕像之中。

陶潜见此,不由得撇撇嘴,口中嘀咕着一些诸如“口嫌体正”、“死傲娇”之类令人听不懂的怪词儿。

第423章 天外炎精炼菩萨,机械精儿伏异种

话说上回,陶潜将抢来的【大慈大悲大超度菩萨】变作是一座通天浮屠,悬于姑苏城之上。

如此奇景震撼百万凡民,加之言说收徒之事,更引发巨大波浪。

自姑苏城起,往周遭扩散,引来不知多少人瞧那浮屠。数百万人不管是否天骄,是否有资质,甚至都不管年岁如何,老人也好,稚童也罢,纷纷都挤入城中颂一声佛号,而后被浮屠佛光接引着,也体验一番飞天之乐。

颇令人惊异的是,百万人欲入浮屠,其中不乏少年天骄,或是天生佛种。

另因先前那无垢大师有言:带艺投师也可。

是以有诸多荒野散修、旁门左道,或是半路出家的佛修,纷纷也来姑苏城投那通天浮屠。

盖因经过魔佛寺的宣扬,如今钱塘皆知:

南海有一佛门隐修,唤清净禅师。

将证道化,将开别脉。

其实力甚至比空蝉、莲杀二尊罗汉更强些。

其真传弟子【无垢大师】,入世历练,踏足钱塘后,更与大自在寺佛子神秀大师交锋,且压过一头。

这等山门,谁不愿入?

可惜,由得诸人前仆后继,竟无一人得逞。

一时之间,钱塘省内诸多魔僧修士,纷纷半酸半惊道:

“那清净一脉的门槛,竟这般高?”

“钱塘省内,无一人可入无垢僧的法眼?”

“莫不是在耍弄我们吧,我还就不信,百万人挤在姑苏,无一人能入他钓鳌崖当个和尚。”

“瞧这通天浮屠,啧啧,魔佛寺都没这般大的排场,南海来的土包子,看起来倒是要侵门踏户了。”

“想来是那清净禅师孤高自傲,寻常弟子不收,只收真正的天骄佛种,拥有诸如【菩提之心】、【金刚道体】、【光明法身】等等顶级佛修天赋之人。”

“呵,真有这等天赋,为何要去拜他?魔佛寺、自在寺、金刚寺……乃至于观音寺,还不是由得我选。”

酸归酸,却不妨碍陶潜扮作的无垢大师,声名越来越响亮。

见时机差不多,为防有人借机煽动乱子坏他名声,影响计划。

陶潜携云容,又开始施恩。

于是接下来的数个时辰内,姑苏城内外,彻底沸腾。

先是妙音菩萨!

显得法相,挥洒柳枝,顿时有甘霖天降,梵音弥漫。

凡民得之百病全消,修士得之心神俱宁。

而后是无垢大师!

讲经演法,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不说,每每结束时,更莫名出现天缝地坑,往外喷薄各种财货宝贝。

稍稍知晓些佛修秘辛的修士凡民,都明白,这分明是真佛高僧才能做到的奇迹。

如此,二人名声愈加大。

哪怕出现些许不满的酸音,也即刻会被诸多受了二人恩惠的凡民修士怒喝声淹没。

旁人自是不可能知晓,这些佛门奇景,实则都是陶潜与云容用另外神通造就出的。

就如那地涌财宝,对于其他洞玄乃至于极乐境修士来说,都有着不低难度,唯独在陶真人处极为简单。

人种袋内,金山银山,早已堆满。

若他觉得不够,还可拎起那蟾神瓦当往自己脑门上来那么一记,蟾神立刻就有赏赐来。

当然,他不会这般做,忒没尊严了也。

……

造势过后,陶潜见时辰尚宽裕,想着那鱼儿上钩前,须得把饵子先自己吃了。

否则真被拖走,岂不是大亏。

一念及此,陶潜再不耽搁,携上廉精儿,径往浮屠最深处去。

好似是秘境,又好似一异域。

幽暗虚空,万佛林立。

每一尊佛体内皆延伸出一道细若牛毛的血丝,密密麻麻,往中央处去。

若细瞧,便知那血丝实则乃是由精血、源气、机械细丝揉搓而成。

精巧无双,诡异莫名。

而此时,本是赌气不理陶潜的袁公,见得这怪奇景象,又忍不住传音过来。

还未指点,倒是先报菜名般,吐露出一连串佛祖名讳道:

上一篇:锦衣状元

下一篇:返回列表